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章:我方繼藩脫離了低級趣味

弘治皇帝一臉懵逼。

金、銀、銅。

這是貨幣啊。

每年朝廷入賬的白銀,不過兩百萬兩,其餘金、銅之類,其實也不多,關內的金、銀、銅礦,幾乎都是朝廷壟斷了的,可沒有用,開採量只有這麼多,少的可憐。

一方面,是開採起來費時費力,尤其是不少的礦場,早就從春秋時期起,就開始挖掘了,這礦脈越挖越深,花費的成本也就越大。

因而,大明缺銀子,朝廷不得不用寶鈔來替代白銀,可問題在於,寶鈔也是以白銀和銅錢作爲儲備的,當朝廷只顧着發寶鈔,其結果呢,人們卻不能用寶鈔換來足額的銀錢,自然而然,也就沒有人相信,寶鈔的價值了。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朝廷缺貨幣,另一方面,也是因爲朝廷的開支太大,這寶鈔濫發的越來越多,最後無法彌補虧空。

河西,居然發現了大量的礦脈。

弘治皇帝臉上,先是一驚,隨後,他呵呵一聲,表示不相信。

這怎麼可能呢………河西那裡……怎麼可能……那裡的山上,都是石頭啊,整個大漠,都是石頭!

“繼藩,你不是玩笑吧?”弘治皇帝眼睛瞪着方繼藩,一臉嚴肅的說道。

方繼藩一臉苦笑:“是真的。”說着,他取出了江臣的書信:“陛下,這是臣的門生江臣,帶人至河西之後,親自勘探之後的結果,那羣山之中,所蘊含的礦藏,無法估量。”

“……”

一下子,所有人都懵了。

他們眼睜睜的看着方繼藩將那書信獻上,而陛下忙是低頭看着書信,從弘治皇帝那一副如喪考妣的臉色來看……這十之八九……是真的……

這方繼藩,完全沒必要開這個玩笑。

劉健突然有一種心疼的感覺。

礦山啊,數不盡的礦山,若是大明沒有放棄河西,又或者是,這礦山沒有賜予方繼藩,這礦脈,就是國庫的啊,每年可以爲國庫,帶來都少真金白銀呢?

謝遷面如死灰。

更無語的是李東陽,李東陽方纔,還在爲此而懊惱,可現在……他竟有點哭笑不得。

開玩笑嘛?

他是戶部尚書,這些年來,關內的礦脈逐漸枯竭,這一點,他比誰都清楚,可現在……

虧得他方纔,還嘲弄方繼藩來着,現在看來……臉有些疼啊,嘴角也在抽搐,自己這是被活生生的打臉了呀。

那張升更是張大着嘴,有雞蛋大,目瞪口呆的盯着方繼藩。

看着衆人奇異的神色,方繼藩嘆了口氣:“陛下對兒臣…………實在是恩重如山……兒臣……不知該如何感激纔好。”

“……”

弘治皇帝默默的放下了書信。

沉默了很久,不知道該說些什麼纔好。

暖閣裡,靜的落針可聞,沒有人發出聲音。

“要不。”方繼藩小心翼翼道:“要不這地,兒臣還是不要了吧,兒臣實在不敢接受如此豐厚的禮物,公主殿下,心裡只想着爲陛下分憂,公主府,就算是窮一些,用度少一點,也沒什麼關係,兒臣和公主殿下,節衣縮食一些,日子,總能勉強過下去。陛下的大計,纔是緊要的事啊,這大漠之地,兒臣……萬萬不敢接受,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弘治皇帝有一種日了狗的感覺。

做了十幾年的皇帝,其實……自己纔是節衣縮食,這些年來,新衣捨不得讓尚衣監裁剪,御膳也盡力的節省,讓張皇后親自在後宮織布,哪一個能像自己這般,扣扣索索的,好不容易攢了一筆內帑,誰曉得……

他深吸一口氣……有些心動了,這地……收回來?

只是……

他似乎放不下這個面子,說出去的話猶如潑出去的水,覆水難收呀,何況他是皇帝,金口玉言,無法更改。

朱厚照此時道:“方繼藩這話就不對了,現在若是收回成命,還讓父皇有什麼臉自稱君父,你聽見過有皇帝才一會兒功夫,就收回成命的嗎?沒有的事。”

“……”弘治皇帝老臉一紅,心口頓時憋着一口氣,疼呀。

他不由的看向劉健。

劉健一臉無語。

甚至……弘治皇帝想要拍死禮部尚書張升,這幾日,都是你張升在這裡絮絮叨叨,拿這大漠之地來調侃,現在……怎麼哪裡是調侃別人,分明是調侃自己,嘲笑了自己嘛!

弘治皇帝看了方繼藩一眼,方繼藩這一次,倒是表現的情真意切,弘治皇帝對方繼藩多少也有一些瞭解,瞧他現在這個樣子,這請求收回成命的奏請,倒不像是假的。

可是……

弘治皇帝心口疼,卻依舊朝方繼藩決定的搖搖頭:“朕說過,大漠之地,賜予卿與秀榮,此事,不容再議了。”

弘治皇帝似主意已決,雖是財帛動人心,且弘治皇帝當真有些後悔了,可事到如今,他終究還是決心,這個好人做到底。

“這樣啊。”方繼藩道:“那兒臣只好卻之不恭了。”

“……”

方繼藩的臉上,又不免露出了得意之色。

這很令人有挫敗感。

方繼藩道:“既如此,那麼這礦產,是否都任由兒臣處置了。”

弘治皇帝心在淌血,呼吸也覺得有不暢了,可他卻打起了精神:“自然任卿處置!”

罷了,就當是嫁妝吧,平時方繼藩怕是沒少腹誹朕小氣,既如此,那麼就索性,就徹徹底底的大方一回。

方繼藩樂了:“好,那麼兒臣就處置了,這礦藏,兒臣全數獻給鎮國府!”

此言一出,頓時譁然。

啥意思。

這些礦藏,你方繼藩都不要了?

這傢伙瘋了吧?

又或者……這小子當真是視錢財如糞土?

劉健等人俱都錯愕的看向方繼藩,仿若他們都聽錯了一般,嘴巴張得老大,一臉的不可置信。

弘治皇帝更是目瞪口呆,怎麼可能,這小子………

方繼藩大義凜然道:“從此之後,那裡的金礦、銀礦、銅礦,都和臣一丁點關係都沒有,兒臣世受國恩,方家享受了幾世的富貴,這一切,都拜大明所賜,因此,兒臣便是吃糠咽菜,這些礦藏,兒臣也絕不要,陛下要賜兒臣大漠之地,兒臣接受了,可這諾大的財富,兒臣悉數贈與太子殿下!”

朱厚照一呆。

全送本宮了……

弘治皇帝倒吸一口涼氣:“繼藩,你這是什麼意思?”

“兒臣別無他意。”方繼藩擡起下巴:“對兒臣而言,功名利祿,都是浮雲而已,金銀珠寶,兒臣視其爲糞土,太子殿下賢明,自設鎮國府以來,爲朝廷立下了不知多少功勞,因此,兒臣奉送這些礦藏,便是希望,太子殿下有了這些財富,能夠更好的爲陛下分憂,這是兒臣的一點小私心,在兒臣看來,只要太子殿下能爲陛下分憂,陛下心情爽朗了,不必在爲這繁雜的事所苦惱,對兒臣而言,就是最大的恩賞,兒臣…………是大大的忠臣啊,還請陛下明鑑。”

“……”

朱厚照聽罷,感動了。

老方他……竟是這樣捨得。

換做是本宮,只怕都沒有這般的義薄雲天吧。

這傢伙,吃錯藥了。

弘治皇帝聽到此處,卻陡然之間,眼眶有些通紅了,嘴角也微微哆嗦起來。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這話,果然沒錯,方繼藩當初給他的印象,雖是機靈,可總是……胡鬧了一些,不分輕重,可今日……

方繼藩心裡卻是偷樂。

礦藏有個什麼用,不就是挖出金銀和銅錢嗎?

佛朗機人殖民天下,到處掠奪金銀,使其王室和貴族們富足無比,可這又如何,他們的財富,能換來什麼?

對於方繼藩而言,大漠之地的意義,並不是挖礦。

真正的意義在於,大量寶藏的發現,會有無數的人前往大漠,採掘這些礦物,到時,無數人圍繞着礦藏,會建立起市集,會有營地,他們需要吃喝,就會有開墾附近的土地,礦物需要冶煉,採礦需要工具,那麼勢必,會有作坊搭建起來,大漠裡地域廣大,人們單靠兩條腿,可能幾天的時間,也抵達不了附近的城鎮,那麼……就需要大量的馬匹,還有大量的貨物需要出入關內,那麼對牛馬的需求只會更大,會有人開始學習養牛和養馬。

礦是鎮國府的,可地卻是我方繼藩的,地上的人,自然也就生是我方繼藩的人,死是我方繼藩的鬼,無數人在這裡衣食住行,那麼開墾出來的地是我的,草場和上頭的牛馬也是我的,甚至冶煉的作坊,也留在了河西,等前往河西追尋財富的人越來越多,大量的礦產採掘出來,無數人藉此機會富足起來,連同了西域諸國的河西,大明勢必會恢復和西域各國的貿易,無數打着朝貢名義的商會將會途徑河西這咽喉之地,最終,留下同時也會帶走無數的財富和商貨。

這……纔是長久之計啊。

相反,礦藏所能得到的,只是貨幣而已,對方繼藩而言,貨幣不夠實在,人、田、牧場、商道、作坊,纔是再實在不過的東西。

第十六章:強買強賣第四百四十二章:陛下 百姓們吃魚度日第五百四十章:出擊吧!飛球第七百一十九章:凱旋第七百六十三章:儒道至理第四百五十三章:我們回來了第八百七十章:朕的好孫子第四百二十章:遍地是朋友第二百零五章:王守仁悟道第一百六十二章:送禮第二百二十一章:真香第八十五章:昏君第四百零五章:龍顏大悅第五百六十章:崛起吧!西山書院第六百四十一章:光耀門楣第四百六十九章:陛下哭了第六百四十二章:我方繼藩不服第一百六十四章:我方繼藩,就服你第二十八章:指路明燈第六百七十四章:萬全之策第一百五十九章:太皇太后美滋滋第六百四十五章:超凡入聖第三百四十九章:三人行必有我師第八百七十六章:用之於民第八百五十四章:一場偉大的變革第四百零九章:今兒,你有難了第三百四十六章:人頭作保第二百五十九章:同理之心第五百八十七章:好漢子第六百五十七章:陛下有旨第六百三十章:出擊第四百五十九章:至死無憾第四百八十七章:倭寇來襲第四百七十章:落花有意 流水有情第六百九十五章:至寶第七百六十五章:志在千里第二百四十八章:治大國如烹小鮮第三百二十八章:聖旨第三百二十六章:郎情妾意第二百三十章:畢生榮耀第三百零九章:臨危一死報君王第四百五十三章:我們回來了第三百九十章:天崩地裂第四百一十一章:大局已定第一百五十九章:太皇太后美滋滋第三百六十九章:確實很香第四十一章:臭味相投第三百一十八章:御前失儀第三百零五章:真香啊第二百一十六章:神農崛起第六百八十七章:神之箭手第三百九十六章:貪天之功第六百四十三章:都尉好本事第五百六十三章:代聖人立言第五百三十一章:龍顏震怒第九十四章:開考第四百二十二章:百無一用是書生第五百五十五章:敢作敢當方繼藩第七百五十章:真甜啊第七百三十五章:神器第四百九十六章:刮目相看第四百三十四章:拜見師祖第六百六十七章:滿朝稱頌第一百三十三章:恃寵而驕第四百九十六章:刮目相看第二百四十九章:方學浩瀚第四百五十章:渾身都是寶第七百二十六章:吃貨的神器第一百一十三章:另請高明第六十八章:什麼都懂第二百四十一章:生與死第一百四十章:太皇太后大怒第七百三十六章:喜報第六百九十二章:殺敵於八百步外第八百四十三章:定軍山第九十三章:春闈第四百三十八章:發大財了第七百二十五章:卿家生了個好兒子啊第一百三十一章:天大的人情第八百七十三章:天下大治第一百四十七章:天縱英才第八百二十章:以和爲貴第一百一十四章:金玉良言第二十八章:指路明燈第三百五十一章:苦盡甘來第八百五十八章:君臣同心第二百五十章:親臨西山第四百二十七章:王霸之道第七百三十七章:富可敵國第三百八十章:神箭第三百七十五章:峰迴路轉第一百五十五章:既爲自己,也爲蒼生第五百零五章:我們回來了第三百八十八章:龍恩浩蕩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兵敗如山倒第四百三十一章:這就是聖人之道第八百二十九章:義薄雲天朱厚照第二百五十五章:殿下才高八斗第三百零八章:天下之福第七百三十六章:喜報
第十六章:強買強賣第四百四十二章:陛下 百姓們吃魚度日第五百四十章:出擊吧!飛球第七百一十九章:凱旋第七百六十三章:儒道至理第四百五十三章:我們回來了第八百七十章:朕的好孫子第四百二十章:遍地是朋友第二百零五章:王守仁悟道第一百六十二章:送禮第二百二十一章:真香第八十五章:昏君第四百零五章:龍顏大悅第五百六十章:崛起吧!西山書院第六百四十一章:光耀門楣第四百六十九章:陛下哭了第六百四十二章:我方繼藩不服第一百六十四章:我方繼藩,就服你第二十八章:指路明燈第六百七十四章:萬全之策第一百五十九章:太皇太后美滋滋第六百四十五章:超凡入聖第三百四十九章:三人行必有我師第八百七十六章:用之於民第八百五十四章:一場偉大的變革第四百零九章:今兒,你有難了第三百四十六章:人頭作保第二百五十九章:同理之心第五百八十七章:好漢子第六百五十七章:陛下有旨第六百三十章:出擊第四百五十九章:至死無憾第四百八十七章:倭寇來襲第四百七十章:落花有意 流水有情第六百九十五章:至寶第七百六十五章:志在千里第二百四十八章:治大國如烹小鮮第三百二十八章:聖旨第三百二十六章:郎情妾意第二百三十章:畢生榮耀第三百零九章:臨危一死報君王第四百五十三章:我們回來了第三百九十章:天崩地裂第四百一十一章:大局已定第一百五十九章:太皇太后美滋滋第三百六十九章:確實很香第四十一章:臭味相投第三百一十八章:御前失儀第三百零五章:真香啊第二百一十六章:神農崛起第六百八十七章:神之箭手第三百九十六章:貪天之功第六百四十三章:都尉好本事第五百六十三章:代聖人立言第五百三十一章:龍顏震怒第九十四章:開考第四百二十二章:百無一用是書生第五百五十五章:敢作敢當方繼藩第七百五十章:真甜啊第七百三十五章:神器第四百九十六章:刮目相看第四百三十四章:拜見師祖第六百六十七章:滿朝稱頌第一百三十三章:恃寵而驕第四百九十六章:刮目相看第二百四十九章:方學浩瀚第四百五十章:渾身都是寶第七百二十六章:吃貨的神器第一百一十三章:另請高明第六十八章:什麼都懂第二百四十一章:生與死第一百四十章:太皇太后大怒第七百三十六章:喜報第六百九十二章:殺敵於八百步外第八百四十三章:定軍山第九十三章:春闈第四百三十八章:發大財了第七百二十五章:卿家生了個好兒子啊第一百三十一章:天大的人情第八百七十三章:天下大治第一百四十七章:天縱英才第八百二十章:以和爲貴第一百一十四章:金玉良言第二十八章:指路明燈第三百五十一章:苦盡甘來第八百五十八章:君臣同心第二百五十章:親臨西山第四百二十七章:王霸之道第七百三十七章:富可敵國第三百八十章:神箭第三百七十五章:峰迴路轉第一百五十五章:既爲自己,也爲蒼生第五百零五章:我們回來了第三百八十八章:龍恩浩蕩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兵敗如山倒第四百三十一章:這就是聖人之道第八百二十九章:義薄雲天朱厚照第二百五十五章:殿下才高八斗第三百零八章:天下之福第七百三十六章:喜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