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一章 虎牢大戰 以少勝多

李世民有兩劍一刀,刀爲定唐刀,最初,這把刀爲李淵使用武器,李淵讓位後,將刀傳給李世民,李世民常將此刀佩於身。此刀由精鋼打造,背厚刃薄,沉靜穩重,佩此刀者便可散發帝王之氣。

李世民手下猛將薛萬徹取了丹陽公主,因薛萬木訥,丹陽公主很長時間不理他,李世民召衆駙馬飲酒,席間“握槊賭所佩刀,陽不勝,遂解賜之。公主喜,命同載以歸。”

李世民故意把佩刀輸給薛萬徹,這把刀就到了薛萬徹手裡。也許薛萬徹佩上這把刀後感覺自己有帝王之氣,在軍中盛氣凌人,再後來竟參與造反,結果被李治所殺。

薛萬徹死後,這把刀被收回,從此不再賜給大臣,因爲這把刀會令人散發帝王之氣,除了皇帝,別人散發這種氣不是好事。

還兩把劍,一把最出名的劍就是龍泉寶劍,相傳歐冶子和干將爲鑄此劍,鑿開茨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鑄劍爐旁成北斗七星環列的七個池中,是名「七星」。

劍成之後,俯視劍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淵,飄渺而深邃彷彿有巨龍盤臥。是名「龍淵」。故名此劍曰「七星龍淵」,簡稱「龍淵劍」。

唐朝時因避高祖李淵諱,便把「淵」字改成「泉」字,曰「七星龍泉」,簡稱「龍泉劍」。

後來此劍傳給了李世民,李世民得到此劍後也十分喜愛,不想作爲傳家寶物,便直接將其作爲自己的隨葬品。

而最後一把也是現在李世民的佩劍,此劍名爲螭虎,螭虎劍。古代裝飾有螭虎紋的劍,從春秋戰國至清朝都有這種劍。

李世民的螭虎劍乃是一把仿造的唐式劍,長一米餘,鋒利無比,可破甲。螭是螭龍,龍生九子之一,螭虎劍有龍虎之威,李世民帶着它南征北戰,玄武門之變,最後當了皇帝。

而今天李世民就將自己的螭虎劍賜給了李佑。

李佑雙手接過了螭虎劍,李世民拍了拍李佑的肩膀道:“曾經的你,是朕最失望的一個兒子,你讓你的母妃不知道夜裡哭了多少次。

可能是上天垂憐你的母妃,你幾月前居然浪子回頭。

說真的,起初朕也不相信你,還認爲你是裝的,甚至派人監視過你,就是要看看你可以裝到什麼時候,今天,父皇在這裡向你認個錯。

佑兒,你真的浪子回頭了呀,這次前往洪縣務必一定要小心,進入洪縣之後,立即死守,給朕三天,不...兩天,朕的大軍一定會到,朕不允許你死,朕要看到活着的你...記住,佑兒,這是朕得旨意,你一定不能抗旨...!”

“兒臣...領旨謝恩...!”李佑一個躬身,隨後直接將螭虎劍掛在了腰間吼道:“陛下有旨,虎賁團馳援洪縣,首戰用我,用我必勝...!”

說着,李佑直接大踏步的走出了甘露殿。

“五哥...。”李治這個小子眼睛直接紅了,李泰卻露出了不屑的表情,李承乾默默的嘆息一聲。

李世民微微得閉上了眼睛。

................................

李佑腰掛螭虎劍,直接縱馬太極宮,所有侍衛見到無人敢攔,本來需要一刻鐘才能出的宮門,李佑只用了不到半柱香的時間就出來了。

“殿下...!”此時的宮門之外,薛仁貴,羅勁,蘇定方已經在等了,看到李佑快馬而出,三人也是連忙騎馬湊了上來。

看到自己的三位將領,李佑看了看已經快要暗淡的天色道:“陛下有旨,令我虎賁團馳援洪縣,三位將軍傳我鈞令,三營整隊,立即前往漢水渡口...!”

“諾...!”

就這樣李佑得到了旨意之後,敦化坊都沒有進,直接出了長安城,前往大約五十里之外的漢水渡頭。

此時敦化坊的運輸能力體現了,一千人的虎賁團,總共出動了三十架的四輪馬車,各種物資都被統一的運到了馬車之上,李佑這次直接將敦化坊的老底都給掏了出來。

不但是將剛剛組裝好的一百架大黃弩炮給帶上,還有兩百幅的神臂弓也全部都帶上,步人甲嗎,騎兵刀....李佑這次是一千對三萬,所以必須要將自己武裝到牙齒。

而此次李佑走的不是陸路,要是走陸路,雖然一夜的時間也能到達洪縣,但是這樣會人困馬乏,就是到是洪縣也不能馬上投入戰鬥。

這也是大唐軍隊無法救援的原因,李世民看着李佑走後,也是默默的嘆息了一聲,李治這個時候眼淚落了下來問道:“父皇,五哥會沒事吧...?”

只是李世民此時卻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因爲李世民也不看好李佑這次的救援。

反倒了李泰在一邊微微的道:“一路三百里,五弟雖然只有一千人,但是趕到也必定是人困馬乏,這樣的一千人還有沒有戰鬥力,就是兩說了,希望五弟的虎賁團意志強一點,可以撐到我們的軍隊趕到。”

“陛下...要不末將帶着一百百人騎也前往洪縣,不管怎樣,末將一定會將齊王殿下給帶回來的。”李君羨突然一個躬身。

“不必...朕相信李佑,他一定不會讓朕失望的,此時的朕感覺他很像朕,各位愛卿還記得虎牢大戰嗎...?”

虎牢之戰,李世民的巔峰之作,只用三千多人就擊敗了十萬大軍。

“那個時候,也沒有人看好朕,所有人也都認爲朕是去送死的,但是朕贏了...李佑是朕的孩子,他也一定會贏的,並且他還帶着朕的螭虎劍,這次一定是佑兒騰飛的時機。”

虎牢大戰是真的太經典的一次圍點打援戰役...竇建德調動了十多萬人,然後與王世充的弟弟會師,一同向虎牢關開進。並且修書給李世民,讓唐軍退回潼關,歸還鄭國的土地,重新恢復原本的疆域和關係。李世民部下建議避開鋒芒,然後伺機攻打竇建德,一舉解決竇建德和王世充兩人。這一建議得到了李世民的肯定,並且開始籌劃虎牢之戰。

那個時候所有人都罵李世民是瘋子,因爲此戰爲求死之戰。

可是李世民卻一點都不在乎,李世民整合了一下部隊,自己親率三千五百精銳(玄甲軍)前往虎牢關迎戰竇建德,剩下的人全部留下來包圍洛陽。

二十五日,李世民剛到虎牢就帶領一支精銳騎兵去城東刺探敵情、查看戰場。

竇建德大軍認爲是唐軍的斥候,所以並沒有在意。但是李世民直接大喊我是秦王,直接吸引了竇建德,竇建德趕忙帶領騎兵圍剿李世民。

只可惜竇建德的部隊戰鬥力沒有唐軍高,李世民率領部隊突圍出去了。初戰不利導致竇建德大軍士氣不振,而李世民大致掌握了地理地勢、敵軍的排兵佈陣等重要軍事情報。

後來竇建德的軍隊直接被打怕了,龜縮在城中不敢出來,有人一定詫異,這十萬對三千五還不敢出來,那我要和你說說李世民這三千五百人的狀態。

李世民的這三千五百人,其中有1000餘著名的玄甲軍,這是李自成精心打造的一種特種部隊,“精銳千餘騎,皆皁衣玄甲,分爲左右隊,使秦叔寶、程知節、尉遲敬德、翟長孫分將之。每戰,世民親被玄甲帥之爲前鋒,乘機進擊,所向無不摧破。”

其次就是雖然李世民有玄甲軍在手,可戰場主動權牢牢掌握在竇建德手裡。竇建德看起來似乎並不着急發起進攻,他怡然自得地在虎牢關與李世民部隊對峙,實際上是想坐收漁翁之利,打算等李世民和王世充兩敗俱傷後,他一舉幹掉兩家。

竇建德有這想法,不奇怪。可是,李世民卻不會乖乖地配合。李世民看穿了竇建德的小算盤,將計就計,率部北渡過黃河,在黃河邊留下1000餘匹戰馬。

這1000餘匹戰馬,放在現在,那就是1000多輛坦克啊。可以想象,這對於竇建德來說,是多大的誘惑。果然,沒過多久,竇建德就傾巢而出,前來搶奪戰馬。

李世民的高妙之處就在於:雖然自己千方百計引誘竇建德來戰,等他真來了,自己又固守不出,藉此消耗敵軍士氣。到了中午,敵軍士氣極度低落、飢渴疲憊時,李世民突然率領大軍猛攻,直撲竇建德大營。

竇建德10萬大軍被打得落花流水,一敗塗地。竇建德本人也成了李世民的俘虜。

隨後,李世民趁熱打鐵,率部攻陷洛陽,俘獲了王世充。

此戰,李世民寫下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一戰滅兩國,更是淋漓盡致地發揮了極高的軍事指揮技巧。

更重要的是,此戰讓唐朝廷中所有的嘲笑和侮辱之聲銷聲匿跡,李世民正式成爲所有人心中的神將,以後李世民的地位再也無法讓人撼動。

衆位大臣看向了李世民,見到李世民如此的相信李佑,衆人也是默默的開始相信了起來,這個時候,長孫無忌突然喊道:“那還等什麼,既然佑兒一定可以守住洪縣,那我們也必須儘快發兵了...!”

“哈哈...!”李世民大聲的笑了起來:“還是無忌知道關鍵...來...給朕下旨.....!”

..................................

第三十七章 空手套白狼第九十八章 幸福的眼淚第五百四二章 粘竿處 藍蓮門第九十四章 朕也可以給名額呀第七百六一章 太妃駕到第六百七二章 亡國公主的遭遇(第二更)第二百一一章 上水幫第八十五章 舉手之勞第四百五九章 兵鋒所指,所向無敵第七百七二章 廢王立武第三百三九章 敦化坊出事了第四百二四章 父女相見 百姓之苦(求月票)第四百三七章 抽獎遊戲 將軍離開第七百九七章 武則天的幺蛾子第一百七六章 十九歲的小唐第五百一三章 前因後果 尋找機會(三更求訂閱)第六百九九章 李佑到達登州第二百八三章 李明達的仙法第六百五六章 刀盾手風紀第三十二章 穿越回現代第五百三五章 硬漢哭聲 前往登州第一百五七章 宋朝神臂弩第二百二四章 打造步人甲(求訂閱)第四百八一章 李代桃僵 大度胸懷(求訂閱)第二百二一章 廝殺開始(萬賞加更)第七百五二章 無懈可擊褚遂良第六百章 一紙言語 不吐不快第四百五三章 與民爭利 重蹈覆轍第六百一六章 一首訣別詩 如歸連重生第六百七十章 歡歡喜喜過大年(五更)第二百三八章 長安人的長安魂第六十四章 八零後的責任第四百零七章 太子借錢 同病相憐第六百六五章 五哥來了!第五百一一章 平行空間 原來如此第六百五二章 萬劫不復第六百二五章 如歸連戰狼兵第四百五十章 金烏教 摩尼教第二百六八章 我要求娶權芷溪第七百五十章 懷柔長孫無忌第五百四五章 柴令武的聖寵第四百九七章 謠言四起 朱齡英雄(求訂閱)第七十三章革職查辦永不敘用第三百六三章 五石行散 桃花潭水第二百五七章 蘇定方我要定了第六百章 一紙言語 不吐不快第五百九四章 古之名軍 一戰天下第五十一章 權萬紀升官第三百一三章 宮中精品震衆人第四十七章 老媽第二百三八章 長安人的長安魂第六百四十章 滅國之戰 攻城武器第六百三九章 十三義商 陌城攻防第七百一五章 被逼離開第一百二八章 黑甲人第四百二七章 文明進步 文明倒退(打賞加更)第一百三八章 李泰的得意第七百六四章 發現夷洲第八十章 大唐美食和皇帝的美食第六百八二章 李治放棄抵抗第二百一七章 系統聲音(求訂閱)第七百八一章 心狠手辣第三百零五章 尋找孫思邈第四百八九章 變故開始 曹雄綁人第四百四一章 唐代追星 積分兌換(感謝訂閱)第六百六五章 五哥來了!第五百章 謀反開始 娶崔繡娘第七百二七章 尉遲恭的無奈第七百五四章 黨爭第七百六十章 李治的哀求第三百三三章 李佑進襄州第七百九五章 高麗的強橫第四百九五章 市舶司 封賞會(求訂閱)第一百九六章 奸計落空第二百九七章 兄妹見面第七百零五章 虎賁立威第一百一八章 搶救李麗質第一百七六章 十九歲的小唐第一百四九章 千古名詩第三百七六章 李二騙錢 太子危險第七百四七章 李佑拜託第五百一三章 前因後果 尋找機會(三更求訂閱)第七百五六章 武則天的宣戰第五百四八章 洪城百姓 誓死效忠第三十三章 遇見徐藝第六百九六章 李恪舉報 李佑造反第三百九三章 大黃弩炮 震驚當場第七百三五章 高陽的哭泣第五百四九章 一塊肥肉 世家緊盯第七百九一章 反轉第六百五七章 李恪入長安第三百二十章 秋涼山山匪第二百三四章 輸血原則第六十六章 我是狄仁傑第一百一十章 李世民的專情第二百六六章 虎賁營第八十七章 袖箭真是好武器第三百二三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百六十章 奇貨可居
第三十七章 空手套白狼第九十八章 幸福的眼淚第五百四二章 粘竿處 藍蓮門第九十四章 朕也可以給名額呀第七百六一章 太妃駕到第六百七二章 亡國公主的遭遇(第二更)第二百一一章 上水幫第八十五章 舉手之勞第四百五九章 兵鋒所指,所向無敵第七百七二章 廢王立武第三百三九章 敦化坊出事了第四百二四章 父女相見 百姓之苦(求月票)第四百三七章 抽獎遊戲 將軍離開第七百九七章 武則天的幺蛾子第一百七六章 十九歲的小唐第五百一三章 前因後果 尋找機會(三更求訂閱)第六百九九章 李佑到達登州第二百八三章 李明達的仙法第六百五六章 刀盾手風紀第三十二章 穿越回現代第五百三五章 硬漢哭聲 前往登州第一百五七章 宋朝神臂弩第二百二四章 打造步人甲(求訂閱)第四百八一章 李代桃僵 大度胸懷(求訂閱)第二百二一章 廝殺開始(萬賞加更)第七百五二章 無懈可擊褚遂良第六百章 一紙言語 不吐不快第四百五三章 與民爭利 重蹈覆轍第六百一六章 一首訣別詩 如歸連重生第六百七十章 歡歡喜喜過大年(五更)第二百三八章 長安人的長安魂第六十四章 八零後的責任第四百零七章 太子借錢 同病相憐第六百六五章 五哥來了!第五百一一章 平行空間 原來如此第六百五二章 萬劫不復第六百二五章 如歸連戰狼兵第四百五十章 金烏教 摩尼教第二百六八章 我要求娶權芷溪第七百五十章 懷柔長孫無忌第五百四五章 柴令武的聖寵第四百九七章 謠言四起 朱齡英雄(求訂閱)第七十三章革職查辦永不敘用第三百六三章 五石行散 桃花潭水第二百五七章 蘇定方我要定了第六百章 一紙言語 不吐不快第五百九四章 古之名軍 一戰天下第五十一章 權萬紀升官第三百一三章 宮中精品震衆人第四十七章 老媽第二百三八章 長安人的長安魂第六百四十章 滅國之戰 攻城武器第六百三九章 十三義商 陌城攻防第七百一五章 被逼離開第一百二八章 黑甲人第四百二七章 文明進步 文明倒退(打賞加更)第一百三八章 李泰的得意第七百六四章 發現夷洲第八十章 大唐美食和皇帝的美食第六百八二章 李治放棄抵抗第二百一七章 系統聲音(求訂閱)第七百八一章 心狠手辣第三百零五章 尋找孫思邈第四百八九章 變故開始 曹雄綁人第四百四一章 唐代追星 積分兌換(感謝訂閱)第六百六五章 五哥來了!第五百章 謀反開始 娶崔繡娘第七百二七章 尉遲恭的無奈第七百五四章 黨爭第七百六十章 李治的哀求第三百三三章 李佑進襄州第七百九五章 高麗的強橫第四百九五章 市舶司 封賞會(求訂閱)第一百九六章 奸計落空第二百九七章 兄妹見面第七百零五章 虎賁立威第一百一八章 搶救李麗質第一百七六章 十九歲的小唐第一百四九章 千古名詩第三百七六章 李二騙錢 太子危險第七百四七章 李佑拜託第五百一三章 前因後果 尋找機會(三更求訂閱)第七百五六章 武則天的宣戰第五百四八章 洪城百姓 誓死效忠第三十三章 遇見徐藝第六百九六章 李恪舉報 李佑造反第三百九三章 大黃弩炮 震驚當場第七百三五章 高陽的哭泣第五百四九章 一塊肥肉 世家緊盯第七百九一章 反轉第六百五七章 李恪入長安第三百二十章 秋涼山山匪第二百三四章 輸血原則第六十六章 我是狄仁傑第一百一十章 李世民的專情第二百六六章 虎賁營第八十七章 袖箭真是好武器第三百二三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百六十章 奇貨可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