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大智大勇

朱厚照看了自己的父皇一眼,依舊沒有停下了的意思,口裡繼續道:“父皇總是說要體民所苦,敢問父皇,真正知道民間疾苦嗎?”

“這……好了……朕……”

朱厚照:“父皇不知道!”

弘治皇帝真的是低估了朱厚照的戰鬥力了。

這可是個寧願揹着無數罵名,在歷史上,和大臣們硬槓了一輩子的人。

屬於打死也不會悔改的頑石。

此時,朱厚照接着:“父皇爲何不知道呢?”

“……”弘治皇帝卻是有點惱怒了。

可是朱厚照則是好整以暇地繼續道:“因爲父皇不會洗衣。”

“……”

“父皇怕是連生火都沒有生過吧?”

弘治皇帝居然無法反駁,因爲……他確實不會。

“父皇更不知如何削土豆!”

“這不是皇帝應當做的事。”弘治皇帝忍不住反駁。

“不對。”朱厚照搖着頭,斬釘截鐵地道:“皇帝不去真正體驗這些,那麼對那民間疾苦其實就只是空談,而父皇每日掛在嘴邊的愛民如子,豈不是成笑話嗎?往常,父皇最喜歡拿聖人之道來教訓兒臣。”

“可聖人之道里的仁政,父皇每天念,反反覆覆的念,沒日沒夜的念,敢問父皇,何爲仁政?”

弘治皇帝想不到,這兒子竟教訓起爹起來了。

他的自尊心,有些接受不了。

朱厚照卻是侃侃而談,此時此刻,他像極了王守仁,似乎已將弘治皇帝當做自己的學生了:“沒有同理之心,自以爲是的,以爲自己知道百姓疾苦,這樣的人卻身居高位,一言決定萬千百姓的生死,父皇,這是不是很可笑?父皇不會生火,不會洗衣,不會造飯,不知這米是從何而來,卻決定了勸農、卻教導天下的州府去賑濟災民,這……不可笑嗎?”

“父皇不會騎馬,不會射箭,對大明的軍戶,他們過着什麼樣的日子,甚至一無所知,居然要決定戰爭,決定如何操練天下的兵馬,這又可笑不可笑?”

“父皇,要知百姓疾苦,說其實很容易。可口裡說說,誰不會?父皇從前敦敦教誨兒臣,當然很輕巧。可是真正要體驗百姓疾苦,卻很難,難如登天,非大智大勇之人都無法做到。”

弘治皇帝的臉,騰地一下紅了。

這傢伙……等於是指着和尚罵禿驢,還真是反了。

可朱厚照很認真,他才懶得管弘治皇帝怎樣想呢,現在問得自己的的父皇難以反駁,這種感覺很好,更促使了他的勇氣,而且有些事真真是不吐不快!

於是朱厚照便又道:“什麼是民間疾苦呢?臣卯時不到就得起牀,要捲起鋪子,要給土豆削皮……父皇你看……”

說到這裡,朱厚照伸出了自己的手,露出手背,手背上的幾道傷口顯得刺眼。

傷口雖然癒合了,卻依舊觸目驚心,弘治皇帝一愣,卻又聽朱厚照道:“這邊是削皮時割的,看着很疼嗎?是真的很疼。可疼也得削,因爲……要過日子啊。大家現在能吃的,無非就是土豆泥而已,兒臣這算是幸運的了,這畢竟是在西山,日子終究比尋常百姓過的好一些。”

“父皇其實也應該覺得土豆泥其實也甚美味吧!可若是餓上父皇一天,或是讓父皇吃一碗黃米粥,父皇便會覺得很好吃了。兒臣就喜歡吃土豆泥,因爲兒臣太累,太餓,吃飽了肚子,泡茶是休想的,得去幹農活,從早到晚,無論颳風下雨,寒冬酷暑,都是不能停的,停了就要餓肚子!而農人們耕作,並不是因爲靠朝廷一部勸農書,因而就精神百倍,願意去開墾了。”

“對他們而言,朝廷過於遙遠,只要官府不來尋他們的麻煩,那麼朝廷就是好朝廷,陛下就是好皇上,父皇可知道,那些流民說起從前在鄉下種地時,最擔心的是什麼嗎?”

“什麼?”弘治皇帝雖是有些惱怒,可多少,還是願意聽朱厚照講述這些的。

看着朱厚照老神在在,娓娓道來的樣子,弘治皇帝竟有些錯覺,就彷彿是在自己和一個地方上頗有政績的地方官奏對。

當然,朱厚照比較作死,說的話,比較尖銳!

朱厚照道:“百姓們最害怕的,反而是朝廷的勸農書……”

弘治皇帝很是訝異,皺眉道:“勸農書?”

朱厚照道:“放眼滿朝文武,其實有幾個知道怎麼種地的?可陛下呢,非要去關心農人們怎麼種地,陛下一關心,一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大臣們,自然也就要到引經據典來爲陛下勸農張羅,寫出那華美的文章!可這麼一羣只吃過白米飯的傢伙,居然大言不慚的教授農人們如何耕地,接着這勸農書,父皇是看得血脈噴張,心潮澎湃,興致勃勃的還頒發下去……”

“父皇您想想看,您是皇帝,是天下之主,您不會種地,大臣們也不會種地,你們只知道吃,你們下的旨意,各地的州府敢怠慢嗎?他們自然是不敢怠慢的,可事實上,各地州府的官員,又有幾個人知道怎麼耕地呢?他們也不知道,只知道陛下極關注此事,只知道這勸農書乃是聖意,於是乎,他們爲了上意,免不得要推廣這勸農書,結果就是差役們到處下鄉下里,差役們到了,自要吃喝,要有人服侍,得有人供其差遣,本就是在春耕的時節,多少人忙得不可開交……卻還需應付這些官派。”

“兒臣聽到這些的時候,心裡就在想,父皇看完了勸農書,一定極感動的,自認爲自己又爲天下百姓辦了一件大好事吧。可父皇感動了,滿朝的大臣們也很是欣慰,認爲自己總算是爲百姓做了事,將來載入史冊裡,也有一句勸農桑的評價!可是兒臣唯一的念頭就是,你們什麼都不懂,還天天抱着一本論語說什麼仁政,什麼急民所急,苦民所苦,成日在廟堂裡瞎折騰,這簡直就是道貌岸然,個個像人,卻不幹人事,用着民脂民膏,養着一羣這樣的廢物。”

“……”

聽到這裡,方繼藩眼皮子一跳,他敏銳的感覺到,朱厚照的面上,隱隱有血光之災的徵兆。

方繼藩連忙道:“陛下,不要誤會,太子罵的是大臣,是百官,不是陛下,陛下還是很聖明的,這一點,普天之下,無人不知,陛下寬宏大量,最聖明之處就是能夠從善如流,這一點,臣最是欽佩的,我大明自陛下登基而始,陛下就從未梃杖過大臣,這一點已爲宇內所稱頌,這一點,請繼續保持……啊……”

方繼藩一面說,一面小心翼翼地觀察着弘治皇帝的面色。

太子這傢伙,真是口沒遮攔啊,這種事,你婉轉一點說嘛,這叫勞苦功高,你特麼的直接罵滿朝君臣不是東西,這不是找死嗎?

今日……午門之外,難道會有兩個好漢被拉去打靶,啊,不,打屁股?

弘治皇帝焦慮地摩挲着案牘,擰着深深的眉頭道:“這些,是你的體會?”

朱厚照頷首點頭:“這是兒臣的體會。”

弘治皇帝面上沒有絲毫的表情,尤其是朱厚照那一句不幹人事,令他的臉色愈發的鐵青。

他又沉默了,過了半響,直直地盯着朱厚照,才道:“這也是方繼藩,與王守仁教授你的吧?”

朱厚照道:“和他們沒關係,這些話,兒臣進宮之前也在想,是不是該說,不說,父皇就會繼續這樣錯下去,自以爲聖明,實則和歷來的暴君昏君沒有什麼分別。所以兒臣在想,兒臣得說。”

“只是你一個人想出來的?”弘治皇帝冷笑:“到現在,你還想騙朕?”

說着,猛拍案牘。

朱厚照有點心虛了。

他是後知後覺,方纔的時候侃侃而談,一時爽了,事後覺得可能要糟,便汗顏道:“其實……其實劉瑾……也教了一些。”

“劉瑾?”

弘治皇帝怒氣衝衝地看着朱厚照。

朱厚照便默不作聲了。

此時,弘治皇帝的目光落在了方繼藩的身上,厲聲道:“方繼藩,你來說。”

“啥?”方繼藩呆了一下。

弘治皇帝冷冷地看着方繼藩:“太子殿下,謊話連篇,又想賴在劉瑾身上,你不是每日都和太子廝混嗎?朕來問你,這是誰教他的。”

在弘治皇帝的怒目下,方繼藩頓時像鬥敗的公雞,怯怯地道:“臣好像教了一點。”

“王守仁呢?”

“王守仁沒有!”方繼藩倒是有義氣的,頓時信誓旦旦的道:“王守仁不過是臣的門生,他能有什麼學問。”

“當初你不是口口聲聲說新學乃是王編修悟出來的嗎,現在卻又說他什麼都不懂?”

“這…沒錯,新學的確就是臣膽大包天瞎琢磨出來的,臣有萬死之罪,以後再不敢放肆了…”

“有罪的時候,新學就是你的,沒罪的時候,就是你的門生王守仁的,你這腦疾,朕還真是看不懂啊。”弘治皇帝厲聲道。

“這……”方繼藩仔細的琢磨了一下,很老實的道:“其實……臣自己也看不懂……陛下恕罪,太子確實糊塗。”

第十章:校閱第六百八十章:天子門生第七百八十三章:草原上冉冉升起的新星第八章:哥要一飛沖天第三百一十章:聖人之心第二百零七章:海晏河清第六百一十章:曠世奇功第四百五十六章:海上巨利第八百三十八章:知恥而後勇第六百三十三章:喜迎王師第七百四十九章:大開眼界第八百三十八章:知恥而後勇第五百零四章:讚譽有加第四百二十八章:厚顏無恥第七百七十九章:大捷入宮第二十四章:祖墳冒青煙第八百二十一章:利國利民(三更求月票)第二百一十八章:收穫第二百一十七章:神機妙算第五百六十六章:今科之後 還有誰第五百二十二章:定遠平波第一百九十四章:君憂臣辱第八百八十五章:天方夜譚第五百三十五章:恩旨第七百一十六章:寧王必須死第二百九十六章:龍顏大悅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化敵爲友第八十三章:窮爲萬惡之源第六百五十五章:厚賜第五百零一章:營救成功第五百一十四章:軍功來了第二十八章:指路明燈第三百四十八章:愛民如子朱厚照第六十九章:何不食肉糜第十一章:少爺英明第三百三十二章:御前哭訴第四百三十四章:拜見師祖第一百八十二章:殿下聖明第四百七十二章:師徒相見第五百三十五章:恩旨第五百零六章:見過太皇太后第八百二十三章:廷議第三百四十六章:人頭作保第八百八十四章:重大發現(感謝土豪同學)第七百四十七章:欽命巡西山第五百六十五章:霸榜第八百三十八章:知恥而後勇第一百一十八章:聖人的煩惱第六百四十五章:超凡入聖第八十八章:夜半無虛席第四百三十章:亞聖第五百九十三章:萬人空巷第四百八十六章:寧波兒女皆抗倭第十五章:龍種第四百二十九章:一論高下第三百六十九章:確實很香第七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第一百三十七章:將計就計第三百五十一章:苦盡甘來第三百四十二章:大開眼界第七百零一章:神兵利器第一百二十六章:神器第二百一十一章:扶朕起來第六百四十九章:沒錯 就是烏鴉嘴第七百三十章:回家第七百五十九章:利國利民第二百九十章:吐氣揚眉第七百五十一章:炸上天第八百二十四章: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第八百零七章:長生無極第八百六十一章:不愧爲聖人第八百一十六章:爲政以德(三更求月票!)第三百七十四章:師命第七百三十五章:神器第一百二十二章:關乎社稷第七百一十九章:凱旋第六百五十四章:天降龍孫第七百六十二章:脫離了低級趣味的劉公公第八章:哥要一飛沖天第三百一十章:聖人之心第三百三十七章:太子施教有方第四百一十四章:牆倒衆人推第七百四十二章:跑馬圈地第七百九十八章:堂皇大明宮第六百一十五章:可憐天下父母心第四百九十二章:天大的捷報第三十二章:光宗耀祖第七十一章:見駕第六百七十二章:愛民如子方繼藩第五百四十五章:知音難覓第四百一十八章:有心人第五百四十三章:大獲全勝第八百六十七章:天下譁然第四百七十九章:平西候進獻大禮第三百六十六章:御駕西山第二百八十八章:峰迴路轉第八百七十一章:此大功也第四百三十章:亞聖第五百零四章:讚譽有加第四百五十七章:帝心
第十章:校閱第六百八十章:天子門生第七百八十三章:草原上冉冉升起的新星第八章:哥要一飛沖天第三百一十章:聖人之心第二百零七章:海晏河清第六百一十章:曠世奇功第四百五十六章:海上巨利第八百三十八章:知恥而後勇第六百三十三章:喜迎王師第七百四十九章:大開眼界第八百三十八章:知恥而後勇第五百零四章:讚譽有加第四百二十八章:厚顏無恥第七百七十九章:大捷入宮第二十四章:祖墳冒青煙第八百二十一章:利國利民(三更求月票)第二百一十八章:收穫第二百一十七章:神機妙算第五百六十六章:今科之後 還有誰第五百二十二章:定遠平波第一百九十四章:君憂臣辱第八百八十五章:天方夜譚第五百三十五章:恩旨第七百一十六章:寧王必須死第二百九十六章:龍顏大悅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化敵爲友第八十三章:窮爲萬惡之源第六百五十五章:厚賜第五百零一章:營救成功第五百一十四章:軍功來了第二十八章:指路明燈第三百四十八章:愛民如子朱厚照第六十九章:何不食肉糜第十一章:少爺英明第三百三十二章:御前哭訴第四百三十四章:拜見師祖第一百八十二章:殿下聖明第四百七十二章:師徒相見第五百三十五章:恩旨第五百零六章:見過太皇太后第八百二十三章:廷議第三百四十六章:人頭作保第八百八十四章:重大發現(感謝土豪同學)第七百四十七章:欽命巡西山第五百六十五章:霸榜第八百三十八章:知恥而後勇第一百一十八章:聖人的煩惱第六百四十五章:超凡入聖第八十八章:夜半無虛席第四百三十章:亞聖第五百九十三章:萬人空巷第四百八十六章:寧波兒女皆抗倭第十五章:龍種第四百二十九章:一論高下第三百六十九章:確實很香第七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第一百三十七章:將計就計第三百五十一章:苦盡甘來第三百四十二章:大開眼界第七百零一章:神兵利器第一百二十六章:神器第二百一十一章:扶朕起來第六百四十九章:沒錯 就是烏鴉嘴第七百三十章:回家第七百五十九章:利國利民第二百九十章:吐氣揚眉第七百五十一章:炸上天第八百二十四章: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第八百零七章:長生無極第八百六十一章:不愧爲聖人第八百一十六章:爲政以德(三更求月票!)第三百七十四章:師命第七百三十五章:神器第一百二十二章:關乎社稷第七百一十九章:凱旋第六百五十四章:天降龍孫第七百六十二章:脫離了低級趣味的劉公公第八章:哥要一飛沖天第三百一十章:聖人之心第三百三十七章:太子施教有方第四百一十四章:牆倒衆人推第七百四十二章:跑馬圈地第七百九十八章:堂皇大明宮第六百一十五章:可憐天下父母心第四百九十二章:天大的捷報第三十二章:光宗耀祖第七十一章:見駕第六百七十二章:愛民如子方繼藩第五百四十五章:知音難覓第四百一十八章:有心人第五百四十三章:大獲全勝第八百六十七章:天下譁然第四百七十九章:平西候進獻大禮第三百六十六章:御駕西山第二百八十八章:峰迴路轉第八百七十一章:此大功也第四百三十章:亞聖第五百零四章:讚譽有加第四百五十七章: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