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設六部,封大將

攆走趙士德,林楓目光這才轉移在司徒等人身上,道:“司徒大人曾經說過一句話,得民心者得天下,朕以爲,此話所言不假,獲得天下有許多方法,獲得了百姓支持,就獲得了天下。獲得百姓支持有方法,便是獲得了民心,便得百姓支持了。獲得民心也有方法:他們所希望的,替他們積聚起來;他們所厭惡的,不要加到他們頭上,如此罷了。

而今各國紛爭,百姓民心不統,但凡得民心者,天下百姓便趨之若鶩,紛紛前往,建寧靜家園。燕國雖小,卻絕不負百姓,凡燕國之民,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業者有其產。理民之情,順民之意,乃朕畢生宏願。是故,民心所向,是朕爭霸天下,一統六合的索要爭取的對象之一。”

一口氣說了這麼多,林楓不曾停歇,繼續道:“餘愛卿丈量燕國土地,統計人口,已經完成數月,今日起燕國舊地,重新劃分田地,照人頭納稅,新得五郡,亦如此!司徒,季師,你們說說,接下來,燕國該做什麼?”

“皇上,按照先前之法,設軍功制,論功行賞,舉行恩科,招隆天下才子,這兩點依然在五郡之地推廣。另外,臣以爲,鄭國,樑國皆變法極大推動了經濟增長。而今戰爭之後,不少良田沃野之地被毀,除該積極保證農戶利益。

在軍功上,細化分封,做到有功勞的貴族子弟,可享受榮華富貴;無功勞的,雖家富,不得鋪張。百姓子弟,有功勞者,享受軍功,獲得富貴。

在律令上,推廣完善燕律,保證百姓,商賈,士卒,各行各業有法依,有法治,

在郡州管理上,設郡州縣三級,郡設郡守,州設州長,縣設縣令,以主政郡州縣,設武官以掌管軍事。縣下轄若干鄉、邑。以此,把對領邑內的政治特權收歸中央。”文季師道。

“季師所言不假,皇上,是該把計劃變爲律政的時候了,燕國土地新增,趁機推行,雖有阻擋,可利大於弊,否則,國土面積越大,推行越困難。另外,臣以爲是該把鐵礦收爲官府管制的時候。

鐵礦利潤極大,可支撐財政,二來燕國興兵,軍需物資極大,若全部從外國購買,花費極大,損耗燕國財政,況且,若有商人,暗中倒賣鐵礦通敵,危害更大。”司徒補充。

“此事,朕與餘大人商議過,影響極大,燕國倒賣鐵礦的商人不在少數,不少人富可敵國了。”很早以前,林楓就計劃着,把鐵礦收爲國有,與新鹽,新酒,建立相關部門,同時銷售。

可正如他所言,此事影響極大,當初餘哲明建議循序漸進,所以才撂下此事,不過而今燕國興兵,鐵礦的確該收回官家了。

“皇上,國不與民爭利,可鐵礦之類物品,茲事體大,影響深遠,不能不謀,臣以爲,儘早收回鐵礦經營,設一官位府邸,專門督辦新酒,新鹽,鐵礦經營。”司徒再次進言。

“臣附議!”

“臣附議!”

шшш◆TTκan◆C O

---------文季師,林梟,餘哲明等人回答。

林楓沉思良久,既然動,何不大動刀槍:“朕准奏,廢財政司,改設戶部,掌管天下土地、戶籍、賦稅、財政收支等事務,餘哲明爲戶部尚書。

廢刑法司,改設刑部,掌管大燕法律、形獄的事務,柳乘風爲刑部尚書。

廢行政司,改設吏部,掌管全國官吏的任免、考察、升降、調動等事務司徒爲吏部尚書。

廢軍政司,改設兵部,掌管武將選用、兵籍、軍械、軍令等事務,文季師爲兵部尚書。

新設工部,禮部,情報司,工部掌管山澤、屯田、工匠、水利、交通、各項工程等事務,趙士德爲工部尚書,禮部,掌管國家典章法度、祭祀、學校、科舉、接待外賓等事務。

林梟爲禮部尚書。情報司,牧野爲司長。另在文淵閣,設內閣,六部尚書參預機務,每日輪番職守。每尚書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

“皇上,此舉----?”司徒問道。

“各司其職,以免政令不清!”林楓直言。

正如林楓所言,各司政務互有重疊,行政效率低下,羣臣雖勞心勞力,卻依舊免不了疏忽。

林楓設六部也有私心,趙士德勞苦功高不假,掌握行政司,卻掌握燕國官員任免,考察,最容易結黨營私,況且趙士德乃燕國老牌家族,根深蒂固,從先前兩件事情上看,他存有私心。

林楓不喜歡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傢伙,至少,趙士德這兩件事,讓他非常不爽,若非念及趙士德先前勞苦功高,助林梟剷平韓方等鄭國勢力,林楓肯定直接罷免了他。

司徒卻不同,他周遊列國,在燕國毫無勢力,掌控吏部,很難形成自己勢力。饒是形成,兵權在自己手中,誰能奈何。

況且,司徒在燕國混的如魚得水,許多政令與他計策不謀而合,自是不會存有異心了。

“皇上制度上改變固然重要,可臣以爲,亂世必用重典,強國須行法治。”這是除了兵事和刑律,從來不開口的柳乘風說的,儘管還看不到六部有什麼好處,可身爲刑部尚書,他依然道出自己意見。

“這是自然,燕律已經頒佈,只要認證事實推行,社會風氣自然清明。”林楓道。“所以,五郡之事,不過要恢復田壟,修容城郭,也要推行法令,如此,才能相得益彰。”

此事之後,五天裡,白易生,雷傑英,侯銘封,拓拔羽帶十萬多精卒,從邙山地區返京。

趙鴻儒,趙俊,馮異等人,率十六萬駐守邙山地區,北方黃浦玄進京接受封賞後,南下與馮異兩萬人守爻關,雷鳴關一線,趙俊四萬人駐紮在西面龍江一代,趙鴻儒坐鎮淮

南道,手握十萬雄兵,負責邙山地區全部軍務。

西北方面,柳玄遠升遷驃騎大將軍,依然負責黑旗關,抵抗塞外戎族。張羽進京封賞,率四萬精卒調入少陽郡,負責少陽郡軍務,率四萬人抵抗宋軍侵犯。恆邦昌四萬人駐守

壺關,與黑旗關形成掎角之勢,經略安義郡。馮石虎帶領兩萬人入京。

南北雙方兩個戰場,羽林衛,龍騎衛,前期死傷慘重,特別慶州城一戰,白易生所帶六萬人傷亡過半。

好在後來南北兩個戰場所向披靡,收攏不少殘兵,基本擬補了戰死士兵,趙鴻儒在爻關,更是收攏十萬鐵騎軍,收益頗豐。

而今,燕國林林總總四十多萬軍隊,雖有半數降兵,可林楓相信,遲早有一日,這些人會歸化,會成爲百戰之士。

當初,南方戰事發生,白易生所帶六萬,侯銘封所帶兩萬人,雷傑英三萬,趙鴻儒六萬,林林總總十五萬之多,經過幾人在南方征戰半年多,雖有傷亡,可兵源及時在戰俘

中補充,而今,單單南方便有二十六萬大軍,儘管雷傑英,白易生帶回十萬鐵騎軍,依然有十六萬步騎鎮守邙山三郡。

北方戰事,張羽,李奎二人兵出黑旗關,站在晉北地區橫穿直入,兩人所帶四萬多部隊,半年戰鬥下來,足有十多萬人。留下三分之一在蒼巖山訓練,三分之一雖張羽鎮守少陽郡,三分之一隨李奎返回黑旗關。

馮石虎等人在壺關牽引晉軍主力,六萬多人有傷亡,後來在戰俘中基本補充,卻也不增不減。再算上林梟手底三萬新軍,及刀鋒戰士,這一戰下來,戰前四十五萬兵力構想,基本實現了。

林楓一高興,特封馮石虎鎮東將軍,白易生爲鎮南將軍,趙俊爲鎮西將軍、侯銘封爲鎮北將軍,雷傑英爲禁衛軍統領,恆邦昌爲副統領。

本來林楓欲冊封鎮東四位將軍爲徵東將軍,可惜戰事剛剛平息,燕國雖收穫豐厚,卻不敢鋒芒太盛。

同時,趙俊,黃浦玄,拓拔羽,李奎分別爲安東,安南,安西,安北四位將軍。

而趙鴻儒,張羽兩人有特殊功勞,趙鴻儒提議修建爻關,雷鳴關,拒宋軍數十萬大軍與爻關以東,確保邙山三郡無恙,收服十多萬鐵騎軍,戰功雖小,戰績不小。張羽在晉國

南征北討,爲燕國攻下大片領土,亦收復近十萬殘兵,北方戰事居功至偉。

安撫了百姓,封賞三軍,六部又各司其職,林楓樂的清閒。

回頭再看看,塞外草原上,四國之戰依然在繼續,趙國,東胡,左右夾擊,給匈奴造成不小損傷,先是虎賁軍發動南山之戰,接着,東胡又在月牙湖地區,聯合各個小部落,

夜襲匈奴王庭,殲滅對方十餘萬人,最關鍵一戰,虎賁軍在狼山一線,與匈奴僵持兩月多,殲滅匈奴主力,三十萬人。

先後三次戰爭,控弦百萬的匈奴實力減半,雖然依舊可堪一戰,卻已退守月牙湖極西地區,避開虎賁軍主力,和東胡騎兵。

不過,草原上本來雙雄爭霸的局面,忽然變成東胡稱霸,事情似乎沒有朝着好的方面發展,在虎賁軍駐紮月牙湖地區後,停止戰爭。

第1316章 前所未有的重賞第1228章 兵主願支持本王稱帝第1213章 斬首行動第1330章 剷除投降者第962章 蓄勢待發第568章 新的部署(第二更)第338章 準備返京第1022章 孤軍深入(新年快樂)第729章 暗中部署,無端生事第290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77章 蠻橫女子第1394章 皇上,不可心灰意冷第649章 來自燕國的報復第521章 異樣懲罰第827章 萬人坑(四千字大章)第1011章 攻破漢城,斬殺敵將第2章 皇上不好當第367章 侯銘封勸降上第667章第827章 萬人坑(四千字大章)第598章 首戰落敗(第一更)第427章 林楓的盤算第836章 燕帝來了第1248章 瓦解象兵.(五千字大章)第179章 確立年號第1225章 狗急跳牆.第310章 廢太子第1234章 雷霆之怒,掘地三尺第777章 驚天鉅變(第一更)第1234章 雷霆之怒,掘地三尺第1281章 指點迷津第1044章 強勢破城第226章 君王的煩惱第497章 招降死囚部隊第817章 燕宮激戰第935章 大軍南下第475章 君子有所爲第942章 墨城戰鬥打響第1041章 撤兵備戰,不死不休<元宵節快樂>第183章 司馬昭之心第198章 無往不利第417章 蒙闊報復第903章 天亡我也第872章 都別動,讓楚帝殺了朕第1163章 丹青高手第889章 以假亂真第315章 惡犬出世下第76章 段二小姐第608章 局面失控(第一更)第879章 熊武暴怒,四王反目第433章 秘密部署下第229章 面子是自己掙得中第359章 困獸之鬥中第655章 陰謀,天大的陰謀第1369章 秘密謀劃第725章 預先取之,必先予之第153章 納降上第707章 一人一犬,攻守兩端(第三更)第1231章 以武立國,善待諸將第820章 羣臣反應第629章 最後的騎兵(第三更)第987章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第1381章 烈火攻勢第893章 燕軍下江南第1238章 夜襲伏兵!第457章 燕軍來襲第1083章 生亦何歡,死亦何懼第1340章 江面作戰第303章 林梟顯身第546章 動機與目的第391章 燕國意圖第565章 兩軍追逐第856章 絕地反攻(上)第482章 完美實施第34章 初戰下第833章 暫時來臨第87章 議政第905章 一盤散沙第856章 絕地反攻(上)第1353章 亂世重典第370章 得勝歸來第278章 前途未卜第141章 林梟救兄下第814章 衆美抉擇第348章 徒增煩惱下第1070章 楚軍何人領兵第1279章 紅顏知己第898章 瘋狂的燕騎第846章 拼死一戰()第43章 大戰上第190章 真的受傷了第1185章 燕蜀對峙,小試牛刀.第108章 名將之殤第1300章 熊武屈服第1047章 燕人,說一不二第718章 雪中一吻第909章 兇猛如虎,林梟彪悍第928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1348章 壓力巨大第1124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第1316章 前所未有的重賞第1228章 兵主願支持本王稱帝第1213章 斬首行動第1330章 剷除投降者第962章 蓄勢待發第568章 新的部署(第二更)第338章 準備返京第1022章 孤軍深入(新年快樂)第729章 暗中部署,無端生事第290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77章 蠻橫女子第1394章 皇上,不可心灰意冷第649章 來自燕國的報復第521章 異樣懲罰第827章 萬人坑(四千字大章)第1011章 攻破漢城,斬殺敵將第2章 皇上不好當第367章 侯銘封勸降上第667章第827章 萬人坑(四千字大章)第598章 首戰落敗(第一更)第427章 林楓的盤算第836章 燕帝來了第1248章 瓦解象兵.(五千字大章)第179章 確立年號第1225章 狗急跳牆.第310章 廢太子第1234章 雷霆之怒,掘地三尺第777章 驚天鉅變(第一更)第1234章 雷霆之怒,掘地三尺第1281章 指點迷津第1044章 強勢破城第226章 君王的煩惱第497章 招降死囚部隊第817章 燕宮激戰第935章 大軍南下第475章 君子有所爲第942章 墨城戰鬥打響第1041章 撤兵備戰,不死不休<元宵節快樂>第183章 司馬昭之心第198章 無往不利第417章 蒙闊報復第903章 天亡我也第872章 都別動,讓楚帝殺了朕第1163章 丹青高手第889章 以假亂真第315章 惡犬出世下第76章 段二小姐第608章 局面失控(第一更)第879章 熊武暴怒,四王反目第433章 秘密部署下第229章 面子是自己掙得中第359章 困獸之鬥中第655章 陰謀,天大的陰謀第1369章 秘密謀劃第725章 預先取之,必先予之第153章 納降上第707章 一人一犬,攻守兩端(第三更)第1231章 以武立國,善待諸將第820章 羣臣反應第629章 最後的騎兵(第三更)第987章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第1381章 烈火攻勢第893章 燕軍下江南第1238章 夜襲伏兵!第457章 燕軍來襲第1083章 生亦何歡,死亦何懼第1340章 江面作戰第303章 林梟顯身第546章 動機與目的第391章 燕國意圖第565章 兩軍追逐第856章 絕地反攻(上)第482章 完美實施第34章 初戰下第833章 暫時來臨第87章 議政第905章 一盤散沙第856章 絕地反攻(上)第1353章 亂世重典第370章 得勝歸來第278章 前途未卜第141章 林梟救兄下第814章 衆美抉擇第348章 徒增煩惱下第1070章 楚軍何人領兵第1279章 紅顏知己第898章 瘋狂的燕騎第846章 拼死一戰()第43章 大戰上第190章 真的受傷了第1185章 燕蜀對峙,小試牛刀.第108章 名將之殤第1300章 熊武屈服第1047章 燕人,說一不二第718章 雪中一吻第909章 兇猛如虎,林梟彪悍第928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1348章 壓力巨大第1124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