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朝中有小人作祟

(非常感謝‘cmrr“和‘apharmy’的慷慨捧場和月票支持。)

天水郡鷹揚郎將韓子良加食邑五百戶,加封藍田縣開國伯,官升從四品昭勇將軍,兼天水郡鷹揚郎將。

隴西郡鷹揚郎將李落歌加食邑五百戶,加封文峰縣開國伯,官升從四品昭勇將軍,兼隴西郡鷹楊郎將。

果毅都尉裴元慶加食邑五百戶,加封甘谷縣開國伯,官升爲金城郡鷹楊郎將。

都尉王君臨加食邑五百戶,加封秦安縣開國伯,官升正五品果毅都尉。

……

封賞之後,隋帝的聖旨又表達最後一層意思——就是經此一戰,大隋短時間內不但已經無力西進,而且大隋朝廷將以最快的速度運轉起來,調集重兵駐守邊關,在魚俱羅和陳三思帶領下修建軍寨、軍堡,防備西突厥和吐谷渾殘部反撲。

當然,大隋朝廷還要精選能吏良官迅速平定新得的武威、張掖和西平三郡形勢,真正控制這三郡百姓和土地。

……

“王君臨,此次大戰,你居功至偉,單是戰功當爲我大軍上下第一人,但卻只官升果毅都尉,你心中可是有不服之意?”武威郡城中,魚俱羅臨時府邸中,魚俱羅看着王君臨,若有深意的問道。

“末將沒有不服之意。”王君臨面無表情,但心中卻是暗自憤慨,他雖然在短短兩個月內立下赫赫戰功,但每一次都堪稱是九死一生,稍有疏忽便死無葬身之地。可最後封賞與他所立戰功明顯不符,這讓他怎麼能夠心服口服。

魚俱羅嘆了口氣,說道:“此次朝廷封賞以你的結果最是不公,然後便是劉方。你可知這是爲何?”

魚俱羅話語中已經有考究之意,王君臨自封賞下來之後,也深入思考過這個問題,此時不用再想,便說道:“末將以爲當是朝廷中有小人作祟。”

魚俱羅說道:“武將打仗,文官評功,皇帝封賞。自秦漢以來便已成定例。你初入官場不足三個月,能想到這一點已經很不錯了。”

王君臨一咬牙,說道:“敢問大都督,背後暗箭傷人之小人爲何人?”

魚俱羅略一遲疑,說道:“劉方封賞太薄是因爲有治書侍御史,監軍王文軒彈劾其爲搶功而不顧大局,致使大軍被堵在水泉關以南,差點導致金城被破。這一點,其實也並不算強詞奪理,所以劉方雖然是此次大戰中戰功僅次於你之人,但封賞最薄。當然,根本原因還是劉方與王文軒本身就不和,而朝中又沒有人爲劉方說話的緣故。”

頓了一下,魚俱羅又說道:“至於你,卻是因爲你火燒水泉關一戰,倍受朝廷爭議,特別是昌平王邱瑞帶領數十名文官聯名向陛下彈劾你爲人殘暴,甚至請求嚴懲於你。幸虧本帥上書力保,再加上你連立大功,最後陛下才不計你火破水泉關之功,也不計殘暴之過。最終只是以你毀去突厥糧草大營之功,再加封果毅都尉和開國縣伯。”

王君臨臉色難看,沉思半響之後,問道:“大都督,昌平王邱瑞對末將發難,是否因麥積鎮張家勾結戈刀部,被滿門抄斬一事。”

魚俱羅讚賞道:“沒錯,那張家女兒是昌平王邱瑞庶子小妾。”

王君臨苦笑一聲,說道:“原來如此。”

魚俱羅笑了笑,說道:“其實以本帥看來,這邱瑞反而幫了你大忙。”

王君臨神色一怔,說道:“末將有些不明白,請大都督解惑。”

魚俱羅說道:“古人云 :故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衆必非之。前鑑不遠,覆車繼軌。你可知這是何意?”

王君臨聞言,渾身一震,瞬間臉色變得蒼白,額頭滲出冷汗,臉顯後怕之色,他突然發現他這些天一心想着升官,取得高位,卻將無形中的危機給忽略了。

他在短短兩個多月從一個士兵,晉升爲正五品果毅都尉,這在大隋建國以來都是頭一份的。而他在大隋沒有半點根基,即使有魚俱羅給他撐腰,但也無濟於事,因爲魚俱羅本身也只是一個武將而已。

而大隋的天下卻是門閥世家的天下。細細想一下,這一次封賞之人,魚俱羅作爲開國大將,一軍統帥不算,只有他和劉方二人不是門閥世家之人。看裴元慶、韓子良、宇文寒峰等人哪一個不是門閥世家嫡系。再看獨孤陌玉,犯了如此重罪,換做是其他人,早就被砍了頭,全家都被抄斬。可事實上,獨孤陌玉只是被免去雍州總管一職,閒置在家,獨孤家族更是沒有受到半點影響。

魚俱羅眼見王君臨已經明白他的意思,不由一臉讚賞的點了點頭,說道:“你應該慶幸,這一次若非你立下赫赫戰功,已經入了陛下之眼,即使是昌平王邱瑞都已經無法隨意揉捏於你,否則你如今除了死,只有亡命天涯之路了。”

王君臨單膝跪地,一臉真摯的說道:“末將多謝大都督提攜點化之恩,以後必將爲大都督效犬馬之勞。”

魚俱羅坦然接受王君臨大禮,說道:“起來吧!”

王君臨起身,魚俱羅又說道:“昌平王邱瑞此人極爲好面子,而且睚眥必報,張家人的死活他其實根本不會放在心上,但你一個小小的果毅都尉敢不給他面子,借勢滅了張家,他便不會放過你。我已經得到消息,邱瑞已經找人意欲調動你前往京城軍中任職,到時候在京城重地,你一個小小的果毅都尉,手中又無兵權,昌平王府想要害死你易如反掌。”

王君臨聞言,臉色一變,說道:“請大都督庇護末將。”

他知道魚俱羅有拉攏他的意思,但他同樣相信魚俱羅所說句句屬實。所以,他此時心中殺機如潮,心中暗暗發誓,終有一日勢必將馬踏昌平王府,血濺邱氏族人。

魚俱羅說道:“我會替你向朝廷和陛下請示,將你放在邊軍任職,擔任高臺城守將,麾下五個團,兩千騎兵,三千步兵,共計五千人馬。你可願意?”

王君臨聞言,頓時大喜,連忙說道:“末將願意,多謝大都督。”

能夠擔任一方主將正是王君臨心中所願,雖然只有五千人馬,但在面對昌平王府這等龐然大物時也感覺有了一點點底氣不是。

……

……

王君臨在第二日便帶着他本來的一千部署離開了金城,前往張掖郡往突厥方向的邊關重鎮——高臺城。他另外四千個新的部屬,是隨劉方和裴元慶追殺吐谷渾餘孽的大軍中的一部分,大軍往回撤的時候,這四千人奉命留守高臺城。

三天後,王君臨帶人來到高臺城時,四千守軍和管理城中百姓的十多名官吏全部出城迎接,沒有人敢怠慢絲毫。

因爲毒破隴西和火燒水泉關這兩場戰役緣故,王君臨如今兇名卓著,毒名遠揚,即使是最桀驁不馴士兵,或者資格再老的都尉,都不敢在他面前擺任何架子。開玩笑,一桶毒毒死一萬多人,一把火燒死四萬人。這種事跡遠比帶領大軍斬殺十萬,甚至二十萬,還要讓任何人震撼。

王君臨當場宣佈了魚俱羅的最新任命,這不光是他成爲高臺城守將的任命,主要是他成爲果毅都尉,麾下有五個團,每個團都有統領一千軍隊的都尉。

得益於魚俱羅的照顧,王君臨麾下五個都尉都是王君臨的老部署。

王君臨因昌平王邱瑞帶人彈劾他殘暴不仁,最後所獲得的封賞不足他所立赫赫戰功五分之一,但這些軍功卻是實實在在的,沒有人敢抹殺,在王君臨極力要求和推薦下,魚俱羅也極爲給他面子,將他的這些戰功分潤到了王君臨的老部下身上。

如今,王君臨麾下五個都尉,分別是周虎、武三、姜木啷、李祥和蘇長青。喬正偉等還活着的十來個斥候也被提升爲百人長。而武四表示願意成爲王君府的家將,侍奉左右,王君臨勸阻無果之後,也欣然接受。

高臺城這四千人原本有四個都尉,武三等四人佔據了他們的位置,這四人自然心中不爽,但卻不敢在王君臨面前表現出來,在王君臨客氣的給他們一人送了五十兩銀子作爲盤纏之後,便爽快的和武三、武四、姜木啷和蘇長青四人做了交接,然後很痛快的離開,回雍州總管府,那裡自然有他們新的任命。

進入高臺城,將城防部署好之後,王君臨便迫不及待的帶領五十名親兵開始巡城。這是他來到這個時代得到的第一個自己絕對說了算的城池,雖然面積規模小了一點,人口也不多。但他依然興致高昂。

高臺城是緊靠祁連山餘脈高臺山而建,城牆高有三丈,而旁邊的高臺山高約三兩百米,頗爲險峻,四周陡光滑,難以攀爬,且是一座石山,山上全部是花崗岩,這高臺城便就地取材,用山上方石所修建,堅固異常。

高臺城面對西突厥方向呈弧形,長約有五里,寬只有三裡左右,可容納三四萬人,目前除了五千駐軍外,還有本來就住在其中的一千餘戶漢胡混雜的百姓。

第八十六章 比武第二百六十七章 我要煉蟲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上官虎的悲哀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實戰訓練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羅藝的四萬騎兵第九百五十三章 一場好戲第九百五十章 小人的用處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榆林郡太守第九百六十九章 射殺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賊首們的想法第九百三十一章 城下數萬死屍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與無首一號的拼死(二第六百一十二章 王君臨的擔憂第三百零五章 追殺(一)第七百八十四章 興奮的齊王第七百四十六章 史上最愛面子的皇帝第七百零五章 中毒第三十二章 戰爭的尾聲第三百九十三章 與李氏宗主的會面第六百三十八章 先皇大行新皇登基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回到范陽郡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李密之死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武器裝備是第一戰力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使者在山上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密諜第一百四十章 開隋第一老第一百六十一章 這是天罰?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楊素的殺手鐗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中原五朵金花第九百七十二章 捨不得孩子殺不死狼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溫柔背後的殺機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李淵還是那個李淵第四百二十四章 少婦月狐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長安城內的秘密武器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控制着一切的聶小雨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死亡的影子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敢擋路者殺無赦第七百四十一章 逼婚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破城(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獨孤皇后的病情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李靖的消息第八百一十章 宇文成都的提醒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宇文述死前的謀算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水戰(中)第六百零八章 大獲全勝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李世民的眼光第二百四十二章 五毒鼎第九百五十二章 最隱晦的殺機(第五更)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子的怒火第八百零八章 挑釁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朱粲的王宮和李世民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神秘消失的瓦崗營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唐軍全軍覆沒第九百八十六章 最後的瘋狂(三)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大火燒了火神殿第五百六十一章 探監第一千零九章 奇兵尉遲敬德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報仇雪恨的百姓第八百零九章 比試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作戰計劃第八百一十三章 險象環生第六百七十章 楊諒之死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撤退與伏擊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死要面子的楊廣第八百四十章 彈劾王君臨第四百五十五章 風起雲涌第八十章 賞賜美女第二百七十八章 迷路第二百八十二章 牛進達的怒火第五百零一章 楊麗華變壞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謀反的證據第八百九十三章 一窩端了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上鉤第五十三章 五百藏兵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人口才是最寶貴的資源第六百九十三章 參賭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楊空蟬的心思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狹路相逢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百濟國的使者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樑國的十萬大軍第八百五十四章 天子西巡第七百三十五章 如履薄冰的面聖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兩個絕佳人選第五百七十章 權力的妙用和出獄第六百五十五章 楊諒的四大心腹第一百四十八章 你是我的男人(第四章)第一百六十三章 受刺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逃命的李世民第三百八十一章 瘋狂的商隊第二百七十章 威逼利誘第七百六十八章 關隴貴族的密謀(上)第四百零三章 此生再無夫妻緣分第二百二十九章 摧枯拉朽(三)第六百六十三章 太原城第四百零七章 山中同路人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大戰才真正的開始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毒王西北舊部第七百五十二章 打造出了明星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遍地餓殍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風起雲涌
第八十六章 比武第二百六十七章 我要煉蟲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上官虎的悲哀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實戰訓練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羅藝的四萬騎兵第九百五十三章 一場好戲第九百五十章 小人的用處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榆林郡太守第九百六十九章 射殺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賊首們的想法第九百三十一章 城下數萬死屍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與無首一號的拼死(二第六百一十二章 王君臨的擔憂第三百零五章 追殺(一)第七百八十四章 興奮的齊王第七百四十六章 史上最愛面子的皇帝第七百零五章 中毒第三十二章 戰爭的尾聲第三百九十三章 與李氏宗主的會面第六百三十八章 先皇大行新皇登基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回到范陽郡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李密之死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武器裝備是第一戰力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使者在山上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密諜第一百四十章 開隋第一老第一百六十一章 這是天罰?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楊素的殺手鐗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中原五朵金花第九百七十二章 捨不得孩子殺不死狼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溫柔背後的殺機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李淵還是那個李淵第四百二十四章 少婦月狐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長安城內的秘密武器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控制着一切的聶小雨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死亡的影子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敢擋路者殺無赦第七百四十一章 逼婚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破城(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獨孤皇后的病情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李靖的消息第八百一十章 宇文成都的提醒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宇文述死前的謀算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水戰(中)第六百零八章 大獲全勝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李世民的眼光第二百四十二章 五毒鼎第九百五十二章 最隱晦的殺機(第五更)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子的怒火第八百零八章 挑釁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朱粲的王宮和李世民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神秘消失的瓦崗營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唐軍全軍覆沒第九百八十六章 最後的瘋狂(三)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大火燒了火神殿第五百六十一章 探監第一千零九章 奇兵尉遲敬德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報仇雪恨的百姓第八百零九章 比試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作戰計劃第八百一十三章 險象環生第六百七十章 楊諒之死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撤退與伏擊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死要面子的楊廣第八百四十章 彈劾王君臨第四百五十五章 風起雲涌第八十章 賞賜美女第二百七十八章 迷路第二百八十二章 牛進達的怒火第五百零一章 楊麗華變壞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謀反的證據第八百九十三章 一窩端了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上鉤第五十三章 五百藏兵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人口才是最寶貴的資源第六百九十三章 參賭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楊空蟬的心思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狹路相逢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百濟國的使者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樑國的十萬大軍第八百五十四章 天子西巡第七百三十五章 如履薄冰的面聖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兩個絕佳人選第五百七十章 權力的妙用和出獄第六百五十五章 楊諒的四大心腹第一百四十八章 你是我的男人(第四章)第一百六十三章 受刺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逃命的李世民第三百八十一章 瘋狂的商隊第二百七十章 威逼利誘第七百六十八章 關隴貴族的密謀(上)第四百零三章 此生再無夫妻緣分第二百二十九章 摧枯拉朽(三)第六百六十三章 太原城第四百零七章 山中同路人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大戰才真正的開始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毒王西北舊部第七百五十二章 打造出了明星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遍地餓殍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風起雲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