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 相互攻訐

書房內,李承乾換了一套祥雲蟒紋的袍服,頭戴金冠,接受了一衆官員的禮儀,頷首道:“諸位愛卿,還請入座。”

“謝殿下。”

官員們按照爵位、品次入座,唯獨劉洎一個人一動不動,依舊保持一揖及地的姿勢……

李承乾嘆了口氣,方纔劉洎與房俊之口角經由內侍之口轉述,正欲開口勸慰幾句,門口處李道宗、馬周等人也來了。

待到盡皆入座,李承乾看着兀自站立不動的劉洎,遂道:“劉侍中今日忙於和談,勞苦功高,來人,賜座。”

意思非常明白:別鬧。

自有內侍上前,搬來一個錦墩,劉洎卻依舊站立。

“臣謝過殿下……不過和談之事攸關東宮之存亡,臣自應竭盡全力、不負殿下之託付,縱百死而無憾,又豈敢居功?反倒是有些人倚仗軍功桀驁不馴,屢屢置和談大事於不顧,不惜將東宮推入水深火熱之危局……時局維艱,吾等臣子當以社稷江山爲重,輔佐殿下維繫帝國正統,而不是逞一時之血勇、謀一時之軍功,以東宮之安危、正統之傳承爲代價成就個人之功勳。殿下明鑑,請治越國公擅自開戰、破壞何談之罪,懲前毖後、以儆效尤。”

書房內靜悄悄的,唯有劉洎慷慨激昂的聲音在迴盪,再配上他一臉的正氣凜然,儼然一位不世之忠臣正於君前痛斥奸佞……

諸人不語,靜靜的看着劉洎與房俊交鋒。

更是東宮屬下文官與武將之博弈……

由古至今,文武殊途,雙方所代表的利益很難調和,每每爭鬥,水火不容。武將打天下、文官治天下,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但是因爲各自利益之不同,文官不容許武將超脫於法治之外,故而想要將其攫於掌控之下;而武將爲了追求自身之利益,又豈肯屈膝於文官,淪爲附庸?

文武之爭不僅是各自本身之爭鬥,亦是君王對於國策之推行,是文官宰執天下、號令軍隊,亦或是武將獨善其身、自成體系,絕大程度展現君王之意志。

當君王認爲軍隊勢大,已經對皇權構成威脅,那麼必然崇文抑武;反之,若天下不靖、君王胸懷四海,自然是將允許軍隊與文官制衡,保持其桀驁不馴之作風。

所以眼下看似劉洎與房俊之爭,但所有人都在看着太子李承乾。

李承乾沉吟少頃,緩緩道:“越國公此番突襲雨師壇,焚燒叛軍糧秣,乃是得到孤之許可,故而秘密行事……”

書房內一片譁然。

文官們爲何對軍方多有不滿?正是因爲他們這邊忙得昏天黑地與關隴和談,軍方在背後抽冷子便給關隴來一下狠的,每每將和談之大好局面毀於一旦。這其中牽扯到雙方各自之利益,自然誰也不肯讓步。

現在抓住房俊不聲不響擅自偷襲關隴糧秣的把柄,正欲集中火力將軍方的氣焰打壓下去,孰料太子居然親自站出來給房二背書……

至於太子之言是真是假,房俊事先到底有無通稟,這些都無關緊要,最重要是太子由此所表現出來的立場給軍方站臺。

這如何不讓文官們驚愕甚至憤怒?

房俊則看了李承乾一眼,心中暗歎。他之所以方纔對劉洎那般不客氣,便是想要將這件事放在文武之爭上,當作尋常的政治鬥爭,然而太子此番言語一出,心思敏銳之人勢必體會出其中不同尋常之意味……

當然,太子之所以站出來爲他背書,是不希望他與文官太過針對,進而招致所有東宮文官之攻訐。身爲太子,負有監國之重任,時下又是這般局勢危急,卻依舊能夠對他予以力挺,這份恩情足夠深重。

……

李承乾手掌壓了壓,書房中議論驚詫之聲消失,他這才續道:“此事越國公事先已經知會於孤,是孤覺得事關重大,謹防走路消息,故而令他不得聲張。‘君不密則失其國,臣不密則失其身,幾事不密則成害,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此乃《易經》之言,孤深以爲然。非是孤不信任劉侍中與諸位愛卿,實在是越謹慎越好,眼下看來,成果斐然。”

劉洎覺得心情很是沉重,太子之言的確有幾分道理,況且這段話乃是《易經》之中的名言,誰敢說沒有道理?

然而君上對於臣子之信任,不正是體現在這等機密之事能否告知之上麼?若是十足信任,自然不存在“臣不密則失其身”……

深吸一口氣,劉洎沒有就此事繼續糾纏,果斷避開:“郢國公此時正在微臣值房之內,有意加速推進和談之進程,臣前來請示殿下,是否章程依舊?”

話音剛落,房俊已經蹙眉道:“劉侍中老糊塗了不成?此一時彼一時,如今吾率領兵卒重創叛軍,殺傷無數,幾乎將其主力完全擊潰,又一把火燒掉他們十餘萬石糧秣,等若釜底抽薪,使其難以爲繼,自當趁機提升和談之條件,否則吾等軍人出生入死獲取之成果,卻被汝等輕忽視之、拱手讓人,何其冤也?更不能將東宮之利益當作汝等進身之階!劉侍中若不足以勝任,不妨換人主持和談,總好過兵卒們浴血奮戰以命相搏卻被賣了個乾淨!”

這個“地圖炮”威力大、範圍廣,所有文官都鼓譟起來。

旁人攝於房俊之威勢敢怒不敢言,蕭瑀卻不顧忌這些,喝叱道:“越國公豈能這般顛倒黑白、血口噴人?任誰都知道和談乃是結束眼下之亂局最好的方式,卻唯獨越國公不明白,非但屢次出兵破壞和談,如今更是言之鑿鑿詆譭爲了和談嘔心瀝血的官員,居心何在?”

房俊奇道:“方纔劉侍中對吾血口噴人的時候,怎地不見您宋國公仗義執言?你們文官抱起團來,攻訐吾一個?”

這話就誅心了,文武殊途不假,但文官治理國家,權力自然比軍方大得多,一旦文官們團結起來黨同伐異、排斥異己,便是禍國之始,甚至架空君王、把持朝政。

蕭瑀氣得吹鬍子瞪眼,怒道:“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房俊待要反脣相譏,李承乾揉着太陽穴,敲了敲面前書案,道:“此等無謂之言語攻訐,有何益處?”

喝叱了衆人,他對劉洎道:“越國公之言大有道理,今時今日之局勢已然逆轉,焉能繼續以往之策略?你且不用心急,現在着急的是叛軍,慢慢跟宇文士及談,先探聽他們的底線,再做計較。”

劉洎只得應道:“殿下英明,臣下這就照辦。”

以文官之立場,是不惜任何代價都要儘快促成和談的,如此一來,消弭兵變、平穩局勢之大功便由文官佔了大頭,不至於被兵變之中表現得光芒閃耀的軍方死死壓制。

即便付出再大之代價,亦有“局勢所迫”這等理由去辯解,沒人怪得到他們身上。

可現在局勢逆轉,東宮佔盡優勢,再想盡快促成和談就必須關隴那邊配合,若關隴打定主意和談不成便玉石俱焚,那麼和談就成了一個苦差事。

偏偏他還不能叫苦,方纔房俊已經明明白白說了,他劉洎若是覺得此事爲難大可放下擔子,有得是人挑得起來……

當真將和談的差事被軍方給搶去,那麼他劉洎將會成爲東宮文官的罪人,只能自戕謝罪。

李承乾對李道宗道:“勞煩江夏郡王跑一趟潼關,面見英國公,看看他對眼下之局勢如何看法。”

自始至終,李勣都是東宮與關隴頭頂上的一柄利劍,威脅太大。此刻東宮逆轉局勢,但李勣之傾向依舊足以左右戰局,所以務必探聽虛實,以便準確應對。

更何況他心裡隱隱有所猜測,正需要李勣的反應來予以印證……

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先禮後兵第三千四十三章 遺詔風波(下)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 討個人情第六百四十七章 峰迴路轉第兩千零四章 蘇氏疑惑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 後生可畏第五百四十七章 豬肉推銷員(上)第五十六章 蠻橫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原諒!第七百八十六章 陣亡者(第三更求月票)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錯也不認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門閥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當官的智慧第七百二十章 山雨欲來(萬字求月票)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 隔河觀火第七百零六章 無敵戰艦!第八百零六章 爲子綢繆第五百一十九章 謀逆(三)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大難臨頭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胸襟廣闊第六百一十五章 讓步第二百六十九章 姊妹情深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驅虎吞狼第十章 祥瑞?你們想多了……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你房玄齡就是個溜鬚拍馬的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當街搶人第七百五十三章 入戲太深?第三千二十六章 斷卻後路第五百七十七章 雨夜殺機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陷入困局第九百七十九章 彈棉花第七百七十五章 紛亂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吏部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收租見聞第兩千三十章 局勢大變第九百四十章 西域的消息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溫酒話天下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有功就搶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反抗要殺,不反抗也要殺第九百七十二章 下馬威第二百一十八章 賞賜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盡力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分化拉攏第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置身事外第八百五十一章 唐軍來襲第4521章 少女心思第一章 神,請讓我再死一次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屠殺!(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彈劾長孫無忌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決戰之夜(續)第三千一十四章 君王之妒第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奴性論第二百一十二章 絕境第三百九十一章 狙擊第三百零三章 勸進第一千零一十章 各懷機心【求票】第八百七十二章 善後(下)【舉高高求票票】第九百二十八章 人選爭議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門閥之傾頹第八百一十二章 蠢蠢欲動第五十九章 老子要搶功!第六百四十五章 東宮六率第三百四十四章 全力遊說第三千三十一章 伏手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潏水決堤第一千零七章 跳樓大甩賣!【求票】第八十七章 鏖戰趙信城(再續)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出乎預料第八百二十五章 此仇必報【求月票】第三百四十六章 敲打第二百零三章 避無可避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雨夜(五)第兩千三十二章 陣前倒戈第4505章 苟且偷生第一千五百章 各有心思第五百三十一章 針鋒相對第七百一十章 照價賠償第八百六十八章 透支嚴重第六百一十四章 才高九鬥?(下)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血戰宮闕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長安震動第七十章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雪夜危機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逆轉之機第五百七十二章 自作聰明第三千一百三十一章 沿河攔阻第五百二十一章 九品中正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雨夜(一)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形勢複雜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如果你無法反抗……第一千零五十章 你家效忠對象太多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八十三章 無聊的李二陛下(下)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愛降不降第三千一百三十七章 問心無愧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一勞永逸(上)第4557章 隔閡漸生第四百三十四章 韓王府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東輿圖
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先禮後兵第三千四十三章 遺詔風波(下)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 討個人情第六百四十七章 峰迴路轉第兩千零四章 蘇氏疑惑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 後生可畏第五百四十七章 豬肉推銷員(上)第五十六章 蠻橫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原諒!第七百八十六章 陣亡者(第三更求月票)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錯也不認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門閥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當官的智慧第七百二十章 山雨欲來(萬字求月票)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 隔河觀火第七百零六章 無敵戰艦!第八百零六章 爲子綢繆第五百一十九章 謀逆(三)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大難臨頭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胸襟廣闊第六百一十五章 讓步第二百六十九章 姊妹情深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驅虎吞狼第十章 祥瑞?你們想多了……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你房玄齡就是個溜鬚拍馬的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當街搶人第七百五十三章 入戲太深?第三千二十六章 斷卻後路第五百七十七章 雨夜殺機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陷入困局第九百七十九章 彈棉花第七百七十五章 紛亂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吏部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收租見聞第兩千三十章 局勢大變第九百四十章 西域的消息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溫酒話天下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有功就搶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反抗要殺,不反抗也要殺第九百七十二章 下馬威第二百一十八章 賞賜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盡力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分化拉攏第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置身事外第八百五十一章 唐軍來襲第4521章 少女心思第一章 神,請讓我再死一次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屠殺!(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彈劾長孫無忌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決戰之夜(續)第三千一十四章 君王之妒第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奴性論第二百一十二章 絕境第三百九十一章 狙擊第三百零三章 勸進第一千零一十章 各懷機心【求票】第八百七十二章 善後(下)【舉高高求票票】第九百二十八章 人選爭議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門閥之傾頹第八百一十二章 蠢蠢欲動第五十九章 老子要搶功!第六百四十五章 東宮六率第三百四十四章 全力遊說第三千三十一章 伏手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潏水決堤第一千零七章 跳樓大甩賣!【求票】第八十七章 鏖戰趙信城(再續)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出乎預料第八百二十五章 此仇必報【求月票】第三百四十六章 敲打第二百零三章 避無可避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雨夜(五)第兩千三十二章 陣前倒戈第4505章 苟且偷生第一千五百章 各有心思第五百三十一章 針鋒相對第七百一十章 照價賠償第八百六十八章 透支嚴重第六百一十四章 才高九鬥?(下)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血戰宮闕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長安震動第七十章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雪夜危機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逆轉之機第五百七十二章 自作聰明第三千一百三十一章 沿河攔阻第五百二十一章 九品中正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雨夜(一)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形勢複雜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如果你無法反抗……第一千零五十章 你家效忠對象太多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八十三章 無聊的李二陛下(下)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愛降不降第三千一百三十七章 問心無愧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一勞永逸(上)第4557章 隔閡漸生第四百三十四章 韓王府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東輿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