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波濤

第837章 波濤

汪幾道想到死去的熊正佩,心中一涼,雖然沒有說話,但神色間已明顯地偏向了蘇佩文的說法。

對於李長青,蘇佩文也有個主意:“……不如就讓他做太原總兵。”

汪幾道面色微沉。

蘇佩文道:“您想想,李家和姜家是什麼關係?胡撥臘又是誰的人?如果金海濤踢走了胡撥臘,而李長青又接手了金海濤的位置,就算李家說自己沒有做爭取,您說,別人會相信嗎?”

汪幾道眼睛一亮。

蘇佩文道:“這麼做還有個好處。我們推薦了金海濤,簡王那裡,總不能無動於衷吧?”

汪幾道的眼睛更亮了,他道:“你是說?”

蘇佩文道:“皇上已經四歲了,普通人家的孩子,這個時候還小。可放在江南那些世代詩書的人家,勉強要開始啓蒙了。皇上那裡,就更應該把帝師定下來了。明年開春,就應該開始讀書了!”

這幾句話算是說到汪幾道的心坎裡去了。

他如今已是大學士、內閣首輔。仕途的頂點也不過如此了。可如果能有個帝師加身,他這一輩子就可謂是功德圓滿,再無所求了。

但趙璽的情況又略有所不同。

先帝死的時候沒有給他指定啓蒙的老師,他的嫡母和曾祖母又有矛盾,既是曾叔祖又是外曾叔祖的簡王和內閣又說不到一塊兒去。內閣的這些大學士們全是翰林院的庶吉士出身,不管是誰都夠格教小皇帝讀書,特別是左以明,曾經教過先帝,最有可能成爲小皇帝讀書的總師傅,也就是所謂的帝師。

幾方角力,誰也不願意率先去觸碰這個話題,就怕到時候形勢沒辦法控制,自己失去了帝師的資格。

但如果以一個宣府總兵的位置和簡王、和韓太后做交易,這個買賣就太划算了。

汪幾道都有些迫不及待了,他對蘇佩文道:“我年事已高,內閣的事李大人和左大人比我更感興趣,我看我不如去教教小皇帝讀書好了,也免得李大人和左大人辦起事來畏手畏腳的。你要是也感興趣,不妨和我一起教導小皇帝好了。”

這就是要和蘇佩文一起。

等到功成名就,就算沒有太子太傅,也能封個太子太保啊!

蘇佩文當然願意。

他從汪幾道那裡出來就直接去了簡王府邸。

簡王正拿着藤條在教訓年過四旬的兒子——簡王世子的通房生了個兒子之後,簡王世子才發現他那通房和他養在家裡的**有一手,那孩子到底是簡王世子的還是那**的,誰也說不清楚。把孩子丟了吧,他又有點捨不得,特別是簡王世子只有兩個兒子,其中長子還病怏怏的,都說活不過二十;不丟吧,又怕是給別人養兒子,拖了好幾個月,被人捅到簡王這裡來了。簡王氣得差點吐血,不管三七二十一決定先把兒子教訓一頓再說。

聽說蘇佩文來訪,他勻了勻氣纔去了外院的書房。

蘇佩文說明了來意,簡王大喜,覺得這都不是個事。

不管是汪幾道還是蘇佩文,論學識資歷都可以做帝師。

兩人相談甚歡。

但不管是汪幾道還是蘇佩文,總不能毛遂自薦吧?

所以這件事他們決定讓韓同心主動提起來。

簡王就去見了韓同心。

誰知道韓同心前腳答應得好好的,後腳又把簡王叫進了宮,說起了靖海侯前些日子上的一個摺子:“……他們也沒有別的意思,就是想招新兵。您也是知道的,那些倭寇越來越囂張,居然上岸劫掠。靖海侯水軍兵力不足,捉襟見肘,傷亡慘重,再這樣下去,只會越來越糟糕。我也不知道爲什麼內閣會壓着不放!人家靖海侯不是都說了嗎?不要朝廷掏一分銀子,全由福建百姓自籌。”

簡王氣得直哆嗦。

他生了個不爭氣的兒子,現在又冒出個不爭氣的外孫女!

福建百姓自籌,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就是靖海侯可以拿着朝廷的公文當令箭,公然要求福建商賈鄉紳捐銀子,而福建商賈和鄉紳這些年來個個發走私財,賺得盆滿鉢滿,和揚州的鹽商不分伯仲。

那可不是一分兩分錢的銀子,那是一堆一山的銀子?

還後力不足,要增加水軍。

想幹什麼?

自立爲王還是割據一方?

簡王半天都沒能說出話來。

韓同心還在那裡嘮叨:“內閣的那幾位大人不是要當帝師嗎?我們就拿這個和他們交換。他們要是不答應靖海侯府增兵的事,我們就拖着不定誰當帝師。反正皇帝年紀還小,看誰拖得過誰?再說了,這件事對您也有好處。別以爲就他們內閣的人能辦事,您也一樣能辦事。以後看那些進京求人的誰敢不看您的眼色……”

這不是韓同心能想出來的主意。

簡王覺得背後有人在指使韓同心。

而這其中最值得懷疑的就是蔡如意了。

他不動聲色地道:“你說的這個事我要好好琢磨琢磨,我過兩天再答覆你。”

韓同心不疑有他,不住地點頭,簡王走的時候不住地叮囑他:“這件事要快點才行。福建七、八月份是汛期,這個時候正好練兵。”

增兵的事都還沒有答應,練什麼兵?除非是趙嘯早就招募好了新兵,只等朝廷一紙公文就可以開始練兵了。

也就是說,趙嘯先斬後奏,壓根就沒有把朝廷放在眼裡!

難怪他要把蔡如意支使到京城來了。

這種事,不親自跑一趟,還真就說不清楚。

不過,蔡如意能甩開蔡家的利益一心一意爲夫家打算,也是個厲害的角色。

簡王匆匆去了東陽郡主府,把這些日子發生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女兒,並道:“宮裡人多口雜,我沒敢多問。這件事只能讓你進宮一趟了。你一定要想想辦法查清楚太后身邊都是些什麼人,有誰在給她出主意?你別輕瞧了這件事!上次太后還跟我說,萬一皇上夭折了,她就從皇家宗室裡抱一個過來養。她要是繼續這樣胡鬧下去,被人利用是小,最後丟了太后之尊,被人逼着出家就麻煩了!”

東陽郡主聞言驚恐不已,道:“這,這都是誰在她面前胡說八道啊?”

簡王冷笑,道:“讓金海濤調任宣府總兵,把金家爭取到我們這邊來。讓李長青擢升太原總兵,給姜鎮元心裡紮下一根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趁機而起。這是大事!太后娘娘要是還這樣胡鬧,我只好請太皇太后出面,讓太后去服侍太皇太后抄經了。”

繼續求月票……

(本章完)

第302章 提攜第646章 遠擊第886章 亂嚷第169章 報信第726章 舌箭第807章 打破第728章 反了第515章 結伴第1005章 暫緩第852章 歡樂第935章 助手第1059章 代價第190章 尋來第597章 離京第647章 重逢第648章 邱家第1073章 捷報第934章 舊友第765章 忍氣第743章 舉家第425章 西席第208章 黑鍋第878章 芥蒂第891章 接踵第719章 一環第263章 困惑第843章 頻繁第72章 半明第190章 尋來第1023章 查證第731章 代庖第521章 皇上第103章 各異第521章 皇上第705章 喪鐘第8章 主意第416章 上山第971章 溫馨第1101章 輕鬆第451章 爭取第1024章 牴觸第226章 審勢第185章 停留第494章 軍需第17章 送餅第34章 同行第684章 勢利第444章 重逢第852章 歡樂第1133章 後方第863章 相求第784章 回程第599章 耀祖第238章 泄露第471章 賀禮第804章 歲好第27章 人選第367章 抽薪第1119章 帶走第475章 小別第593章 一半第1081章 失策第82章 拜壽第434章 區別第478章 推諉第1090章 饋贈第29章 舊恨第728章 反了第755章 小別第968章 喜逢第885章 嬉笑第499章 奈何第633章 求助第1053章 證實第619章 偶爾第357章 悄然第829章 安放第1044章 最後第414章 借錢第55章 信賴第732章 顧命第969章 心扉第783章 聊天第1044章 最後第90章 待嫁第135章 發現第875章 玩樂第29章 舊恨第573章 圓滿第649章 告狀第1083章 無人第152章 爭執第510章 不去第699章 不管第239章 八卦第596章 生氣第803章 汾陽第161章 追蹤第965章 也許第586章 發火
第302章 提攜第646章 遠擊第886章 亂嚷第169章 報信第726章 舌箭第807章 打破第728章 反了第515章 結伴第1005章 暫緩第852章 歡樂第935章 助手第1059章 代價第190章 尋來第597章 離京第647章 重逢第648章 邱家第1073章 捷報第934章 舊友第765章 忍氣第743章 舉家第425章 西席第208章 黑鍋第878章 芥蒂第891章 接踵第719章 一環第263章 困惑第843章 頻繁第72章 半明第190章 尋來第1023章 查證第731章 代庖第521章 皇上第103章 各異第521章 皇上第705章 喪鐘第8章 主意第416章 上山第971章 溫馨第1101章 輕鬆第451章 爭取第1024章 牴觸第226章 審勢第185章 停留第494章 軍需第17章 送餅第34章 同行第684章 勢利第444章 重逢第852章 歡樂第1133章 後方第863章 相求第784章 回程第599章 耀祖第238章 泄露第471章 賀禮第804章 歲好第27章 人選第367章 抽薪第1119章 帶走第475章 小別第593章 一半第1081章 失策第82章 拜壽第434章 區別第478章 推諉第1090章 饋贈第29章 舊恨第728章 反了第755章 小別第968章 喜逢第885章 嬉笑第499章 奈何第633章 求助第1053章 證實第619章 偶爾第357章 悄然第829章 安放第1044章 最後第414章 借錢第55章 信賴第732章 顧命第969章 心扉第783章 聊天第1044章 最後第90章 待嫁第135章 發現第875章 玩樂第29章 舊恨第573章 圓滿第649章 告狀第1083章 無人第152章 爭執第510章 不去第699章 不管第239章 八卦第596章 生氣第803章 汾陽第161章 追蹤第965章 也許第586章 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