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傳國玉璽

劉爭出現在這裡,騎在戰馬上,看了看荀彧。

此時的荀彧,年過三十,雖然看起來衣服儒士模樣,但劉爭知道,此人其實還是很有才華的。

歷史上,曹操能夠佔據大半個天下,荀彧有莫大的功勞,如果沒有荀彧的話,曹操很有可能沒有這麼容易打贏官渡之戰。

但劉爭也明白,荀彧是一個鐵桿漢室忠誠者,劉爭想要招降荀彧,只怕不會容易。

況且,現在的劉爭,手下有足夠的謀臣,暫時不需要荀彧這樣的大才輔佐,若是荀彧願意投降,他自然也樂意接受,只是荀彧如果不投降,劉爭也沒打算招攬他。

劉爭給太史慈一個眼神示意。

太史慈很快就明白了什麼意思,騎着馬,走上去,然後從荀彧的手中,接過了這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這東西吧,歷史上,應該是被孫堅得到了,然後經過袁術之手,又回到了漢室朝廷的手裡,可惜,現在這段歷史沒有這種曲折。

他一直都在皇宮之中,小皇帝雖然幾易其位,但傳國玉璽卻是一直都在這裡呆着。

劉爭雖然自己稱帝了,但是他可沒有傳國玉璽,所以算不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這也是爲什麼,劉爭稱帝之後,沒有自稱朕,只是稱寡人的原因。

因爲天下還未一統,他不算一個橫掃六合,寰宇無敵的強大統治者。

只有拿到了傳國玉璽,一統天下,才能夠被真正的成爲皇帝!

等劉爭,從太史慈的手中,拿到了這方玉璽時,自己也不由的開始感興趣起來。

他想起了,自己對這傳國玉璽的一些瞭解,相傳是春秋時,楚人卞和在楚山,一說荊山看見有鳳凰棲落在山中的青石板上,依“鳳凰不落無寶之地”之說,他認定山上有寶,經仔細尋找,終於在山中發現一塊玉璞。

卞和將此璞獻給楚厲王。然而經玉工辨認,璞被判定爲石頭,厲王以爲卞和欺君,下令斷卞和左腳,逐出國都。

武王即位,卞和又將璞玉獻上,玉工仍然認爲是石頭,可憐卞和又因欺君之罪被砍去右足。

及楚文王即位,卞和懷揣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以致滿眼溢血。文王很奇怪,派人問他:“天下被削足的人很多,爲什麼只有你如此悲傷?”卞和感嘆道:“我並不是因爲被削足而傷心,而是因爲寶石被看作石頭,忠貞之士被當作欺君之臣,是非顛倒而痛心啊!”這次文王直接命人剖璞,結果得到了一塊無瑕的美玉。

爲獎勵卞和的忠誠,美玉被命名爲“和氏之璧”,這就是後世傳說的和氏璧。

楚王得此美玉,十分愛惜,都捨不得雕琢成器,就奉爲寶物珍藏起來。又過了400餘年,楚威王爲表彰有功忠臣,特將和氏璧賜予相國昭陽。昭陽率賓客遊赤山時,出玉璧供人觀賞,不料衆人散去後,和氏璧不翼而飛。

50餘年後,趙國人繆賢在集市上用五百金購得一塊玉。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經玉工鑑別,此玉就是失蹤多年的和氏璧。趙惠文王聽說和氏璧在趙國出現,遂據爲己有。

秦昭王獲悉此事後,致信趙王說,願以秦國十五座城池換取玉璧。趙王懾於秦國威力,派藺相如奉璧出使秦國。機智過人的藺相如不辱使命,設計取回玉璧,送回趙國。

公元前228年,秦滅趙,和氏璧最終還是落入秦國手中。

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鐫刻和氏璧,將其雕刻成爲傳國玉璽,這傳國玉璽就成爲中國曆代正統皇帝的證憑。

秦之後,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爲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得之則象徵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爲“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爲世人所輕蔑。

仔細打量起來,這李斯命人雕刻的玉璽,確實有幾分威嚴所在。

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爲“皇權天授、正統合法”之信物。

只不過,如果多看兩眼的話,就會看見,在這一方玉璽之上,還有一塊閃耀着金色光芒的小角。

這是因爲傳國玉璽在西漢末年,外戚王莽篡權,時孺子劉嬰年幼,璽藏於長樂宮太后處。王莽遣其堂弟王舜來索,太后怒而詈之,並擲璽於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黃金補之。

這才導致,原本的和氏璧玉璽,變成了金鑲玉。

不過雖然是金鑲玉,這玉璽的公信力還是在的,只要有他,便是真正的皇權天授。

“走,我們進城。”

劉爭收起了這傳國玉璽,很快就率領自己的大軍,進入皇宮,正式接管了這洛陽城。

在劉爭進入皇宮,去見小皇帝劉辯的時候,在洛陽的另外一邊。

劉備率領自己僅剩下的一些人馬,從河內郡,繞過洛陽,走到了河東郡,然後通過河東郡,跨過黃河,打算通過三輔之地,繞路回到洛陽城。

可惜,他還沒有到達洛陽,就在路上,遭遇了,從洛陽奔襲逃難出來的種輯,董承等人。

劉備還在路上,瞧見遠處跑來一陣散兵,這些人馬,都是之前在洛陽被呂布追擊,卻因爲呂布去追擊王允,讓他們有了喘息的機會,快速從洛陽逃走的大軍。

“董承,種輯,你們怎麼在這裡?而且還一副剛剛經歷了敗仗的樣子?”

此刻的劉備 ,還並不清楚,洛陽發生的事情。

劉爭已經打進洛陽的事情,更是不知道,劉備還以爲自己可以儘快回到洛陽,好說服朝廷,繼續徵兵,討伐劉爭呢。

董承和種輯,在此刻見到了劉備之後,也是又驚又喜。

驚訝的是,在這裡居然還能夠見到劉備,喜的則是,劉備在的話 ,說不定還有一戰之力。

“大將軍,大事不好了,洛陽危險了!”

董承對於劉備還是頗爲信任的,只要劉備在,聚集一些兵馬,殺回洛陽不是什麼難事。

第六百三十九章 印刷術第一百七十三章 又生一計第六百七十四章 檢閱兵馬第八百九十七章 九州第八百八十九章 新的單于第七百一十三章 驅狼吞虎第六百五十三章 達蘇城第七百八十五章 再添名臣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前線第五百五十四章 黃巾末路第八百六十六章 達成合作第七百二十二章 桃花源記第一千章 帝國皇家小學第一千兩百六十四章 做大事不拘小節第五百二十一章 艱難的戰鬥第兩百七十三章 反擊第五百五十八章 典韋出擊第三百二十五章 海軍成形第八百四十三章 西涼局勢第三百九十章 烏丸各部第七百九十二章 張遼的選擇第三百九十一章 烏丸單于第十七章 圍城第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進駐樊城第五百三十八章 兩個能人第兩百三十二章 反殺第六百二十九章 溫柔鄉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北方的消息第四百八十六章 仲景來訪第兩百零六章 糧草告急第三百五十一章 做賊該做的事第十二章 強搶第九十三章 蔡瑁贖人第五百九十七章 兵不厭詐第一百七十章 栽贓嫁禍第兩百七十九章 畜生不如第九百四十九章 麻沸散第八百五十六章 老神仙還是老神棍第六百章 千里來援第九十九章 進攻洛陽第九十九章 進攻洛陽第八百二十六章 敗逃第六百七十章 家長裡短第兩百六十五章 張寧的柔弱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質多王朝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下令第八百四十八章 溫馨的一頓飯第三百零六章 不會作詩可以抄第六十章 狠辣的蔡瑁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退位與登基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猜出身份第六百五十二章 僵持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就憑你?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縮防禦第九百八十二章 再議第七百二十五章 解決辦法第兩百四十七章 不和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員大將第三百五十一章 做賊該做的事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閱軍樓的宴會第四百六十八章 震怒的消息第兩百六十章 冀州危矣第一百三十九章 識破第六百七十章 家長裡短第七百零二章 騎兵交鋒第兩百二十七章 士燮來訪第七十二章 碰面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滅敵第三百四十八章 回援富春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收復上蔡第七百九十二章 張遼的選擇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動手第三百五十六章 斷水斷糧第九百五十七章 三大高手第八百七十二章 馬販子第三百四十四章 援軍來了第一千兩百二十九章 分析局勢第五百零二章 叫陣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突圍之計第四百四十六章 冰釋前嫌第兩百八十九章 新式彈力投石機第九百九十六章 鳴金收兵第五百九十一章 狼狽而逃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交戰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反伏擊第五百一十六章 條件第四百七十八章 將計就計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劉備和劉璋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落馬口第三百一十七章 按計劃行事第兩百七十二章 引誘中計第三百七十七章 青州黃巾第八百二十九章 逃走了第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猜中計劃第四百五十八章 驚訝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殺蹋頓第六百零一章 溫酒談笑第一百七十五章 發難第九十二章 蔡瑤的心事第一百章 震動
第六百三十九章 印刷術第一百七十三章 又生一計第六百七十四章 檢閱兵馬第八百九十七章 九州第八百八十九章 新的單于第七百一十三章 驅狼吞虎第六百五十三章 達蘇城第七百八十五章 再添名臣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前線第五百五十四章 黃巾末路第八百六十六章 達成合作第七百二十二章 桃花源記第一千章 帝國皇家小學第一千兩百六十四章 做大事不拘小節第五百二十一章 艱難的戰鬥第兩百七十三章 反擊第五百五十八章 典韋出擊第三百二十五章 海軍成形第八百四十三章 西涼局勢第三百九十章 烏丸各部第七百九十二章 張遼的選擇第三百九十一章 烏丸單于第十七章 圍城第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進駐樊城第五百三十八章 兩個能人第兩百三十二章 反殺第六百二十九章 溫柔鄉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北方的消息第四百八十六章 仲景來訪第兩百零六章 糧草告急第三百五十一章 做賊該做的事第十二章 強搶第九十三章 蔡瑁贖人第五百九十七章 兵不厭詐第一百七十章 栽贓嫁禍第兩百七十九章 畜生不如第九百四十九章 麻沸散第八百五十六章 老神仙還是老神棍第六百章 千里來援第九十九章 進攻洛陽第九十九章 進攻洛陽第八百二十六章 敗逃第六百七十章 家長裡短第兩百六十五章 張寧的柔弱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質多王朝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下令第八百四十八章 溫馨的一頓飯第三百零六章 不會作詩可以抄第六十章 狠辣的蔡瑁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退位與登基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猜出身份第六百五十二章 僵持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就憑你?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縮防禦第九百八十二章 再議第七百二十五章 解決辦法第兩百四十七章 不和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員大將第三百五十一章 做賊該做的事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閱軍樓的宴會第四百六十八章 震怒的消息第兩百六十章 冀州危矣第一百三十九章 識破第六百七十章 家長裡短第七百零二章 騎兵交鋒第兩百二十七章 士燮來訪第七十二章 碰面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滅敵第三百四十八章 回援富春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收復上蔡第七百九十二章 張遼的選擇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動手第三百五十六章 斷水斷糧第九百五十七章 三大高手第八百七十二章 馬販子第三百四十四章 援軍來了第一千兩百二十九章 分析局勢第五百零二章 叫陣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突圍之計第四百四十六章 冰釋前嫌第兩百八十九章 新式彈力投石機第九百九十六章 鳴金收兵第五百九十一章 狼狽而逃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交戰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反伏擊第五百一十六章 條件第四百七十八章 將計就計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劉備和劉璋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落馬口第三百一十七章 按計劃行事第兩百七十二章 引誘中計第三百七十七章 青州黃巾第八百二十九章 逃走了第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猜中計劃第四百五十八章 驚訝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殺蹋頓第六百零一章 溫酒談笑第一百七十五章 發難第九十二章 蔡瑤的心事第一百章 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