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京師槍炮雷聲隱,滇南風雨急如晦(五)

弘治皇帝捏着滇南來的奏報,這心裡五味雜陳。

一方面滇南真反了,他們既然反了那說明調查局、李福達等人謀劃已然奏效。

同時奏報上袒露出來的消息,也讓弘治皇帝隱隱憤怒。

沐王府能夠控制的區域居然僅僅是限於春城,對於多數土司只有輕微的震懾。

聽從沐王府的土司攏共算下來,僅僅是佔整個滇南土司的四分之一。

而且很多都是春城附近的小土司,稍微遠點兒的都是聽調不聽宣的主兒。

捏着奏報,弘治皇帝緩步走到了軍部去。

軍部的滇南沙盤上密密麻麻的插滿了小旗子,不同的旗子標註着不同的勢力。

整個滇南犬牙交錯,各方勢力互不隸屬。

“見過總帥!!”

虎頭老國公等人見弘治皇帝過來,趕緊見禮。

弘治皇帝點了點頭,回禮後走到了沙盤前皺着眉頭沉聲道。

“現在情況如何?!”

作爲總軍師的威寧伯聽得弘治皇帝發問,一個立正沉聲道。

“諜報司最新密報顯示,安南似乎正在加緊運動!並派人秘往占城,似乎正要商討什麼……”

“東籲等諸土司,多曾遣人往滇南流竄觀望中蠢蠢欲動……”

王越一邊說着,一邊將手中的一封封密報遞交給弘治皇帝。

這是諜報司送來的密報,上面標註着來自於汪直彙總的消息。

曾經能夠統領西廠力壓老牌東廠錦衣衛,成爲廠衛翹楚的汪直手段自然不一般。

密報上甚至明確的畫出了各方勢力的歸屬圖、關係深淺,也是由此軍部才能夠標註勢力旗子。

“這是調查局的密報,且都看看……”

弘治皇帝說着,一擺手便見蕭敬拿着調查局的密報分發給了軍部的這些個統帥們。

張誠的密報份數就比較多了,主要是滇南地區的動向。

這個時候也看出兩方同時運作的好處,互相印證之下很快的發現那些情況是相符的。

比如某土司突然秘密接待了一批人,但調查局的人暫時無法得知是哪方勢力的人。

只知道應該是來自於東籲方向的,配合上諜報司獲知的東籲土司秘密派遣人手前往滇南。

頓時就可以知道,東籲聯繫的是那些土司。

再比如調查局探知某土司派人出行,但行動隱秘不知其往何方。

將對方的特徵、畫像提交給諜報司。

諜報司根據對方的特徵,很快的從安南都城升龍找到了這個人。

同時查探出安南王秘密接見了這批人,於是便可探知哪些土司聯繫了安南王。

“串聯的不少,但觀望者也頗多……”

看着名單上的一個個名字,成國公朱輔沉吟了會兒道。

“陛下,現在就讓癡虎兒出發麼?!”

弘治皇帝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望向了威寧伯:“已經調動了多少人?!”

“前後騎炮軍卒一軍之數,分作五批、已抵黔州兩批。”

王越說着,頓了頓繼續道:“剩餘一軍,業已換裝完畢、準備妥當!隨時可以發兵!”

保國公朱暉這個時候站出來,立正低聲道。

“末將建議,此番可再秘派癡虎兒先往!後定發兵之日。”

說着,保國公拿起指揮棒點住了桂西、黔州兩地。

“如今黔州、粵北大局已定,永新伯停駐大材小用。”

“陛下可遣永新伯爲一軍,由黔州、粵北入桂西整合諸部衛所……”

弘治皇帝聽得這話,眼中閃過一絲光亮。

他馬上就知道了保國公朱暉的盤算,這是要讓永新伯許寧這把利刃直切桂西啊!

桂西原本就是早期大明所經營的區域之一,如今算是控制力比較好的區域。

最初弘治皇帝沒有去動桂西,一方面是考慮到引發動盪會波及粵北、黔州乃至滇南。

另一方面則是桂西的土司相較於黔州、滇南兩地,恭順了許多。

想要動他們也找不到太多的藉口,且國朝在桂西府設立也存在多年了。

當地的都司控制力還算是不錯,所以才暫時先放着。

如今的情況是黔州已經徹底被掌控住了,粵北衛所之患盡數消除。

那麼不如趁着這次機會,一併將桂西的隱患一併拔除!

保國公的意思很簡單,先找個藉口把小公爺派到桂西去整合。

永新伯許寧可是一把快刀,不服的直接手起刀落順勢強行整合桂西。

若是服氣,甭管真心還是假意都正好從側面出兵滇南。

配合玉螭虎在黔州的作戰,到時候戰後論功行賞照黔州例走。

各家土司子弟、立下功勳士卒,全部收攏再行整合。

然後該送軍官學校的送軍官學校,該編入國防軍的整合後編入國防軍。

如此一來,滇南一地平定、桂西亦隨之收回來了。

張小公爺想要藉機收回安南等地的基礎,業已紮實牢靠。

“成國公的意思是,讓癡虎兒先以總督的名義前往桂西?!”

弘治皇帝沉吟了會兒,皺着眉頭問道。

“若論及如此整合何人最合適,末將大約只認爲玉螭虎一人爾!”

成國公的這話倒是沒人反對,畢竟粵北、黔州兩地的事情可都是明證啊!

如今國朝對此兩個區域的控制力,那是大幅增加。

所有原屬的冗兵衛所盡皆撤銷,取而代之的則是新式的國防軍軍伍。

粵北那邊的原屬衛所造反了一大溜,現在他們幾乎全都在北邊兒、夷州的工地礦場裡蹲着。

黔州的話,是叫米魯幾乎掃蕩空了。

餘下來的小貓兩三隻根本不成氣候,張小公爺按服了四大土司家族後這些不過小菜一碟。

從這兩次事件中張小公爺展現出來的手段,都堪稱是典範級的。

即便是國朝內的老臣過去,也決計調動不了這麼多資源處置此事。

“明爲桂西、實爲桂西,而暗劍之下,卻指滇南!”

威寧伯王越笑眯眯的對着成國公豎起了大拇指,輕嘆道:“高招!”

一邊兒的虎頭老國公則是雙目微微眯起,嘿嘿的一笑。

“嘿嘿嘿……此番還可藉機瞅瞅,桂西是否有通安南之賊!”

有的話,那就順手一併給他清理了。

沒有的話,也看看安南是否要挑起什麼小動作。

此看似陰謀實則陽謀,我就是要削你、就是要拆你。

若不動,那就是等着被拆。

動起來,那咱就暴力強拆!

一句話,必須肛你!咋地吧!

“若要謀算西南諸地,則滇南一役可爲練兵之用。”

虎頭老國公雙目緩緩睜開,那胡蘿蔔粗細的手指頭指着西南諸地。

“整合粵北、桂西、黔州,再練兵於滇南!”

“軍伍適應後,西南諸地於我大明國防軍不過探囊取物爾!”

幾個老傢伙你一言、我一語,說的弘治皇帝都激動起來了。

若是從前的話,弘治皇帝對於如此處置西南事件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按照國朝的習慣,文官們肯定是要求招撫、處置地方官員。

其實也正是這種越鬧越安撫的心態,纔會造成後面土司們不懼造反。

而地方官宦們多姑息養奸,只要息事寧人甚至不惜偏袒土司的事情發生。

可現在情況完全不一樣了,朝堂內完全無法插手軍伍事宜。

兵部、衛所,現在大家都知道是要撤了的。

暫存的衛所戰戰兢兢,各家將校、千戶百戶都琢磨讓子弟去考武舉。

沒轍啊,這纔是他們唯一的出路。

國防軍在粵北、在黔州,甚至在九邊的幾次戰役不僅是讓朝堂閉嘴了。

同時也讓其他的衛所戰戰兢兢,不敢再做他想。

從前鬧騰一下,再使人上京師砸點兒銀子。

朝堂上未必就不能找人說說話,安撫一番、弄個招安。

說不準還能官升一級,不計前嫌。

現在可不一樣了,現場陛下壓根兒就不問朝堂的意見。

基本都是交由軍部來處理,不服?!

敢不服的,一家人整整齊齊的都到工地、礦場上幹活兒去。

這幾仗下來弘治皇帝的心氣兒也足了,若非是現實不允許哪個皇帝不想做秦皇漢武啊?!

赫赫武功威震千古,那可是作爲皇帝的終極追求啊!

從前那是沒條件,現在有條件了弘治皇帝自然是琢磨如何擴展自己的赫赫武功!

實際上,弘治皇帝還有一個內心深處一直沒有道出的原因。

那曾經海外的巨炮,人家數十年前就發展成那樣了。

現在人家發展的如何?!這完全是兩眼一抹黑啊!

未知之最大的恐懼,而面臨恐懼最佳的方式就是不斷的強大自己!

現在國防軍越強大、帝國的內患清理的越多,軍械營造局的新式武器越多弘治皇帝才越安心。

“好!便由軍部令張侖督桂西軍伍、整合桂西!”

弘治皇帝點了點頭,沉聲道:“朕再下一道秘旨,由張侖總督粵、黔、滇三布政使司!”

“此番平叛,抑或整合西南事宜由他便宜行事!”

虎頭老國公聽得弘治皇帝的這話,不由得躬身便要大禮拜下。

“老臣,謝陛下厚恩啊!”

弘治皇帝不等老國公拜下,便將他攙扶起來:“懋公莫要如此,癡虎兒亦是朕看着長大的。”

“將來太子即位,還需他多加護持!”

這一番話算是道出了張家在弘治皇帝心中的地位,秘旨的這番舉動則是讓其餘人感嘆。

癡虎兒人家那不是簡在帝心,人家那可以說是深得帝心了。

秘旨的話只是提及讓他有權力調用諸省資源,卻不提及他需要具體做什麼。

弘治皇帝說讓張小公爺只需平叛便是大功的話,不是說說而已的。

張小公爺則是很快的就收到了來自於軍部的指令,同時送來的還有弘治皇帝的秘旨。

將新的任命和秘旨都接完後,虎頭老國公破天荒的摒退了左右。

唯獨讓孫子在草廬裡,與自己坐下一談。

碳爐上的玉山泉水“咕嘟~咕嘟~”的冒着熱氣,小公爺恭恭敬敬的給爺爺泡茶、洗杯。

基本只要允許,他每天都會與老國公一起吃飯。

因爲不再需要每日上朝了,只是需要去軍部當值。

加之老國公將京營的訓練、指揮,全部交了出去。

於是老國公也不需要住在城裡,老人更喜歡張家莊子。

每日當值完畢後,他便回到張家莊子。

在新修造的祠堂裡,和那些個莊子裡的老親兵們喝茶聊天。

“此番西南之行,有幾分成事的把握?!”

虎頭老國公看着孫兒行雲流水,但卻無比恭敬的給自己泡茶。

不由得感慨,自己終究是老了啊!

家裡從前八十斤的試功石,如今被老周管家悄然的換成了六十斤。

伺候了老國公幾十年,老周管家很敏感的發現了老國公身體機能的衰退。

虎頭老國公並沒有阻止老周管家,事實上到他這個年紀還能運起六十斤試功石已是難得了。

“至少七成,其餘則看天意。”

張小公爺幾乎不打包票,啥事兒能有七八分把握就不錯了。

誰敢說一定就能成的?!

“記住,不要勉強!你尚且年幼,此番便當作是試煉便可。”

說着,虎頭老國公沉吟了會兒拿出了本冊子放在了桌子上。

“這些人,若是到了安南可以聯繫一番!可助你成事。”

What?!咱家在九邊有首尾,在西南居然還有安排?!

小公爺直接傻眼了。

虎頭老國公看得孫子有些傻眼的樣子,不由得哈哈一笑。

“咱們家老祖當年數次征伐安南,當地自然有不少土司被壓服的……”

小公爺聽着爺爺娓娓道來,這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和大概。

當年自家老祖張輔數徵安南,殺的是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那些個土司們多屬蠻人,屬於是國朝是啥我不知道、也不在乎。

但你能打,我就服氣你。

你來了,我認賬、認慫。

換其他人來了,什麼大明大明的。呵呵。

然而後來大明重心北移,安南復叛大明到了宣宗時期又選擇了撤軍。

張家老祖當時功勳已經盛極,也不好再請命征伐。

於是只能是沉默作罷。

於是這份名單便一直鎖在櫃中,虎頭老國公身份特殊也不好自請征伐安南。

“上面的人這些年亦曾與家裡聯繫,只是言語之間已不復當初恭敬了。”

虎頭老國公淡淡的對着孫兒道:“不過,他們都算是有把柄在咱們手裡。”

“所以……應當可堪一用!”

第七百零九章 黔國公爺還舊情,高家英傑高沐恩第七百三十四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玖)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明新風輕吹起,弘治陛下眼珠紅第五百二十二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六)第五百零一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五)第三百九十四章 熱火朝天心皆定,暗流洶涌怒潮來第二百四十八章 東廠錦衣衛,無人不生懼第八百三十四章 垂死掙扎不惜命,狗急跳牆亦兇猛(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是弟子誰管你,嫡傳弟子才肯教第二百四十一章 時報造聲勢,敕建顯忠祠第二百一十七章 武舉會試考三月,天子門生不易得第四十章 奪人風頭,咬我不着第一百四十六章 御前陳請收兵權,金山一座釣諸部第六十一章 王家院子,鮮血鋪地第二十三章 琳琅少年郎,花錢也張狂第六百九十八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捌)第三百七十五章 一聲巨響震祖廟,廣納衆匠入新司第六百七十九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捌)第四百一十五章 四大土司訪羊城,各懷心思主意多(中)第一百五十章 京師風傳建新報,忠義無雙張癡虎第二百四十七章 捆了陳甲升,揭出叛逆徒第三百八十七章 鮮花着錦繁華至,烈火油烹釜欲穿第一百九十三章 春闈終結束,生死撲面來第四百五十六章 黔州乾坤盡在手,改土歸流平盡時(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一衆解元滿天飛,再無一人不服氣第六百三十三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陸)第七百四十三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捌)第五百七十七章 美人多情最難負,哀怨纏綿總不宜第八章 破題有萬卷,考運豈不來第二百九十八章 穩坐泰山看風波,波瀾不驚撫忐忑第六百六十八章 撲買驚心楊石淙,抽絲剝繭李西涯第三百三十二章 教諭部長方信之,老懷寬慰李東陽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明帝國張螭虎,誰敢與我來一戰第七百九十六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捌)第二百七十四章 車陣盡破無依仗,殘軍災民唯死戰第九十一章 姐姐格局不夠大,敢問想做將軍麼第七百二十四章 國朝軍部皆忙碌,炸刺砸門癡虎兒(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槓精天團馬孟敏,噬人猛虎張懋公第八百七十一章 紅鸞星動春始至,雲雨翻覆盡皆知(中)第二百七十八章 瞬息萬變在戰陣,吉祥擺件小公爺第一百八十章 草廬之內教計然,弟子盡需去實習第八百二十章 擺開龍門論貨殖,攤開計利算盈餘(下)第六百七十三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第五百一十六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第二百零五章 先置營造局,再建軍事院第一百四十四章 癡虎抵津門,遊子終歸家第二百四十八章 東廠錦衣衛,無人不生懼第五百六十八章 撂撅驢子順毛摸,鬧騰不得張癡虎第四百零六章 欲展神策重塑事,一派宗師張螭虎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首入都臊閣老,終究上門朱厚照第一百一十三章 殿前內閣定計,京都城前亂局第三百四十八章 新制軍服煞氣足,但需擇人可着衣第七十六章 驚聞奇變,制謀而動第八百零三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肆)第六百六十八章 撲買驚心楊石淙,抽絲剝繭李西涯第五十章 妙安心思,亦無不可第八十七章 雙峰島上演武起,足利妙安對針芒第五百二十一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五)第三百八十章 帶頭納捐洪舟同,塌如雪崩衆商紳第六百七十五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肆)第五百三十二章 精騎三千探車陣,螭虎高塔折射雕第七十五章 雍容豪遮,套話好手第一百四十四章 癡虎抵津門,遊子終歸家第四百七十七章 諸部皆開所屬科,廣納天下讀書子第三百九十二章 粵北綠林風雲涌,結廬盡孝湛甘泉第八百零二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叄)第四百六十七章 作別粵北黔州路,揮手北歸京師去第七百四十五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玖)(補章)第五百一十一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十五)第六百一十四章 兩宮差人輕安撫,科研狂人朱厚照第一百一十七章 蓮如一向宗,大威德明王第六十五章 妙安初陣,大同肥龍第二百四十三章 諸家土司皆心塞,終究須見玉螭虎第一百二十四章 百世輪迴宿慧在,遍閱塵世千餘載第三百三十四章 音韻字典帶標符,助力騰飛教諭部第三百五十六章 天子門生字難扛,邃庵九邊欲平亂第六百二十五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陸)第六百三十四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柒)第一百三十五章 拔除奸佞桃花塢,衝擊公主衆惡徒第八百零四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柒)第二百四十七章 捆了陳甲升,揭出叛逆徒第二百零三章 我做自嘲罵清流,老張護孫不拆臺第七十八章 跟我比名號,真心不知死第一百九十章 國子監前臊臉皮,奸佞國賊當屬你第五百三十六章 形勢終究強於人,韃靼留神不留形(上)第三百二十八章 觸目驚心御書房,若需解決亦不難第一百四十三章 老臣論癡虎,爲卿尋出路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兩府地,文武雙解元第四百五十二章 黔州之徑難於蜀,殺雞儆猴取一寨(中)第二百八十五章 土鱉奸商欲行惡,螭虎教你來做人第三十六章 賞賜給你,就不給錢第四百九十六章 十萬賊寇齊叩關,九邊告急多奔忙第五百八十七章 蓄積暗涌向澎湃,獵網微張待君來(十)第六百三十二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伍)第九章 並非新鮮事,少名傳御前第三十三章 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第五百三十章 女兒心思皆一般,萬般計算火篩汗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衆弟子全豬頭,集體送去挨頓揍第四百零九章 黔路之難勝蜀道,張小公爺催人忙(下)第二百五十三章 晉陽內外大清洗,風起雲涌一夜間
第七百零九章 黔國公爺還舊情,高家英傑高沐恩第七百三十四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玖)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明新風輕吹起,弘治陛下眼珠紅第五百二十二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六)第五百零一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五)第三百九十四章 熱火朝天心皆定,暗流洶涌怒潮來第二百四十八章 東廠錦衣衛,無人不生懼第八百三十四章 垂死掙扎不惜命,狗急跳牆亦兇猛(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是弟子誰管你,嫡傳弟子才肯教第二百四十一章 時報造聲勢,敕建顯忠祠第二百一十七章 武舉會試考三月,天子門生不易得第四十章 奪人風頭,咬我不着第一百四十六章 御前陳請收兵權,金山一座釣諸部第六十一章 王家院子,鮮血鋪地第二十三章 琳琅少年郎,花錢也張狂第六百九十八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捌)第三百七十五章 一聲巨響震祖廟,廣納衆匠入新司第六百七十九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捌)第四百一十五章 四大土司訪羊城,各懷心思主意多(中)第一百五十章 京師風傳建新報,忠義無雙張癡虎第二百四十七章 捆了陳甲升,揭出叛逆徒第三百八十七章 鮮花着錦繁華至,烈火油烹釜欲穿第一百九十三章 春闈終結束,生死撲面來第四百五十六章 黔州乾坤盡在手,改土歸流平盡時(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一衆解元滿天飛,再無一人不服氣第六百三十三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陸)第七百四十三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捌)第五百七十七章 美人多情最難負,哀怨纏綿總不宜第八章 破題有萬卷,考運豈不來第二百九十八章 穩坐泰山看風波,波瀾不驚撫忐忑第六百六十八章 撲買驚心楊石淙,抽絲剝繭李西涯第三百三十二章 教諭部長方信之,老懷寬慰李東陽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明帝國張螭虎,誰敢與我來一戰第七百九十六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捌)第二百七十四章 車陣盡破無依仗,殘軍災民唯死戰第九十一章 姐姐格局不夠大,敢問想做將軍麼第七百二十四章 國朝軍部皆忙碌,炸刺砸門癡虎兒(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槓精天團馬孟敏,噬人猛虎張懋公第八百七十一章 紅鸞星動春始至,雲雨翻覆盡皆知(中)第二百七十八章 瞬息萬變在戰陣,吉祥擺件小公爺第一百八十章 草廬之內教計然,弟子盡需去實習第八百二十章 擺開龍門論貨殖,攤開計利算盈餘(下)第六百七十三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第五百一十六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第二百零五章 先置營造局,再建軍事院第一百四十四章 癡虎抵津門,遊子終歸家第二百四十八章 東廠錦衣衛,無人不生懼第五百六十八章 撂撅驢子順毛摸,鬧騰不得張癡虎第四百零六章 欲展神策重塑事,一派宗師張螭虎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首入都臊閣老,終究上門朱厚照第一百一十三章 殿前內閣定計,京都城前亂局第三百四十八章 新制軍服煞氣足,但需擇人可着衣第七十六章 驚聞奇變,制謀而動第八百零三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肆)第六百六十八章 撲買驚心楊石淙,抽絲剝繭李西涯第五十章 妙安心思,亦無不可第八十七章 雙峰島上演武起,足利妙安對針芒第五百二十一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五)第三百八十章 帶頭納捐洪舟同,塌如雪崩衆商紳第六百七十五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肆)第五百三十二章 精騎三千探車陣,螭虎高塔折射雕第七十五章 雍容豪遮,套話好手第一百四十四章 癡虎抵津門,遊子終歸家第四百七十七章 諸部皆開所屬科,廣納天下讀書子第三百九十二章 粵北綠林風雲涌,結廬盡孝湛甘泉第八百零二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叄)第四百六十七章 作別粵北黔州路,揮手北歸京師去第七百四十五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玖)(補章)第五百一十一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十五)第六百一十四章 兩宮差人輕安撫,科研狂人朱厚照第一百一十七章 蓮如一向宗,大威德明王第六十五章 妙安初陣,大同肥龍第二百四十三章 諸家土司皆心塞,終究須見玉螭虎第一百二十四章 百世輪迴宿慧在,遍閱塵世千餘載第三百三十四章 音韻字典帶標符,助力騰飛教諭部第三百五十六章 天子門生字難扛,邃庵九邊欲平亂第六百二十五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陸)第六百三十四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柒)第一百三十五章 拔除奸佞桃花塢,衝擊公主衆惡徒第八百零四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柒)第二百四十七章 捆了陳甲升,揭出叛逆徒第二百零三章 我做自嘲罵清流,老張護孫不拆臺第七十八章 跟我比名號,真心不知死第一百九十章 國子監前臊臉皮,奸佞國賊當屬你第五百三十六章 形勢終究強於人,韃靼留神不留形(上)第三百二十八章 觸目驚心御書房,若需解決亦不難第一百四十三章 老臣論癡虎,爲卿尋出路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兩府地,文武雙解元第四百五十二章 黔州之徑難於蜀,殺雞儆猴取一寨(中)第二百八十五章 土鱉奸商欲行惡,螭虎教你來做人第三十六章 賞賜給你,就不給錢第四百九十六章 十萬賊寇齊叩關,九邊告急多奔忙第五百八十七章 蓄積暗涌向澎湃,獵網微張待君來(十)第六百三十二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伍)第九章 並非新鮮事,少名傳御前第三十三章 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第五百三十章 女兒心思皆一般,萬般計算火篩汗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衆弟子全豬頭,集體送去挨頓揍第四百零九章 黔路之難勝蜀道,張小公爺催人忙(下)第二百五十三章 晉陽內外大清洗,風起雲涌一夜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