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祥瑞

“這建議不錯。”侍中高士廉點頭大爲讚賞,他告訴李世民,“漢末,天下只有十三州,分轄一百多郡,到隋文帝平江南,天下已有241州,680郡,1524縣,一郡只轄一至三縣而已······”

隋文帝廢天下諸郡,一改運行幾百年的州郡縣三級製爲州縣二級制。到隋煬帝登基,又省並了一些州,然後又改州爲郡,天下190郡,轄縣1255餘。

因爲中央無法直接管轄近二百個郡,所以效仿漢代設立監察州,以監察御史監察地方郡縣。

“地方州縣過多,帶來的最大弊端就是地方官僚體系龐大,增加了朝廷和百姓的負擔。”

李淵當初大量新設州縣,是爲了招降安撫,團結拉攏各地官吏、豪強,多置州縣,也就有更多的官爵職位安排,這一招在開國之初也確實是比較有用的。

但如今天下一統,情況就又不一樣了。

現在大唐有四百多州,一千五百多縣,行政區劃一踏糊塗,許多州僅轄兩三縣,大量州重名。

不僅帶來龐大的地方官僚體系,四百多個州,中央也很難直接管轄,朝廷與地方之間,存在很大脫節。

難以有效的直接控制。

早年朝廷設有行臺尚書省,是尚書省的派出機構,直接管轄一道十幾州甚至幾十州,但現在諸行臺也都撤消了。

但這個道不是一級正式行政區劃,只是監察道,這跟隋初州郡縣三級是完全不同的。

在隋朝察舉入仕,說明起碼也是個寒門出身。在隋朝能做到員外郎也不簡單,王世充還封他度支尚書就更說明很有本事,畢竟那可是六部尚書之一。

但是比較年輕,而且有時不免有些浮浪。

長孫無忌和房玄齡都不由的默默搖頭。

“你家原籍幷州文水,並非三原。”李世民如此道,他提出讓武懷玉做三原縣令,還真不是要貶他官,而是器重他。武懷玉年輕,有本事,甚至還很有見識,這在他看來難能可貴。

議事結束。

可武懷玉居然不領情。

武懷玉的提議比較謹慎,不是一來就要全國鋪開,先從京畿雍州開始,然後是關內道,接着隴右,然後河南、河東、山南等各道陸續推開。

“陛下,我阿耶雖然六十一了,以前也一直是在軍伍之中,但是,人生履歷豐富,出身底層,瞭解民生,知曉百姓疾苦,辦事大氣,之前在龍橋堡也是很有威望,深得百姓信服,

之前還率領三原百姓青壯組織鄉團,抵抗突厥劫掠,

“陛下,臣家就在三原縣,去三原做縣令,不符合官員異地任職的迴避規定。”武懷玉想了想如此回答。

皇帝還特意給武懷玉一個得人情機會,讓張行成記他這人情。

京畿縣令,本就不是普通縣令可比的。

“那就廢北泉州,石門、溫秀、池陽、三原併爲一縣,縣複名三原,升爲畿縣,縣令爲正六品上。”

“祥瑞?”李世民疑惑的打量着他。“何物?”

道一級的監察官員,只是朝廷中央派出的監察官員,巡視、監察地方官吏、風俗等,並沒有行政權。

雖說歸唐後,做的只是縣尉、主簿,但在京上計期間,還能順便考個進士,又能得吏部侍郎的舉薦,這人肯定各方面都不差。

武懷玉倒是真爲他爹着想,想讓他爹再連升四級。

除了年紀大些,各方面好像應當都還比武懷玉更適合當這縣令,只是李世民初心是想好好歷練培養下武懷玉的。

“我舉薦我阿爺出任三原縣令,”誰知道,下一刻武懷玉非常不要臉的舉賢不避親,當面推舉他爹去當三原縣令。

突然冒出一個念頭,“你願不願意去做這個三原縣令?”

這樣的差事當做是個資歷就行,有機會下去鍛鍊鍛鍊更好。

李世民要起身離開,武懷玉道,“陛下,臣今日有祥瑞要進獻。”

“武懷玉,便由你親自去通知一下他。”

房杜幾人也一起笑,一邊一直沒開口的紫袍馬周,都不好意思的低下了腦袋。

“此人曾經師從名士,祖上還是西漢宰相張蒼,只是家道中落,但爲人剛正,執法嚴明,聽說他在地方任上,不畏豪強,有才學也有幹力。”

武士恪現任正七品神機坊署令。

“要是此人沒能力,朕到時可也要追究你舉薦不當之罪哦。”

李世民看着武懷玉許久。

“玉米!”

武懷玉愣住,他現在是太子旅賁軍的郊城府正五品統軍啊,去當正六品縣令?

官越當越小?

不過他現在本品僅是正七品上的朝請郎,去當正六品上的畿縣令,倒也還真說不是上官越當越小,這跟許敬宗從通事舍人貶爲潯陽縣丞不一樣。

李世民聽了,“那此人能力如何?”

一邊省州並縣,一邊裁撤分流安置官吏。

現如今各地的諸多都督府,開始承接了部份原行臺職能,但對於朝廷來說,都督府文武並管,這樣下去職能太大,有失控風險,是絕不能允許的。

但如果大量罷撤都督府,甚至削減都督府的職權,那麼在中央朝廷與地方州之間,就缺了個紐帶,尚書省要直接管四百多個州,無疑是管不過來的。

“前不久遇到過,他富平縣主簿任滿,在京侯選,家貧困難,借了京債,到期還不了錢被人逼債十分狼狽,我恰好遇到,後來借了他錢先還了那債,他邀我至家坐了會,跟他聊了一番,發現他很有才幹。”

李世民聽到這名字,更疑惑了,玉和米連在一起,那是什麼東西,跟稻禾一樣,卻能結成玉?

“陛下,此玉米現在就暫存宮門處,陛下請允許臣取來。”

“你再舉薦一個,不要光舉親,也可舉賢。”李世民道,“關鍵是得有才幹,擅長庶務實幹的那種。”

李世民都不由的氣笑了。

“臣建議先以京畿試點,把京畿雍州府諸州縣省併爲一州十八縣,待積累經驗後,到時再以整個關內道試點,繼續省並,同時派出官員監察關內道······”

“馬周,你覺得呢?”

“老成謀國之言。”房玄齡稱讚。

房玄齡聽到這名字有些驚訝望向武懷玉,“武將軍識得此人?”

行臺不能再設置,都督府也得削權。

武德四年,大唐滅王世充,張行成歸附大唐,任爲谷熟縣尉,代替縣中計吏在京負責上計,期間還參加了科舉考試,考中進士,改任陳倉縣尉。

“陛下,此事涉及臣內親,臣當迴避。”

“臣舉薦富平縣主簿張行成,”

懷玉的天下十道,其實跟九州、十三州區別不大,只是因現在實行州縣二級州,所以不再叫州而叫道。

“此玉米是何物,能稱祥瑞?”李世民忍不住好奇,但又警告武懷玉,別搞那些什麼虛假的東西哄騙他。

不過這種窮官,李世民反而挺喜歡,說明這種官員出身寒微,且不貪污。

朽木不可雕也,李世民有點失望。

但估計是受曾當過王世充度支尚書的影響。

房玄齡在旁邊道,“陛下,武將軍此前舉薦武士恪出任神機坊署令,確實做的很不錯。”

“明天召張行成覲見召對,朕親自考考他的能力,要是果然才幹出衆,這三原縣令便是他了。”

谷熟縣尉、陳倉縣尉、富平主簿這三個張行成任過的唐朝官職,皆爲從九品,芝麻小官。

李世民愣了下,仔細想想,好像也是這麼個情況。

而現在,正六品上的三原畿縣令之職已經在向他招手了,這都是因爲武懷玉一句話。

朝廷任官,也有許多回避制度的,比如說一般情況下不得在本地爲官,要回避本籍,親屬也要回避,不得同地、同衙爲官。如遇及,官小者回避,後到者回避,迴避調離另任。

李世民想着讓他到三原做縣令,到下面靜下心做幾件實事,弄點踏實功績出來,以後路自然更寬廣。他現在雖是正三品的統軍,但其差事仍是在北門押領禁衛,

七年,吏部侍郎張銳舉薦,授富平主簿,算算時間,確實應當是剛任滿。”

李世民考慮了會,最後卻還是拒絕了武懷玉的舉賢不避親,表面理由是神機坊署如今還剛展開,還離不開武士恪這個坊署令。

事實上,之前李世民就已經在跟心腹們商議,如何裁撤一些都督府,甚至把原來大中下都督府,改成上中下都督府,取消大都督府,甚至削減都督府的一些職權。

武懷玉提出的設天下十道,派監察御史的提議,倒讓他們覺得是個不錯建議,畢竟漢代的監察州,設刺史監察,到隋煬帝時也曾設立監察州,派刺史監察地方。

他在三原也十年了,對這塊地方知根知底,再則三原縣有許多元從禁軍落戶安家,他也是元從禁軍出身,出任縣令,各方面都很合適,臣也是舉賢不避親!”

房玄齡對李世民道,“陛下,張行成是河間名士劉炫的弟子,大業年間以察舉入仕,授爲謁者臺散從員外郎,隋亡後效力於王世充,爲其度支尚書。

武懷玉想了想,倒是想起來一人。

唐初,縣有京、畿、上、中、下五等分,品級各不相同,長安、萬年兩京縣令是正五品,而下縣令卻是從七品,相差很大。

李世民也是覺得很意外,武懷玉這個建議還真是很及時也很有見識。

只是不知竟淪落到借京債還不上讓人逼債的份上。

“武德元年,朝廷以雍州析置石門,三年以石門、溫秀置泉州,後又更溫秀爲雲陽,又更名池陽,再析置三原,”杜如晦也覺得確實變更頻繁,且州縣所轄地方、人口較少。

“陛下,玉米是一種莊稼作物,如高粱一樣長很高的杆,杆上能結玉米棒,一個玉米棒曬乾能脫二三兩的玉米粒,畝產能稍高於稻麥粟黍,雖然在平原地區沒有太大的差別,但玉米耐旱甚至稍耐鹽鹼,天南地北也皆可種植,尤其是在山區很適合,春秋兩季都可種植,

玉米既可鮮食,也可成熟後收穫曬乾儲存,可磨面做粉當成做糧······”

李世民越聽越驚訝,最後忍不住站了起來,耐旱甚至稍耐鹽鹼,還南北氣候皆可種,山間平原也都可以,產量還挺高,那豈不是既有麥稻的高產量,又有粟糜的耐旱等優勢?

“趕緊去把這玉米取來,朕要好好瞧瞧!”

剛擊退了突厥入侵,現在長安的糧價開始回落,朝廷也在從各地加緊調集糧食入京,但可預見明年青黃不接的時候,仍會有很大的糧食缺口,肯定會有饑荒。

民以食爲天,糧食是現在朝廷君臣很關心的問題。

第262章 囚徒第955章 多事之秋第523章 妻不如妾妾不如偷第563章 咄咄逼人博陵崔第368章 長安盜帥搶聖物第752章 珍珠第1018章 水牛鎮第935章 割讓六國第408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159章 碧眼胡姬第34章 病虎秦叔寶第86章 臨危受命第257章 征服的慾望第750章 石龍第842章 馮都督來遲一步第733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770章 敢不敢賭一把第379章 心生猜忌五娘子第1034章 太子親迎第1014章 十八騎橫掃千軍第800章 太子昭訓第819章 魏徵的念念不忘第1057章 姬夫人第531章 金屋藏嬌歸厚坊第740章 想要一個名分第386章 宰相之子獄中縊第764章 暗渡陳倉第995章 這份忠誠值得嘉獎第647章 與皇帝共天下第463章 觀自在第166章 武懷玉必須死第967章 你別插手第513章 都督爲何發笑第609章 賜婚永樂縣主第104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895章 願以身相許第883章 海賊船中漢家女第930章 一封急報第216章 勾欄聽曲第320章 藩鎮第215章 洞房花燭第961章 驚之以威武第274章 鬥奴第727章 跟熊貓肉搏的校尉第284章 城鹽州第70章 拜見四叔第211章 殺人誅心更搶婚第567章 嘴上說不要身體很誠實第220章 獨眼盧夫人第120章 水裡撈銀第136章 牛撞樹了第434章 櫻桃宴第639章 金殿混合雙打第343章 李三娘第361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116章 仙姬無雙第643章 白衣相公第620章 西奔狼山招舊部第657章 紫氣東來第896章 石榴紅裙第338章 豪強第1004章 武器訂單第372章 三姓聯姻親家公第1068章 朕累了第981章 遜位第1009章 帶弓而鋤佩劍而樵第60章 太子特授第283章 大官人第591章 武氏烏金第95章 秘密武器第137章 千騎營使第291章 鳳棲梧桐第1000章 呂宋金幣寶船第27章 打虎親兄弟第683章 鋌而走險第895章 願以身相許第27章 打虎親兄弟第955章 多事之秋第84章 戰場種菜第48章 名達天聽第93章 不敗神話第519章 起兵靖難清君側第742章 馮家軍第426章 拜相的誘惑第180章 朝天子第386章 宰相之子獄中縊第736章 分封武氏(感謝jly69)第683章 鋌而走險第819章 魏徵的念念不忘第962章 皇后的秘密第174章 可敦第106章 太平之主第1050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540章 狼王宣戰傾巢來第408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982章 隔壁老魏第206章 衣錦還鄉第694章 又一棵搖錢樹第374章 後宮佳麗三千人第12章 李三娘子
第262章 囚徒第955章 多事之秋第523章 妻不如妾妾不如偷第563章 咄咄逼人博陵崔第368章 長安盜帥搶聖物第752章 珍珠第1018章 水牛鎮第935章 割讓六國第408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159章 碧眼胡姬第34章 病虎秦叔寶第86章 臨危受命第257章 征服的慾望第750章 石龍第842章 馮都督來遲一步第733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770章 敢不敢賭一把第379章 心生猜忌五娘子第1034章 太子親迎第1014章 十八騎橫掃千軍第800章 太子昭訓第819章 魏徵的念念不忘第1057章 姬夫人第531章 金屋藏嬌歸厚坊第740章 想要一個名分第386章 宰相之子獄中縊第764章 暗渡陳倉第995章 這份忠誠值得嘉獎第647章 與皇帝共天下第463章 觀自在第166章 武懷玉必須死第967章 你別插手第513章 都督爲何發笑第609章 賜婚永樂縣主第104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895章 願以身相許第883章 海賊船中漢家女第930章 一封急報第216章 勾欄聽曲第320章 藩鎮第215章 洞房花燭第961章 驚之以威武第274章 鬥奴第727章 跟熊貓肉搏的校尉第284章 城鹽州第70章 拜見四叔第211章 殺人誅心更搶婚第567章 嘴上說不要身體很誠實第220章 獨眼盧夫人第120章 水裡撈銀第136章 牛撞樹了第434章 櫻桃宴第639章 金殿混合雙打第343章 李三娘第361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116章 仙姬無雙第643章 白衣相公第620章 西奔狼山招舊部第657章 紫氣東來第896章 石榴紅裙第338章 豪強第1004章 武器訂單第372章 三姓聯姻親家公第1068章 朕累了第981章 遜位第1009章 帶弓而鋤佩劍而樵第60章 太子特授第283章 大官人第591章 武氏烏金第95章 秘密武器第137章 千騎營使第291章 鳳棲梧桐第1000章 呂宋金幣寶船第27章 打虎親兄弟第683章 鋌而走險第895章 願以身相許第27章 打虎親兄弟第955章 多事之秋第84章 戰場種菜第48章 名達天聽第93章 不敗神話第519章 起兵靖難清君側第742章 馮家軍第426章 拜相的誘惑第180章 朝天子第386章 宰相之子獄中縊第736章 分封武氏(感謝jly69)第683章 鋌而走險第819章 魏徵的念念不忘第962章 皇后的秘密第174章 可敦第106章 太平之主第1050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540章 狼王宣戰傾巢來第408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982章 隔壁老魏第206章 衣錦還鄉第694章 又一棵搖錢樹第374章 後宮佳麗三千人第12章 李三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