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本王此議如何?

第241章 本王此議如何?

孟海離開後,趙延洵才從位置上起身,然後他便邁步走進了正殿。

幾番踱步後,趙延洵吩咐道:“去把我舅舅,還有那個太監劉德叫過來!

隨即霍安便安排人去做事,緊接着趙延洵又道:“還有……把兩位長史和樞密使也叫過來!”

聽到這話,霍安便問道:“王爺,是先見國舅爺,還是……”

趙延洵平靜道:“按本王方纔所說的順序叫人!”

“遵命!”

沒一會兒,曹嘉勳來到了謹身殿外,跟在他身後的還有太監劉德。

走到這裡,曹嘉勳有些忐忑,上次他在這地方差點兒把命丟了。

見他不邁步,傳話的小太監便提醒道:“國舅爺,王爺還等着您呢!”

曹嘉勳這才邁動腳步,徐徐走上了臺階,出現在了謹身殿正大門外。

“舅舅來了,快快進來!”趙延洵主動迎出。

“延洵,你找舅舅何事?”曹嘉勳開門見山問道。

將曹嘉勳二人引進殿內,趙延洵才問道:“有件事……要請舅舅幫忙!”

在到元陽這些天,曹嘉勳才真正過上了人的日子。

在這裡,沒有喪屍襲擾,沒有兄長教誨,更沒有端妃的逼迫,他的小日子別提有多美了。

一聽需要自己幫忙,曹嘉勳馬上露出了爲難之色,只聽他道:“延洵,你是做大事的人,舅舅可沒什麼本事,又怎能幫得了你!”

趙延洵微微一笑,然後拍了拍曹嘉勳的肩膀,說道:“舅舅別擔心,只是問你一些事情,不是讓你提刀去砍怪物!”

曹嘉勳乾笑了兩聲,便道:“延洵有什麼就問,只要是舅舅知道的,一定知無不言!”

坐回自己位置上,又命霍安搬來墩子賜座後,趙延洵才問道:“前段時間,舅舅從大河入灞河,途徑隴右不少府縣,想必對其情況也有所知,不知沿途怪物肆掠,比之元陽如何?”

這些天在元陽,有吃有喝有小妾陪着,已讓曹嘉勳有些樂不思蜀。

此刻被問道沿途情況,讓曹嘉勳感覺恍如隔世。

“要說起來,僅憑舅舅肉眼所見,大河北面的北地郡,情況可比隴右要嚴重許多……”

於是接下來,曹嘉勳講述了大河沿岸北地郡的情況,雖然這不是趙延洵想問的,但他還是認認真真聽着。

待曹嘉勳說完後,趙延洵接着問道:“北地情況我已知曉,舅舅可以說說,臨近元陽的桐昌縣是何情況!”

曹嘉勳皺眉不語,他說些大方向的還行,但要更精確就難了。

這時,一直沒說話的太監劉德開口道:“回稟王爺,奴婢卻是知道一些!”

“那你來說!”趙延洵當即道。

“遵命……”應聲後,劉德便開口道:“臨近元陽的桐昌縣,奴婢對其深有印象……”

“灞河橫穿桐昌,兩岸的怪物要比別的縣少許多,這是肉眼可見的!”

柳德這番話,正好與孟海所說印證,這也進一步改變了趙延洵的想法。

或許卻是該轉變思維,換一種模式發展了。

劉德回話完畢,這時霍安走進殿內,稟告幾位大臣已在外面等候。

“舅舅,你們先回去吧……後面若有事,我會再請你過來!”

正當曹嘉勳起身要離開,卻見太監劉德突然跪在地上,叩首道:“殿下,奴婢有一事相求!”

趙延洵不由愣住,隨即問道:“劉公公請說!”

劉德擡起頭來,回話道:“啓稟殿下,奴婢是受端妃娘娘重託,前來打探殿下之安危!”

“如今殿下無恙,奴婢祈求殿下,賜一輕舟與奴婢返京,向端妃娘娘覆命!”

當劉德說話時,曹嘉勳的臉色變得難看,此刻的他並不想返京。

劉德這番話證明了他對端妃的忠心,這讓趙延洵對印象了好了許多,但劉德所請卻沒那麼簡單。

只聽曹嘉勳道:“劉德,你可別胡亂逞能,誰知道沿途會有何等兇險,這事兒可急不得!”

趙延洵思索一番後,說d道:“此事急不得,過段時間再說吧!”

此刻,幾位大臣已出現在了殿外,趙延洵只能讓曹嘉勳二人先離開。

待幾位大臣進殿後,趙延洵已落座王位上。

“參見殿下!”

“諸位免禮!”

簡單禮節後,趙延洵開門見山道:“諸位,今天有人找上本王,請求本王解救桐昌,城德的百姓!”

“他說這些地方,怪物數量沒那麼多,偏偏卻有更多百姓等着解救,讓本王派兵救援!”

見四位大臣靜靜聽着,趙延洵才接着說道:“他說的情況,本王已確認屬實,諸位如何看待?”

“殿下,河城已下,下一步若往桐昌,倒也算爲上策!”

關和泰話音落下,在場幾位大臣都點頭不已。

他們對元陽府的情況都有認真瞭解,所以即便即便沒有孟海,下一步的清理方向,就有人已經瞄上了桐昌。

見衆人這番表現,趙延洵開口道:“桐昌城德也好,安都靜東也罷……本王反倒覺得,我們應當轉變思路!”

成文光適時道:“請王爺指教!”

“以往咱們派兵清理,都是一片連一片,將怪物完全肅清!”

“沒錯,這樣做開闢了大片安全區,讓我們收了不少糧食,但現在糧食已經爛地裡,我們還有必要……將各縣土地山的怪物都殺光?”

面對趙延洵的問話,陳安明開口道:“回稟殿下,這樣做自有其好處,壞處就是推進進度太慢!”

陳安明不愧是老行伍,一眼就看出了其中不足。

“沒錯,這樣推進太慢了,時間被拉得越長……各地倖存的百姓就越危險!”

“所以本王覺得,咱們毫無必要將怪物完全肅清,當務之急是解救百姓纔對!”

說道這裡,趙延洵從王位上起身,邁步走下丹陛來到幾位大臣面前,語氣嚴肅道:“所以,我們應當集中優勢兵力,將各地縣城內的怪物清理趕緊,然後再以縣城爲中心往外搜尋,把所有百姓送進當地縣城內!”

爲什麼不送進元陽?這是立足於未來發展。

只有把老百姓就近安置,明年開春才能儘快投入生產,元陽這邊需要的勞動力已經飽和了。

“諸卿,本王此議如何?”

在場衆人都是聰明人,自然看出了其中益處。

“殿下聖明!”

(本章完)

第696章 兩樣心情第448章 兄弟重逢第668章 合辭勸諫第524章 柳山驛3第667章 泣血上奏2第377章 擁戴第842章 輿論第180章 陣法第531章 前線2第626章 合作事宜第891章 靜觀其變第121章 夜難安第819章 舉子們第802章 袞冕第129章 王府兵馬司第164章 爭論第100章 何至於此第743章 盡呼萬歲第184章 不想死第735章 城牆上第874章 敲定第384章 雞飛狗跳第766章 廷議在山野第783章 帝陵第452章 城內亂2第727章 朝廷有幾個衛所?第167章 運兵車第516章 抓舌頭第783章 帝陵第510章 爲君分憂第851章 指示第56章 鐵匠第430章 採購還第399章 集結第838章 交卷第152章 蘇家莊第212章 喪屍來第12章 端倪第568章 問明情況第699章 邱佑先第440章 不戰而亂第822章 矛盾第635章 摧枯拉朽2第238章 河城光復第30章 禍患之源第805章 明月夜第416章 屍羣來襲第114章 小道入內第406章 定略第801章 辭拒弗獲第828章 蠢材第402章 想家第875章 大單于的禮物第369章 搏殺第281章 蘇家莊來客第167章 運兵車第577章 賜福第419章 抓魚2第97章 內部問題第145章 喝酒第775章 蓉城外第942章 忠死節2第151章 逝世第147章 整軍第4章 見皇帝第338章 交戰第129章 王府兵馬司第457章 返回第237章 放眼隴右第372章 獸行第566章 故人相見第554章 入寧陽第300章 大火突圍第34章 議侍衛事第175章 嶺下第168章 試車第100章 何至於此第144章 軍事調整第13章 馴獸監第837章 唯洪武與洵爾第634章 摧枯拉朽1第462章 走訪中第455章 乾安宮內第77章 清掃乾淨第401章 結訓2第438章 亂起3第266章 喜變喪第708章 皇上聖明第206章 靠岸第353章 三箭第165章 喪屍暴動第289章 朱逆第279章 禁足第350章 遼平府第758章 時不我待第15章 屍體風波第908章 矛盾第590章 軍隊調動第729章 已經結束了第862章 震怒
第696章 兩樣心情第448章 兄弟重逢第668章 合辭勸諫第524章 柳山驛3第667章 泣血上奏2第377章 擁戴第842章 輿論第180章 陣法第531章 前線2第626章 合作事宜第891章 靜觀其變第121章 夜難安第819章 舉子們第802章 袞冕第129章 王府兵馬司第164章 爭論第100章 何至於此第743章 盡呼萬歲第184章 不想死第735章 城牆上第874章 敲定第384章 雞飛狗跳第766章 廷議在山野第783章 帝陵第452章 城內亂2第727章 朝廷有幾個衛所?第167章 運兵車第516章 抓舌頭第783章 帝陵第510章 爲君分憂第851章 指示第56章 鐵匠第430章 採購還第399章 集結第838章 交卷第152章 蘇家莊第212章 喪屍來第12章 端倪第568章 問明情況第699章 邱佑先第440章 不戰而亂第822章 矛盾第635章 摧枯拉朽2第238章 河城光復第30章 禍患之源第805章 明月夜第416章 屍羣來襲第114章 小道入內第406章 定略第801章 辭拒弗獲第828章 蠢材第402章 想家第875章 大單于的禮物第369章 搏殺第281章 蘇家莊來客第167章 運兵車第577章 賜福第419章 抓魚2第97章 內部問題第145章 喝酒第775章 蓉城外第942章 忠死節2第151章 逝世第147章 整軍第4章 見皇帝第338章 交戰第129章 王府兵馬司第457章 返回第237章 放眼隴右第372章 獸行第566章 故人相見第554章 入寧陽第300章 大火突圍第34章 議侍衛事第175章 嶺下第168章 試車第100章 何至於此第144章 軍事調整第13章 馴獸監第837章 唯洪武與洵爾第634章 摧枯拉朽1第462章 走訪中第455章 乾安宮內第77章 清掃乾淨第401章 結訓2第438章 亂起3第266章 喜變喪第708章 皇上聖明第206章 靠岸第353章 三箭第165章 喪屍暴動第289章 朱逆第279章 禁足第350章 遼平府第758章 時不我待第15章 屍體風波第908章 矛盾第590章 軍隊調動第729章 已經結束了第862章 震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