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危機來臨

絕非司徒等人大驚小怪,實在是這場戰爭來的突然,塞外草原上,格局數十年來未變。

匈奴,東胡稱爲雙雄,各自經營自己實力範圍,數十年來相安無事。

匈奴在西,常與趙爲敵,多年來,雙方多次在塞外大戰,互有勝負,不過當年趙國在塞外一戰,大破匈奴,震懾匈奴於塞外,匈奴不敢南下牧馬。

東胡在東,常年對晉國騷擾,卻也從不敢與晉國掀起舉國戰爭。

可爲何,趙國,匈奴,戎族,東胡,這四國突然發起戰爭,趙國更是不宣而戰,在南山地區殲滅匈奴六萬騎兵。

一陣驚愕之後,柳乘風掃了眼衆人,道:“這些年,東胡與匈奴雖並列爲草原雙雄,可匈奴發展很迅速,當前,縱觀北方各國,唯有趙國能壓制匈奴外,

草原上,各個部落均不敵匈奴,饒是東胡,也不敢與匈奴獨自開戰。去年夏天,草原大旱,匈奴大肆搶奪各個部落水源與草地,更逼的戎族差點喪失王庭,今日之戰,恐怕是各個部落聯合,趙國,東胡,一起對匈奴發動的一場戰爭!”

去年夏末,草原上的確發生了大戰,這個燕國上下皆知,否則,也不會傾舉國之力,與戎族在黑旗關一戰。

可是,誰也沒有料及,旱情這麼嚴重,逼的各個部落,聯合起來反抗匈奴。

“對,既然這場戰爭打起來了,沒有半年時間,恐怕不會結束。”趙士德附和。

關於塞外草原上的戰事,林楓不關心,他深夜召集各位大臣前來,另有密事:“草原上的戰事,尚未波及到燕國,現在,朕只想知道,趁着四國大戰,燕國可以獲得什麼好處,或者說,該怎麼做?”

“皇上,臣以爲,四國混戰,咱們可按兵不動,靜觀其變。”司徒望着林楓道。

“臣附議!”文季師附和。

“按兵不動,靜觀其變,爲何不能趁機向北擴張呢?”林楓大爲不解司徒與文季師言語,他倒覺得,這是落井下石的好機會,趁機出兵,

向北擴張,佔據黑旗關外,一線的草原。

“皇上,當前草原局勢尚不明朗,冒然出兵,會引起趙國嫉恨,再說了,黑旗關一線的草原,便是當前佔據了,也價值不大,既不能安心

放牧,也不能化爲農田,反而要重兵把守,防止草原騎兵襲擊,會打亂燕國當前佈防。”司徒說。

燕國太小,國力羸弱,四國中,任何一國,對燕國發起戰爭,燕國都有滅頂之災,何況趙國,匈奴,東胡,皆爲超級大國,控弦之士,百萬之多。

“四國混戰是場消耗戰,草原上三國肯定需要大量兵器和糧食,臣倒以爲,燕國接近戎族,可在這上面大做文章,趁機倒賣糧食和武器,

積蓄錢糧。

另外,南方鄭國局勢不明,不少探子彙報,鄭國正在積極備戰,皇上須防止對方突然襲擊。”文季師說。“再者,當前尚未弄清楚,四

國爲何貿然開戰,爲何趙國也參與戰爭中,貿然參戰,反倒會引起敵對國家嫉恨。”

“就這麼簡單?”林楓有些失望,深夜大張旗鼓把他們召集進宮,答案竟是按兵不動,這與他事先盤算南轅北轍,可仔細思量,司徒與文季師說的,又不無道理。

“皇上,這不簡單,燕國地威脅來自鄭國與晉國,暫時還不能與北方草原爭鋒,年關時,戎族傾巢而出,便讓燕國傾舉國之力防禦,何況

匈奴,東胡,趙國,等超級大國呢?”司徒言。

“眼下燕國唯一要做的,在鄭晉兩國不主動攻擊燕國的情況下,積攢實力,謀定而後動。”

兩人所言極是,燕國不過四國郡府大小,雖有強兵,國力卻羸弱。聽兩人所言,林楓意識到自己太心急了,眼下四國混戰,燕國渾水摸魚,賺些錢糧何樂不爲。

他可記得,後世有國家便在戰爭期間,大發橫財,戰後成了超級大國。

“如此,是朕多慮了?也罷,餘愛卿,計愛卿,錢糧之事,交由你二人負責。對了,科考已結束了,趙愛卿,希望你加快調度,儘早安排

好官員調度。”林楓考慮了下,司徒兩人所言不假,燕國還是不參戰爲妙。

可就在這時,羣臣還未來的離開暖閣,又有侍衛匆匆跑進來,向林楓道:“皇上,壺關急報,晉國兵分兩路,十萬大軍西進,襲擊壺關。”

平靜地暖閣內,再起漣漪,羣臣激奮,正如文季師所料,晉國果真襲擊了壺關。“快宣信使進來。”

信使快步走進暖閣,興許星夜兼程,一臉的疲憊。安恆接過信件,交給林楓。

拆開後,匆匆掃了眼,林楓暗歎不妙,據馮石虎所報,晉國大將茅岸,集結十萬騎兵攻擊壺關,大將軍沐嘯天,亦帶領十五萬騎兵,在前

往壺關的路上。

茅岸,林楓不曾聽說,沐嘯天卻乃晉國名將,雖不如鄭國朱亥,刑伊柯,趙國封子修,在晉國也赫赫有名,稱之爲當世帥才。

緩了口氣,林楓把信件交給司徒幾人閱覽。“看來四國混戰,到嘴的香餑餑,吃不上了,茅岸不可怕,沐嘯天卻是當時名將,此戰,恐怕

非大將軍不可了。”

“皇上,壺關天險,易守難攻,馮將軍三人,未必守不住,當前主要問題是,鄭晉兩國乃多年同盟,晉國出兵攻擊壺關,南方鄭國未必會

袖手旁觀。臣以爲,壺關方面以守代攻即可,真正要面對的,是來自鄭國的威脅。”司徒建言。

文季師卻搖搖頭,起身來到屏風上懸掛的地圖面前,道:“皇上,臣以爲,鄭國雖未出兵,卻不得不防,一旦鄭國出兵襲擊慶州,駐紮在

慶州的六萬羽林衛未必能當其鋒芒。

皇上請看,鄭燕兩國交接之處,乃一馬平川的平原,鄭國鐵騎軍訓練十多年,又有南方新勝,鋒芒正盛。

慶州方面,白將軍,趙將軍,拓拔將軍,雖有才華,可六萬羽林衛,既有新兵,又有降將,戰鬥力必然敵不過鄭國鐵騎軍。

臣以爲,慶州方面,預防爲主,聯合趙宋纔是正道。

鄭宋互爲世仇,趙國在北方獨大,兩國絕對不會眼睜睜看着,鄭國在中原崛起,爲自己樹立強敵。

臣建議,皇上應該立刻派人遊說趙宋兩國出兵,共擋鄭國兵鋒,不然,燕國舉國而戰,也難逃滅國之災。

另外,蜀國溫氏與燕國合作,鄭國又奪蜀國長江以北六郡,皇上休書一封,建議蜀王陳兵江南,一旦趙宋蜀三國出兵,燕國積極配合,鄭

國必會陷入四面楚歌之地,再想攻燕,必須三思而行了。”

“文大人,趙國正在北方與匈奴作戰,未必會出兵。”趙士德提出異議。

“呵呵呵,趙大人,趙國之強,非我等可想象,單單南北大營,便是陳兵百萬,此次襲擊匈奴的虎賁軍,是駐紮在蒼莽山一代的北大營

,至於千餘山方面的南大營,可是紋絲未動。

此次,派人遊說趙國,便是讓其出動南大營,況且,一旦宋蜀動兵,此戰,未必能打起來。

但若趙國不出兵,鄭晉兩國南北夾擊,滅了燕國,兩國皆與趙國接壤,一旦雙方夾擊,趙國會陷入戰爭泥潭,久而久之,喪失北方霸主地位。”

文季師之建議,讓林楓大開眼界,豁然開朗,若說動趙宋出兵,蜀國與之配合,此戰,燕國不廢一兵一卒,便可化解鄭國兵鋒。或許還可以依仗三國兵鋒,渾水摸魚,擴充勢力。

“嗯,季師所言,甚合朕心,就依計行事!二弟,你去趙國,可有把握舒服趙國君臣?”朝上人才缺失,眼下林楓能想到之人,唯有林梟

了。

“皇兄,臣弟更希望帶兵禦敵,拒敵於國門之外。”林梟道,上次在狼關附近初露鋒芒,此後,他熟讀兵書,苦心鑽研,期待有朝一日重返戰場,爲國效力。

況且,他照着心中構思,也訓練出三萬新兵,希冀上戰場磨練,鑑證自己能力。

“二弟,打仗機會有的是,如今,鄭國入侵,就算你不參戰也不行,但當下說服趙國出兵更爲急迫,倘若你說服趙國出兵,會有你帶兵出征的機會。”林楓勸慰,林梟富有謀略,知進退,此次前往趙國,沒有誰比他更合適了。

“皇兄,臣弟定當盡心竭力,你可不要食言。”林梟道。

“君無戲言!”

“皇上,臣也推薦一人,新科狀元李孟昶,能言善道,才華橫溢,可前往宋國。”察覺林楓眼中難色,趙士德提出。

“可信嗎?”林楓問道,遊說宋國之人,務必說服宋國女皇,困難程度不亞於說服趙王。

“臣以項上人頭擔保。”趙士德應。

“如此甚好,朕休書一封給溫氏,蜀國陳兵江南,應該可行。”林楓言,當即提筆寫信,不過,卻寫了兩份,交給安恆道:“一份送給溫氏,一份送給張羽,令他帶麾下四萬輕騎,前往黑旗關,把信交給柳玄遠,倒是依照信上內容行事。”

第287章 流言可畏上第352章 大婚中第342章 殺雞儆猴上第1279章 紅顏知己第1079章 逃,棄城而逃第1173章 初探端倪.第170章 教你做人第828章 佳人溺水(上)四千字大章第143章 馬哈蘇被俘第1043章 火牛陣,宋軍中計第564章 逃之夭夭第614章 戰歌,戰鼓(第三更)第546章 動機與目的第1145章 落難夫妻第891章 查出端倪,聯盟分裂第982章 鐵騎滾滾,雙雙受挫第255章 久別重逢下第465章 報復第579章 塞外鉅變(第一更)第272章 引君入甕第1393章 隨機應變第12章 皇后下第257章 戰事初開中第873章 楚帝妥協,四君和談第1078章 誘敵,攻城,殺他個天昏地暗第265章 臨陣點將第1059章 鐵滑車發威,大屠殺第554章 或許有詐(四千字)第422章 計劃實施第702章 套路太深,防不勝防第1364章 寧願站着生,也不能跪着死!第39章 以心換心第679章 豈曰無衣第87章 議政第503章 苟利天下生死以第231章 獨孤嘉怡上第561章 御駕親征(第二更)第1186章 形勢萬變,林楓態度第1226章 雄兵宿將第192章 燕國的報復中第132章 兩難決斷第414章 防患於未然第1317章 喪家之犬第1010章 助紂爲虐,爲虎作倀第517章 第525退位讓賢第130章 爲時已晚第1217章 接二連三噩耗第890章 兵臨城下,暗流涌動第430章 突發事件第703章 流火飛石(第一更)第1086章 歃血爲盟,互送世子第1200章 以空間換時間第1355章 火海,禍害第17章 奇貨可居第892章 劍拔弩張,刀兵相向第933章 花開堪折直須折第778章 柳玄遠心思第532章 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了第688章 斬首行動第544章 冰封城池第1265章 楚國之憂第904章 力敵雙將第392章 肺腑之言第9章 沒錢了第1323章 最後的選擇第97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394章 蒙闊信件第254章 久別重逢上第631章 分而治之第803章 心有靈犀一點通第312章 三絕政策第1062章 引君入甕,關門打狗(中)第1067章 宋軍危已,三道詔命第940章 計劃得逞第90章 蘇秦之計第721章 牌局,振夫綱(下)第112章 子汐湘鈺第103章 林楓的擔心第50章 四方震動第584章 拉開序幕(第三更)第1081章 生擒女帝,斬殺宋起,簡燁第542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14章 釀酒製鹽第1321章 生擒越國太子第47章 和談結親第358章 困獸之鬥上第755章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第345章 治標治本第235章 大國氣量下第1260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340章 遭遇盜賊上第872章 都別動,讓楚帝殺了朕第383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1076章 城內缺水,生死一線第1127章 斷其後路,攻其後方第1425章 帝王問計第680章 小節,大義,孰重孰輕第1256章 棄城而逃(第二更)第1043章 火牛陣,宋軍中計第676章 窮途末路出昏招(第一更)
第287章 流言可畏上第352章 大婚中第342章 殺雞儆猴上第1279章 紅顏知己第1079章 逃,棄城而逃第1173章 初探端倪.第170章 教你做人第828章 佳人溺水(上)四千字大章第143章 馬哈蘇被俘第1043章 火牛陣,宋軍中計第564章 逃之夭夭第614章 戰歌,戰鼓(第三更)第546章 動機與目的第1145章 落難夫妻第891章 查出端倪,聯盟分裂第982章 鐵騎滾滾,雙雙受挫第255章 久別重逢下第465章 報復第579章 塞外鉅變(第一更)第272章 引君入甕第1393章 隨機應變第12章 皇后下第257章 戰事初開中第873章 楚帝妥協,四君和談第1078章 誘敵,攻城,殺他個天昏地暗第265章 臨陣點將第1059章 鐵滑車發威,大屠殺第554章 或許有詐(四千字)第422章 計劃實施第702章 套路太深,防不勝防第1364章 寧願站着生,也不能跪着死!第39章 以心換心第679章 豈曰無衣第87章 議政第503章 苟利天下生死以第231章 獨孤嘉怡上第561章 御駕親征(第二更)第1186章 形勢萬變,林楓態度第1226章 雄兵宿將第192章 燕國的報復中第132章 兩難決斷第414章 防患於未然第1317章 喪家之犬第1010章 助紂爲虐,爲虎作倀第517章 第525退位讓賢第130章 爲時已晚第1217章 接二連三噩耗第890章 兵臨城下,暗流涌動第430章 突發事件第703章 流火飛石(第一更)第1086章 歃血爲盟,互送世子第1200章 以空間換時間第1355章 火海,禍害第17章 奇貨可居第892章 劍拔弩張,刀兵相向第933章 花開堪折直須折第778章 柳玄遠心思第532章 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了第688章 斬首行動第544章 冰封城池第1265章 楚國之憂第904章 力敵雙將第392章 肺腑之言第9章 沒錢了第1323章 最後的選擇第97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394章 蒙闊信件第254章 久別重逢上第631章 分而治之第803章 心有靈犀一點通第312章 三絕政策第1062章 引君入甕,關門打狗(中)第1067章 宋軍危已,三道詔命第940章 計劃得逞第90章 蘇秦之計第721章 牌局,振夫綱(下)第112章 子汐湘鈺第103章 林楓的擔心第50章 四方震動第584章 拉開序幕(第三更)第1081章 生擒女帝,斬殺宋起,簡燁第542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14章 釀酒製鹽第1321章 生擒越國太子第47章 和談結親第358章 困獸之鬥上第755章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第345章 治標治本第235章 大國氣量下第1260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340章 遭遇盜賊上第872章 都別動,讓楚帝殺了朕第383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1076章 城內缺水,生死一線第1127章 斷其後路,攻其後方第1425章 帝王問計第680章 小節,大義,孰重孰輕第1256章 棄城而逃(第二更)第1043章 火牛陣,宋軍中計第676章 窮途末路出昏招(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