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援軍

四處的烽火,聚集的反賊軍隊總數約有十數萬人。

他們行軍有度,行止軍紀皆嚴明無比,完全不似那荒廢操練,毫無章法的廂軍可言。

這一切,都是早有預謀的。

臨安此時只有五萬禁軍守護,根本不敢派兵出去增援各處,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叛軍不斷的攻城略地,朝着臨安緩緩而來。

對於慶元府等地的求援信,只能是視而不見。

自保都不夠,哪還有多餘的力量去進行增援。

這時候,有人站了出來大聲高呼當將戰場置於臨安城之外,而不應該坐視叛軍做大,那樣只會讓對方越來越壯大。

這人,就是王珏的四兒子,王俊。

暗殺王超的勢力裡,就有他的一份。

此時他站出來極力的與朝臣爭辯,要求據敵人於臨安城之外。

還真別說,有一部分官員在他的不斷訴說下動心了。

若是戰場在這臨安城,一旦城破,那他們的生死就皆在叛軍一念之間。

畢竟對方打出的是清君側,但又沒具體說明是哪些人。

這個可就值得玩味了,萬一看自己不順眼,自己就會變成名單上的人。

若是將戰場置於其他地方,即便戰敗,到時候也有緩衝的時間可以讓自己等人從海上逃跑。

隨着不斷有人加入到王俊的隊伍,這股勢力慢慢的壯大了起來。

而且逐漸替代了那些死守臨安城的聲音,一直要求發兵增援各處。想辦法拖延時間好讓北方的援軍趕回來。

求援信已經從海上送出,但是要等到岳飛帶領人馬殺回來,這可是需要時間的。

臨安派出軍隊出去,並不是剿滅叛軍,而是爭取足夠的時間。

要消滅如此多的叛軍,臨安的禁軍是遠遠不夠的。

最終,陶季輔等人也不得不承認,四皇子的辦法確實是當下最好的計策了。

光靠一座臨安城,可能還不足以堅守這麼久。

因爲誰也不知道叛軍是不是在臨安城之內有內應,萬一城門被打開,乾朝的傾覆就在旦夕之間。

將戰場轉移到其他城池,也許是目前來看最好的辦法了。

不過臨安也不可能完全不設防,三萬人出兵救援,兩萬人堅守臨安。

這是最後定下來的計策,而這三萬人也會分成三路,朝不同的方向而去。

接下來,就是統兵的人選了。

乾朝幾乎所有會打仗的將領都在外面,臨安城除了禁軍統領等極個別的將領外實在是沒有拿得出手的人選。

而禁軍統領等人這時候是絕不能放出去的,臨安城是大家最後的防線,不可能無人統領。

在所有人錯愕的目光下,四皇子王軍毅然而然的站了出來,要求率一支萬人隊出征。

到了此時,陶季輔和元烈陽的心中猛地一沉。

但是由於之前王俊表現出來的沉着和冷靜,已經贏得了大多數官員的認可。

認爲四皇子確實有大將之才,臨危不亂,並且想出破局之法。

何況只是區區一萬人,又不是所有禁軍的掌控權,所以對於他的毛遂自薦幾乎無人反對。

陶季輔和元烈陽身爲老狐狸,自然知道現在站出來反對於事無補,反而可能會遭到對方的反撲。

在這關鍵時刻還必須保住有用之身,以圖後勢。所以便默認了對方的行爲。

但是在武器的爭取上,二人一口咬定火炮絕不能帶走,必須留在臨安最爲底牌之用。

在這一點上二人的出發點是爲了臨安,所以儘管王俊以各種理由試圖說服百官,但卻是遭到了毫不留情的拒絕。

最後,四皇子王軍在衆人的目光下,帶着一萬人浩浩蕩蕩的出發南下。

他選擇的支援方向是南邊,而那裡,慶元府正處在岌岌可危的狀態之下。

他要面對的,是數倍於己的叛軍。

陶季輔和元烈陽在得知王俊選擇的支援地點後,一顆心頓時沉到了谷底。

王超在事發之後一直選擇冷眼旁觀,他此時的任務就是看好王珏,不讓他出現任何的意外。

而李大毛則是不斷的收集各處的消息以及發佈着各項命令。

此時的慶元府,知府劉翔正滿臉疲憊的靠在城牆之上,他的幕僚徐寅就在其身邊陪同着。

“伯律,你是否發覺了這羣叛軍好像並不急着打下慶元府?”

伯律是徐寅的字,劉翔此刻發問也是在這些天的守城過程中發現了一下不對勁的地方。

徐寅苦笑着點頭道:“在下自然是看出來了,這些叛軍好像是在等待着什麼,根本就不似之前那一路摧枯拉朽攻城拔寨的氣勢。每日攻打咱們都只是做做樣子,根本沒有盡全力。”

劉翔皺眉道:“如此看來,事情還會有變,只是不知對於咱們,這變數到底是好還是壞。”

“大人,不管好壞您已經盡力。若真到了最後,在下定會陪在大人身邊與府城共存亡!”

劉翔苦笑出聲,這時候說這些還有什麼用,他們就是想跑,也跑不了了。

叛軍在三天前就已經將慶元府包圍了個水泄不通,連消息都送不出去。

“讓你早早出城你不聽,現在我們也只能是寄希望於朝廷,期盼他們能有辦法解了這叛軍之禍。”

徐寅搖了搖頭,沒有言語。

朝廷若是有辦法,早就來人了。如今臨安都自身難保,哪還有精力來管他們。

當日劉翔想讓他與送信的隊伍一起突圍出去,然後在臨安想辦法。

可是徐寅卻知道,自己去了臨安也無法可想,慶元府只能靠自救。

他留在此處,阻止一些百姓壯丁充入城防尚還能起到一些作用。一旦真去臨安,那當真是半點用處也無。

活了大半輩子,生死早已看淡。

劉翔對他有知遇之恩,雖說不曾做個一官半職,但憑藉着劉翔手裡的權力,他在這慶元府也能算得上半個主人。

隨時幕僚,但對方卻是將自己引爲知己。

士爲知己者死,徐寅便是這般想的,如今也是這般做的。

就在兩人在城牆之上閒聊之時,下方的叛軍營地內卻忽然亂了起來。

東北方隱約傳來了喊殺之聲,似有援兵到來。

四皇子王俊,到了!

第343章:夜襲第276章:攬權第23章:賭注:一個吻第602章:平壤形勢第228章:頭疼啊!第560章:彭巍掛帥第115章:俘獲芳心第625章:臨安軍擴軍第 79章:度假村計劃第235張:豁兒赤第356章:活捉趙廣才第342章:堵一闕三第317章:大額財產來歷不明第417章:戰後第110章:天羅地網第429章:股份制第328章:敵後偵查第595章:選擇題第185章:佈局第237章:準備行動第11章:大魚上鉤第116章:帶你去見姐姐第445章:慘烈第129章:風雨欲來第415章:斬其尾部第77章:青玉案·元夕第566章:絕望的拖雷第630章:北方情況第329章:岳飛的選擇第306章:軍制改革第81章:結盟第108章:玩票大的第351章:嚇退敵軍第209章:動手,全部殺了第650章:破城第197章:艦隊來襲第323章:交趾第84章:印刷與造紙第461章:教訓第112章:無恥淫賊第535章:軍鎮舉旗第571章:交戰第418章:一年第602章:平壤形勢第543章:密謀第182章:神婆張九姑第139章:利刃第98章:答應第37章:怒火第147章:指鹿爲馬第453章:收復故土第120章:聯姻第353章:趁你病要你命第642章:清理西夏第411章:臨安軍離去第596章:法第205章:秦大人生氣了第60章:不癡合作第630章:北方情況第493章:會合第564章:戰第105章:清洗開始第523章:元夫人的見聞第125章:生死時速第377章:風雨欲來第355章:炸藥開路第431章:買賣第404章:噁心的帶路黨第104章:攘外必先安內第267章:試點第476章:密謀第59章:阿司匹林第232章:陰謀第28章:美酒與香水第221章:伶牙俐齒秦凌雲第385章:確認第三章:全面改造第159章:催婚第32章:飛吧!少年!第551章:連鎖反應第90章:反擊第545章:父與子第218章:先發制人第442章:聲波攻擊第474章:藏兵於民第609章:入宮第357章:糖第473章:上京第171章:平安縣男第31章:懸刀第514章:大帥,保重第223章:這個豎子第323章:交趾第443章:固守待援第367章:歸來第201章:阿布寨鐵查第372章:國安局第303章:秦大人救我第664章:夜襲第15章:汪氏兄妹
第343章:夜襲第276章:攬權第23章:賭注:一個吻第602章:平壤形勢第228章:頭疼啊!第560章:彭巍掛帥第115章:俘獲芳心第625章:臨安軍擴軍第 79章:度假村計劃第235張:豁兒赤第356章:活捉趙廣才第342章:堵一闕三第317章:大額財產來歷不明第417章:戰後第110章:天羅地網第429章:股份制第328章:敵後偵查第595章:選擇題第185章:佈局第237章:準備行動第11章:大魚上鉤第116章:帶你去見姐姐第445章:慘烈第129章:風雨欲來第415章:斬其尾部第77章:青玉案·元夕第566章:絕望的拖雷第630章:北方情況第329章:岳飛的選擇第306章:軍制改革第81章:結盟第108章:玩票大的第351章:嚇退敵軍第209章:動手,全部殺了第650章:破城第197章:艦隊來襲第323章:交趾第84章:印刷與造紙第461章:教訓第112章:無恥淫賊第535章:軍鎮舉旗第571章:交戰第418章:一年第602章:平壤形勢第543章:密謀第182章:神婆張九姑第139章:利刃第98章:答應第37章:怒火第147章:指鹿爲馬第453章:收復故土第120章:聯姻第353章:趁你病要你命第642章:清理西夏第411章:臨安軍離去第596章:法第205章:秦大人生氣了第60章:不癡合作第630章:北方情況第493章:會合第564章:戰第105章:清洗開始第523章:元夫人的見聞第125章:生死時速第377章:風雨欲來第355章:炸藥開路第431章:買賣第404章:噁心的帶路黨第104章:攘外必先安內第267章:試點第476章:密謀第59章:阿司匹林第232章:陰謀第28章:美酒與香水第221章:伶牙俐齒秦凌雲第385章:確認第三章:全面改造第159章:催婚第32章:飛吧!少年!第551章:連鎖反應第90章:反擊第545章:父與子第218章:先發制人第442章:聲波攻擊第474章:藏兵於民第609章:入宮第357章:糖第473章:上京第171章:平安縣男第31章:懸刀第514章:大帥,保重第223章:這個豎子第323章:交趾第443章:固守待援第367章:歸來第201章:阿布寨鐵查第372章:國安局第303章:秦大人救我第664章:夜襲第15章:汪氏兄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