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午(上)

梅妃沒有令她的家族,以及京都乃至整個慶國,對於三皇子李承平有所忌憚的人失望,成功地於慶曆十二年秋日裡,誕下一位麟兒。在北方戰事緊張的局勢下,皇室再添血脈,不得不說是一個極好的消息,極好的徵兆。

只是可惜她的出身並不如何高貴,家宅偏小,不然想必整個京都,會因爲這位小皇子的誕生,而更加熱鬧幾分。

三皇子李承平這些年漸漸長大,一向在人面前展現出極爲穩重、知書識禮的一面,加上如今跟着在御書房聽政,又有胡大學士親自教育,本應是不二的皇儲人選,梅妃的生產,按理來論,應該不會惹出太大的風波。

然而不是所有的朝臣都忘記了當年抱月樓的事情,明面上是範閒與二皇子的爭鬥,但被推到臺前的卻是範家老二和三皇子,範家老二逃到了北齊,至今尚未歸國,三皇子在此事中的作用,雖被宮裡一筆抹清,卻也躲不過大多數人的眼睛。

更緊要的是天下人都知曉,這位皇子與範閒之間的關係親厚,非比常人,而如今的範閒,則是因爲當街暴殺官員一事,在慶朝文官系統之中只有暴戾陰酷的一面,誰都不願意日後範閒還能有東山再起的一天。

最最關鍵的是,慶國官場上的聰明人實在太多,陛下雖未明言,但事隔多年後,卻在清洗監察院之後,選擇了再次挑選秀女入宮,這些人早就猜到了陛下的心意,故而此次皇室再添血脈,隱隱然便添了些詭秘的感覺。

宮中的喜訊並沒有明發,只是那些無處不在的口舌已經提前傳出了宮去,一夜功夫。所有的大臣都知曉了此事,有的持重爲國之臣在憂心忡忡,有地在暗自興奮,有的鬆了一口氣,而更多的人終是緊張了起來。

當大臣們於府內琢磨明日上朝,該寫何等樣字句的華彩賀章時,臨老得子的皇帝陛下,卻反而沒有這些外人臣子那般動容。

御書房執筆太監洪竹。依然老老實實地跪在皇帝陛下的軟榻之旁,他的膝蓋已經跪痛了,冷汗不停地沿着後背向下流着。因爲從傳訊到此時,已經過去了很長的時間,皇帝陛下卻一直是沉默地半躺在軟塌之上,並沒有流露出絲毫喜悅地神情,甚至連起身去梅妃寢宮看探的興趣都沒有。

洪竹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更不知道陛下的心裡在想些什麼。他只是一味的緊張,他並不知道範閒還活着,並且正在往慶國京都進發,他只本着一名太監奴才的本分,再次叩首。小心翼翼地提醒陛下,是不是應該起身了?

皇帝陛下有些厭煩地擺了擺手,並沒有動怒,卻也沒有起身。反而是對身旁的姚太監說道:“你說朕……有沒有機會看着這個兒子長大成人?”

姚太監心頭微震,趕緊欠下身,堆起笑臉說了一大堆廢話,不外乎是陛下春秋正盛,千秋萬代之類。

皇帝清瘦的臉上閃過一絲疲憊之意,脣角微翹,微嘲一笑,卻不知道是在嘲笑天下人。還是在嘲笑自己。如果陳萍萍還活着,他會怎麼回答這句話?大概總比姚太監要有趣的多,只是那條老狗好像死了很久了……

看着眼前那一成不變地深宮夜色,他忽然想到了幾年前二皇子留給自己的那封信,又想到了與太子最後那番對話時,太子說的那句話。

“……還請父親對活着的這些人寬仁一些。”

李承乾的聲音似乎此刻還回蕩在他地耳邊,讓皇帝的心微微抽緊,眉頭微微皺了起來。輕聲地嘆息道:“誰又會對朕寬仁一些呢?”

第二天。正準備大肆上賀章拍皇帝陛下馬屁的諸臣,愕然得知了一個令他們略感震驚和慌亂的消息。

梅妃娘娘產下一子。然而產後大出血,御醫搶救一夜,終是沒有搶回來,不幸香消玉殞,死於宮中。好在那位剛出生就沒有母親地小皇子身體康健,陛下傷痛梅妃身亡之餘,令漱芳宮宜貴妃撫養。

漱芳宮宜貴妃撫養,那便等若將來這位貴妃娘娘便是這位小皇子的親生母親,一念及此,那些本來還在琢磨大慶龍椅將來歸屬的大臣們愕然不知言語,心知肚明,陛下的安排基本上絕了這位小皇子日後登基的可能。

梅妃已死,小皇子在宮中再無護持,梅氏家族又極爲孱弱,再由宜貴妃撫養長大,哪裡可能有出頭之日?

正午的陽光灑照在光輝的皇宮城牆之上,在這秋日裡平添了許多暖意,然而宮內的暖意卻並不如何充分,尤其是梅妃地寢宮此時更是一片孤寒幽清,新生的小皇子早已經抱走了,嬤嬤和相關的宮女下人也一同去了漱芳宮,除了隱隱可聞的哭聲之外,一絲喜慶的感覺也沒有。

梅妃的屍身已經被整理完畢,安靜地躺在大牀之上,還沒有移走。這位曾經與範閒有過一面之緣的清秀少女,依然沒有逃脫皇宮裡的噩運。或許是失血太多地緣故,她地臉龐上一片霜一般的雪白,在正午地陽光下,反耀着冷厲不甘的光澤。

範閒曾經真心祝福她能夠生下一位公主,然而可惜可憐的是,她終究還是成功地生下了一位皇子。範閒原初擔心的是,這位梅妃娘娘誕下的皇子長大之後,會給這座皇宮再次帶來不安與血光,但只怕連他也料不到,那位小皇子剛剛生下來,梅妃就爲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正午的陽光啊,就像這座皇宮一樣光芒萬丈,然而怎麼照在那張俏白的臉上,還是那樣的冷呢?

範府,偏書房。

範淑寧及範良姐弟二人,此時正在思思的陪伴下午睡。陽光照拂在範府園內的樹木花草上,給這間書房的窗戶。描上了十分複雜地光影。

書房內,林婉兒面色凝重地坐在書桌之旁,沉默許久之後,終是忍不住嘆了口氣,說道:“梅妃的命也苦了些,不過這樣也好,交給貴妃娘娘養大,將來也免得再起風波。”

此時房內只有她與小姑子範若若二人。這大半年中,她們二人時常入宮陪伴日見蒼老的陛下,對於皇宮裡的事情十分清楚,便是那位真有若雪中梅一般清麗驕傲的梅妃娘娘,也很見過幾面,並不陌生。只是她們怎麼也沒有想到,梅妃居然昨夜難產而死。

範若若本不是一個多話的人,然而聽着嫂子的嘆息。沉默許久之後,擡起頭來,看着她的雙眼淡淡說道:“要怪只能怪她地父母,非要將她送到那個見不得人的地方。”

這句話是石頭記裡元春曾經提過的一句,林婉兒自然知曉是範閒所寫。然則她是何等樣聰慧機敏之人,馬上聽出了妹妹話中有話,眉尖微蹙問道:“陛下血脈稀薄,而且宮裡如今一直是貴妃娘娘主事。你我是知曉她性情的,總不至於……”

不至於如何,二人心知肚明。範若若思忖片刻後,搖頭說道:“貴妃娘娘當然不是這等人,只是……我入宮替梅妃診過幾次脈,胎音聽的次數也多。初七那日,她被哥哥刺了一句後,格外小心謹慎。一直保養的好,身子也比剛入宮時更健壯一些,依我看來,雖是頭胎,也不至於出這麼大的麻煩。”

“生產之事,總是容易出意外。”林婉兒想到自己生範良的時辰,心有餘悸說道。

範若若皺眉許久後,依然是緩緩地搖了搖頭:“聽聞是順產。我還是覺得這事兒有些古怪。”

書房中沉默許久。林婉兒看着她壓低聲音說道:“可這說不通。”

地確說不通,慶國皇宮裡向來陰穢事兒不少。但真正這般可怕的事情,卻是沒有誰敢去做國。尤其是梅妃懷的龍種,乃是陛下年老才得,宮裡一直由姚太監親自打理,便是漱芳宮爲了避嫌,也沒有插手,誰能害了梅妃?

範若若忽而輕聲說道:“梅妃娘娘的產期,比當初算的時間要晚。”

林婉兒心頭微震,不敢置信地看着她地雙眼,問道:“誰有這麼大的膽子?”

範若若搖頭應道:“身處禁宮,那段日子陛下天天宿在她那處,自然沒有誰有這個膽子,去觸犯皇室的威嚴……如今想來,只怕當初這位梅妃娘娘年少糊塗,只求陛下寵愛,怕是誤報了,好在後來誤打誤中,纔沒有出大亂子。”

林婉兒嘆了口氣:“真真不知道她是怎麼想的。”

“年紀小,本就不懂事,仍是怪她父兄家族,只爲求榮便將她賣入宮中,只怕這事兒就是她族裡出地主意。”範若若冷笑道:“她家只是小門,加上宮裡多年不曾選秀,只怕根本不知道其中的忌諱,膽子竟是大到這等地步……梅妃之死,和他們哪裡脫的開干係。”

林婉兒聽到此時,終於聽明白,也猜明白了,只是她依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怔怔說道:“雖是欺君之罪,但終究是剛生了位皇子,又沒有什麼大逆不道之行,怎麼……就無緣無故的死了呢?”

“誰知道陛下心裡是怎麼想的。”範若若的眉宇間泛起淡淡憂愁,說道:“只是苦了那個剛出生就沒了母親的孩子。”

在慶國,很多年前也有一個孩子剛出生就沒了母親,然而他依然在母親地遺澤下健康幸福地成長,只是很明顯,被正午陽光照耀的冰冷的梅妃,不可能像葉輕眉一樣,站在冥冥中注視着自己的兒子。

也沒有人想到,梅妃的死,只是因爲範閒曾對皇帝說過,梅妃終是不如宜貴妃,而皇帝陛下,也想通了某些事情。

第159章 花一樹、琴千聲、人一個第169章 麥田裡的守望者第49章 牛欄街少年殺人事件第146章 那個人講了一個故事第26章 監察院第85章 子系中山狼(下)第15章 京都來信第71章 生命不能承受之……香第111章 準備着第140章 誰不驚?第132章 蒼山有雪劍有霜(一)第39章 老範與小范第53章 議親議功第14章 入羊羣第4章 這次第,怎一個忙字了得第68章 天之公道第101章 笑看英雄不等閒(三)第12章 簡單粗暴的解釋第26章 新繡手帕要不要?第71章 廟,螞蟻,冊子第12章 心戰後傳第82章 你們已經被包圍了第118章 刑房與遺書第145章 你怎麼敢殺我?第103章 又無題第58章 大皇子來訪第72章 謀劃第65章 魚腸第23章 宮裡宮外的青春第172章 百年孤獨楔子一塊黑布第12章 簡單粗暴的解釋第34章 廣信宮第16章 貴人第45章 京都府外謝必安第108章 啓年小組踏上各自的路第81章 這是一個陰謀第114章 是,陛下第65章 大宗師,黑布,謎語第65章 關範卿何事?第120章 傷心小箭第45章 京都府外謝必安第65章 魚腸第36章 天下有狗,誰人趕之?第48章 牆裡鞦韆牆外道第56章 姓範的牛人很多第94章 嘆第51章 浪花退去第165章 青花辭第33章 影隨我身第126章 每個人的心上都有一層皮第108章 白雲自高山上起第142章 山裡有座廟第35章 公堂內外的相聲第61章 遊園驚夢(上)第1章 初秋的收割第115章 海船上的那顆心第95章 關於殿前比武的假打與打假第95章 坑第58章 搖啊搖第26章 匆匆回府第161章 王道第52章 回京求官去第120章 傷心小箭第86章 宮裡的三個夜第67章 萬物有法第75章 上京暗哨第51章 浪花退去第33章 子有憂第154章 一樣的星空第124章 釣魚第72章 謀劃第118章 北方有變第115章 海船上的那顆心第15章 閃亮的日子第15章 黑與白的間奏第135章 有理與天威第101章 清茶、烈酒、草紙、大勢第4章 故人相見不相識第85章 一路銀江收禮忙第35章 公堂內外的相聲第53章 滄州城外話京都第11章 迷死人不償命的一夜第145章 逃難中的陳萍萍的影子以及孩子第94章 順德到了第51章 官道邊第86章 宮裡的三個夜第122章 定西涼第102章 荒唐言第121章 一敗之西胡悲歌第28章 王十三郎第159章 花一樹、琴千聲、人一個第4章 出山第9章 提督府內一場戲第88章 君子、夥伴、後路第39章 傳單如雪第145章 逃難中的陳萍萍的影子以及孩子第148章 一個人的孤單第53章 滄州城外話京都第110章 廟的名,人的影
第159章 花一樹、琴千聲、人一個第169章 麥田裡的守望者第49章 牛欄街少年殺人事件第146章 那個人講了一個故事第26章 監察院第85章 子系中山狼(下)第15章 京都來信第71章 生命不能承受之……香第111章 準備着第140章 誰不驚?第132章 蒼山有雪劍有霜(一)第39章 老範與小范第53章 議親議功第14章 入羊羣第4章 這次第,怎一個忙字了得第68章 天之公道第101章 笑看英雄不等閒(三)第12章 簡單粗暴的解釋第26章 新繡手帕要不要?第71章 廟,螞蟻,冊子第12章 心戰後傳第82章 你們已經被包圍了第118章 刑房與遺書第145章 你怎麼敢殺我?第103章 又無題第58章 大皇子來訪第72章 謀劃第65章 魚腸第23章 宮裡宮外的青春第172章 百年孤獨楔子一塊黑布第12章 簡單粗暴的解釋第34章 廣信宮第16章 貴人第45章 京都府外謝必安第108章 啓年小組踏上各自的路第81章 這是一個陰謀第114章 是,陛下第65章 大宗師,黑布,謎語第65章 關範卿何事?第120章 傷心小箭第45章 京都府外謝必安第65章 魚腸第36章 天下有狗,誰人趕之?第48章 牆裡鞦韆牆外道第56章 姓範的牛人很多第94章 嘆第51章 浪花退去第165章 青花辭第33章 影隨我身第126章 每個人的心上都有一層皮第108章 白雲自高山上起第142章 山裡有座廟第35章 公堂內外的相聲第61章 遊園驚夢(上)第1章 初秋的收割第115章 海船上的那顆心第95章 關於殿前比武的假打與打假第95章 坑第58章 搖啊搖第26章 匆匆回府第161章 王道第52章 回京求官去第120章 傷心小箭第86章 宮裡的三個夜第67章 萬物有法第75章 上京暗哨第51章 浪花退去第33章 子有憂第154章 一樣的星空第124章 釣魚第72章 謀劃第118章 北方有變第115章 海船上的那顆心第15章 閃亮的日子第15章 黑與白的間奏第135章 有理與天威第101章 清茶、烈酒、草紙、大勢第4章 故人相見不相識第85章 一路銀江收禮忙第35章 公堂內外的相聲第53章 滄州城外話京都第11章 迷死人不償命的一夜第145章 逃難中的陳萍萍的影子以及孩子第94章 順德到了第51章 官道邊第86章 宮裡的三個夜第122章 定西涼第102章 荒唐言第121章 一敗之西胡悲歌第28章 王十三郎第159章 花一樹、琴千聲、人一個第4章 出山第9章 提督府內一場戲第88章 君子、夥伴、後路第39章 傳單如雪第145章 逃難中的陳萍萍的影子以及孩子第148章 一個人的孤單第53章 滄州城外話京都第110章 廟的名,人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