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一章 在京都

韓雨農嘆了口氣,苦笑道:“南方有慕容,西陵也被叛黨所佔,這關內如果還有王母會這些叛軍殘餘,若不能及早將王母會這樣的阻止撲滅,被他們坐大甚至沆瀣一氣,帝國可就......!”欲言又止,終究沒有說下去。

秦逍沒有心思去管南疆,只是想着宇文承朝孤身入虎穴,心中始終不能踏實。

“都尉,你說王母會是不是有什麼陰謀?”秦逍若有所思:“今晚他們是頭一遭遇見我們,對我們的底細根本不清楚,甚至都沒看到我們的樣貌,便十分殷勤地拉攏我們加入王母會。這王母會既然是個隱秘的組織,急是要拉攏人加入他們,也該謹慎行事,怎會如此草率?難道他們真的不擔心我們是朝廷的人?”

韓雨農微微頷首道:“這也是我覺得奇怪之處。按道理來說,這樣的組織,不會如此草率拉人入夥,更不可能在不知道對方底細的情況下輕易透露自己的身份。”

“都尉,趙勝泰是否真的是那位趙,趙大學士的兄弟?”

韓雨農搖搖頭,道:“我也不知。我只知道當年朝廷下旨,趙炎括結黨謀逆,一衆官員都被處死,而且家人也都捲入謀逆案中,當時我追隨將軍在西陵都護府當差,京都的傳聞甚多,我只是軍人,對於朝堂之事並無太多的興趣。那些官員是否被滿門抄斬,又或者是否有家眷死裡逃生,我也是無法確定。”

“現在說什麼也沒有用了。”秦逍嘆道:“大公子已經跟他們走了,只能祈盼他一切順利。”

韓雨農只是微微點頭,並無多說。

一夜歇息,杜鴻盛已經恢復不少,雖然身體還是有些虛弱,但不想因爲自己耽擱進京的行程。

他醒轉之後,自然也發現宇文承朝不見蹤跡。

韓雨農知道宇文承朝的行蹤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畢竟是隱瞞身份進入王母會,如果被王母會的人知道宇文承朝是想入會打探情報,必將讓宇文承朝陷入險境之中。

杜鴻盛雖然是朝廷的人,但韓雨農在他醒來之前,就已經和秦逍商議好,不必將宇文承朝潛入王母會的實情告知,而是早就準備好了說辭,只說宇文承朝發現有一夥邪教害人,是以追尋那羣人的蹤跡,想要摸清楚他們的巢穴再稟報官府,至若王母會的存在,並無提及,又說等到這件事情辦好,立刻前往京都會合。

杜鴻盛也沒有多問,天亮之時,三人就收拾一番,離村而去。

途中並非一日,一路東行,過汾水,出雍州,沒過幾日,便已經到了京畿地帶,又行兩日,終是抵達大唐帝都。

帝都恢弘氣勢,秦逍頭一次見到帝都城,心下驚歎,那種厚重沉凝,遠非他此前所能見到。

大唐立國之後,便建都於此,兩百多年的滄桑,讓這座巨城擁有着厚重的底蘊。

西面強山,山峰連綿不絕,洛水從西南而來,貫穿古都,東面被古云山屏封,巍峨壯闊,大唐三大精銳之一的帝都神策軍便駐紮於古云山下,古云山峰險峻挺拔,三萬神策軍衛戍京都,足以確保京都的安全。

山巒如聚,望之若闕,洛水中行,徘徊入都。

羣山秀水環繞間,京都城壯闊厚朴,是無可爭議的天下第一城。

京都九門,秦逍三人自西門而入,盤查森嚴,秦逍與韓雨農本來佩刀在身上,進城之時,身着黑甲的京都衛兵瞧見兩人佩刀,立刻帶到一邊問詢。

杜鴻盛和韓雨農都自報身份,衛兵沒有絲毫在意,依然是繳械,將秦逍和韓雨農的佩刀都收了去。

杜鴻盛雖然在西陵是郡守,可是在這京都,小小郡守卻實在不值一提。

守衛京都的兵馬是京都武衛營,歸屬九門衛署統管,而九門衛署的武衛將軍素來由南院商議出人選,再由皇帝定奪,雖然只是雜牌將軍,但因爲管着京都九門,所以位置極其重要,不但需要南院商議人選,而且此人一定要深得皇帝的信任。

武衛營衛戍這京都城,所以從上到下在骨子裡便有一些傲慢,除了衛戍皇宮的龍鱗禁衛,便是帝國三大精銳軍,武衛營也從沒有放在眼裡。

是以城門衛兵並不在意杜鴻盛是不是郡守的身份,就算是真,也不過是外地跑來的一名地方官,不值一提,而韓雨農一個都尉府的都尉,在衛兵眼中,那就什麼都不是,收繳兵器的時候,根本沒有任何的商量。

秦逍心中雖然有些窩火,但初到京都,一切都很是陌生,更不可能還沒入城就與衛兵發生爭執。

進入城內,秦逍第一次感受到了這座古城的恢弘大氣。

秦逍雖然是第一次前來京都,但在西陵的時候,對京都城卻也還是有所耳聞,知道這不但是天下第一城,而且大唐立國之後,一直以此爲都,兩百多年來,這座城實際上就是整個帝國的忠心和頭腦,帝國的無數政令,全都是從這座城中發出去。

這座古城見識了大唐帝國太多的輝煌。

二百多年前,開國太祖皇帝打馬入京都,讓這座古城開始了榮耀的歲月,無數的異域外邦使臣歷經艱辛,都以能夠進入這座城朝拜大唐天子爲榮,而這座古城也從來沒有讓那些外使失望,但凡能夠入城朝天子,離開的時候,也定然是滿載而歸。

兩百多年來,京都城數次擴建修補,雖然經歷過歲月的風霜,但這座巍峨古城始終屹立於此,成爲帝國的中心。

城中的道路縱橫交錯,卻又極是寬闊,商鋪林立,鱗次櫛比,熙熙攘攘,街道上人來車往,熱鬧非凡。

秦逍騎馬走在寬闊的街道上,左顧右盼,感受着帝國的繁華和興盛。

無論什麼人置身在這裡,都很容易忘記帝國存在的危機,都會被京都城的繁華和熱鬧所感染。

京城那高高的城牆,似乎將大唐帝國分爲了兩個世界。

一個是城內的世界,一個是城外的世界。

街道上多得是鮮衣怒馬,衣冠齊整,琳琅滿目的貨物顯示着帝國還是擁有着充實的財富,與秦逍在西陵苦寒之地所見的貧瘠百姓,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穿過一條條街道,杜鴻盛領着秦逍和韓雨農騎馬行走於洛水之畔。

杜鴻盛當年是從京都外派到西陵的官員,早年在京都待過不少日子,所以對京都到很是熟悉。

一路顛簸,杜鴻盛雖然疲累,但是進了京城,整個人便精神起來。

“京城裡有三條大河,洛水、谷水和饒水,都是自然水引入。”杜鴻盛含笑道:“早在前朝的時候,京都就以洛水爲基,修建了許多渠道,交通運輸很是方便。城中有坊,坊中有河,河渠相通,縱橫阡陌。”看向邊上的洛水河面,繼續道:“水道可以往城中運輸貨物,除此之外,還可以順河遊覽。有句話說得好,北人騎馬南人撐舟,南方人不擅長騎馬,到了京都,更喜歡乘舟在河上游覽,你們瞧,那邊就有兩艘小周,撐舟的是船孃,上面的客人,應該是從南方過來的。”

秦逍看的清楚,小舟是烏篷船,並不大,撐船的船孃身材都很是窈窕,撐船的動作甚是嫺熟,他在西陵,少有坐船,忍不住問道:“杜大人,這船資是不是很貴?”

“那倒不貴。”杜鴻盛不必再經受路途顛簸,心情似乎也舒暢不少,饒有興趣地解釋道:“這些船孃帶着客人順水遊覽,可以幫他們說明兩岸的風景,你們都知道,這京都城在前朝的時候開始,就是都城,前後加起來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京都的每一條街幾乎都有故事,這些船孃熟記京都發生的逸聞野趣,再知道一些典故,足以向客人說的頭頭是道。而且大部分船孃姿容也都過得去,船資不貴,可是客人們一旦心情好,看在船孃能說會道而且長相不差,也會給些賞錢,依靠這些收入,勉強可以爲生的。”

秦逍微微頷首,他知道男主外女主內,只要家裡生活還過得去,絕不可能讓女人在外面掙錢謀生,這些船孃出來拋頭露面撐船爲生,定是家中艱苦,不到萬不得已,自然不會如此。

“順着這條河往前走,可以到京都東市。”杜鴻盛對京城的情況似乎是瞭若指掌:“如今也是京都城內最繁華的地方,那裡商賈雲集,熱鬧非常,回頭你們若是有空,可以到東市轉一轉。方纔我們經過那幾條街,貨物就不少,可是東市更是琳琅滿目應有盡有,京中的達官貴人們,也都經常會出現在東市那邊。”

“杜大人,既然有東市,是不是也有西市?”秦逍問道。

杜鴻盛笑道:“不錯。說起西市,二十多年前,依然是京都城最熱鬧的地方,當年可比東市要繁華的多。”隨即嘆了口氣,道:“不過現如今西市已經凋零,早就比不得東市繁華熱鬧。”

“那是爲何?”

“兀陀人。”杜鴻盛道:“我大唐曾經威服四海,四方蠻夷無不俯首臣稱。那時候兀陀汗國還沒有成氣候,而且還向我大唐稱臣,自然不敢擋住大唐與西域諸國貿易的商道,所以那時候西域諸國的商人都會來到京都城。我大唐海納百川,氣量宏大,不但允許外國商賈在京城做生意,而且還專門建了西市,西域諸國、渤海國、兀陀汗國、東海諸國,甚至北方圖蓀人,都會出現在西市,毫不誇張的說,當時的西市,擁有普天下所有的貨物,但凡你想到的東西,在西市都能夠買到。”擡手撫須,輕嘆道:“我還記得,那時候西市每年的稅收,就已經是個天文數字,商貿繁華,我大唐的國庫也是充盈無比,有了銀子,帝國兵強馬壯,越是強大,外邦與我們的貿易就越大,如果不是兀陀汗國......!”苦笑搖頭,沒有說下去,但秦逍和韓雨農卻都明白他的意思。

沒有兀陀汗國控制商道,大唐與西域依然商貿往來,這對雙方都是好事,而且大唐的國庫也不會因爲商路中斷而遭受嚴重的打擊。

第三三七章 兵變第三九三章 鬥法第八二一章 竹林夜香第五九四章 膽大包天第九五八章 威脅第四八五章 連升三級第一八三零章 民兵第一六四七章 蓋世英雄第四九零章 水井第一七零一章 絕對實力第四四五章 說媒第一二八八章 竹笛第一七三七章 天下無刃第三五九章 君子報仇一年不晚第三十八章 荒西死翼第一二一四章 收攬第一五五一章 挑撥第二零九章 匯通天下第八十五章 兄弟鬩牆第六五八章 孤城第六十七章 紫衣監第一八五五章 君臨天下第三一六章 大劍首的野望第一五六八章 重地第一二九三章 盟友第七一九章 決戰第九零九章 內鬼第七八五章 馬商第二九四章 綁架第一五六九章 臨陣換將第七四六章 割草第七九八章 禍水西引第一七一零章 內亂第七三八章 入世第一一七五章 險棋第一三五五章 排兵佈陣第一五五七章 血脈第三六八章 拉攏第九十八章 不是我的規矩第一六九章 修儒第一七五六章 忌辰第一六五一章 將軍到第一二九章 虛與委蛇第一零二九章 忌憚第一六六二章 賣國賊第一二零九章 遊梟第一三七一章 爲誰而戰第二八七章 麝月第一五九四章 厚禮第一四四章 敵蹤第一二八四章 天意第四十二章 別離第一零六二章 追殺第六肆六章 沭寧第一七七八章 手詔第一七八四章 不甘第三五二章 投名狀第九一零章 讓賢第五八四章 欲擒故縱第一三二八章 迷霧後的真相第一六零五章 罪名第八九一章 風雨飄搖第一零八六章 毒計第二九五章 信口開河第一二六九章 審訊第一六九章 修儒第二八七章 麝月第八四零章 二先生第七十二章 知命院第一四八七章 媒人第七六八章 殺意第一七六七章 碧空浮雲第三十章 非常師徒第一六八六章 機密軍情第一三八零章 衝突第五九一章 紅衣人第一二七章 可憐人第一一三四章 劍氣第三五四章 葬身之地第七零一章 一針見血第一三零章 唐人市第一二二七章 信鴿第一零六五章 真兇第一四四一章 三派之主第一七三八章 顛倒是非第七十五章 偏向虎山行第一二九零章 巧遇第四七五章 葬蝶第八零四章 暢明園第二八四章 分歧第三十三章 提囚第十六章 生辰第一五三九章 分道揚鑣第一五五二章 嫁衣第五二三章 醒掌權第一百零七章 馴馬第八八七章 家有仙妻第一六零五章 罪名第三二一章 美人星第一五三一章 扭轉乾坤
第三三七章 兵變第三九三章 鬥法第八二一章 竹林夜香第五九四章 膽大包天第九五八章 威脅第四八五章 連升三級第一八三零章 民兵第一六四七章 蓋世英雄第四九零章 水井第一七零一章 絕對實力第四四五章 說媒第一二八八章 竹笛第一七三七章 天下無刃第三五九章 君子報仇一年不晚第三十八章 荒西死翼第一二一四章 收攬第一五五一章 挑撥第二零九章 匯通天下第八十五章 兄弟鬩牆第六五八章 孤城第六十七章 紫衣監第一八五五章 君臨天下第三一六章 大劍首的野望第一五六八章 重地第一二九三章 盟友第七一九章 決戰第九零九章 內鬼第七八五章 馬商第二九四章 綁架第一五六九章 臨陣換將第七四六章 割草第七九八章 禍水西引第一七一零章 內亂第七三八章 入世第一一七五章 險棋第一三五五章 排兵佈陣第一五五七章 血脈第三六八章 拉攏第九十八章 不是我的規矩第一六九章 修儒第一七五六章 忌辰第一六五一章 將軍到第一二九章 虛與委蛇第一零二九章 忌憚第一六六二章 賣國賊第一二零九章 遊梟第一三七一章 爲誰而戰第二八七章 麝月第一五九四章 厚禮第一四四章 敵蹤第一二八四章 天意第四十二章 別離第一零六二章 追殺第六肆六章 沭寧第一七七八章 手詔第一七八四章 不甘第三五二章 投名狀第九一零章 讓賢第五八四章 欲擒故縱第一三二八章 迷霧後的真相第一六零五章 罪名第八九一章 風雨飄搖第一零八六章 毒計第二九五章 信口開河第一二六九章 審訊第一六九章 修儒第二八七章 麝月第八四零章 二先生第七十二章 知命院第一四八七章 媒人第七六八章 殺意第一七六七章 碧空浮雲第三十章 非常師徒第一六八六章 機密軍情第一三八零章 衝突第五九一章 紅衣人第一二七章 可憐人第一一三四章 劍氣第三五四章 葬身之地第七零一章 一針見血第一三零章 唐人市第一二二七章 信鴿第一零六五章 真兇第一四四一章 三派之主第一七三八章 顛倒是非第七十五章 偏向虎山行第一二九零章 巧遇第四七五章 葬蝶第八零四章 暢明園第二八四章 分歧第三十三章 提囚第十六章 生辰第一五三九章 分道揚鑣第一五五二章 嫁衣第五二三章 醒掌權第一百零七章 馴馬第八八七章 家有仙妻第一六零五章 罪名第三二一章 美人星第一五三一章 扭轉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