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車臣汗部真輸不起

平定州城下。

碩壘看着蒙古大軍被寧海軍用步槍像打靶一樣射殺,他不得不面對現實,騎射終究敵不過火器。

哪怕擁有數十倍人數的優勢,可問題是,人不是機器,人都會恐懼,特別是現在這種情況下,蒙古大軍還沒有進入弓箭的射程,就被寧海軍偵察騎兵的步槍射殺,他們根本就來不及發揮他們的優勢。

最讓蒙古大軍感覺無奈的是,隨着陣亡在寧海軍陣前屍體越來越多,這些戰馬或將士的屍體,會被寒冷凍成冰雕,這就極大的限制了蒙古騎兵的機動性。

碩壘朝着那布倫下達了決死突擊的命令,那布倫無奈之下,只能咬牙下令拔出彎刀,長槍放平,不再使用弓箭,也不再使用騎射戰術,他決定用彎刀和長槍決定勝負。

就在這個時候,寧海軍騎兵卻依舊保持着嚴整的隊形,用步槍朝着衝過來的蒙古大軍發射子彈。

眼看着兩千餘騎的進攻,在子彈的打擊下,死傷慘重,寧海軍開始衝鋒,然而,寧海軍僅僅向前衝鋒的不過三四百步,就停止了衝鋒。

程世傑命令寧海軍將士馬上收集剛剛陣亡蒙古將士的屍體,將他們與戰馬的屍體一起砌成冰牆,尚未冷卻的鮮血,在寒冷的低溫下,與冰雪融爲一體,形成一道冰牆。

寧海軍騎兵將蒙古將士的屍體,組成了兩道,如同倒八字的冰牆,這樣以來,寧海軍人數的劣勢得到緩解,至少蒙古人無法從左右兩翼夾擊寧海軍。

程世傑笑道:“現在的蒙古人,已經早已不復當年之勇了,他們早已不是當初那支用鐵蹄踏破歐亞大陸,用鮮血衝涮大地的黃魔鬼了!”

是的,正如程世傑所說的那樣,隨着蒙古四大汗國和元朝建立之後,那些可怕的黃魔鬼便迅速腐化,勇武好戰之風蕩然無存。

元朝還算好的,被明軍趕回蒙古高原,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和咄咄逼人的明軍,又很快的恢復了戰鬥力,雖然大明戰神藍玉一直打到捕魚兒海,滅掉了北元,但終大明一朝,始終無法將蒙古人徹底撲滅。

沒有辦法,蒙古人可以活動的空間實在太大了,五六百萬平方公里生存空間任他們縱橫,如果蒙古高原呆不下去了可以往遼東跑,如果遼東呆不下去可以往青海跑,如果青海仍然呆不下去,就往中亞、西伯利亞甚至南俄跑。

反正只要帶上帳篷趕上牛羊,不管去到哪裡他們都能活,運氣好的話能逃到中東、歐洲,又會開啓屠幼模式,一輪狂屠滅掉一大堆國家然後建立自己的國家。

大月氏、匈奴、柔然、突厥、契丹、蒙古等等遊牧民族不都是這樣過來的麼?反觀中原王朝就不行了,這些地方根本就不適合農耕民族生存,勉強開發了一些地方,也支撐不起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正因爲擁有如此巨大的地緣優勢,蒙古人材從明朝一次次軍事打擊之下艱難地生存下來,並且重新推了回去,迫使明朝築萬里長城自守。但是四大汗國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不等元朝滅亡就讓歐洲、中東民族給滅得連個渣都不剩了,千辛萬苦打下來的版圖白白便宜了俄羅斯人。

倖存下來的蒙古人也痛苦地發現,在大明的猛烈打擊之下他們已經喪失了重新建立一個帝國所必須的物質和精神支撐,接下來與大明長達兩百餘年的較量,不過是苟延殘喘而已。

儘管他們依然剽悍善戰,但是其勇武豪邁和承受傷亡的能力跟祖先相比差了不止一個檔次。

蒙古騎兵墮落歸墮落,卻依然是一支善戰的部隊。可是現在,這些在馬背上長大的蒙古騎兵面對這些可怕的黑衣騎士,卻被對方几乎不費吹灰之力的殺死。

可是,僅僅只有兩千餘名寧海軍騎兵,他們死傷了六七千人,卻沒有威脅到兩千餘人馬的明軍騎兵。

然而問題是,這些寧海軍騎兵也越打越無奈,因爲他們的子彈越來越少,不少槍管的膛線也幾乎被磨平,沒有辦法,現在寧海軍生產技術不夠先進,他們製造的槍管,一旦槍管過熱後,膛線就會變得非常脆弱。

“大帥,我的子彈沒了!”

“大帥,我的子彈也沒了!”

隨着戰鬥持續白熱化,程世傑身邊越來越多的將士打空了子彈。

程世傑現在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就像後世的EU戰爭中,E軍因爲後勤沒有跟上來,E軍的陸軍合成營因爲缺乏必須的後勤補給力量,坦克和裝甲車一路進攻,一路壞,一路丟棄,結果戰爭並沒有像所有人期待的一面倒,反而陷入膠着之中。

“沒有子彈你們難道不會打仗了嗎?”

程世傑拔出唐橫刀,高聲喝道:“諸將軍,隨本帥進攻!”

程世傑將橫刀放平,他麾下的騎兵也同一時間收起打空子彈的步槍,同一時間拔出軍刀,平持軍刀,對準敵人的胸腹要害。

他們的隊形整齊得嚇人,如同一堵飛馳的鐵牆,以一擊十,依然讓人膽寒。瞭解寧海軍的人都知道寧海軍最可怕的部隊,不是前都司,也不是左右都司,而是是親衛都司。

與其他將領的親衛部隊不太一樣,程世傑的親衛部隊將士都是在戰場上立過功的將士,然後調到親衛都司,在親衛都司訓練一段時間,然後再進入寧海軍軍事學院深造,深造合格後,就是軍官。

程世傑率先衝鋒,他的親衛騎兵擋在最前面,鋒利而雪亮的刀牆閃過,宣告一條條生命的終結,親衛隊撞入比他們多出十倍的蒙古騎兵中間,苗刀揮舞之下,裂肢和頭顱脫離軀體兩邊亂拋,大股鮮血從可怕的創口中噴出,綻開一朵朵妖豔的血花,驚人的綻放之後隨即凋零。

程世傑親衛騎兵隊所到之處,蒙古騎兵被一叢叢的割倒,或者被連人帶馬一併撞翻,驚駭的呼聲在他們中間響起,而且越來越響亮,壓倒了慘叫聲:“長生天啊,漢人馬背上的廝殺本領居然壓倒了他們!”

“大帥,卑職先走一步!”

一名左臂被蒙古騎兵砍斷的親衛騎兵,朝着程世傑那裡深深望了一眼:“大帥保重!”

程世傑道:“陳二虎,本帥記住你了!”

重傷的陳二虎,眼眸中迸出可怕的光芒,一夾馬腹,戰馬狂嘶,朝蒙古大軍衝去。

“大帥,卑職先走一步!”

“大帥,卑職先走一步!”

寧海軍的親衛騎兵火速併攏,再度排成不大工整的騎兵照着蒙古大軍猛撞過去,彷彿在他們眼裡,狼一樣的敵人也好,豬一樣的敵人也好,都只是一塊肉,隨他們吃!

黑色風暴席捲死屍枕籍的戰場,蒙古騎兵已經看傻了,他們頭一回發現,原來明軍騎兵在用冷兵器作戰的時候,也可以如此剽悍,如此勇猛,哪怕是用冷兵器,也絲毫不在號稱滿萬不可戰的女真勇士。

程世傑看着身邊的寧海軍將士越來越少,他心中也開始往下沉:“終於要結束了嗎?”

就在這時,天鵝哨那尖利的哨聲驟然拔地而起,直上雲宵,緊接着,大地開始震動起來。交戰雙方紛紛遁聲望去,只見平定州城的城門口,數百騎正疾風烈火般席捲而來,火紅的盔纓,火紅的披風,在寒風中獵獵飛揚,長長的隊形沿着官道蜿蜒,一往無前,如同一條怒吼的赤龍!

天雄軍,天雄軍到了!

戰場陷入了短暫的沉寂,隨後,震天動地的歡呼聲響起,接着是驚呼聲和咒罵聲。

看到天雄軍出現,碩壘心裡隱隱覺得不妙。

果然,他的預感是正確的。

與程世傑不同,程世傑哪怕是親自率領部隊衝鋒,程世傑無論是騎術還是功夫,都非常一般,可問題是,盧象升不同,盧象升可是能文能武,可以朴刀的猛人。

朴刀,其實就是青龍偃月刀。

盧象升手中的朴刀少數也有三十斤,他一馬當先,斜掠在蒙古騎兵屁股後面,大刀掄得跟個光球似的,不拘兵將,一刀一個挨排兒劈過去,衝到哪裡哪裡就是血肉橫飛!

好幾名紅着眼的蒙古將領迎上去,都被他一刀連人帶馬劈開,大刀先是斬斷馬頸,然後將蒙古將領的兵器和身體劈開兩半,飛揚的血雨很快就將他那潔白的戰袍和戰馬染成了紅色,這份悍勇,令人膽寒。

主帥如此驍勇,當兵的當然不能落後,那天雄軍騎兵個個奮勇爭先,大砍大殺。精銳的天雄軍騎兵彷彿地獄惡鬼附體,撞向比他們多出三倍的蒙古騎兵中間,將他們一片片的割倒,一片片的吞噬。

在蒙古騎兵的凌厲刀鋒之下,他們同樣也是人仰馬翻,但是這些騎兵彷彿根本就不知道恐懼爲何物,只知道一個字:衝!直到敵軍崩潰爲止!滾滾鐵騎如同一盤巨大的磨盤,幾千騎兵在上面打轉,化作一堆堆破碎的屍體。

李定國看到這一幕,興奮的道:“大帥,援軍到了!平定州守住了!”

程世傑閉上眼睛,長長的吐出一口氣。看到天雄軍的旗幟的那一瞬間他便覺得心頭一塊大石落地了,那些人可以依靠陰謀詭計,依靠詭計讓寧海軍陷入被動挨打的境地。

天雄軍本來就有希望擒住或者殺掉李自成,結果被人算計,天雄軍只怕早已怒火沖天,他們衝殺得非常勇猛。

就在這個時候,滿身是血的盧象升調轉馬頭,朝着寧海軍大吼道:“程帥何在?”

“本帥在此!”

“程帥速回平定州城,天雄軍過來的只是先頭部隊,主力未至,等主力抵達,再決戰也不遲!”

程世傑自然也不會矯情,寧海軍付出的犧牲已經夠大了,兩千八百餘騎抵達平定州,現在剩餘兵力不足一半,勉強還有一千人出頭,特別是程世傑的三百餘名親衛騎兵,陣亡超過三分之二,現在不足百騎。

看着天雄軍異常勇猛,碩壘

雅臺緊張地問:“汗王,現在怎麼辦?”

“敵援軍已至,士氣已成,不亦再戰,撤退!”

碩壘不知道的是,他錯過了他唯一還能奪取平定州的機會,因爲現在抵達到平定州的天雄軍騎兵只有不到四千騎。更爲關鍵的是,這些天雄軍騎兵也是強弩之末了。

然而,問題是沒有辦法,碩壘需要考慮的問題是,打到這個份上,蒙古大軍也損失慘重,特別是李定國先是率領八百騎兵出城,接着是程世傑率領兩千餘騎兵出城,再後來天雄軍援軍抵達戰場,一套組合拳下來,蒙古大軍損失相當慘重,已經超過一成半了。

他的六個萬夫長,一個打殘,一個也損失上千,也就意味着碩壘麾下前後損失兩萬餘人馬,再打下去,就算佔領平定州又能怎麼?一旦車臣汗部露出虛弱的姿態,札薩克圖汗就會調頭把他們吞併。

隨着蒙古大軍撤退,天雄軍也見好就收了,畢竟,再打下去,那就不是佔便宜了,而是損失慘重。

天雄軍遠遠比不上寧海軍財大氣粗,雖然說天雄軍從朝廷那裡收到的軍費遠超寧海軍,可問題是,盧象升真不會理財,也幸虧是程世傑給盧象升做了一個榜樣,程世傑在遼東屯田,盧象升也在組織軍屯,這個軍屯以大名府爲主,墾荒四百餘萬畝地。

只不過大名府缺水,天氣乾旱,收成遠不如遼東,如果盧象升有程世傑的財力,不哪怕只有十分之一,天雄軍會擴充十倍以上的人馬。

可問題是,現在天雄軍不足七千騎兵,三萬五千餘名步兵,這已經讓盧象升感覺頭疼萬分了。

“程帥,感覺怎麼樣?”

“盧大人,如果你再晚來半個時辰,估計該給程某收屍了!”

明朝確實是個非常有意思的朝代,一般的王朝到了末代,早已人才凋零,它不一樣,在它最後那十幾年裡,依舊名將輩出。

崇禎一朝就出了四號猛人,分別是曹文詔、洪承疇、盧象升、孫傳庭,一個比一個厲害,而盧象升更是猛人中的猛人。

盧象升官運亨通,他從考中進士到當上知府,纔不過五年時間,擔任知府三年,就擔任山東按察司副使,兼右參政,成爲副省級高官才用了八年時間。從副省級到高官僅僅用了兩年。

也就是說,盧象升用了十年時間就做到了,那些在京城裡熬了二十年都沒熬出個泡來的官員,知道了神馬叫速度。他爲官清廉,沒有灰色收入,做事認真負責,百姓對他的印象極佳,說白了,他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個標準的讀書人,一個文官。

整個大明朝程世傑佩服的人不多,孫承宗、徐光啓他們兩位自然是,當然,盧象升也絕對算是一個。

在程世傑佩服盧象升的時候,盧象升也同樣佩服程世傑。

比起盧象升的升官速度,程世傑的升官速度更快,崇禎四年還是正五品的千戶,而且還是買來的捐官,大明像程世傑這樣的捐官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千戶是根本就不值錢炮灰武官,可是程世傑僅僅用了三個多月就成了升爲正四品守備。

守備沒有幹三個月,就成爲總兵。

短短半年時間就做到了武官品階的天花板,更重要的是,他現在是太子太保,九邊總理,無論官職還是實權,比盧象升還大。

不過盧象升並不嫉妒程世傑,因爲程世傑做到了常人無法做到的事情,靖安堡守備喬兆林棄城逃跑,數萬蒙古大軍打進密雲,威脅京畿是程世傑帶着人堵住了這個口子,並且將土謝圖汗部幾乎全殲。

更重要的是,太原兵變以後,又是程世傑守住了平定州,如果沒有程世傑,恐怕蒙古大軍已經衝過太行山,殺進真定府,有可能抵達京城城下了。

程世傑和盧象升都非常辛苦,也沒有過多的交談,而是各自回去休息,畢竟平定州的危機並沒有真正解除,這一次車臣汗部吃了虧,他們肯定會再去抓更多的大明百姓,惡戰還在後頭。

天雄軍的到來,只是改善了平定州的力量,卻依舊敵強我弱。

然而,程世傑真正鬆了口氣的是當天晚上,寧海軍的援軍上來了,這是沈明遇在穩住大同鎮之後,不惜一切代價,從安南軍團主力部隊中,抽調了三千名步兵,護送着一支車隊,給程世傑送來的物資,這些物資以子彈和手榴彈爲主,子彈有三十萬發,手榴彈兩萬枚,火箭炮也帶來了一千餘枚。

有了這些裝備,程世傑的底氣更足了。只不過,平定州有了武器和彈藥,卻沒有送來糧食,加上天雄軍的到來,糧食反而更加不足。

如果不是這一戰取得勝利,寧海軍將士用冰牆儲存了一部分戰馬,說不定天雄軍和寧海軍將士都要餓肚子。

哪怕只有不足四千寧海軍,程世傑就敢向碩壘發起總攻。

聽着平定州城傳來的歡呼聲,碩壘的心情更加沉重:“看來明軍的援軍又到了!”

雅臺苦笑道:“明狗到底有多少援軍?”

“大明有兩百多萬軍隊,你說呢?他們可以調來幾十萬援軍!”

碩壘非常頭疼,這就是大國的優勢,大明可以輸,哪怕輸十次,大明還有東山再起的本錢,可問題是,蒙古真輸不起。

特別是車臣汗部,在大明這個龐然大物面前,太弱小了。

可問題是輸不起又怎麼樣呢?

車臣汗部繼續在漠北也只有死路一條,他們也是爲了尋求一條活路,這就是他們的底氣。

碩壘不知道的是,他們車臣汗部已經沒有未來了。(本章完)

第27章 程千戶您可以告病了第8章 歸德府永城宋康年第301章 寧海軍戰爭機器啓動第488章 考拉引發的戰爭第341章 真服了你這個老六第47章 捏軟柿子其實不丟人第311章 遍地狼煙如瘋如狂第46章 什麼是真正的軍人第262章 爲了女兒老子拼了第116章 運氣也是一種實力第201章 好漢不吃眼前虧第476章 典型的雙標第106章 互坑隊友一羣老六第243章 鄭芝龍被出賣了第143章 放長線才能釣到大魚第417章 這麼好的靶子不好找第303章 揍小日子就不需要理由第95章 程世傑到底想幹什麼第245章 世界第一陸軍易主第146章 商業機密謝絕打聽第463章 請外援分散火力第457章 老程你太保守了第486章 大明工業帝國第314章 應付領導他是專業的第207章 擺明不給他面子第478章 花兒爲什麼這樣紅第457章 老程你太保守了第3章 閉眼睜眼兩重天第38章 人比人還真是氣死人第340章 回京城跟他們算總賬第56章 那場面妙不可言第260章 火龍出水廢物利用第457章 老程你太保守了第165章 說他們勇敢還是愚蠢第397章 自己操翻全世界第17章 第一把火熊熊燃燒第3章 閉眼睜眼兩重天第478章 花兒爲什麼這樣紅第240章 沒有跟禽獸談判的習慣第393章 狗改不了吃屎第72章 此事我不知情你信嗎(爲護法大佬加更第179章 明軍滿餉不可力敵第90章 全軍列陣火力壓制第186章 簡在帝心馬車奏對第350章 他們憑什麼高高在上第197章 靡費誤國削職入獄第17章 第一把火熊熊燃燒第3章 閉眼睜眼兩重天第237章 崇禎皇帝怎麼轉性了第425章 有什麼資格沾沾自喜第399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第13章 第一個效忠的屬下第448章 太會纏人招架不住第144章 程世傑是想學劉寄奴第479章 我們現在是大明人了第73章 有人揣着明白裝糊塗第164章 戰爭之神給的勇氣第265章 我龍傲天來了第189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1章 歡迎收藏第64章 保護包月可以優惠第304章 第一次虧本的戰爭第146章 商業機密謝絕打聽第287章 火龍出水歐洲揚威第490章 海上馬伕的末日第337章 天下不能沒有大帥第202章 纏足罰得傾家蕩產第170章 一炮腰斬莽古爾泰第373章 彈盡糧絕何去何從第209章 大海只能有一個海王第90章 全軍列陣火力壓制第197章 靡費誤國削職入獄第208章 時間最要命的時間第409章 比剝皮充草更狠第357章 程世傑應該不會拒絕第352章 一定還有其他辦法第168章 鰲拜出馬急轉而下第135章 肥豬上門卻之不恭第165章 說他們勇敢還是愚蠢新年寫給書友的一封信第476章 典型的雙標第114章 我們死他們可以活第450章 程世傑培養接班人第251章 鄭芝龍投降呂宋整編第469章 世界性轟動效果第488章 考拉引發的戰爭第59章 寧海軍的唯一短板第487章 提高農民收入第133章 有實力就掀桌子砸鍋第44章 格局打開天下自來第26章 贏得軍心其實不難第23章 做十套試題不玩遊戲第426章 史督師就這水平第380章 幸虧奴才機靈第199章 遼東十五衛八千戶第181章 關鍵時刻掉鏈子第408章 凌遲范文程第430章 經濟問題是大問題第473章 絕處逢生來自大明的支援第443章 用密度解決精度問題
第27章 程千戶您可以告病了第8章 歸德府永城宋康年第301章 寧海軍戰爭機器啓動第488章 考拉引發的戰爭第341章 真服了你這個老六第47章 捏軟柿子其實不丟人第311章 遍地狼煙如瘋如狂第46章 什麼是真正的軍人第262章 爲了女兒老子拼了第116章 運氣也是一種實力第201章 好漢不吃眼前虧第476章 典型的雙標第106章 互坑隊友一羣老六第243章 鄭芝龍被出賣了第143章 放長線才能釣到大魚第417章 這麼好的靶子不好找第303章 揍小日子就不需要理由第95章 程世傑到底想幹什麼第245章 世界第一陸軍易主第146章 商業機密謝絕打聽第463章 請外援分散火力第457章 老程你太保守了第486章 大明工業帝國第314章 應付領導他是專業的第207章 擺明不給他面子第478章 花兒爲什麼這樣紅第457章 老程你太保守了第3章 閉眼睜眼兩重天第38章 人比人還真是氣死人第340章 回京城跟他們算總賬第56章 那場面妙不可言第260章 火龍出水廢物利用第457章 老程你太保守了第165章 說他們勇敢還是愚蠢第397章 自己操翻全世界第17章 第一把火熊熊燃燒第3章 閉眼睜眼兩重天第478章 花兒爲什麼這樣紅第240章 沒有跟禽獸談判的習慣第393章 狗改不了吃屎第72章 此事我不知情你信嗎(爲護法大佬加更第179章 明軍滿餉不可力敵第90章 全軍列陣火力壓制第186章 簡在帝心馬車奏對第350章 他們憑什麼高高在上第197章 靡費誤國削職入獄第17章 第一把火熊熊燃燒第3章 閉眼睜眼兩重天第237章 崇禎皇帝怎麼轉性了第425章 有什麼資格沾沾自喜第399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第13章 第一個效忠的屬下第448章 太會纏人招架不住第144章 程世傑是想學劉寄奴第479章 我們現在是大明人了第73章 有人揣着明白裝糊塗第164章 戰爭之神給的勇氣第265章 我龍傲天來了第189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1章 歡迎收藏第64章 保護包月可以優惠第304章 第一次虧本的戰爭第146章 商業機密謝絕打聽第287章 火龍出水歐洲揚威第490章 海上馬伕的末日第337章 天下不能沒有大帥第202章 纏足罰得傾家蕩產第170章 一炮腰斬莽古爾泰第373章 彈盡糧絕何去何從第209章 大海只能有一個海王第90章 全軍列陣火力壓制第197章 靡費誤國削職入獄第208章 時間最要命的時間第409章 比剝皮充草更狠第357章 程世傑應該不會拒絕第352章 一定還有其他辦法第168章 鰲拜出馬急轉而下第135章 肥豬上門卻之不恭第165章 說他們勇敢還是愚蠢新年寫給書友的一封信第476章 典型的雙標第114章 我們死他們可以活第450章 程世傑培養接班人第251章 鄭芝龍投降呂宋整編第469章 世界性轟動效果第488章 考拉引發的戰爭第59章 寧海軍的唯一短板第487章 提高農民收入第133章 有實力就掀桌子砸鍋第44章 格局打開天下自來第26章 贏得軍心其實不難第23章 做十套試題不玩遊戲第426章 史督師就這水平第380章 幸虧奴才機靈第199章 遼東十五衛八千戶第181章 關鍵時刻掉鏈子第408章 凌遲范文程第430章 經濟問題是大問題第473章 絕處逢生來自大明的支援第443章 用密度解決精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