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三巴歸心

、、、、、、、、、、

江州城頭上已聚滿了人山人海,眼看兇狠的蠻夷聯軍潰敗,城頭上頓時一片歡呼,鼓聲敲得震天響,爲荊州軍助威。

劉璟見敵軍敗退,他回頭對大將沈彌令道:“你可率一萬軍追殺,不准他們渡江,給我斬盡殺絕!”

“遵命!”

沈彌率領一萬大軍銜尾追擊而去,劉璟又對大將婁發令道:“敵軍必然要從江陽縣渡江南下,你可率領五艘戰船繼續西進,封鎖江面,不準任何船隻渡江,不受降,一律殺絕!”

“末將遵令!”

婁發率領餘人返回了戰船,這時,司馬懿上前勸道:“其實俘虜他們加以感化,豈不是更好,州牧爲何要將他們斬盡殺絕?”

劉璟搖搖頭道:“軍師不能只管夷人笑,就不顧漢人哭,他們犯境燒殺搶掠,姦淫婦女,是罪有應得,殺絕他們,可讓我收服巴人之心,至於感化,我倒覺得劉璋羸弱,對他們過於寬容,以至於養成了他們的驕橫傲慢,只有殺痛他們,纔會讓他們害怕而臣服。”

司馬懿默然,他並不認可劉璟的話,雖然說一味寬容只會助長對方氣焰,只有恩威兼施纔是王道,可一旦血腥殺戮後,夷蠻人和官府的矛盾就不會再和解了,變成了死結。

劉璟看了他一眼,彷彿明白他的擔心,他搖了搖頭,司馬懿畢竟是儒生,加上人還年輕,有時候不免會帶一點腐儒之氣,這是在巴郡殺人,和在南疆殺人完全是兩回人,司馬懿就不明白這一點。

這時,一直沉默的龐羲道:“夷人、蠻人出兵劫掠漢人,從來都是要女不要男,要財不要地,無論戰俘還是普通民衆,男人皆一概殺死,房屋則燒燬,董卓之亂後,這種情況愈加嚴重,劉璋無法制止,只能用懷柔安撫的手段,讓劉緯娶雍闓之女爲妻,也有這種因素在內,而且殺了生蠻還有熟蠻,殺了黑夷還有白夷,軍師不用擔心。”

沉默片刻,司馬懿輕輕一嘆,向劉璟躬身道:“微臣明白了!”

這時,江州城門大開,郡丞張裔率領數名長者出城迎接劉璟,他們跪在邊高聲道:“江州城感激劉州牧救命之恩!”

劉璟連忙上前扶起張裔,笑道:“張郡丞不肯投降,率領軍民堅決抵抗外侮的精神讓劉璟敬佩,請郡丞放心,荊州軍軍紀嚴明,絕不會驚擾巴郡姓。”

張裔大喜,連忙又道:“州牧的仁德天下皆知,巴郡人民蒙州牧所救,自當爲州牧效命,不知州牧一西來,有沒有遇到嚴守?”

劉璟微微一笑,取出嚴顏的佩劍,“這是嚴守的佩劍,是令侄帶來向我求救,否則,我如何得知江州危急?”

張裔認出了嚴顏的佩劍,既然佩劍都給了劉璟,那自然就是投降了,他頓時一顆心放下,又向司馬懿和龐羲見了禮,對劉璟道:“請州牧進城休息吧!”

劉璟沉思片刻,回頭對司馬懿道:“軍師先進城吧!戰事未消,我要趕去江陽郡將最後的戰役收尾,過兩天我便回來,另外,嚴將軍若歸來,請他來江陽郡見我。”

雍闓帶着敗軍一西逃,聯軍大營位於裡之外的尾江鎮,他們一燒殺搶掠,積累了大量錢財,也擄掠了無數年輕女人,他們爲了搶掠江州城,便在尾江鎮築造了大營,將所有搶來的財物和女人存放在大營內,輕裝趕去江州。

現在荊州軍殺出斷絕了所有人的發財之,從將領到士卒,每個人的想法都是一樣,荊州軍已經讓他們膽寒,他們只想取回掠奪的財物和女人,立刻渡江回家。

唯獨雍闓的想法和大家稍有不同,他考慮更多的是對劉緯的援助,很顯然,荊州軍也要參與爭奪巴蜀了,無論是劉循還是劉緯,最後取勝的可能性都不大了,在這種情況下,他再北上顯然就是不智,雍闓也決定收兵回建寧郡,靜觀局勢的變化。

數萬敗軍在官道上奔逃,隊伍十分混亂,後面還有追兵,士兵們如驚弓之鳥,無法停下來整理隊伍,他們從上午一直奔逃到下午,士兵人數也從萬餘人銳減到兩萬出頭,其餘上萬士兵都被追兵所殺,一上到處是身着藤甲或皮甲的屍體。

這時敗兵退到一處山谷,這裡離他們軍營只有十幾裡,山谷長約五六裡,最寬處有一里,最窄處只有數十步,只片刻,山谷內擠滿了奔逃而來的南益州聯軍,喧囂吵鬧,人人爭先向山谷外奔去。

雍闓卻感覺有些不妙,這座山谷給他留有深刻的印象,他率軍前往江州時便對左右戲言,若誰在山谷伏擊他們,他們必將全軍覆沒。

當時他們勢如破竹,士氣高漲,這種話也只是一句戲言,但現在,雍闓卻感到格外驚心,彷彿谷內充滿了殺氣,他不由在谷口勒住了戰馬。

數十年的經驗告訴他,就算他們逃到大營也難逃追殺,劉璟絕不會放過他們,他心裡清楚,要想逃命成功,只能離開大隊。

“守快走,後面追兵殺來了!”他們的親兵們催促道。

雍闓向兩邊看了看,官道直通谷內,四周都沒有道,這時,他見北面有一片樹林,樹林深不可測,他一調馬頭,向樹林內奔去,餘名親兵都跟着跑向樹林。

“守,那邊沒有!”親兵們在後面大喊。

雍闓心中慌亂,對親兵們的叫喊置若罔聞,他催馬衝進樹林,便沿着一條小溪向樹林深處奔去,漸漸地不見蹤影。

兩萬餘敗兵都漸漸衝了山谷,沈彌率一萬追兵從後面趕來,他們沒有留俘虜,追上的敗軍全部殺死,這時,一名軍侯對沈彌大喊:“將軍,看山上!”

沈彌一擡頭,只見山上有一杆荊州軍的赤旗在揮舞,他心念一動,忽然明白過來,回頭大喝道:“全軍停止前進,不準進山谷!”

他已猜到,這應該是黃忠軍隊搶在前面了,他們要在山谷伏擊敗軍,應該看到了自己的軍隊,才用大旗提醒,想到這,沈彌又命令道:“弓弩手封鎖谷口,不準任何敵軍逃出。”

他話音剛落,只見山谷內爆發出一片慘叫聲,遠遠可見看見山谷上空濃煙滾滾,火光沖天,山谷內果然出現了情況,沈彌率千弓弩手排列成陣型,封鎖了谷口。

山谷內鼓聲大作,喊殺聲震天,黃忠得到劉璟的命令,他率一萬五千軍繞過江州,先端了敵軍的大營,又回頭在這座山谷內設下了埋伏。

此時廖化率兩千軍堵住了山谷的另一頭,黃忠則率其餘軍隊分別埋伏在山谷兩側,亂箭齊發,射殺逃命而來的敗軍。

兩萬多敗軍奔逃一天,都已疲憊之,剛剛從戰場上逃出,卻沒想到在這裡再遭伏擊,他們很多人都已丟盔棄甲,手中沒有盾牌和武器,大多赤手空拳,身着短衣,哪裡躲得過兩邊密集射來的箭雨。

敗兵們死傷慘重,互相踐踏,哭喊着逃命,但前方已被大火封鎖,烈焰熊熊,不少士兵不顧一切向衝過火海,卻被火海對面的箭矢射到,活活燒死在大火之中。

這時,沈彌派出的一名士兵跑上山,找到了黃忠,躬身稟報道:“老將軍,沈將軍在外谷攔截,他向老將軍轉達州牧的命令,不留戰俘,全部趕盡殺絕!”

黃忠一怔,但他也知道,這一定是劉璟的命令,他不會因爲是沈彌轉告而不執行,黃忠見敵軍已死傷過半,箭矢的殺傷效果減弱,當即令道:“殺下山去,全部殺死!”

兩邊山上鼓聲大作,一萬多荊州軍吶喊着從兩側衝下,揮舞戰刀長矛殺向敵軍,山谷內堆滿了屍體,除了被射死,很多人都是被自相踐踏而亡,血肉模糊,未斷氣者都被荊州士兵一刀戳死。

這時,一名荊州士兵找到了一名頭戴長翎金冠的敵將屍體,在他戰刀上有‘牂牁朱褒’字樣,士兵高興得大喊起來,一刀剁下了朱褒的人頭。

越嶲夷王高定率領四千夷人走在隊伍最後,當山谷突然遭遇伏擊之時,他運氣稍好,只有前隊一千餘人進入伏擊圈。

慘烈的殺戮幾乎驚破了高定的膽,他調轉馬頭便向外奔逃,他手下夷人士兵也亂作一團,爭先恐後地向山谷入口處逃去。

但谷口已密集地排列着數千荊州弓弩手,封鎖住了逃亡之,當夷人士兵奔逃而來,沈彌一聲令下,頓時亂箭齊發,密集的箭矢彷彿暴風驟雨一般,迎面向敗軍射去。

大片大片的夷人士兵被射倒在地,只一輪箭,便有數人被射死在谷口,緊接着,第二輪箭又呼嘯而至。

夷人士兵見後更加難逃,走投無,只得又掉頭向谷中奔去,很多人沿着谷口的峭壁向上攀爬,摔死者不計其數,山谷內,絕望的哭喊聲響成一片。

高定見後已斷,無奈之下,只得調轉馬頭向山谷內奔逃,這時,迎面衝來一支荊州軍,爲者是一名老將,身材雄壯,手執金背虎牙刀,鐵甲銀盔,白鬚飄飄,格外地威風凜凜,正是老將黃忠。

黃忠一眼看見了高定,大喝一聲,“夷王受死!”他催馬揮動大刀殺來。

高定認識黃忠,嚇得手腳冰涼,他已無可逃,只得摘下鐵槍,迎戰而上,黃忠戰馬如疾龍,從高定身旁飛掠而過,只見寒光一閃,血霧蓬起,高定人頭飛出丈遠,屍體跟着戰馬奔跑幾步,栽落下地。

黃忠一刀斬了高定,用刀一指夷兵,“給我殺!”

數千荊州軍將士吶喊着向最後的千餘夷兵殺去.......

這是一場影響深遠的戰役,南益州領雍闓所率領的四萬聯軍在巴郡遭遇到荊州軍的無情絞殺,除了雍闓帶着一餘人逃脫大難外,四萬餘人全軍覆沒,全部被荊州軍斬殺。

這一戰使劉璟徹底贏得了巴人的擁戴,同時也使南益州各部落損失慘重,他們懼於劉璟之威,紛紛派人來求和乞降,連遠在建寧的熟蠻領孟獲和白夷領羅嬌鳳也分別派使者向劉璟進獻禮物。

荊州軍雖然未踏入益州南部一步,便已經震懾住了南方各郡的不臣之心,惟獨雍闓不服,他不斷招兵買馬,伺機再起。

第357章 蘄春風雲(四)第357章 蘄春風雲(四)第165章 蔣齊非蔣幹第791章 監督之權第103章 關鍵證人第441章 柴桑突圍(上)第112章 正是良辰美景第1064章 兔死狗烹第1116章 再見伏後第568章 大軍壓境第315章 危機深伏第1037章 江東後事第204章 初談第1079章 佈下陷阱第476章 收藏之器第222章 江夏太守第386章 大戰前夕第483章 智取平安堡第1097章 許昌危機第301章 襄陽投降第355章 蘄春風雲(二)第399章 天子封爵第566章 張任首戰第24章 禮尚再往來第1005章 權利不容第340章 四面楚歌第114章 下馬威第10章 劉景升的煩惱第282章 長沙之行第887章 家人到來第228章 成婚第873章 勇猛激戰第1108章 中原大戰(七)第17章 禮尚往來第400章 荀攸四策第33章 劉表的心事第16章 不傳之秘第248章 清船第1130章 四面楚歌第965章 順水推舟第564章 初戰歷城第421章 打擊信心第572章 致命的弱點第723章 迎頭痛擊(下)第924章 兵壓南陽第55章 元日到來第546章 蜀道行軍第309章 撲朔迷離第100章 陶家蒙難第256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671章 被迫撤軍第1017章 戰雲籠罩第616章 襄樊危機第1030章 兵圍建業第348章 夜戰安陸第73章 獲封新職第767章 江東風雲(十一)第1032章 同室操戈第722章 迎頭痛擊(上)第947章 聲東擊西第1096章 臨危救人第212章 隔牆有耳第551章 公開取士(下)第369章 揣測上意第1114章 青州之變(上)第251章 再襲糧道第987章 激戰谷口第692章 關中收官(中)第389章 赤壁大戰(下)第370章 叛逃之兵第4章 再陷困境第795章 雙面間諜第1058章 正奇之爭第58章 才高遮貌醜第927章 暗流湍急第806章 御史臺新官第842章 夜賊入室第137章 血戰柴桑第1026章 吳郡之戰(下)第271章 身世威脅第194章 武昌奪權第793章 楊崔之謀第269章 得失之間第244章 兵臨城下第654章 張遼逞威第1002章 平定河西第767章 江東風雲(十一)第996章 迎頭痛擊第67章 竹林試刀第1062章 交州投降第1074章 貨幣之戰第167章 有客自江東來第805章 視察長安第647章 鄴都風起(中)第508章 緩兵之計第986章 河西對策第565章 火燒歷城第1054章 交州風起第836章 談判初成第776章 江東風雲(二十)
第357章 蘄春風雲(四)第357章 蘄春風雲(四)第165章 蔣齊非蔣幹第791章 監督之權第103章 關鍵證人第441章 柴桑突圍(上)第112章 正是良辰美景第1064章 兔死狗烹第1116章 再見伏後第568章 大軍壓境第315章 危機深伏第1037章 江東後事第204章 初談第1079章 佈下陷阱第476章 收藏之器第222章 江夏太守第386章 大戰前夕第483章 智取平安堡第1097章 許昌危機第301章 襄陽投降第355章 蘄春風雲(二)第399章 天子封爵第566章 張任首戰第24章 禮尚再往來第1005章 權利不容第340章 四面楚歌第114章 下馬威第10章 劉景升的煩惱第282章 長沙之行第887章 家人到來第228章 成婚第873章 勇猛激戰第1108章 中原大戰(七)第17章 禮尚往來第400章 荀攸四策第33章 劉表的心事第16章 不傳之秘第248章 清船第1130章 四面楚歌第965章 順水推舟第564章 初戰歷城第421章 打擊信心第572章 致命的弱點第723章 迎頭痛擊(下)第924章 兵壓南陽第55章 元日到來第546章 蜀道行軍第309章 撲朔迷離第100章 陶家蒙難第256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671章 被迫撤軍第1017章 戰雲籠罩第616章 襄樊危機第1030章 兵圍建業第348章 夜戰安陸第73章 獲封新職第767章 江東風雲(十一)第1032章 同室操戈第722章 迎頭痛擊(上)第947章 聲東擊西第1096章 臨危救人第212章 隔牆有耳第551章 公開取士(下)第369章 揣測上意第1114章 青州之變(上)第251章 再襲糧道第987章 激戰谷口第692章 關中收官(中)第389章 赤壁大戰(下)第370章 叛逃之兵第4章 再陷困境第795章 雙面間諜第1058章 正奇之爭第58章 才高遮貌醜第927章 暗流湍急第806章 御史臺新官第842章 夜賊入室第137章 血戰柴桑第1026章 吳郡之戰(下)第271章 身世威脅第194章 武昌奪權第793章 楊崔之謀第269章 得失之間第244章 兵臨城下第654章 張遼逞威第1002章 平定河西第767章 江東風雲(十一)第996章 迎頭痛擊第67章 竹林試刀第1062章 交州投降第1074章 貨幣之戰第167章 有客自江東來第805章 視察長安第647章 鄴都風起(中)第508章 緩兵之計第986章 河西對策第565章 火燒歷城第1054章 交州風起第836章 談判初成第776章 江東風雲(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