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關鍵一招

接下來,小河鎮上,魏徵逐步推行各種政策制度。

首先便是減免丁稅、差役及各種人頭攤派,這項政策對鄭成傑等鄉紳禮儀損害不大,更何況即使損害大也不敢反對。

此外,便是在小河鎮上全面推行范陽銅元,嚴令大隋銅錢和金銀都不能再進行交易,但專設官行衙門,可以用大隋銅錢和金銀兌換范陽銅元。

這一點推行起來絲毫不難,因爲遠東軍控制着鎮上的物資,而且規定只能用范陽銅元繳納租稅,只能用范陽銅元向范陽商會剛剛在小河鎮設的物資站購買所需鹽鐵茶布等物資。

而且讓小河鎮所有人感到驚歎和震撼的是,范陽商會的物資好像是個無底洞,他們想要買任何物品都有,而且從來都不會缺貨。

鑄幣發行最忌能放不能收。要是官府一味濫造銅元,而沒有收回的渠道,銅元就極可能會大幅貶值,故而地方會極力抵制,包括當今大隋在內,歷朝代有不少朝廷都幹過這種殺雞取卵的蠢事。

但魏徵在小河鎮規定只能用范陽銅元繳稅,而主要生活物資又只能向范陽商會購買,這一下子從根本上保證了范陽銅元的穩定,所以幾天時間,范陽銅元便被小河鎮所有百姓愉快的接受了。

更何況,只要王君臨集團始終能保證幣值穩定,保證有龐大的生活物資供應,銅元書面規定等同“十錢”、“百錢”,都沒有太大的區別。一些小河鎮的百姓即使還有些擔心,但也沒有任何拒絕的理由。

統一錢幣之後,魏徵首先將原本一直存在的地方鄉兵全部解散,要是願意加入遠東軍,只要通過考覈便可以成爲鎮軍的一員。

然後便是直接廢除以裡甲治理鄉鎮的慣例,而是在鎮上設公安衙,鎮兵便歸屬公安衙,而首任公安衙長官便是鄭長生,副官是另一名武官,鄭長生抓思想,抓建設,抓意識形態,負責保證鎮兵對王君臨集團的忠心,而具體練兵和治安之事則由武官負責,但原則上由鄭長生領導武官。

這件事情鎮子上的豪門大地主自然是不同意的,因爲所有裡甲都是出自他們族中,事實上大隋一朝,乃至歷朝歷代,當地貴族架空官府的主要手段便是以裡甲治鄉鎮。

但在強勢的遠東軍威懾之下,當地豪門地主們即使心中不甘,也不敢表現出半點不願之色。

事實上,對於當地豪門地主們來說,相比魏徵推行的另外一個政策,廢除裡甲以公安衙治鄉鎮還算好的。

錢財和法治、法權、治安權的問題解決之後,小河鎮設立的官府纔算是徹底建立,並且初步將這座大鎮上的大命脈抓在了手中,接下來需要解決的便是稅收的問題。

而在這個時代,稅收問題永遠繞不開農田和丁戶,或者說是以農田數量爲主徵稅,以丁戶爲輔交稅。

所以,魏徵首先要做的事情便是清查田畝和丁戶,至於小河鎮上的那個在中原一帶非常有名,原本隸屬於大隋朝廷的鐵礦自然是收爲官有。

這些事情,纔是真正動了當地豪族地主們的蛋糕,但鄭成傑等人不管關起門來怎麼罵,面對魏徵派去的小吏,也只有陪着笑臉,將自家田契不情不願的交出來。

而小吏們始終面對笑容,對豪族地主們表現得非常溫和,沒有任何威逼的意思,這讓鄭成傑等豪族地主們心中頓時有了一些不該有的想法和心思。

當然,魏徵也不可能相信這些地主們,所以讓豪族地主們自己上報之後,緊接着便又派人清查鎮上的所有田地,瞞報的田地直接歸爲公田,頓時讓豪族地主們差點沒吐血而亡。

就拿鄭成傑爲例,在小河鎮四周有七萬畝良田,但因爲魏徵推行以田地的多少繳稅,上報的田地越多,繳的稅便越多,所以就少報了三萬畝。結果魏徵就給鄭成傑留了四萬畝,另外三萬畝直接成了公田。

和鄭成傑所爲和遭遇類似的幾乎包括了小河鎮上的所有大大小小地主們,但他們只能吃啞巴虧,因爲這都是他們自找的。

此舉一下子就讓小河鎮上三分之一的良田歸爲公有,魏徵立刻以尋常地主交五分之一的租子收租,招收鎮上百姓給公家種田,頓時讓鎮上和附近村子的窮苦百姓欣喜若狂,紛紛跑來給公衙當佃戶,導致都沒有百姓給小河鎮和附近的地主們種田了,逼着鎮上豪族地主們不得不也降低了租子,和公田保持一個水準。

這種不經過強迫得來的良田和強行收來的田地,事情傳出去給遠東軍的形象完全不一樣,要知道遠東軍在中原一帶建立根據地,按照王君臨和聶小雨的計劃,要以大火燎原之勢,讓小河鎮根據地越來越大,最後吞噬整個中原乃至繼續擴大。

這種方式對遠東軍的形象就非常在乎了,任何一次行事都要儘可能的溫和一些,特別是根據地開創之初。

總之,就是要讓普通勞苦大衆看到好處,看到希望,自願支持他們,讓豪族地主們雖然不喜,但卻要把控一個度,一個平衡,在遠東軍威懾之下,儘可能的不將他們逼到瓦崗軍的對立面去。

而魏徵給參加鎮兵的百姓每家五畝良田,並且當場發了田契,在新公衙備案,這一下子就得到了參加鎮兵的鎮上百姓忠心不說,再次掀起了參軍熱。

而對鎮上的豪紳和地主們,魏徵也不是沒有給好處,讓鄭成傑等各家舉薦族中子弟參加考試,只要考試通過了,便可以在鎮上擔任官吏,甚至這邊表現好了,還可以調到遠東軍控制的十個郡擔任官吏。

王君臨下轄郡縣的富庶早就天下有名,而且以王君臨的威名和兇名,這些地方怎麼看都給人一種會長治久安的感覺,這一下子就讓鎮上豪族看到了豪族地主們最爲看重的官宦希望。

當然,魏徵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對無產無地的窮苦百姓的好處是最大的。

隨着亂世到來,天下的土地兼併更爲嚴重,對於這一點瓦崗寨的李密等人卻沒有絲毫理會,更沒有想過去救治,甚至瓦崗寨上一些新型“貴族”這兩年大肆兼併土地。

其中尤其以翟讓的兩個弟弟有名,各自通過各種手段已經侵吞了十多萬畝良田,其他的大小瓦崗新型“貴族”們紛紛效仿或者學習,導致如今瓦崗寨治下編有三十多萬餘戶,其中有九成都是無地無產的佃戶,比大隋統治時期土地兼併甚至更爲嚴重。

而瓦崗軍足足有四十多萬人馬,又沒有王君臨集團那樣生錢、生糧和造出各種生產資料和生活物資的手段,爲了維持龐大的兵備支出,只好對現有控制區域徵收大量稅賦,一點都不比原本大隋收的稅輕多少。

再加上李密掌控瓦崗軍之後,每佔領一地,都會依重於地方紳豪勢力,即便打壓地方勢力,也只是方便讓瓦崗軍滲透過來控制地方。

這自然與李密本身出身大貴族世家有關,讓他的目光有了侷限性。

當然,出身並不能徹底導致目光的侷限性,比如太原李淵父子,同樣出身大貴族世家,就看出了大隋滅亡的根本原因,對百姓民生非常重視,在不影響支持他們的衆門閥貴族的利益前提下,儘可能的善待百姓。

甚至李淵父子找各種藉口,收拾了一大批小地主,頂着各個門閥貴族的壓力,效仿范陽郡的治地之法,將不少田地分給了窮苦百姓,極大的得了民心。

而在小河鎮,魏徵所爲比李淵父子做的更加徹底。

一直以來,瓦崗勢力範圍之內,繁重的賦稅依人頭攤派,佃戶受到的剝削極重無比,但苦於無力反抗。

而如今小河鎮減免丁稅、人頭攤派,將稅賦都攤到田畝裡,大部分佃戶除了極少的田租,甚至都不用再承擔直接的稅賦。

所以,可以預料得到,當小河鎮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從小河鎮傳出之後,瓦崗軍治下的百姓們會如何想。

李密以爲李靖離間他們外營各寨和瓦崗本寨的關係已經是最厲害的手段,殊不知王君臨通過恐怖的情報網絡,對瓦崗軍治下的情況早已調查研究的非常清楚,早就制定了真正的厲害手段,而這個手段纔是徹底斷了他們瓦崗根基的戰略。

“可以預料到,魏徵在小河鎮乾的事情傳出去之後,瓦崗軍治下的百姓都巴不得我們打到他們那裡,將瓦崗軍逐出去或者殺光。”小河鎮所在山道通往瓦崗寨腹地的山口處,李靖得知魏徵在小河鎮上做的事情之後,神色複雜之極。

他以爲此次打瓦崗軍將是他大放異彩的時候,事實上剛開始也的確如此,可是隨着他們打下小河鎮,然後關於小河鎮的敵後根據地的計劃展開之後,他頓時發現自己由主角變成配角了,因爲他看出了魏徵在小河鎮推行的這些政策的厲害之處,這是從根子上斷送瓦崗寨根據的一招。

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王君臨立國稱帝第九百七十章 各種山頭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李密的圈套第四百八十八章 聶小雨的劍第一千一十章 農事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地道戰啊地道戰第七百八十三章 當堂對質第五百三十二章 如今的小雨劇院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蛇島第二代手榴彈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不退反進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竇建德的野望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蛇島議事第七百七十一章 以身爲餌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長安城下的李淵第六百四十六章 血鬃馬的厲害第三章 低估了古人的無恥第九百二十六章 來自幽州的消息第六百九十五章 賭鬼孫狐衝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悍將魏刀兒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楊空蟬的心思第一百三十九章 各方反應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千軍萬馬殺一號(四)第六百零二章 獨孤明月上門第四百四十一章 詭異的龍宮之主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周邊各國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李淵父子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可憐的自尊心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全部嚇傻了第五十七章 周虎的擔心第三百八十九章 監察御史之死第九百四十七章 神秘黑衣人第八百五十四章 天子西巡第一百零三章 他是毒將第五百二十九章 出乎意料第一百八十七章 王君臨出手第八百四十四章 武林大會(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夜鷹使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騎戰(上)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圖謀四郡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離間之計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真的看見了鬼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聶小雨的命令第六百三十二章 與死神搶時間(二)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宇文成都之死第一百六十七章 夢醒第四百七十四章 嚇了一身冷汗第六百六十章 死纏爛打第二十章 大軍攻城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最高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毒王西北舊部第八十章 賞賜美女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無敵羅士信第四百三十六章 單純的劉子明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上)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千里無人區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詭異的突厥可汗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狼狽逃竄的隋帝第四百四十三章 真假官差第一千零一章 送禮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唐國半壁江山已失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李玄霸帶領的預備隊第三百四十四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下)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四萬多個瘋子第五百七十章 權力的妙用和出獄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驍果禁軍與宇文家野心第八百六十八章 狡兔三窟第七百六十一章 遷都的藉口第三十六章 特殊的訓練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這是陰謀也是陽謀第四百八十九章 你敢打我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李世民果然不好打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大山關第一百五十一章 肉食者鄙第三百零三章 誰的命都不比別人高貴多少第五百六十章 景田殺人之因第八百四十四章 武林大會(三)第三十八章 突厥使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酒喝多了啊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期待已久的刺殺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紫面天王雄闊海的地盤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死亡的影子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王與王的大戰第七章 巷口擊殺第二十三章 連升四級第七百一十章 父子共享一妾第五百零三章 長樂宮第七百三十四章 四大財源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圍城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攻下火鳥島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假春秋谷主第一百二十四章 採花大盜第八百五十六章 三百死士第七百九十七章 齊王瘋了第一百九十章 墨衛與天鷹宮第七十八章 長生丹第五百一十八章 放下老祖宗第一百五十六章 好運的牛進達第六百六十一章 恐怖的躲閃能力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聖女教第七百零三章 殺出重圍(中)
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王君臨立國稱帝第九百七十章 各種山頭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李密的圈套第四百八十八章 聶小雨的劍第一千一十章 農事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地道戰啊地道戰第七百八十三章 當堂對質第五百三十二章 如今的小雨劇院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蛇島第二代手榴彈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不退反進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竇建德的野望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蛇島議事第七百七十一章 以身爲餌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長安城下的李淵第六百四十六章 血鬃馬的厲害第三章 低估了古人的無恥第九百二十六章 來自幽州的消息第六百九十五章 賭鬼孫狐衝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悍將魏刀兒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楊空蟬的心思第一百三十九章 各方反應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千軍萬馬殺一號(四)第六百零二章 獨孤明月上門第四百四十一章 詭異的龍宮之主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周邊各國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李淵父子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可憐的自尊心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全部嚇傻了第五十七章 周虎的擔心第三百八十九章 監察御史之死第九百四十七章 神秘黑衣人第八百五十四章 天子西巡第一百零三章 他是毒將第五百二十九章 出乎意料第一百八十七章 王君臨出手第八百四十四章 武林大會(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夜鷹使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騎戰(上)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圖謀四郡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離間之計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真的看見了鬼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聶小雨的命令第六百三十二章 與死神搶時間(二)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宇文成都之死第一百六十七章 夢醒第四百七十四章 嚇了一身冷汗第六百六十章 死纏爛打第二十章 大軍攻城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最高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毒王西北舊部第八十章 賞賜美女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無敵羅士信第四百三十六章 單純的劉子明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上)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千里無人區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詭異的突厥可汗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狼狽逃竄的隋帝第四百四十三章 真假官差第一千零一章 送禮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唐國半壁江山已失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李玄霸帶領的預備隊第三百四十四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下)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四萬多個瘋子第五百七十章 權力的妙用和出獄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驍果禁軍與宇文家野心第八百六十八章 狡兔三窟第七百六十一章 遷都的藉口第三十六章 特殊的訓練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這是陰謀也是陽謀第四百八十九章 你敢打我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李世民果然不好打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大山關第一百五十一章 肉食者鄙第三百零三章 誰的命都不比別人高貴多少第五百六十章 景田殺人之因第八百四十四章 武林大會(三)第三十八章 突厥使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酒喝多了啊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期待已久的刺殺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紫面天王雄闊海的地盤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死亡的影子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王與王的大戰第七章 巷口擊殺第二十三章 連升四級第七百一十章 父子共享一妾第五百零三章 長樂宮第七百三十四章 四大財源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圍城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攻下火鳥島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假春秋谷主第一百二十四章 採花大盜第八百五十六章 三百死士第七百九十七章 齊王瘋了第一百九十章 墨衛與天鷹宮第七十八章 長生丹第五百一十八章 放下老祖宗第一百五十六章 好運的牛進達第六百六十一章 恐怖的躲閃能力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聖女教第七百零三章 殺出重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