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孔子去哪兒了

方運輕聲一嘆。

以前那個方運記憶力很一般,加上每天只是上午去私塾學習,中午開始去酒樓當夥計,學到的背誦的很少,如果不出意外,那個方運很難考中童生。

方運在地球學的東西是不少,可根本沒學這些。

方運想着心事,希望那些多出來的記憶能幫助自己,然後把筆墨紙硯等物拿到桌子上。

別的中規中矩,唯獨用來壓紙的兩條鎮紙比較簡陋,別人的鎮紙都是特製雕刻的玉石、金屬、奇木,而他的鎮紙只是楊玉環從河邊撿來的石頭,然後慢慢打磨成兩指寬、筷子長的青色石器。

那個方運每次用鎮紙都有些不好意思,覺得丟人,但方運卻很喜歡這簡陋的鎮紙,因爲這是楊玉環的心意。

方運鋪好第一張試卷,用鎮紙壓在頁面上端,看了眼第一題,就把水倒入硯臺中,手持長條狀墨錠慢慢研磨。

方運一面思考一面研墨,可對第一題毫無頭緒。

“昭公二十七年,孔聖於何地?我哪兒知道啊!這道題是第一題,按照前世的經驗應該最簡單。”方運心中腹誹不已,想破頭也想不出來。

等磨好了墨,方運選了一隻小楷羊毫筆,沾了濃墨,又把筆放回去,把一張羊毛氈子墊在試卷下,有了羊毛氈吸收墨汁,墨汁就不會下滲影響卷面。

方運拿起筆,不甘心地看了一眼第一題,確信自己不會,正要看第二題,腦海突然出現一本古書的封面。

《史記》。

隨後,那本《史記》自動翻頁,翻到“孔子世家第十七”中,方運大喜,但是整個頁面突然模糊。

方運心頭一跳,感到要出事,突然,腦海多出一些記憶碎片,飛入《史記》中,就見“孔子世家第十七”迅速變幻成“孔聖本紀第五”,孔聖本紀的內容比孔子世家的內容多很多。

方運愕然,但很快想通。

《史記》有十二本紀、八書、十表、三十世家和七十列傳,內容各有不同。

其中“本紀”排在最前面,是全書提綱,記錄最重要的帝王和朝代,比如夏本紀,秦本紀。

而“世家”則記錄王侯封國的事蹟和特別重要人物的事蹟,地位次於本紀。

地球上的《史記》裡,孔子只位於世家中。

但是,聖元大陸的孔子可不是地球的孔子,他的地位和實際作用超過任何“本紀”裡的帝王,所以這裡的《史記》中沒有孔子世家,只有孔聖本紀,按時間順序位列周本紀和秦本紀之間。

在聖元大陸,《史記》的作者司馬遷是半聖,封“史聖”,是史家的代表人物,寫他書裡的話也算請聖言。

孔聖本紀第五的文字變得清晰,上面是密密麻麻的黑色文字,眨眼間,部分文字由黑變成金色。

方運看完這些金色的字,長長鬆了一口氣,金色文字就是跟題目相關的語句。

方運又仔細看了一遍,心想出題人果然刁鑽,第一題就有小陷阱,題目是問孔子這一年在什麼地方,實際那年孔子從齊國回到魯國,不在一個地方。

這還沒有完,一本又一本書浮現在方運的腦海裡,第一本是《左傳》,翻到昭公二十七年,金色字體寫着一個叫季禮的吳國人出使晉國。

第二本是《禮記》,翻到“檀弓下”,寫着那個季禮在齊國的時候,長子死了,把長子埋葬在吳國的嬴博之間,孔子參加了葬禮。但這本《禮記》裡沒寫這個葬禮的時間。

方運暈了,這兩本書既然先後跳出來,肯定跟這道題有關係,可從表面上無法確定這個葬禮在不在昭公二十七年,也就無法確定孔子那年去沒去吳國。

就在方運猶豫不決的時候,《鄉黨圖考》《洙泗考信錄》《孔子自齊返魯考》《孔子家語》等各種書籍一一出現,浮現金光字體。

方運仔細閱讀這些書,上面的金字證明了這個叫季禮的人出使晉國,後返回,而他的長子就是在他返回路過齊國的時候死的,這樣,就確定了其長子死亡的時間。

孔子既然參加了這個葬禮,就說明他在昭公二十七年不僅在齊國和魯國,還去了吳國。

方運哪怕有各種書籍參考都差點被繞暈,初覺這題真沒什麼實際意義,可仔細一想,這道題還算是文科大綜合,包括了歷史、地理還有別的經典,別說一般人,就算是極爲出色的才子也很難答對。

方運提筆摘錄金字的內容書寫。

“魯亂,孔子適齊。昭公二十七年,齊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遂行,反乎魯。延陵季子適齊,其長子死,葬於嬴博之間,孔子曰:延陵季子,吳之習於禮者也。往而觀其葬焉。”

齊、魯和吳三地具備。

答完第一題,方運看着不是特別工整的字跡,擦了擦額頭的汗水。

“這童生試也太難了!”

方運心裡抱怨完,發覺腦海裡的書已經隱去,不由自主猜測這些書的來歷。

“我隱約記得,圖書館失火跳樓的時候,我戴着的龍形玉佩碎了,然後什麼都不記得。這些書不可能憑空進入我的腦子裡,應該是東江圖書館的。媽媽說這玉佩是父親留下的,必須讓我戴着,說會保護我,莫非我能重生真的是玉佩的功勞?”

方運思索片刻,立刻收起思緒仔細答第二題。

第二題則是問“吾甚慚於孟子”這句話是齊宣王什麼時候說的,這一次立刻有書籍出現,方運迅速寫上:周赧王三年。

方運用筆疾飛,連續答了幾道題,發覺除了第一題,這些題其實並不難,便放下心。

方運調整心緒,放慢速度,開始一筆一劃慢慢寫,他知道這時候也有“卷面分”,如果字寫得太差,哪怕答對也會降等。

兩個方運的毛筆字都不怎麼樣,但現在練字已經來不及,只能過了童生試再說。

答到第十四題的時候,方運看着試卷,沒有立即下筆,他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

這是終究是聖元大陸,不是地球。

這裡的衆聖除了和地球同名的,還有不曾在中國古代出現的半聖,東江圖書館裡不可能有這些人的著作。

童生試和秀才試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

秀才試的請聖言試卷極多,能保證每位衆聖的著作都考到,但童生試不同。

童生試的試卷雖有三十張,但毛筆字比較大,實際內容比想象中少,只能考有限的試題,可衆聖很多。

孔子和六位亞聖的地位超然,至少要佔一半的試題,而引領百家爭鳴的幾位半聖著作也是必考的,不然就不能體現百家歸儒,用地球的話就是“統一戰線”或“政治正確性”。

幾位歷史地位極高的半聖的著作同樣必考,諸如董仲舒的大一統、諸葛亮的鞠躬盡瘁、陶淵明的詩賦等等。

這樣剩下的篇幅很少,其餘的半聖根本分不過來。

於是,便形成一個規矩,童生試的請聖言就分了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年年必考的著名衆聖。

第二部分是本年三位考官的名篇。

第三部分是每年從剩餘半聖的著作中選三到五部,輪流考。

方運是幸運的,因爲除了三位半聖考官,本年童生試所考的衆聖著作都曾在地球出現,東江讀書館都有收藏。

童生試前,一旦確定半聖考官的名字,各地考生都會花許多時間背誦考官的名篇。

其他衆聖的題目有難有簡單,但半聖考官的題卻格外簡單。

因爲活着的半聖都是新聖,根基不穩,急需文名,必然想要天下人知道他的得意之作。

“用前世的話說,就是送分題,士子書生感激,新聖的文名又得以傳揚,兩全其美。”

方運仔細一想放下心,因爲他上個月就開始背誦三位半聖考官的名篇。

第十四題很簡單,考的是一位叫米奉典的半聖的封聖時間和地點,方運雖然一時想不起來,可他感覺自己一定記得。

米奉典是這次童生試的三位半聖考官之一,在開考前就已經傳遍天下。

方運思索片刻,提筆寫下:新曆一百四十五年秋,蜀國,蜀都。

方運答完,突然發覺自己腦海中浮現一本藍灰色的空白古書,隨後,一小塊記憶碎片飛入其中。

那本空白古書立刻變成《奉典五經注》(卷一),作者米奉典,半聖,封聖五十六年。

接着,陸續有新的空白古書出現,提取方運的記憶碎片,形成一本本米奉典的文集、詩集,一共有五本,都不是完整的,要麼是隻有一卷,要麼是是殘篇。

方運面露喜色,沒想到會變成這樣。

“不知道那到底是什麼,既然有大量的書,還能吸收新的書,就叫‘奇書天地’吧。”

下一題考的同樣是蜀國半聖,諸葛亮,不過此時已經駕鶴西去。

不同世界的諸葛亮的經歷不同,方運花了一些時間思考,避免答錯。

劉備立國的國號是“漢”,以漢室正統自居,從來沒有過蜀國,只不過其他人不承認,只稱之爲蜀國,有輕蔑之意,後人沿用。

在聖元大陸,劉備同樣立國爲“漢”,志在繼承大漢江山一統聖元大陸,卻遭到東吳和魏國聯手反對,最後不得不改國號爲“蜀”,最終靠着半聖諸葛亮維持下去,直到現在成爲十國之一。

方運有了奇書天地,對地球的諸葛亮更加了解。

第318章 荀家意第2185章 共襄盛舉第2663章 聖前告狀第3087章 清雨寧安第1616章 方運是誰?第1159章 回援第3304章 萬書之界第2034章 景國,完了?第764章 定勝負第1740章 孔家!孔家!第1090章 學海結束第2712章 百里巨龍第1921章 負嶽出手第1309章 蛟龍宴第796章 寒風不度玉門關第3185章 皇龍遺寶的線索第2993章 雷霆衆聖第244章 氣血妖旗第1827章 祖帝遺址第530章 黃金龍紋第1413章 戰殿鏖戰第1145章 卑劣大學士第十章 甲等!第884章 拜考霸第911章 天道循環,報應不爽第397章 輪迴第1126章 大坑深處第862章 跳躍改進第3047章 研究太久第1435章 讀書的作用(二)第1742章 算計?第1374章 何以躍龍門?第2656章 龍城劇變第1459章 楚王意第2280章 隕日聖靈第357章 文霸方十二第2308章 神州十億頌一人第四十三章 文宮裂(衝榜求票)第2276章 火山釀第849章 革新開始第1348章 大家之風第3004章 方運踏慶君!第1748章 蛟聖巡江!第2181章 神賜山海第2034章 景國,完了?第2101章 聽雷臨山第437章 彈波亭第2308章 神州十億頌一人第758章 兵家十三雲梯第471 畫船第1093章 蓮花池第1923章 驚龍傳音第138章 聖道爭鳴第1093章 蓮花池第2482章 定府條約第1487章 壓力第1541章 創造紀錄第199章 中秋文會(下)第3051章 慶國必勝!第2665章 讓開!第2121章 平分秋色第918章 三日醫會第1539章 《從軍行》第2279章 惡毒蛟皇第2879章 望山不移,永世不朽第1214章 重見二傻第1013章 祖靈巨像第1879章 噬龍藤之威第3264章 十方沉淪,衆生寂滅第463章 奇異天樹第2629章 形勢逆轉第2623章 奔赴救援第2954章 天咒第2006章 兵家之心第2241章 太后病倒第3120章 好像很簡單的樣子第695章 聖道戰詩!第1519章 文界四軍第472章 優勢不再第3124章 神藥攤第244章 氣血妖旗第1933章 抄蛟聖宮!第1478章 大旗永不倒!第718章 大儒獵殺榜第一!第661章 三禮之火第2536章 竹林賢者第1288章 一界開啓第1782章 國家底線第1137章 自裁吧第2865章 三十一功第3047章 研究太久第六十七章 琴棋書畫第380章 《倩女幽魂》第920章 寧安之禍第2072章 葬聖谷開第2811章 萬山祖庭第四第372章 致命一擊第2622章 橫掃第2977章 永照龍城
第318章 荀家意第2185章 共襄盛舉第2663章 聖前告狀第3087章 清雨寧安第1616章 方運是誰?第1159章 回援第3304章 萬書之界第2034章 景國,完了?第764章 定勝負第1740章 孔家!孔家!第1090章 學海結束第2712章 百里巨龍第1921章 負嶽出手第1309章 蛟龍宴第796章 寒風不度玉門關第3185章 皇龍遺寶的線索第2993章 雷霆衆聖第244章 氣血妖旗第1827章 祖帝遺址第530章 黃金龍紋第1413章 戰殿鏖戰第1145章 卑劣大學士第十章 甲等!第884章 拜考霸第911章 天道循環,報應不爽第397章 輪迴第1126章 大坑深處第862章 跳躍改進第3047章 研究太久第1435章 讀書的作用(二)第1742章 算計?第1374章 何以躍龍門?第2656章 龍城劇變第1459章 楚王意第2280章 隕日聖靈第357章 文霸方十二第2308章 神州十億頌一人第四十三章 文宮裂(衝榜求票)第2276章 火山釀第849章 革新開始第1348章 大家之風第3004章 方運踏慶君!第1748章 蛟聖巡江!第2181章 神賜山海第2034章 景國,完了?第2101章 聽雷臨山第437章 彈波亭第2308章 神州十億頌一人第758章 兵家十三雲梯第471 畫船第1093章 蓮花池第1923章 驚龍傳音第138章 聖道爭鳴第1093章 蓮花池第2482章 定府條約第1487章 壓力第1541章 創造紀錄第199章 中秋文會(下)第3051章 慶國必勝!第2665章 讓開!第2121章 平分秋色第918章 三日醫會第1539章 《從軍行》第2279章 惡毒蛟皇第2879章 望山不移,永世不朽第1214章 重見二傻第1013章 祖靈巨像第1879章 噬龍藤之威第3264章 十方沉淪,衆生寂滅第463章 奇異天樹第2629章 形勢逆轉第2623章 奔赴救援第2954章 天咒第2006章 兵家之心第2241章 太后病倒第3120章 好像很簡單的樣子第695章 聖道戰詩!第1519章 文界四軍第472章 優勢不再第3124章 神藥攤第244章 氣血妖旗第1933章 抄蛟聖宮!第1478章 大旗永不倒!第718章 大儒獵殺榜第一!第661章 三禮之火第2536章 竹林賢者第1288章 一界開啓第1782章 國家底線第1137章 自裁吧第2865章 三十一功第3047章 研究太久第六十七章 琴棋書畫第380章 《倩女幽魂》第920章 寧安之禍第2072章 葬聖谷開第2811章 萬山祖庭第四第372章 致命一擊第2622章 橫掃第2977章 永照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