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敗興

第900章 敗興

這就是氣話了!

簡王目如刀鋒般地朝殿外望去。

蔡如意正低着頭,愛憐地給兒子趙建童擦汗。

簡王不由冷笑,道:“你難道還指望着靖海侯世子給你養老送終不成?”

韓同心是一句多的話也不想聽了,臉上也沒有笑意,道:“當初曹太后寵承恩公,最後還不是承恩公給曹太后收的骸骨。有些事,還真說不準!”

“你!”簡王額頭青筋直跳。

韓同心乾脆站起來送客。

簡王沒有辦法,拂袖而去,把女兒東陽郡主叫到跟前,讓她去說服韓同心,不要再和蔡如意攪合到一起了。

這次東陽郡主卻沒有像往常那樣溫順地應諾而去,而是溫聲地勸父親:“同心畢竟是太后,多的是人巴着捧着,又有曹太后和嘉南郡主的先例在前,大家都怕哪天同心攝政,成爲第二個曹太后,她已不是從前養在深閨裡的小姑娘了。我們說話,也不可一味地要求她、訓斥她了。”

這話簡王不愛聽。

他怒道:“難道還要我這個外祖父在她面前低頭說好話,她才聽得進去不成?”

就是趙翌在的時候,也不敢這樣的輕怠他。

他還有個身份,是皇上的曾叔祖!

東陽郡主只好勸道:“我知道,我知道。我是說,以後您有什麼事,不妨先跟我說,再由我去教訓她好了。免得你生氣。傷了身體就不好了!”

簡王沒有說話。

他知道女兒說的都是對的,可他實在是咽不下這口氣。

若是韓同心有姜憲的本事也就罷了,沒有姜憲的本事,偏還想學姜憲的行事,這不是上趕子的找死嗎?

簡王想到前些日子兒子鬧出來的醜事,突然生出股子孫不孝,家業難撐的疲憊感。

他情緒低落地揮了揮手,嘆息道:“你去勸勸她吧!做事這樣不用腦子,恐怕遲遲早早被蔡如意賣了都還不知道——我們祖祖輩輩都生活在京城,在京城我們是地頭蛇,若是南下去了金陵,我們還有什麼?豈不是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

東陽郡主無奈地點頭,辭了簡王。

可她卻沒有立刻就進宮,而是派了人打聽蔡如意這些日子在宮裡都做了些什麼。

李瑤卻是極力反對遷都的人。

在他看來,這就是個笑話。

北方已被鎮國公府和李謙父子割成了兩大塊,可好歹還有嘉南郡主這個紐帶,不管韃子怎樣進犯,這兩家都不會坐視不理。

江南就一定安全嗎?

那靖海侯府這麼多年來還抗什麼倭寇啊!

所謂的遷都,也不過是靖海侯想出來招數,不過就是想把趙璽弄到江南去,他好挾天子以令諸侯罷了!

因而第二天的大朝會,他很明確地提出反對遷都,併爲京城的安全和姓彭的翰林好好地爭辯了一番。

可讓他氣餒的是,汪幾道、蘇佩文,甚至是左以明都保持了沉默,那位彭翰林則引經據典,滔滔不絕,氣勢如虹地辯駁着他的觀點。

難道左以明已經和汪幾道、蘇佩文結成了進退與共的聯盟?

或者是所謂的遷都,嘉南郡主也是贊同的?

李瑤有些心虛,沒有和彭翰林多說,下了朝就讓人遞了張貼子給左以明。

左以明乾脆直接坐着轎子到了李府。

兩人在李瑤的小書房裡密談。

左以明沒有和李瑤打官腔,很直接地告訴他:“徑陽書院的人支持朝廷南遷。嘉南郡主沒有表態。可看樣子,估計也是支持南遷的。”

李瑤大吃一驚,一下子坐直了身子骨,神色凝重道:“徑陽書院的人支持朝廷南遷?”

左以明點頭,道:“彭翰林身後是靖海侯趙嘯。可在彭翰林行事之前,趙嘯就已派人說動了徑陽書院的人。他們覺得南遷有好處!”

什麼好處?

不就是能讓徑陽書院取國子監而代之嗎?

李瑤立刻就想通了這其中的彎彎繞繞。

他不由拍案而起,道:“什麼狗屁書院,也不過是爲了一己私利而損人利己的東西!”

左以明沒有說話。

他們家和徑陽書院的關係密切,而且也是主張南遷的家族之一。

家族利益和政治立場必須是統一的,不然就得不到家族的支持,家族也得不到發展。

這個道理身爲耕讀世家出身的李瑤很清楚明白。

他沒有在這件事上多做糾纏,而是仔細琢磨起姜憲的意思來。

“你是說,你已經給嘉南郡主報過信了?!”他重新在左以明身邊的太師椅上坐下,皺着眉道,“嘉南郡主難道一句話也沒有說?”

左以明苦笑道:“嘉南郡主是什麼人?她若是發了話,我也不至於這樣爲難了!”

“這倒是!”李瑤喃喃地道,“她那個人,要是有了主意,你不依着她,她也有辦法讓你照着她的意思去辦。不過,嘉南郡主到底是怎麼想的?京都南遷,對李謙和姜家的殺傷力是最大的了。鎮國公府這麼多年能屹立朝廷不倒,不就是因爲和皇族親密的關係嗎?以嘉南郡主的謀略,她應該很清楚纔是!難道她有什麼其他的打算?”

說到這個左以明也很頭痛,他不禁吐槽道:“爲了這件事,我還曾專程讓人去問過我那侄兒媳婦。說是嘉南郡主自從回了西安之後,除了帶孩子,真的是什麼事也不過問。就是李謙帶了她去衙門,她也不怎麼過問李謙的公事。”說到這裡,他不由苦惱地嘆了口氣。

李瑤聽着睜大了眼睛,半晌才道:“不會吧?!難道是李謙……”

“那倒不是!”左以明忙道,“據說是郡主不願意管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李謙倒是很敬重她的。”

ωwш ▪TTKдN ▪¢ o

李瑤很是失望,道:“到底是女人,這生了孩子就不一樣了!”

左以明也這麼想。

兩人不由均沉默了好一會兒。

左以明打破了寂靜,道:“我倒覺得你不必太擔憂。你我都知道,遷都可不是件簡單的事。不說別的,僅六部的官署安置在哪裡就是個大問題。既然有人要遷都,那就把這件事甩給他們好了。一件件的落實下來,說不定等到皇上要親政了,遷都的事還在討論。這種事又不是沒有過。這個時候犯不着着急上火的,還可以看看靖海侯到底是什麼意思?”

李瑤微微頷首,道:“我是覺得這些人想到一出是一出的,朝廷綱紀就是被他們這樣敗壞了的。”

左以明沒有吭聲。

朝廷早就沒有了綱紀。

要不是他機緣巧合地做了顧命大臣,他恐怕早就辭官回江南了!

親們,我這兩天發了兩個微博,看着挺複雜的,說起來實際上就是兩件事。

第一件事,6月1號在廊坊舉辦《慕南枝》的簡體出版的首發式。

第二件事,6月3號下午14點,在北京三聯韜奮書店(海淀區清華同方科技大廈D座1層)有個《慕南枝》粉絲見面會。

希望大家有空去參加!

謝謝支持!

(本章完)

第582章 等着第39章 重新第223章 聘禮第740章 忌憚第540章 醒來第248章 私心第929章 離間第1105章 引來第821章 同慶第47章 引薦第107章 送禮第860章 苦惱第898章 來風第335章 左氏第171章 承認第1046章 父子第953章 如何第55章 信賴第496章 心緒第1056章 後悔第342章 借畫第731章 代庖第89章 歡喜第861章 退讓第943章 孩子第798章 取捨第545章 撥銀第110章 圍坐第29章 舊恨第822章 道喜第576章 長輩第649章 告狀第778章 放肆第254章 釋懷第301章 虛無第209章 入局第735章 威嚴第42章 證實第552章 心結第380章 原來第488章 出席第544章 下雪第846章 發作第218章 突然第448章 安家第535章 告訴第523章 將就第455章 果斷第368章 李雪第403章 謝意第748章 謠言第276章 一夜第1044章 最後第1117章 火苗第280章 認親第1108章 遷移第793章 女眷第629章 蝕米第1008章 恨意第396章 分析第980章 一塊第766章 吞聲第197章 選一第969章 心扉第44章 不放第970章 甜蜜第2章 太后第347章 不休第624章 欺負第945章 臨時第713章 打牌第172章 追蹤第937章 安插第542章 請安第273章 成親第661章 討教第749章 上表第168章 通風第406章 回京第593章 一半第187章 相逢第1153章 默默第1127章 冷靜第1099章 危急第773章 震驚第1030章 籌備第368章 李雪第1086章 更好第910章 不讓第632章 聽戲第435章 吃酒第572章 回朝第1042章 日照第414章 借錢第118章 交談第866章 未成第161章 追蹤第382章 商量第120章 捧月第532章 深意
第582章 等着第39章 重新第223章 聘禮第740章 忌憚第540章 醒來第248章 私心第929章 離間第1105章 引來第821章 同慶第47章 引薦第107章 送禮第860章 苦惱第898章 來風第335章 左氏第171章 承認第1046章 父子第953章 如何第55章 信賴第496章 心緒第1056章 後悔第342章 借畫第731章 代庖第89章 歡喜第861章 退讓第943章 孩子第798章 取捨第545章 撥銀第110章 圍坐第29章 舊恨第822章 道喜第576章 長輩第649章 告狀第778章 放肆第254章 釋懷第301章 虛無第209章 入局第735章 威嚴第42章 證實第552章 心結第380章 原來第488章 出席第544章 下雪第846章 發作第218章 突然第448章 安家第535章 告訴第523章 將就第455章 果斷第368章 李雪第403章 謝意第748章 謠言第276章 一夜第1044章 最後第1117章 火苗第280章 認親第1108章 遷移第793章 女眷第629章 蝕米第1008章 恨意第396章 分析第980章 一塊第766章 吞聲第197章 選一第969章 心扉第44章 不放第970章 甜蜜第2章 太后第347章 不休第624章 欺負第945章 臨時第713章 打牌第172章 追蹤第937章 安插第542章 請安第273章 成親第661章 討教第749章 上表第168章 通風第406章 回京第593章 一半第187章 相逢第1153章 默默第1127章 冷靜第1099章 危急第773章 震驚第1030章 籌備第368章 李雪第1086章 更好第910章 不讓第632章 聽戲第435章 吃酒第572章 回朝第1042章 日照第414章 借錢第118章 交談第866章 未成第161章 追蹤第382章 商量第120章 捧月第532章 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