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 袁紹來襲

曹操手下的武將,曹洪,曹仁,夏侯兄弟等人,這些日子以來可是被關的有些煩躁了。

他們的生活,可沒有曹操這麼舒服,有一個獨立的院子住着。

還有小婢女陪伴,這些武將,基本上都是在監牢裡住着,雖然劉爭也沒有限制自由,但是一天只能在自己的房間裡走動,是個人也被關的有些煩了。

本來都已經絕望了,誰知道劉爭居然還能放他們出來。

在知道了曹操已經投降了之後,他們也只能嘆了一口氣,跟着曹操一起,認定了這個結果。

雖然他們對劉爭打心眼裡有一些瞧不起,可是接二連三的敗給了劉爭,他們心中的高傲也在這段時間裡被劉爭磨滅的差不多了。

所以酒席上,夏侯兄弟也各自給劉爭敬酒,相對於夏侯兄弟,最尷尬的就是曹仁了。

當初曹仁對劉爭還有一箭之傷,差點要了劉爭的性命。

現在曹操和劉爭休兵爲好,曹仁也只能硬着頭皮去給劉爭道歉。

劉爭也不是那小氣的人,再說當初的事情,劉爭早就已經找回了面子,自然不會爲難曹仁,一杯酒下去,雙方就已經把這些恩怨都煙消雲散了。

一頓酒宴下來 ,劉爭和曹操身邊的這些人,倒是更加熟絡了起來,雙方本就不陌生,現在能夠好好的坐下來吃上一頓飯,關係就變得更加密切了。

第二日,劉爭就讓袁舟,準備船隻,將曹操一行人給送走了。

想必,曹操到了扶南之後,那扶南屁大點的地方,足夠曹操去折騰了。

反正暫時劉爭也抽不出空去管理扶南的事情,就有曹操去管理邊疆的一些事情吧。

吸取了歷朝歷代的一些政治舉措之後,劉爭對於自己應該建立一個什麼樣的國家,有了清晰的認識。

從古至今,帝國的政策,無非就是兩個,中央和地方。

中央先不用說,地方的穩定,是很重要的。

而地方無非就是兩個政策,郡縣制和分封制。

郡縣制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秦漢了。這種制度的不妥之處就是地方官員容易造反。

比如漢末時期,之所以會演變成三國亂世,正是因爲地方勢力逐漸強大,強大到中央皇權受到了威脅。

郡縣制,只要控制地方長官的兵權,其實還是一個很好的制度的。

晉朝就是吸收了去除了郡縣制的弊端,搞起了同姓王分封制,他們是在想着,不管最後誰造反奪了天下,還是自己家的血脈,至少這皇位,還是自己家的。

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家裡的人內鬥消耗了實力之後,會便宜了別人。

而且晉朝最愚蠢的是就是地方王可以在朝廷任職,能夠在中央裡有話語權,這樣能夠大大遏制皇權,八王之亂是遲早都會發生的。

所以劉爭覺得,完全可以採取 郡縣制和分封制結合的辦法。

郡縣制必定還是主要,但是分封制也不能少。

就和漢朝郡國並行制度極其類似。

郡縣負責百姓的管理,諸侯國擁有軍權,同時設立監察院錦衣衛。

三權分立。

如此一來,定可保全地方安穩。

而中央權力,則有皇帝一人說了算,該爲內閣制度,指定如同明朝一般的內閣首輔制度,推舉四位最強謀士,參與指定製度,皇帝只在他們四人的計劃上選擇就行。

這樣就算皇帝幾十年不上朝,國家也依然在運轉。

當然,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利,還是在的,可不是某些島國,雖然皇帝還是皇帝,甚至叫天皇,實際上卻是沒有半點權利的吉祥物。

劉爭的這個想法,慢慢在自己的心裡成形,決定自己稱帝之後,就會按照這樣的形勢。

在曹操離開吳郡的第三天。

劉爭派遣出去打探消息的錦衣衛,就已經給他送來了消息。

而且是很不好的消息。

果然,許攸從幽州發回來的消息,不是空穴來風。

袁紹和盧植二人果真已經達成了協議。

袁紹率先出兵,三日前就已經集結了七萬大軍,從冀州直撲青州。

這個消息傳到了劉爭的吳郡時,那又過去了好幾天的時間,想必這個時候,袁紹的先鋒軍已經到了青州,並且對青州發起了進攻。

當下,劉爭這邊立刻動員了起來。

劉爭先是命許攸前去青州暫時充當謀士,配合臧霸和管亥等人應對袁紹的進攻,同時劉爭自己也準備率領人馬,前去青州支援。

三大戰場上,荊州戰場不需要劉爭擔心,劉爭需要擔心的就是青州和徐州。

爲了不讓戰火燃燒到吳郡來,劉爭只能主動前往徐州和青州,這樣才能將盧植和袁紹的目光都牽制過來。

從吳郡到青州,最快的辦法是坐船,只需要幾天時間就可以了,如果有戰馬的話,也能夠在短時間裡,到達青州,不過騎馬總是不太舒服,戰馬的顛簸,時間一長的話,身子都會散架。

而坐船就沒有這麼多的煩惱了,頂多就是會出現一些暈船的後遺症,不過這樣休息一會就會好。

因爲沒有兵力可以過去支援,劉爭只讓許攸帶着幾千水軍過去,而他自己,則是和已經從荊州趕到吳郡的兩萬徐晃的大軍打算從徐州北上。

有徐晃的兩萬騎兵作爲支援,劉爭想要一戰打敗袁紹,然後在盧植這邊反應不過來的時候,就結束戰鬥。

讓盧植和袁紹知道他劉爭的厲害。

190年五月中旬。

袁紹起兵於鄴城,發出檄文,稱劉爭爲反賊,誣陷劉爭故意釀造瘟疫災禍,禍亂天下,討伐之。

舉兵七萬,直撲青州,從鉅鹿郡走平原君,然後直接開始攻打青州樂安郡。

鎮守青州的臧霸,在袁紹的兵馬到達樂安郡的時候才收到消息,來不及防守只能直接放棄樂安郡,退兵到了齊郡。

這個消息傳來,臧霸異常震怒,聯合劉爭安插在青州的黃巾軍兩萬人馬,開始和袁紹的大軍交戰。

不過袁紹麾下的人馬,人多勢衆,加上又有精兵強將,光是兩萬先鋒軍,就已經打的臧霸接連潰敗,損兵折將。

第七百零六章 血染白袍第一百九十三章 劉焉南下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水淹七軍的計劃第七百六十二章 好友魯肅第一百六十八章 錦帆賊來投第八百七十五章 甄家第八百九十七章 九州第八百五十一章 水落石出第八百六十二章 沮授求見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貂蟬,你出來吧第五百三十九章 我有一個妹妹第一百三十八章 伏兵第七百五十八章 袁紹的態度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賊首已死第七百零二章 騎兵交鋒第七百八十三章 陳國陳王第九百七十三章 慶功第七百七十八章 甘寧鬥張遼第一百九十章 步入正軌第四百二十八章 遊說袁本初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消息的傳遞第九百四十九章 麻沸散第八百四十四章 白波軍和黑山軍第四百二十四章 廬江城第七百零七章 斬小人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陷陣營來襲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將軍,突圍吧第一千零十七章 五虎中將第六百六十三章 坐山觀虎鬥第一百四十五章 得一良將,可值千金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諸葛連弩第三百四十四章 援軍來了第六百七十八章 青州危機第兩百七十五章 毛遂自薦第五百九十六章 可敢一戰第九百二十一章 圍城第六百五十六章 戰象大軍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劉備的打算第一百二十章 達成合作第兩百三十一章 虞褒之計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打探第四十章 連環計第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商討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檀石槐第一百八十六章 紛亂的大漢第六百二十七章 條件第九百七十八章 化敵爲友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御駕親征第七百三十章 首領之戰第九百一十七章 緣由第八百四十五章 批閱奏摺第九百八十二章 再議第八百二十三章 厲害的小將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收復上蔡第三十五章 善射之將第四百二十六章 請求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爭鋒相對第一百一十七章 混入洛陽第一百七十章 栽贓嫁禍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發愁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負荊請罪第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交易第七百二十九章 薩利第七百八十章 再回廬江第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小輩爭鬥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甄家獻計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北方的消息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劉備死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招攬虎將第一百八十五章 探討合作第三百八十一章 混入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軻比能暴怒第三百六十八章 烏丸人也要搞事情第九百二十五章 追擊第六百二十五章 劉備來使第九百六十一章 城外的戰鬥第九十四章 劉爭的辦法第十九章 道別第八十章 速戰速決第五百零九章 發起進攻第一百二十四章 要挾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閱軍樓的宴會第兩百九十五章 不醉不歸第四百七十七章 喜當爹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閱軍樓的宴會第三百二十九章 何苗上位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程昱的謀劃第七百九十一章 回防襄陽第三百五十六章 斷水斷糧第八百一十四章 螳螂捕蟬第兩百六十八章 安排事宜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勝!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緊急軍情第二十二章 身先士卒第四百九十八章 無意投降第五百一十一章 狼來了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打探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陷陣之志第八百一十二章 追擊第九百零一章 主動出擊
第七百零六章 血染白袍第一百九十三章 劉焉南下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水淹七軍的計劃第七百六十二章 好友魯肅第一百六十八章 錦帆賊來投第八百七十五章 甄家第八百九十七章 九州第八百五十一章 水落石出第八百六十二章 沮授求見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貂蟬,你出來吧第五百三十九章 我有一個妹妹第一百三十八章 伏兵第七百五十八章 袁紹的態度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賊首已死第七百零二章 騎兵交鋒第七百八十三章 陳國陳王第九百七十三章 慶功第七百七十八章 甘寧鬥張遼第一百九十章 步入正軌第四百二十八章 遊說袁本初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消息的傳遞第九百四十九章 麻沸散第八百四十四章 白波軍和黑山軍第四百二十四章 廬江城第七百零七章 斬小人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陷陣營來襲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將軍,突圍吧第一千零十七章 五虎中將第六百六十三章 坐山觀虎鬥第一百四十五章 得一良將,可值千金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諸葛連弩第三百四十四章 援軍來了第六百七十八章 青州危機第兩百七十五章 毛遂自薦第五百九十六章 可敢一戰第九百二十一章 圍城第六百五十六章 戰象大軍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劉備的打算第一百二十章 達成合作第兩百三十一章 虞褒之計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打探第四十章 連環計第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商討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檀石槐第一百八十六章 紛亂的大漢第六百二十七章 條件第九百七十八章 化敵爲友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御駕親征第七百三十章 首領之戰第九百一十七章 緣由第八百四十五章 批閱奏摺第九百八十二章 再議第八百二十三章 厲害的小將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收復上蔡第三十五章 善射之將第四百二十六章 請求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爭鋒相對第一百一十七章 混入洛陽第一百七十章 栽贓嫁禍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發愁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負荊請罪第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交易第七百二十九章 薩利第七百八十章 再回廬江第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小輩爭鬥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甄家獻計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北方的消息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劉備死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招攬虎將第一百八十五章 探討合作第三百八十一章 混入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軻比能暴怒第三百六十八章 烏丸人也要搞事情第九百二十五章 追擊第六百二十五章 劉備來使第九百六十一章 城外的戰鬥第九十四章 劉爭的辦法第十九章 道別第八十章 速戰速決第五百零九章 發起進攻第一百二十四章 要挾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閱軍樓的宴會第兩百九十五章 不醉不歸第四百七十七章 喜當爹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閱軍樓的宴會第三百二十九章 何苗上位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程昱的謀劃第七百九十一章 回防襄陽第三百五十六章 斷水斷糧第八百一十四章 螳螂捕蟬第兩百六十八章 安排事宜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勝!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緊急軍情第二十二章 身先士卒第四百九十八章 無意投降第五百一十一章 狼來了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打探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陷陣之志第八百一十二章 追擊第九百零一章 主動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