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梟雄之路

廣平十二月三年日破曉。 曹操就派遣心腹令曹仁、曹弛、從口、驚、夏侯淵四將各令五千兵馬,把守許昌四方城門,又令李典、樂進、于禁領三千兵巡衛城中。

及待日出卯時,天子設朝“…如往常一般,劉協在宦官一聲高呼中緩緩步入金殿,待得以楊彪爲首的百官高呼萬歲之後,劉協一擺手,淡淡說道。“衆愛卿平”

說了半截,劉協忽然發現朝堂之上少了不少官員,除開一些死在許昌叛亂、劉協心知肚明的官員,還有不少官員未至。

身爲三公之一,司徒職位的江哲”不至,不過對他,劉協早已經習慣了,只要是早朝。這廝顯然是不來的!只有處理緊急事務的午朝。纔會出現他的身影,對此,劉協早已不想再多說什麼了,在他心中。這已經是習慣成自然了,雖然江哲只是從溫柔鄉中起不來而已但是,令劉協有些詫異的是,今日竟然連曹操也不曾來至!

莫非真是昨日自己言重了?劉協稍稍皺了皺眉,坐上龍椅一揮手說道。“衆愛卿平身!”可憐朝堂中的百官無緣無故多跪了片刻。

“唉!”朝上的荀彧不忍地看了劉協一眼,嘆息着搖搖頭,他身邊的程昱卻是冷笑着望了一眼不遠處的天子。眼中充滿了幸災樂禍。

曹孟德不來便不來吧!劉協雖是不忿也無有辦法,只能像對待江哲一般。聽之任之,不過相比於江哲。劉協顯然是更加厭惡曹操。

打了個哈欠,劉協伸出右手說道,“衆愛卿可有要事相奏,若是無事。便散朝吧!”他在說着這話的時候,心中其實是無比的悽然與憤怒。從幾時起,商議天下要事的早朝竟然演變成了一個過場,一個形式。凡是重要的事宜早早便在許昌刺史府邸中處理了,留下來上報的皆是一些雞毛蒜皮小事,對此。劉協很是厭惡!

衆大臣面面相覷,無有一人出列。劉協一見。心中更是冷笑。起身一揮手,沉聲說道,“既然無事…“散朝!”

“且慢!”忽然金殿之外傳來一聲重喝。隨即在金殿衆人驚愕的眼神中,曹操一臉深沉地走入,直直走到龍臺之下,抱拳沉聲說道,“臣毗有事啓奏!”

對於曹操僅僅是一抱拳,卻不行大禮,衆大臣一陣議論紛紛,老太尉楊彪望了眼曹操的臉色,又環望幾名曹操派系的朝中大臣,心中若有所思。

劉協不敢相信地望着曹操,只覺的今日的曹操好似換了一人似的,令劉協有些難以識別。

也不待劉協出言。曹操環視一眼衆人,沉聲說道,“諸位。自何進大將軍蒙難之後。朝中無有人可居大將軍之職。如此操心中感覺甚是不妥,如今大漢蒙難,天下各路諸侯不尊皇室,當有一人居此位以討不臣!諸位意下如何?”

曹孟德這是在逼宮啊!楊彪心中一凜,他也萬萬沒有想到今日曹操竟然會如此,他環顧一眼衆位大臣。心中嘆息說道,“若是有江姓小子在此,老夫倒還可綺老賣老,駁曹孟德幾句,可惜此子不在”朝中怕是無人可勸曹孟德!

“你!”劉協氣地面色漲紅。手指顫抖地指着曹操,而曹操面不改色,冷眼相對。

朝中大臣均面面相視,不敢參與劉協與曹操的對持。

董承舔舔嘴脣,出列淡淡說道。“曹大人此舉怕是不妥啊!”

“哦?”曹操冷笑着回道,“國丈大人想來最好少說幾句,免得傷及身子。到時勿要怪我不講情面!”

只”望着曹操冷冽的眼神。董承竟是被嚇地倒退一步。

“愛卿!”劉協猛地起身,沉聲說道,“愛卿爲何如此,莫非是欲逼宮不成?”

“哈哈!”曹操朗朗一笑,環顧衆位大臣說道,“諸位,操可有逼宮?”

衆大劇其曹操勢大”口惶不敢言,就連太尉楊彪也是閉目不語。

“哼!”劉協怒哼一聲,大喝說道。“既然愛卿不曾逼宮,那麼……散朝!”

衆大臣一聽天子說散朝。竟是拔腿就往殿門處擠。

“何人敢走?”卓操沉聲喝道,“與我回來!好生待着!”

在劉協又驚又怒的眼神中。衆大臣又紛紛回到自己地個置站着。既不敢看劉協,又不敢望曹操,只是低着頭盯着腳下的磚石。

朝中未曾動過的便是太尉楊彪,國丈董承,與一系列曹操派系大臣。

曹操轉身望向衆大臣,語調冰冷地說道,“諸個還不曾回覆操!”

感受着尖刀一般的目光在自己身上掃過,侍中嚴輝急忙出列拱手說道。“曹大人所言極是。朝中當復設大將軍之職!”

此人一說,衆大臣又不是傻瓜。紛紛出言附和,直看得劉協心中怒火中燒,難以自遏。

“呵呵!”氣急反笑,劉協指了指着曹操,又復指朝中大臣,對曹操沉聲說道,“依愛卿之見,何人當居大將軍之職?”

曹操微微一抱拳,淡淡說道。“臣不有。願擔當此任!”

“好一個不有”劉協咬牙切齒。被曹操氣地身子直顫,怒而說道。“你此行大逆不道,必爲天下人所不恥!”

“是麼?”曹操淡淡一笑,環視衆大臣說道,“諸位意下衆大臣心懼曹操,只得出言齊聲說道,“陛下明鑑,大將軍之職。非曹大人莫屬!”

“你們”你們…”劉協又驚又怒。被氣地胸口一陣起伏,就連話語也說不完整。

“請陛下下旨!”曹操冷聲說道。

望着曹操凜冽的眼神,劉協雖是心中不甘,亦無可奈何,咬牙說道。“傳聯旨意,着令着令曹操、曹孟德爲大將軍!哼!”

既然撕破了臉皮,劉協更是連愛卿的稱呼也除去了,反正他心中明白得很。曹操再怎麼樣也不敢對他怎麼樣,嚐到了世態炎涼的劉協如今頗有些破罐破摔。

“多謝陛下!”曹操微笑着一彎腰,待複眼望向劉協又怒又懼的心神時。心中冷笑不已。

“如此可稱了曹大人心意?”劉協嘲諷一句,揮袖步向殿後。

“且慢!”豈料曹操又一次喊住劉協,沉聲說道,“陛下明鑑,如今朝中大臣多有空缺,爲政不利,臣手擬了一份名單,望陛下應允冊封!”

“你!”劉協方纔已是強壓怒氣,如今便再也忍受不住了,怒而說道。“要封,你自己封!”隨即大袖一揮,氣憤地步入殿後。

哼!”就在朝中大臣擔憂曹操因此發怒之際,曹操卻是哈哈一笑。環視衆人說道,“諸位可聽到了?陛下已將此事交與了本大將軍!”

好一個本大將軍!楊彪心中嘆息不已。

衆大臣面面相覷,就連董承與其派系大臣也不敢在此刻與曹操爲難。衆人只好大呼說道,“我等聽得!”

曹操望着那些牆頭草一般的大臣,心中冷笑一聲,在衆人驚愕的眼神步到龍臺之上,面對衆人展開手中的綢書,沉聲說道,“尊陛下旨意。本大將軍特來冊封爾等,太尉楊彪何在?”

“唔?”楊彪猛地睜開眼睛。心中轉頭幾個念頭,猶豫着出列拱手說道,“老臣在!”

曹操淡淡望了楊彪一樣。鏗鏘說道。“老太尉盡忠職守,護衛大漢。又兼才學兼備。品德至上。可爲帝師。從即日起,升至太師!”

“老臣……謝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老太尉,啊不,是老太師楊彪心中無奈苦笑。

說得好聽,是帝王之師,實際上就是一個閒職,相比於太尉,太師僅僅稱呼上好聽了一些罷了,在實權方面簡直是天差地別,若是換一個名聲不顯的人爲太師,恐怕連城門的守衛將領都不會理睬你幾分。

袁公路啊,老夫被你害慘了!楊彪搖搖頭回列,直看着衆大臣心驚。

僅僅這麼一下,就將老太尉的官職削去了?

要不是你與守義伯父司徒公是至交。又念及你前些日子許昌叛亂之際不曾爲亂,我便直接讓你告老還鄉!曹操心中冷笑一聲,大聲喊道,“江守義何”咳!尊陛下旨意。冊封司徒江哲江守義爲京兆尹許都令、豫州刺史、潁”亭侯,仍復擔任司徒之職!”

“嘶”直聽得朝中大臣倒吸一口冷氣,侍中王立猶豫出列稟道。“大將軍在上,下官有一事不明,何來京兆尹許都令之職?”

因侍中王立往日不曾與自己爲難,曹操也不見怪,溫聲說道,“陛下駕臨許昌,如此許昌便爲大漢京師。從即日起,可直稱許都!”

王立面上一滯,拱拱手回列。

曹孟德竟如此看重那江姓小子。太師楊彪稍稍睜開雙目,心中暗暗說道,也好,如此一來,楊家在許昌”許都倒是也可相安無事!

見衆人無人敢出言反對,曹操心中稍稍也鬆了口氣,他也怕羣臣皆是反對,那他還能盡數殺了不成?

“荀文若何在?”

荀彧猶豫一下。出列拱手說道。“大將軍在上,荀彧在此!”

曹操點點頭,溫聲說道,“尊陛下旨意,冊封荀彧爲侍中。守尚書餘…”

唉!荀彧心中暗歎一聲,拱手謝道,“臣謝陛下隆恩!”

隨後,曹操又封荀攸爲軍師。郭嘉爲司馬祭酒,程昱爲衛尉。李儒爲廷尉,劉曄爲司空倉曹操,毛階、任峻爲典農中郎將,範成爲鄄城太守、董昭爲東郡太守,滿寵爲充州刺史。

武將之中,夏侯驚爲徵東將軍,夏侯淵爲徵西將軍、曹仁爲徵南將軍、曹純爲安東將軍、曹洪爲安西將軍、于禁爲安南將軍,李典爲平東將軍、樂進爲平西將、趙雲爲平南將軍,其餘呂虔、典韋、李通、高順、楊鼎等人皆爲校尉,其餘將士。各各封官。

曹操得天子的‘應諾”自號爲大將軍,武平候,自此大權皆歸於曹操:朝廷大務,先稟曹操,然後方奏天子。

值得一提的是,太尉一職。曹操聽從了荀彧建議,給了袁紹,也算是變相地討好了袁紹,穩固了兩個勢力的關係。

曹操改許昌爲許都,大賞朝中羣臣。以至於附庸曹操者越來越多,劉協從此受迫與曹操,應曹操的意思更改年號爲建安。

於是,中平三年又可稱之爲建安元年,乃是曹操走向權臣的開始”

七十五章 暗謀第37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20章 馬超與黃巾第28章 江哲主政!第5章 寒門之才何其多也!第18章 破綻!七十三章 噩耗未過第91章 白馬義從!(二)第19章 糜竺,古之君子也第110章 十二月的許都(五)第12章 徐州諸事!十一章 消失的黃巾第32章 巔峰之決四十六章 請君入甕五十五變天第11章 江東第22章 一夜!第108章 青州兵!第101章 深謀楊彪!第48章 喜事與變數(二)第68章 江哲vs賈詡(三)第63章 先發制人!第102章 渾水!第82章 猛將十三章 定計間黃巾第28章 對策第6章 徐州城!第35章 錯愕。第63章 先發制人!第41章 棄子!第48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93章 思戰!第93章 思戰!四十三章 江哲定計第18章 開端第38章 袁紹的大戟士第127章 幽州章節收尾五十章 原來你就是糜貞二第16章 小沛劉備!(二)第58章 國事家事(三)五十六章 洞房第二十一章第30章 呂布攻許昌!第九十九章第64章 西進第76章 江哲離心(三)二十五章 江哲的思量十三章 定計間黃巾第96章 戰!(三)第16章 諸葛亮的張良計第95章 久違的閒時第92章 白馬義從!(三)第32章 風骨第79章 袁紹求援……第88章 常山趙子龍!第53章 天子居許昌!(二)第131章 曹操之怒!(三)第44章 末路亦是英雄六十八章 大儒蔡邕三十七章 黃巾寇城第54章 閒第37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四十四章 計已出何解第17章 算計第5章 江哲的優勢!(二)第131章 曹操之怒!(三)第15章 難道夫君嫌棄秀兒?第42章 官渡之戰前篇:袁軍的隱患第7章 坐收荊襄第47章 天子書信!第22章 動盪的天下第42章 李儒的狠計!第111章 許昌尾章!第52章 前奏第101章 深謀楊彪!第36章 隔閡與期盼!第109章 虎豹營之殤!第15章 汜水關之戰(三)第61章 始亂第17章 入冬!第九十九章第12章 留名於世第62章 兩個小子(一)第33章 說!第19章 那你可認識江哲江守義第123章 公孫隕命第三十三章第110章 尾聲!第51章 紛爭乃起!第9章 左慈第75章 江哲離心!(二)第12章 汜水關戰事之始第86章 出兵援冀州第78章 ,虎豹營!陷陣營!第8章 你叫江哲?那我要考考你!第23章 謀臣第15章 難道夫君嫌棄秀兒?第8章 你叫江哲?那我要考考你!第45章 龐統的算計!第1章 一十三年
七十五章 暗謀第37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20章 馬超與黃巾第28章 江哲主政!第5章 寒門之才何其多也!第18章 破綻!七十三章 噩耗未過第91章 白馬義從!(二)第19章 糜竺,古之君子也第110章 十二月的許都(五)第12章 徐州諸事!十一章 消失的黃巾第32章 巔峰之決四十六章 請君入甕五十五變天第11章 江東第22章 一夜!第108章 青州兵!第101章 深謀楊彪!第48章 喜事與變數(二)第68章 江哲vs賈詡(三)第63章 先發制人!第102章 渾水!第82章 猛將十三章 定計間黃巾第28章 對策第6章 徐州城!第35章 錯愕。第63章 先發制人!第41章 棄子!第48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93章 思戰!第93章 思戰!四十三章 江哲定計第18章 開端第38章 袁紹的大戟士第127章 幽州章節收尾五十章 原來你就是糜貞二第16章 小沛劉備!(二)第58章 國事家事(三)五十六章 洞房第二十一章第30章 呂布攻許昌!第九十九章第64章 西進第76章 江哲離心(三)二十五章 江哲的思量十三章 定計間黃巾第96章 戰!(三)第16章 諸葛亮的張良計第95章 久違的閒時第92章 白馬義從!(三)第32章 風骨第79章 袁紹求援……第88章 常山趙子龍!第53章 天子居許昌!(二)第131章 曹操之怒!(三)第44章 末路亦是英雄六十八章 大儒蔡邕三十七章 黃巾寇城第54章 閒第37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四十四章 計已出何解第17章 算計第5章 江哲的優勢!(二)第131章 曹操之怒!(三)第15章 難道夫君嫌棄秀兒?第42章 官渡之戰前篇:袁軍的隱患第7章 坐收荊襄第47章 天子書信!第22章 動盪的天下第42章 李儒的狠計!第111章 許昌尾章!第52章 前奏第101章 深謀楊彪!第36章 隔閡與期盼!第109章 虎豹營之殤!第15章 汜水關之戰(三)第61章 始亂第17章 入冬!第九十九章第12章 留名於世第62章 兩個小子(一)第33章 說!第19章 那你可認識江哲江守義第123章 公孫隕命第三十三章第110章 尾聲!第51章 紛爭乃起!第9章 左慈第75章 江哲離心!(二)第12章 汜水關戰事之始第86章 出兵援冀州第78章 ,虎豹營!陷陣營!第8章 你叫江哲?那我要考考你!第23章 謀臣第15章 難道夫君嫌棄秀兒?第8章 你叫江哲?那我要考考你!第45章 龐統的算計!第1章 一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