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青峽來襲

舉世伐唐,有四個關鍵點,兩點在明處,兩點在暗處。暗處的兩點,是道門不爲人知的安排,明處的兩點則在地圖的北方與南方。

西陵神殿掌教對書院的突襲,最終慘遭失敗。知守觀觀主與大師兄的身影,還在人間各處名山大川裡流連,卻不會忘返。

金帳王庭與大唐騎兵的慘烈廝殺,還在北方的原野上持續,那麼現在能夠改變僵局,決定這場勝負的戰場,便在南方。

西陵神殿聯軍,纔是這次天下伐唐的真正主力。大唐水師覆滅後,神殿暗中訓練多年的八千餘騎護教騎兵,南晉十餘萬大軍,渡大澤而入清河郡。

在清河郡,諸閥修行強者及強悍私軍加入聯軍的隊列,又有自偏遠諸小國的軍隊和那些隱在山中的修行宗派趕到匯合。

西陵神殿聯軍的聲勢愈發浩大,行走在原野上,秋稻盡折,水田被踩幹,兩座神輦後方,馬車的數量越來越多,最引人注目的,是其中最安靜的一輛。

這大概是自唐國北伐荒人帝國後,實力最強大的一支軍隊,和如今的聯軍比起來,春天時在荒原上與荒人作戰的聯軍,要顯得弱很多。

當時的西陵神殿聯軍有掌教大人親自坐鎮,然而但凡猜到那輛安靜馬車裡坐着誰的人,都認爲有那人坐鎮軍中,比掌教大人更令人感到敬畏。

深秋某日,浩浩蕩蕩的西陵神殿聯軍,穿過清河郡,來到一片青翠山巒之前,在山巒中那道青色峽谷外停下整列。

十餘騎南晉斥候,飛奔而出,向青峽裡駛去,不多時後,便傳來表示安全的尖銳竹笛聲,聯軍依然不動。沉默的令人感到十分恐怖。

直待竹笛之聲不斷從青峽深處傳來,將要湮滅不聞,神殿聯軍才確認,峽谷裡沒有唐軍埋伏,擔任聯軍主將的南晉元帥白海昕,面色漠然地揮了揮手,身旁的傳令兵雙手持旗,在身前快速揮舞。向諸營傳達了前進的軍令。

根據唐境內傳回的情報。神殿聯軍方面,已經確認,如今的唐國根本找不出一支部隊調來南疆防禦。過往年間鎮守在原始森林外的唐國鎮南軍,就算是不顧金帳王庭入侵,想來到此間也要繞行崤山衝。

除非那些鎮南軍能夠飛。不然他們根本不可能出現在青峽裡。

即便如此,白海昕元帥以及神殿的大人物們,依然警惕小心,如今大軍碾壓之勢已成,只需要安全北上,便可以一戰平天下,實在不需要任何冒險。

南晉騎兵率先進入峽谷,各營之間的距離保持的非常好,緊接着混編步兵入內。因爲速度被嚴格的控制,所以用了很長時間。

之所以如此,是因爲聯軍要拉長騎兵在峽谷裡的隊列,這樣容易被唐軍斬斷合擊,但對騎兵的應變也有好處,如果峽谷裡真有唐軍,想要把已經進入峽谷的近兩萬名騎兵和步兵全部吃掉。唐國至少要動用十萬人的軍隊。

西陵神殿聯軍,就是算準了唐國沒有這麼多軍隊。

面對浩浩蕩蕩的聯軍,峽谷裡的唐軍衛所等於不存在,就算有北面州郡趕來的廂軍或者是那些在東疆上令草原騎兵無比頭痛的民兵,也掀不起一朵浪花。

聯軍進入峽谷的速度很慢。慢到軍營裡有好些人都有些着急,某些修行宗派的修行者。更是等的火氣都大了起來,然而卻還有人覺得太快。

“太快了,讓南晉人再慢一些。”

今日天氣晴朗,碧空萬里無雲,熾烈的陽光完全沒有秋天的感覺,穿透神輦上的重重幔紗,落在葉紅魚的眉眼間,更添美麗。

輦畔的黑衣執事領命而去,片刻後回來,低聲恭謹稟報道:“白海昕請神座大人放心,有武道修行者正在上山,據回報應該沒有問題。”

葉紅魚的細眉微微蹙起。

她知道聯軍的看法是正確的,謀算沒有任何漏洞,唐人找不到任何機會,如果要讓青峽變成埋葬大軍的墳墓,就算集結世間所有的神符師,都無法做到,因爲那意味着要改天換地,那是昊天才能做到的事情。

但她總覺得有些不妥。

因爲一切都太順利,一切都太平靜,她曾在長安城裡生活過很長一段時間,除了寧缺這個非典型唐人之外,她和很多唐人有過接觸,她知道唐國絕對不會投降,那麼這種順利和平靜,便透出了一分詭異。

彷彿就是爲了證明她此時的感覺很正確,青翠的峽谷忽然發生了變化,無數的天地氣息,從原野四面八方聚攏而來,凝聚到了山巒上方。

葉紅魚神情驟凜。

天諭神座眉頭深皺,

那輛馬車裡響起一聲輕噫。

西陵神殿聯軍裡,最強大的三位大人物,最先感覺到危險,然而他們已經來不及做什麼,即便來得及,也無法改變眼前的一切。

青翠峽谷上方的天地氣息波動太過劇烈,遠遠超出了修行者能夠想象的範疇,甚至較諸當初夫子在荒原上的斬天一劍,也不稍遜!

這些天地氣息的數量是如此巨大,以至於清河郡裡的清溪都變得渾濁起來,黑色的屋檐瓦片上凝出了露珠,青山上方的天空裡忽然多出了一片雲層!

那片雲層猛烈地絞動着,不停地積蓄着能量,然後驟然間化作無數道絲縷,消散於青天之中,一道非人間所有的力量,向地面碾壓而去!

轟的一聲巨響!

大地震動不安,無數戰馬驚慌失措,鳴嘯聲聲。

青峽垮了。

西陵神殿聯軍一直防備着唐軍,或是唐國的修行強者,在青峽裡發起圍襲,然而沒有人能夠想到,發起圍襲的不是人。

襲來的是,青峽自身。

……

……

青翠美麗的峽谷,變成了世間最可怕的地方。

無數道濃煙,從峽谷裡生起,向青天飄去。並不是峽谷裡失了火,而是山崖垮塌所震起的煙塵,煙塵都能飄這般高,可以想像裡面的情況。

無數沉重的山岩石塊,崩塌滾落而下,落到南晉騎兵的頭頂,發出沉悶如雷的撞擊聲,然後帶着鮮血與壓成泥的屍體,繼續向前滾去。

沉悶的撞擊聲不停響起,久久沒有停歇,峽谷崩塌震起的煙塵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密,漸漸變成一大片塵霧,遮住峽谷裡的畫面。

峽谷裡傳出南晉士兵的慘呼聲,悽嚎聲,卻被山崖崩塌的聲音掩住,峽谷外的人根本無法聽清,直至漸漸微弱,然後死寂一片。

這時候距離青峽崩塌,已經過去了很長時間。那些比馬車車廂還要巨大的石塊,終於停止了滾動,一直震動的原野,也平靜了下來。

清河郡原野上的西陵神殿聯軍一片安靜。

所有人的臉上都寫滿了震驚與恐懼。

白海昕的臉色極度蒼白,握着繮繩的手不停地顫抖。

此時葬身在峽谷裡的南晉將士,足足有兩萬人之衆!

雖然說,這些損失,並不能改變戰略大局,對西陵神殿聯軍的實力沒有根本性的削弱,但依然讓他痛徹心扉,難以接受。

他是西陵神殿聯軍主帥,但他更是南晉軍方首領,麾下兩萬將士,就連敵人的面都沒有看到,就這樣死了!

神輦內,葉紅魚睫毛微微顫抖,神情變得極爲凝重,甚至隱隱有些懼色,強行鎮定心神,把被自已抓皺的裁決神袍前襟撫平。

她道心堅定,無所畏懼,這種情緒,本不應該出現在她的身上,哪怕面臨再強大的對手,亦是如此。

然而如她先前所想,如此長的青峽瞬間垮塌,要比書院君陌在爛柯寺斬佛像,難上無數倍,這種改天換地是隻有昊天才能擁有的能力!

唐人是怎麼做到的?

誰在那片青翠的峽谷裡?

那片峽谷裡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

……

與著名的岷山相比,這片在唐國南方原野間橫亙而起的青翠羣山,並不如何險崛高聳,然而這片山脈的體表是堅硬沉重的花崗岩,內部卻大多都是石灰岩質,極易溶於雨水,所以滑坡崩巖的事情經常發生。

正是因爲這個原因,這片青山被自然改造的格外奇怪,山峰陡異,奇形怪狀,極難攀爬,即便是武道修行者,都視之爲險途。

幸運的是,羣山之中有道峽谷,這道峽谷把大唐的中腹地帶與清河郡聯繫在了一起,不然若要繞行,不知要多走多少天。

爲了加強對清河郡的控制,大唐在數百年前,耗費巨大對峽谷進行拓寬,再由符師和陣師把峽谷兩側的崖壁進行加固,又密密種植根系發達吸水固崖的樹種,終於峽谷裡的天然崎嶇道路變成了平整的官道。

從那一天起,大唐南北變通途,時人紛紛讚頌,有了這條極具戰略意義的通道,大唐與清河便永遠不會分離,成爲真正意義的一家人。

如今清河郡諸閥打出叛旗,向西陵神殿投降,甚至還派出私軍,加入到攻打長安城的隊伍中,家國已然分裂。

那麼這道青翠的峽谷,還有什麼意義?

於是,便塌了吧。

把過去埋葬吧。

……

……

(青峽這個詞,在我的細綱裡,在我深深的腦海裡,已經存在了大半年時間,我一直想着這裡,但每次想的時候,總會想到林青霞……誠實地說,我真不覺得青霞姐姐像很多人說的那樣美啊美啊美啊。嗯,之所以說這些閒話,是因爲我這時候確實有些累,發散發散,下面還有。)

第181章 請受千刀萬剮第145章 鳴金之後謝恩否?第9章 日後夜臨誰來罩?第113章 一個無法停下的拳頭第251章 總有羣星墜落的那時第138章 你終究只是知命以下無敵第128 平靜的來源(上)第16章 他從山中來,帶着小姑娘第119章 朝陽城並不朝陽第77章 顫慄(下)第35章 明志第44章 暮光下,拖着車,牽着馬第176章 薄胸碎大石,厚顏震冬草第79章 出淵見觀第186章 一,二,三,符箭!第27章 開賭,擺人頭(上)第89章 初入公主府第126章 七卷 天書(中)第16章 殺賢人第186章 一,二,三,符箭!第156章 觀主無量第10章 佛至人間,我正在與人間戰第123章 此時無聲勝有聲第26章 修樓,看秋風第218章 榕樹下,池塘邊第19章 一騎紅塵入神國第118章 大黑傘的故事第85章 入魔(十)第156章 人間春雷,佛國拈花第86章 大幕緩緩開啓第155章 袖捲風雪入城去第130章 總有花開時第22章 旅途上的學習第95章 永字八法第60章 君陌一步,南來一箭第35章 黑驢,無人敢騎第113章 一個無法停下的拳頭第37章 最後一句話第132章 何時第213章 不好糊弄的男人們第51章 天能容我,我便能活第206章 真正簡單的一刀第101章 最快的劍,最慢的人第69章 那一定很美第240章 繡花第53章 風景第190章 同步第171章 松鶴樓紀事(上)第113章 都怪你第159章 嶄新的一筆第138章 開黑傘,相離難第92章 以血洗血第125章 七卷天書(上)第86章 青帘馬車第183章 曾欺天,須瞞地第175章 湖畔飛他媽的劍第45章 御史張貽琦之死亡第22章 上馬爲賊(六)第262章 漁翁與邀約第98章 風落爛柯寺第268章 傳道第59章 人間之劍(上)第92章 以血洗血第45章 風在吹第44章 裁決的劍(下)第110章 冷酷自今日始第7章 斬雪(下)第138章 開黑傘,相離難第19章 清河郡到了第20章 不要有想法第174章 君子國的不甘(上)第119章 嗔第23章 上馬爲賊(七)第168章 佛首與肉包第137章 無題第92章 我想我是海第31章 青山不得出第273章 這何嘗不是一種領悟第37章 光明祭第131章 滿載而回第61章 大意思第191章 公主府裡的賣藝者第51章 歌以送箭第25章 誰在拼命以求,誰在當壚賣酒第232章 真跡第191章 公主府裡的賣藝者第137章 那菩薩第99章 破陣!第103章 搬山第121章 能修行之後你會去做什麼?第115章 白塔出雲第60章 人間之劍(下)第90章 冥王的女兒(上)第35章 他和她的談話(上)第91章 燕事續第48章 從天而降的屍與劍,來到荒原的巨輦第19章 秋風秋雨殺閒人(中)第208章 城外春雨如濁淚第119章 都是別人苦(上)第124章 箭雨與紅線,來一劍
第181章 請受千刀萬剮第145章 鳴金之後謝恩否?第9章 日後夜臨誰來罩?第113章 一個無法停下的拳頭第251章 總有羣星墜落的那時第138章 你終究只是知命以下無敵第128 平靜的來源(上)第16章 他從山中來,帶着小姑娘第119章 朝陽城並不朝陽第77章 顫慄(下)第35章 明志第44章 暮光下,拖着車,牽着馬第176章 薄胸碎大石,厚顏震冬草第79章 出淵見觀第186章 一,二,三,符箭!第27章 開賭,擺人頭(上)第89章 初入公主府第126章 七卷 天書(中)第16章 殺賢人第186章 一,二,三,符箭!第156章 觀主無量第10章 佛至人間,我正在與人間戰第123章 此時無聲勝有聲第26章 修樓,看秋風第218章 榕樹下,池塘邊第19章 一騎紅塵入神國第118章 大黑傘的故事第85章 入魔(十)第156章 人間春雷,佛國拈花第86章 大幕緩緩開啓第155章 袖捲風雪入城去第130章 總有花開時第22章 旅途上的學習第95章 永字八法第60章 君陌一步,南來一箭第35章 黑驢,無人敢騎第113章 一個無法停下的拳頭第37章 最後一句話第132章 何時第213章 不好糊弄的男人們第51章 天能容我,我便能活第206章 真正簡單的一刀第101章 最快的劍,最慢的人第69章 那一定很美第240章 繡花第53章 風景第190章 同步第171章 松鶴樓紀事(上)第113章 都怪你第159章 嶄新的一筆第138章 開黑傘,相離難第92章 以血洗血第125章 七卷天書(上)第86章 青帘馬車第183章 曾欺天,須瞞地第175章 湖畔飛他媽的劍第45章 御史張貽琦之死亡第22章 上馬爲賊(六)第262章 漁翁與邀約第98章 風落爛柯寺第268章 傳道第59章 人間之劍(上)第92章 以血洗血第45章 風在吹第44章 裁決的劍(下)第110章 冷酷自今日始第7章 斬雪(下)第138章 開黑傘,相離難第19章 清河郡到了第20章 不要有想法第174章 君子國的不甘(上)第119章 嗔第23章 上馬爲賊(七)第168章 佛首與肉包第137章 無題第92章 我想我是海第31章 青山不得出第273章 這何嘗不是一種領悟第37章 光明祭第131章 滿載而回第61章 大意思第191章 公主府裡的賣藝者第51章 歌以送箭第25章 誰在拼命以求,誰在當壚賣酒第232章 真跡第191章 公主府裡的賣藝者第137章 那菩薩第99章 破陣!第103章 搬山第121章 能修行之後你會去做什麼?第115章 白塔出雲第60章 人間之劍(下)第90章 冥王的女兒(上)第35章 他和她的談話(上)第91章 燕事續第48章 從天而降的屍與劍,來到荒原的巨輦第19章 秋風秋雨殺閒人(中)第208章 城外春雨如濁淚第119章 都是別人苦(上)第124章 箭雨與紅線,來一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