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割人頭的奇女子

這時候聽着身後密林裡有異響,孫安祖駭然望去,主峰林地樹梢震動,片刻之後,無數鐵甲步卒從林裡突出,也不知道有多少伏兵藏在林間。

北崖東西兩側也是陡崖,下有追兵,孫安祖害怕後路給伏兵截斷,哪敢在北崖戀戰?

高雞泊後山這一塊除北麓有登山道外,其他多爲灌木叢、荊棘、密林、陡崖等不易攀登的地形。

單雄信早就料到寇兵棄堡逃走的可能,在八千縣兵在正面主攻的同時,讓劉方義派了五百名偵察隊從側翼攀登主峰,以作伏兵。

擔心寇兵早一步察覺後路被封,反而激起他們負隅頑抗的困獸兇陷,給前面發起攻擊帶來不必要的傷亡,單雄信還特意吩咐這五百伏兵不要急着出現,一直在後山的主峰南坡密林裡等候出戰時機。

孫安祖棄堡而逃,燒火縱毀殘堡,這五百伏兵從南坡翻越過主峰,這時候也是剛剛接近北崖,也談不上什麼陣形。

好在孫安祖殘寇的情況更糟糕,人數也少得多,看到伏兵殺出也沒有什麼鬥志。孫安祖也知大勢已去,只想保住有用之身,先率心腹親信,先鑽進密林逃竄。

斷後二十多名寇兵給八名都尉率部在狹道下面一衝即潰,八名都尉兵合一處,就在這高雞泊後山主峰北坡將大部逃寇截住圍殺……

這地方的地形十分複雜,天色漸黑,無法形成密不透風的合圍,終是給孫安祖帶領近百人逃入東坡的密林,單雄信聞言大怒,下令全軍追了上去。

追到最後,在這後山密林深處出現了一座圍牆高聳的小院子,最後孫安祖被范陽郡縣兵們追進了這小院子,只是在逃進這個院子之前,孫安祖身上中了三箭。

圍繞着小院的圍牆,戰鬥還在繼續,近百名孫安祖的親兵憑藉着相對高大的院牆,在此做最後的抵抗。

孫安祖的臉上已經一片慘白,沒有絲毫血色,三處箭傷中有兩處是要害,鮮血流滿了身下的青石板。

“大郎,那狗日的竇建德,我剛逃邊想明白了,竇建德怕是帶人跑了,故意丟下我們拖延官兵。”聽着院牆外的喊殺聲,孫安祖不關心自己能否平安突圍,反而更加“關心”自己的二當家,昔日的好兄弟竇建德。

“父親放心,竇建德遲早也會被官兵追上殺死的,這些官兵是秦安王毒將王君臨的兵,我們今晚上也殺了他們好幾百人,聽說那秦安王非常護短,有仇必報,肯定不會放過竇建德的。”孫安祖的次子孫二郎走上前,握着孫安祖冰冷的手指,咬牙說道。

“二哥說的沒錯,竇建德跑不了的!”孫三郎也走上前,淚流滿面,但卻強笑着彙報:“父親,您放心去吧,我們被姓竇的算計了,但他也不會活着。”

“嗯!”孫安祖答應了一聲,心滿意足。呆滯的目光看向黑沉沉的夜空,從那裡,他看到了自己曾經的理想“殺富濟貧,替天行道。”

是這八個字鼓勵着孫安祖拿起刀來,殺掉帶人強行徵調他當兵的縣令。也是這八個字讓他縱橫清河郡,闖出了赫赫聲名。事到如今,也沒什麼好遺憾的了,他這輩子走得轟轟烈烈。唯一不甘心的是被自己一直信任的兄弟竇建德算計了一把。

“大郎呢,他剛跟上了吧!”孫安祖努力張開嘴巴,發出含糊不清的聲音。孫大郎是他的長子,按理說應該能繼承他的家業,還有他的遺願。雖然他在高雞泊的基業已經沒了,家財大部分也失落在此戰當中。

“大哥帶人在院牆上呢!官軍也不想造成太大的傷亡,所以沒有立刻強攻。”孫二郎俯下身,流着淚大聲答道。

“那丫丫呢?她不想看我麾下那些頭目禍害搶來的良家女子,所以搬到這裡住,不想最終我們卻逃到了她這裡,剛纔我們不應該來這裡的,這是害了你姐姐啊!”彌留之際,孫安祖又想起了自己的女兒。兒子也許不會被官兵放過,女兒應該不會被處死。

“姐姐從小聰慧,練武又吃得了苦,武功比我們兄弟三個還要高強,或許能夠逃走,就算逃不走,父親放心,只要官兵攻破大門,咱們就四下放火。絕對不讓人侮辱了姐姐!”孫三郎抹了把眼淚,回答得斬釘截鐵。

“不,我聽說范陽郡的官兵和其他郡的不一樣,不會隨意欺負女人。讓……讓你姐姐活……活下去………”孫安祖交待完女兒的事情,突然不知道突然從哪裡找來了力氣,抓住孫二郎和孫三郎的手,大聲喊道:“你們若有活着的,不,不用……”

只是孫安祖話沒說完,又一口血涌上來,淤塞了他的喉嚨,之後又才接着說道:“……給……給我報仇!”

孫安祖喘息着,斷斷續續的吐出最後的心願,徹底死了。

“是,父親,如果我們之中任何人能活下去,一定給您報仇!”孫二郎哭喊着答應,只是聽錯了父親的願望。

“大當家死了!”

“大當家死了!”

孫安祖親兵嘍囉們驚惶失措,最後一點士氣也消散殆盡。

孫大郎見情況不妙,顧不上傷心父親死去,當機立斷,高舉橫刀,大聲吶喊:“弟兄們,衝出去,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能逃走的,記得給大夥報仇!”

“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大小嘍囉們瘋狂地答應。絕望的時候,人的行爲往往不能用理智來約束。木質的大門被反賊自己從內部打開,衆嘍囉跟在孫安祖的三個兒子身後,向院外的范陽郡縣兵們發動了決死反擊。

單雄信沒有和瘋子拼命的興趣,一聲令下,一片羽箭過來,立刻從半空中飛了過來,將瘋狂的反賊們射了個七零八落。緊接着,一百名縣兵在一名都尉帶領下衝上來,排成整齊的戰陣隊伍,以鐵槍將試圖突圍的反賊們一一戳翻,其他縣兵就圍着這樣看着。

之前他們依靠石堡防守還能夠給攻石堡的縣兵們造成一定的死傷,如今縣兵們也有了一定的實戰經驗,不再慌張,嫺熟的用平時訓練的步兵戰陣殺敵,反賊的個人勇敢起不到任何作用。

衝出院子的反賊無一倖免,被差不多同等數量的長槍戳死。剛剛衝到門口的其餘反賊們發出一聲慘叫,轉身逃了回去。大門再次轟然關閉,在四下涌來的火把中間,隔出一個黑暗的孤島。

單雄信沒有下令強攻,而是衝着黑暗中的宅院高高地舉起了長槊,示意喊話。

“放下武器,出來投降。如有抵抗,格殺無論!”二百名親兵同聲大喊,震得院子內的殘匪魂飛膽喪。

“別上當,官府說話向來不算!”有人在院子內大聲鼓動。單雄信聽完,笑了笑,大聲反問:“無膽匪類,你們可聽說我秦安王麾下軍隊有食過言麼?”

“無膽匪類,你們自己說,秦安王麾下軍隊有過食過言麼?”二百親兵再次齊聲呼喝,將單雄信的質問傳入黑漆漆的院落。院子內的人無言以應,數年來,王君臨隨着兇名、毒名和威名流傳天下,一言九鼎的信譽也同樣是被天下人們公認的。

院子內的一些嘍囉聽到外面喊話,忍不住跟同伴竊竊私語。

“投降吧,咱們衝不出去了!”

“投降吧,說不定秦安王的人會放了咱們,而且還會讓我們給他當兵!”隨着越來越嘈雜的議論聲,反賊們的信心開始動搖。有人拿眼睛不住地向門樓上瞥,剛纔的冒險出擊中,衝在最前面的孫安祖長子孫大郎和次子孫二郎雙雙被戳死,如今院子內這近百人的首領就是孫安祖的三子孫三郎。他不點頭,大夥無法做出決定。

“你們忘了我爹是如何對待你們的了麼?”門樓頂上,傳來孫三郎憤怒的質問,他今年剛剛十七歲,正是人生中最不怕死的時候。

“你們忘了半年前我們是爲什麼造反麼?難道你們回家去,狗日的朝廷,狗日的官服就會給你們活路麼?”孫三郎慢慢從門樓上站起身,衝着衆人高呼。數語喊罷,他一擰身,從門樓上跳下,手中橫刀掃出一片寒光,直撲官兵。

“找死!”單雄信已經沒有了耐心,一擺手,一片箭雨過去,將孫三郎射成了刺蝟。

“既然不投降?全部殺了。”單雄信衝着指着黑沉沉的院門,一臉殺機,大聲怒喝。

“我投降。”有人衝出來仍下兵器。

“遲了,全部殺了。”單雄信動了真火,再次下令。

八名都尉也想殺了這些賊人給之前攻打石堡時戰死的部下報仇,下令射箭,幾片箭雨之後,裡面的賊人全部死了,再沒有聲息。

單雄信帶人進了院子時,看見了一個眉目嬌好的漂亮女子,不由微微有些意外和吃驚。

這個女子看起來二十歲左右。她手裡握着一把匕首,正在通紅着雙眼,割着孫安祖的人頭。

“我是反賊搶來的,我被他們侮辱了,我要割下賊首孫安祖的人頭,給我報仇。”少女通紅着眼睛,低低的說了一句,最後猛的一用力,紅着眼睛將孫安祖人頭割下來,提着人頭來到單雄信面前。

單雄信憐惜的看着這個女子,正想要說什麼,後者突然昏倒在他眼前。

“來人,傳軍中大夫過來,給這位姑娘看看,然後派人送到輜重營去。”單雄信將女了扶起來,交給一名親兵,並吩咐道。

少女昏迷的眼皮下面眼珠子隱隱抖動了一下,手中握着的匕首也微微有些抖動,彷彿有過剎那間的猶豫要不要揮動匕首,只是單雄信沒有注意到。

PS:這是三千多字的章節————

第五百四十章 劍奴第三百九十一章 隴西郡丞第三百二十四章 跟蹤第一千零八章 熱火朝天的鹽場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感覺委屈的李世民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燕王楊倓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好一場大戲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李玄霸帶領的預備隊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摧枯拉朽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李靖的計劃第六百三十四章 與死神搶時間(四)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朝野震驚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看誰的演技精湛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想死在秦安王手中第九百零六章 首次郡府大會第五百五十一章 異常感覺第九百七十九章 等待時機第三百二十四章 跟蹤第五百八十四章 獨孤明月的孿生弟弟第一百六十三章 受刺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皇帝北巡第五百三十六章 手癢的陳丹嬰第六百八十九章 三殺老人第五百二十九章 出乎意料第二百九十四章 破營(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神秘激素第五百二十八章 天女教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史上最白癡的戰法第八百三十四章 新的聖女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翟讓的死期第七百五十四章 武林三榜第三百六十八章 刀客與箭雨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她是妖怪第一百五十九章 幽怨的楊麗華第四百六十章 朝堂之爭(上)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投降也是死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唐王世子李建成失蹤了第八百三十六章 委屈的齊王第二百四十章 與田襄子的交易第三百九十一章 隴西郡丞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釣魚計劃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目光如炬的程咬金第二百二十三章 死守第一百零一章 此子不凡第七百零三章 殺出重圍(中)第九百四十九章 你們中毒了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真的看見了鬼第十五章 入城與殘酷第一百零二章 子默被抓(第四更)第七百四十九章 都是老狐狸啊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大將軍來護兒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民心所向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真的看見了鬼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李建成眼中的聶小雨第九百七十六章 三千鐵騎第八百一十四章 天子的怒火第六百零八章 大獲全勝第八百一十三章 險象環生第七百八十四章 興奮的齊王第七十七章 西域馬賊王第九百八十一章 死攻(第六更)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不一樣的攻守戰(十一)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堂堂正正的擋道第八百七十五章 一桃殺三士第四百六十章 朝堂之爭(上)第九百八十二章 瘋狂的盧有德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事蹟報告會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這是一千多年的差距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這是一個奇蹟第四百一十八章 怪人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兩百名奇怪的死士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三大紀律八項禁令第六百六十二章 橋頭稅第二十章 大軍攻城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心理戰第三百三十一章 毒計第九百五十五章 十三族之首第十四章 再次北上隴西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你們都想要朕死嗎第五百五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對這座城池的第二次寵幸第九百五十五章 十三族之首第六十四章 宗教之戰第三百二十三章 難民圍堵軍營第四百九十三章 天魅妖女第二百七十五章 金色小蛇第二百三十六章 七彩蜘蛛第十二章 折服與重任第四百五十六章 乾柴烈火第七百四十二章 陳丹嬰的殺機第七百九十九章 後宮陷阱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沒有懸念的海戰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四方兵馬第七百四十二章 陳丹嬰的殺機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敵後根據地和范陽銅元第九百九十五章 第三個目的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王君臨另一個目的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攔路的兩萬強軍第四百零一章 毒陷阱第九百七十七章 老子不是尉遲恭
第五百四十章 劍奴第三百九十一章 隴西郡丞第三百二十四章 跟蹤第一千零八章 熱火朝天的鹽場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感覺委屈的李世民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燕王楊倓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好一場大戲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李玄霸帶領的預備隊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摧枯拉朽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李靖的計劃第六百三十四章 與死神搶時間(四)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朝野震驚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看誰的演技精湛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想死在秦安王手中第九百零六章 首次郡府大會第五百五十一章 異常感覺第九百七十九章 等待時機第三百二十四章 跟蹤第五百八十四章 獨孤明月的孿生弟弟第一百六十三章 受刺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皇帝北巡第五百三十六章 手癢的陳丹嬰第六百八十九章 三殺老人第五百二十九章 出乎意料第二百九十四章 破營(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神秘激素第五百二十八章 天女教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史上最白癡的戰法第八百三十四章 新的聖女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翟讓的死期第七百五十四章 武林三榜第三百六十八章 刀客與箭雨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她是妖怪第一百五十九章 幽怨的楊麗華第四百六十章 朝堂之爭(上)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投降也是死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唐王世子李建成失蹤了第八百三十六章 委屈的齊王第二百四十章 與田襄子的交易第三百九十一章 隴西郡丞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釣魚計劃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目光如炬的程咬金第二百二十三章 死守第一百零一章 此子不凡第七百零三章 殺出重圍(中)第九百四十九章 你們中毒了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真的看見了鬼第十五章 入城與殘酷第一百零二章 子默被抓(第四更)第七百四十九章 都是老狐狸啊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大將軍來護兒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民心所向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真的看見了鬼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李建成眼中的聶小雨第九百七十六章 三千鐵騎第八百一十四章 天子的怒火第六百零八章 大獲全勝第八百一十三章 險象環生第七百八十四章 興奮的齊王第七十七章 西域馬賊王第九百八十一章 死攻(第六更)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不一樣的攻守戰(十一)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堂堂正正的擋道第八百七十五章 一桃殺三士第四百六十章 朝堂之爭(上)第九百八十二章 瘋狂的盧有德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事蹟報告會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這是一千多年的差距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這是一個奇蹟第四百一十八章 怪人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兩百名奇怪的死士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三大紀律八項禁令第六百六十二章 橋頭稅第二十章 大軍攻城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心理戰第三百三十一章 毒計第九百五十五章 十三族之首第十四章 再次北上隴西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你們都想要朕死嗎第五百五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對這座城池的第二次寵幸第九百五十五章 十三族之首第六十四章 宗教之戰第三百二十三章 難民圍堵軍營第四百九十三章 天魅妖女第二百七十五章 金色小蛇第二百三十六章 七彩蜘蛛第十二章 折服與重任第四百五十六章 乾柴烈火第七百四十二章 陳丹嬰的殺機第七百九十九章 後宮陷阱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沒有懸念的海戰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四方兵馬第七百四十二章 陳丹嬰的殺機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敵後根據地和范陽銅元第九百九十五章 第三個目的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王君臨另一個目的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攔路的兩萬強軍第四百零一章 毒陷阱第九百七十七章 老子不是尉遲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