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9章 裁撤軍隊,停止貿易

林疏影大度,不濟勝敗,超出宋起,李牧,樑成明預料。

此戰,宋軍損兵折將,傷亡慘重。

與臨戰前計劃違背,三人辜負女帝起來,按理該受法令處置。

慶幸之餘,女帝望向宋起道:“宋起,你有傷在身,前去醫治,待救治後,來女帝宮議事。”

“謝陛下關心,末將傷勢無礙。”宋起忍着傷痛,古井無波道。

今日慘遭林楓重創,又被曹阿蠻逼得跳下戰車,宋起渾身傷勢嚴重,特別手臂被斬馬刀劃過,傷口嚴重。

此等遭遇,被他視爲奇恥大辱。

女帝與諸臣不曾在西門久留,女帝乘坐龍輦,諸將策馬,甲士保護,氣勢洶洶前往女帝宮。

途中,女帝面色冷峻,不苟言笑。

此戰,燕宋軍隊傷亡極多,照樣未曾打破燕宋力量平衡。

這般結局,女帝相信,不出意外,燕宋會進入曠日持久戰爭。

燕宋不爭一時一地,該長年累月準備,進行消耗戰,持久戰。

國力強大,意志堅定者,有可能獲得最終勝利。

林疏影認爲該趁雙方對峙,燕軍時刻班師回朝,快速增強宋國力量。

何況,柳灼崖,韓韜率軍潛伏前往燕國,假若起兵,導致燕國陷入內亂,時局會漸漸向有利於宋國方向變化。

此後,很長時間內,宋軍需想方設法消弱燕國,或直接,或變相提升宋國實力。

女帝宮內,女帝召集諸將與謀士,齊聚皇宮中,商議解決方法。

龍椅上,林疏影俏面冷冽,端起茶杯,悠閒品茶,雙眸掃過諸臣,平靜詢問:“諸位愛卿,今日戰事,三路大軍,一勝兩敗,燕宋實力近乎旗鼓相當,你們有何想法?”

此刻,皇宮內,諸位官員獲得戰事結果,對未能全殲燕軍,表示遺憾。

然木已成舟,宋軍撤離,悔恨亦無法扭轉局面。

丞相秦明沉默少時,疾步匆匆出列,進言道:“陛下,今日之戰,宋軍傷亡嚴重,亦狠狠重創燕軍,打擊他們囂張氣焰。

微臣覺得,此戰後,加之天氣漸冷,燕帝勢必領兵撤離,開封城危機輕鬆解除。

當前,陛下該對外部該加緊防禦,驅逐三路侵犯宋國邊境的燕軍。”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宋國既有近憂,亦有遠慮,解決開封危機。

邊境三路燕軍,尚未解決,宋國要安靜,要快速崛起,必須確保外部穩固。

何況,西面三路燕軍,自燕地反攻,有充足糧食來源,進可攻,退可守,鬱鎮東戰敗時,宋國南北兩路軍隊,郭萬山與蒙闊尚未領兵佈防。

宋國邊防虛弱,對燕騎而言,猶如無人之境。

不會像深入開封的刀鋒戰士,有糧食危機,天寒地凍,又擔心陷阱兵災中。

是故,三路燕軍,對宋國威脅極大,若不快速清除,邊患不斷,消耗力量,宋國要崛起,有極大風險。

殿內,諸臣聞聲,嚴肅神情,越發緊張。

秦明言語,指出宋國主要矛盾,若不解決,會變成宋國頑疾。

不過,殿內文臣武將,皆非常人,皆有遠見。

簡燁挺身而出,徐徐出列,道:“丞相多慮了,燕軍三路大軍來勢洶洶,確實會給宋國造成嚴重傷害。

然而,難道丞相忘了,柳灼崖,賀柄章,韓韜三位將軍,已經帶兵前往大燕,反觀燕軍主力皆在外征戰。

柳將軍,賀將軍,他們在燕國掀起兵鋒,主動進攻,燕國朝堂爲控制叛亂,勢必調集侯銘封,趙鴻儒,鞠文泰率軍班師回朝,平息內亂。

那時,三路燕軍撤離,宋國邊患危機自然而然輕鬆化解。”

簡燁思緒樂觀,不覺得燕軍東進,會給宋國造成危機。

他認爲,當務之急,宋國必須有針對燕軍方法,不然,待燕軍平息內部叛亂,大燕穩固,一定繼續東進。

這段時間內,宋軍若無化解方法,再與燕軍對戰,機械軍控制戰車,照樣不佔優勢。

損兵折將,領土丟失,不可避免。

“陛下,今日苦戰,宋軍主動襲擊,燕軍毫無防備,按理該大獲全勝。

然而,戰爭結果,不容樂觀。

機械軍,騎兵,激戰中,面對燕騎,孰強孰弱,一目瞭然。

微臣覺得,當前招募軍隊,該多訓練機械軍,同時積極打造戰車,從而增強宋軍戰鬥力。

相反,騎兵表現不容樂觀,浪費巨大人力物力財力,微臣提議,裁撤騎兵,萬不得已,也該減少騎兵,消減騎兵開支。”

今日之戰,騎兵傷亡慘重,幾乎變成羔羊,任憑燕騎斬殺。

反之,同等數量機械軍,在樑成明率領下,亦是出其不意襲擊,對燕騎構成嚴重威脅。

自燕宋騎兵接觸,燕騎就未曾佔領優勢,諸多精銳騎兵。

是故,簡燁強烈認爲,宋國招募新軍,該更傾向可擊退燕騎的機械軍上,必須確保宋國錢糧花費在刀刃上。

而非繼續訓練騎兵,戰場上,專門被燕軍屠殺,使得宋國花費巨大開支,卻沒有丁點收穫。

聞聲,女帝尚未來得及表態,李牧匆匆移動輪椅,在大殿中央疾呼:“簡大人,宋騎兵戰鬥力確實與燕騎兵相差深遠,除戰馬問題外,皆因本將帳下騎兵尚未經歷殺伐,

反觀機械軍,多爲百戰精銳,有豐富戰鬥經驗。

假若騎兵多經歷血與火,不斷歷練,勢必會越來越強大。

況且,王爺率機械軍,被燕騎扭轉局面,反敗爲勝,證明騎兵不是百無一用。

加之,連續數日激戰中,燕軍似乎找到剋制戰車方法,專門憑藉烈火襲擊,戰車毀壞嚴重。

簡大人,敢問你有解決烈火焚車的方法嗎?

陛下,末將認爲騎兵不可廢,假以時日,宋騎兵自會強大,馳騁北方。”

李牧亦曉得數日來,在燕軍猛攻中,宋騎兵連連損失,二十萬騎兵,僅剩五萬不足,使宋國花費人力物力,付之一炬。

宋騎兵不像預料中,與燕騎兵戰場爭鋒,爲宋軍帶來無上榮譽。

縱然如此,李牧照樣對宋騎兵有巨大期待,更希冀騎兵進行復仇,若朝堂減少騎兵開支,勢必引起騎兵動盪。

“李將軍,簡大人所言不錯,朝堂不能再訓練騎兵,變成燕騎磨刀石。燕宋爭霸開始,宋國需要強軍,而不是草包。”宋起醫治後,換了蟒袍,一拐一瘸自殿外緩緩走進來,前行中,朗聲道。

沒錯,宋起亦支持簡燁建議,增強機械軍,消弱騎兵,從而擴大宋國實力。

“王爺,若騎兵戰敗,被王爺視爲草包。王爺被燕帝重創,渾身傷痕累累,半死不活,難道該稱之爲窩囊廢嗎?”李牧聞聲,毫不猶豫反駁,對宋起把騎兵稱之爲草包,氣憤不已。

一時,宋起面色冷酷,氣的連連咳嗽、

遭林楓重創,讓宋起惱火萬分,視爲人生恥辱,豈料,李牧當衆提及,絲毫不給他留面子。

宋起怒起,疾行,疾步逼向李牧,欲與李牧爭鋒。

“宋起,李牧,注意你們言行,此處皇宮,絕非菜市場,任你們撒潑辱罵。”龍椅上,女帝留意宋起與李牧劍拔弩張,欲大打出手,神情冷酷,提醒道。

“陛下,末將失禮,望陛下寬恕。”宋起行禮。

李牧亦抱拳道:“陛下,末將言語有失,該罰。”

女帝擺擺手,示意宮女爲宋起賜坐。

是否裁撤騎兵,女帝猶豫不決。

當初,她期盼李牧歸宋,訓練類似刀鋒戰士鐵騎,戰無不勝,攻無不取,爲宋國開疆闢土。

加之,女帝深知冷兵器時代,騎兵在戰場的殺傷力。

是故,希望宋國有支騎兵能夠對抗燕騎。

然而,事實與想象有察覺,北方諸侯國減少,宋騎兵毫無練兵機會,要想像刀鋒戰士那般強大,難度極大。

尤其尚未訓練成功,直接與北方最強大騎兵開戰,造成巨大損失,在預料之內。

此刻,她不接受簡燁與宋起建議,絕對不裁撤騎兵,使得李牧與她數年努力,毀於一旦。

沉默片刻,林疏影俏面冷汗,冷語道:“李將軍帳下騎兵,確實有許多改進地方,但絕對不能裁剪,否則,李將軍數年努力,勢必前功盡棄,宋國所有支出,亦全部打了水漂。

然而,今後李將軍要訓練騎兵,索要軍費,必須按照人頭換取錢糧,及戰損補充,假若騎兵連連戰敗,朝堂花費巨資,毫無收穫,騎兵就沒有必要設立。”

“陛下放心,末將絕不辜負陛下期待。”李牧倒吸口冷氣,慶幸之餘,暗自苦惱,騎兵該強大,該爭口氣了。

“陛下,支持騎兵,勢力減少機械軍開支,末將認爲,陛下該三思。”宋起疾步上前,神情着急道。

“宋起,朝堂不會輕易放棄騎兵,更不放棄機械軍。李將軍,有句話說的不錯,燕軍漸漸利用火焰毀滅戰車,若無十全防禦,戰車對燕騎優勢勢必減少。

何況,你覺得,依照燕帝奸詐性格奪取攻城車後,不研究剋制戰車的方法嗎?

是故,當務之急,宋國內部該齊心協力提升騎兵,機械軍,陷陣營,連弩營戰鬥力,保證宋軍立於不敗之地,而非爭論裁撤騎兵之事。”女帝拒絕接受宋起提議,她有自己擔心。

聞聲,宋起沉默言語,亦不知該說什麼?

亂翻激戰,燕騎兵中,似乎有少數騎兵,掌握剋制戰車方法,不得不防。

沉默中,白長德匆匆出列,抱拳向女帝行禮,道:“陛下,天氣鉅變,大雪降臨,微臣覺得,該派探子密切監視燕騎動向,待對方撤離時,派遣軍隊沿途阻擊,造成連環防禦,重創燕騎。”

白長德始終相信,燕軍撤離,將會是宋軍反攻的好機會,朝堂絕對不能措施良機。

“白將軍,燕帝率軍,悄無聲息出現開封城,若主動撤離,勢必亦悄無聲息,恐難阻擋。

不過,若有一線希望,都不該放棄。

白將軍,你派人密切監視宋軍,若有機會,快速派軍追擊,假若沒有機會,也不必苦惱。”林疏影道。

燕軍有熱氣球,行軍來無影,去無蹤,極難對抗。

此番,天氣嚴寒,燕軍中,有糧食危機,傷員衆多,若撤離,肯定尋找最快撤離方法,多半採取熱氣球轉移騎兵。

奈何宋國工匠,按照她提供方法,設計熱氣球,依然在初步階段,要大規模製作,目前,時機不成熟。

所以,趁燕軍撤離,在各地佈防,阻擋燕軍,難度很大,毫不客氣說,幾乎沒有可能。

“是!”白長德頷首,神情剛毅。

機械軍損失嚴重,戰車毀壞衆多,若有復仇計劃,他絕對不會放棄,何況,先前與宋起撤離時,他便打算在燕軍撤離時,報仇雪恨。

這時,林疏影繼續道:“燕宋即將全面開戰,簡燁,傳達朝堂命令,身在燕國的商人,全部撤離,所有宋國商人,嚴謹與燕國通商,任何通商者,全部按照資敵處置。”

宋國商業發達,與燕國貿易密切,毫不客氣說,燕國強大,與宋國商人支持,密不可分。

這些年來,燕宋互相貿易,彼此逐漸強大,現今燕宋開始爭霸,斷然不能讓燕國從宋國商人身上獲取巨大稅負。

不然,此消彼長,不利於宋國。

“陛下,燕宋商業聯繫緊密,這樣做,有可能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對宋國商人及宋國,亦會帶來嚴重損失,一旦政令頒佈,燕軍肯定會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報復宋國。”簡燁面色憂慮對林疏影道。

何況,斷絕與燕國貿易,勢必引起衆多商人不滿,簡燁擔心,商人聯合,不利林疏影統治。

然而,林疏影態度決絕,直言道:“任何對朝堂決策不滿的商人,全部抓捕下獄。另外,不僅宋國要與燕國斷絕商業往來,宋國亦該號召南方諸侯,停止與燕國商業往來,使得燕國處於孤立無援之地。”

“陛下,停止商業貿易,宋國失去戰馬來源,許多重要物資,也受到嚴重損害,變相消弱宋國。”田胥亦建議道。

龍椅上,林疏影古井無波,在場諸臣,戰場攻伐,善謀善斷超過她,商業之事,卻絕沒有她精通,強勢道:“此事不容置疑,絕不改變,田大人,你安排官員前往南方諸侯,與南方諸侯商議全面合作,對抗燕國之事、”

“是!”無法改變林疏影態度,田胥唯有領命,依照女帝命令,

不過,聯合南方諸侯,共同對付燕國,使得燕國處於孤立無援狀態,田胥與簡燁,非常支持。

女帝宮中,林疏影有所抉擇後,示意諸臣離去。

連續兩日不眠不休,她的精氣神極差,現今燕宋戰事,漸漸平息,她必須快速休息,補充體力。

第1364章 寧願站着生,也不能跪着死!第835章 與虎謀皮第1195章 你很好,你贏了第177章 白日做夢第22章 此中有深意第834章 初戰小勝第349章 文鬥武鬥第770章 個人英雄主義第577章 身殘志堅(第二更)第1425章 帝王問計第584章 拉開序幕(第三更)第950章 全面退守,等待援軍第156章 真實面目第709章 城牆失守(第二更)第1347章 大開眼界第1304章 風雲動,戰火起第1059章 鐵滑車發威,大屠殺第10章 窮則變,變則通第942章 墨城戰鬥打響第1189章 一羣廢物,滾!第779章 孤注一擲第132章 兩難決斷第493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22章 此中有深意第432章 秘密部署上第709章 城牆失守(第二更)第560章 金蟬脫殼(第一更)第329章 拜官封侯下第332章 離別送行上第166章 奇女子第508章 時不我待第742章 不畏生死,玄甲兵第1064章 屍體圍城第1420章 迎接燕帝入城第1383章 最後一個鬥士第1186章 形勢萬變,林楓態度第520章 一語中的第779章 孤注一擲第498章 各懷鬼胎第1099章 雷霆反擊第1010章 助紂爲虐,爲虎作倀第163章 不爲人知一面第413章 樑宮爭奪戰下第702章 套路太深,防不勝防第722章 情場得意,戰場失意(3600字)第687章 坐看閒雲榮辱不驚第253章 熱情似火第381章 樑帝心思第1017章 孤注一擲第1398章 解甲歸田第694章 頑固抵抗(第三更)第175章 我想利用你第314章 惡犬出世上第682章 柳灼崖的煎熬第1076章 城內缺水,生死一線第924章 棄城而逃第147章 初聞蹤跡第194章 晉陽城大火第248章 老謀深算第935章 大軍南下第176章 不信走着瞧第1135章 挫骨揚灰第106章 涼鳴關之戰中第236章 打破常規上第899章 楚營被破(四千字大章)第515章 總結教訓第509章 不寒而慄第945章 雙喜臨門,攻陷墨城第1038章 刺客,刺客第23章 徒手伏虎第185章 真實身份第323章 破晉陽城上第815章 殺入燕宮第1216章 勇闖樑家軍兵營第749章 強強聯合第1252章 水無常勢 兵無常形第1291章 一日夫妻百日恩第273章 火燒連城第632章 歹心再起第112章 子汐湘鈺第1383章 最後一個鬥士第878章 燕使來訪,四王猜忌第142章 內部紛爭第591章 未戰而尚(第一更)第991章 宋軍來犯,強若巨獸(四千字大章)第424章 演技超羣第1017章 孤注一擲第110章 皇上也怕事第1211章 蠻族部落傳來噩耗第608章 局面失控(第一更)第1218章 控制太子妃()第968章 寧死不屈,死守雁城第179章 確立年號第612章 定計第930章 曹榮受驚第1323章 最後的選擇第1244章 衝出劍閣第1058章 宋軍得勢,宋起張狂第488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816章 刺客來襲
第1364章 寧願站着生,也不能跪着死!第835章 與虎謀皮第1195章 你很好,你贏了第177章 白日做夢第22章 此中有深意第834章 初戰小勝第349章 文鬥武鬥第770章 個人英雄主義第577章 身殘志堅(第二更)第1425章 帝王問計第584章 拉開序幕(第三更)第950章 全面退守,等待援軍第156章 真實面目第709章 城牆失守(第二更)第1347章 大開眼界第1304章 風雲動,戰火起第1059章 鐵滑車發威,大屠殺第10章 窮則變,變則通第942章 墨城戰鬥打響第1189章 一羣廢物,滾!第779章 孤注一擲第132章 兩難決斷第493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22章 此中有深意第432章 秘密部署上第709章 城牆失守(第二更)第560章 金蟬脫殼(第一更)第329章 拜官封侯下第332章 離別送行上第166章 奇女子第508章 時不我待第742章 不畏生死,玄甲兵第1064章 屍體圍城第1420章 迎接燕帝入城第1383章 最後一個鬥士第1186章 形勢萬變,林楓態度第520章 一語中的第779章 孤注一擲第498章 各懷鬼胎第1099章 雷霆反擊第1010章 助紂爲虐,爲虎作倀第163章 不爲人知一面第413章 樑宮爭奪戰下第702章 套路太深,防不勝防第722章 情場得意,戰場失意(3600字)第687章 坐看閒雲榮辱不驚第253章 熱情似火第381章 樑帝心思第1017章 孤注一擲第1398章 解甲歸田第694章 頑固抵抗(第三更)第175章 我想利用你第314章 惡犬出世上第682章 柳灼崖的煎熬第1076章 城內缺水,生死一線第924章 棄城而逃第147章 初聞蹤跡第194章 晉陽城大火第248章 老謀深算第935章 大軍南下第176章 不信走着瞧第1135章 挫骨揚灰第106章 涼鳴關之戰中第236章 打破常規上第899章 楚營被破(四千字大章)第515章 總結教訓第509章 不寒而慄第945章 雙喜臨門,攻陷墨城第1038章 刺客,刺客第23章 徒手伏虎第185章 真實身份第323章 破晉陽城上第815章 殺入燕宮第1216章 勇闖樑家軍兵營第749章 強強聯合第1252章 水無常勢 兵無常形第1291章 一日夫妻百日恩第273章 火燒連城第632章 歹心再起第112章 子汐湘鈺第1383章 最後一個鬥士第878章 燕使來訪,四王猜忌第142章 內部紛爭第591章 未戰而尚(第一更)第991章 宋軍來犯,強若巨獸(四千字大章)第424章 演技超羣第1017章 孤注一擲第110章 皇上也怕事第1211章 蠻族部落傳來噩耗第608章 局面失控(第一更)第1218章 控制太子妃()第968章 寧死不屈,死守雁城第179章 確立年號第612章 定計第930章 曹榮受驚第1323章 最後的選擇第1244章 衝出劍閣第1058章 宋軍得勢,宋起張狂第488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816章 刺客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