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鬥寶開始

楚琛見此,只能苦笑着搖了搖頭,隨後把東西收起來。不過,他到沒有把東西再還回去的意思,畢竟安功士都這樣表態了,他再那樣做,未免也顯得有些不近人情。

一夜無事,第二天一早,衆人先去酒店的餐廳吃過了早飯,就回到各自的房間,拿出參與鬥寶的古玩,準備參加今天的交流會。

舉辦交流會的地點,還是在這家酒店,大家拿好上了東西,就隨着服務員的指引,一起來到酒店的一間小型的會議室。

一路上暢通無阻,但走到會議室門口時,一行人就被保安禮貌的攔了下來,等他們查看了大家的邀請函,驗證無誤後,才把衆人放了進去。

大家可別以爲,這裡就這麼一處安檢措施,實際上,楚琛他們是由於一直住在酒店,已經經過了識別的緣故,才這麼輕鬆的進入會議室,如果是酒店外的與會者,必須要經過仔細比對,才能進來。

而且,如果有人撿到一張邀請函想要冒充也不太可能,原因是邀請函上還有與會者的照片。就像齊保福和方進波要參加交流會,還必須要到主辦方那裡拍照處理一下才行,不然的話,剛纔肯定過不了安檢。

走進大門,楚琛發現近百平米的會議室已經被裝飾成了一個小型展覽館,除了中間位置放着一些展臺之外,牆上還掛着一些字畫,楚琛湊近一看,發現這些國畫居然不是古代名家所作,但也都是當代小有名氣的名家所作。

由此也可以看出柴平樂對這次的交流會。還是很在意的。

這次交流會能夠收到邀請函的,都是行業裡的精英。真正能來的人其實並不多,不過一張邀請函可以帶兩個人。再加上古玩這行特別注重人脈,或者想把自己的晚輩提攜一下,於是有些人就把名額給用滿了。

這也使得,楚琛原本以爲會議室裡應該有些冷清的情形沒有發生,只見他們有些在欣賞着字畫,有些則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聊着天,或者探討着一些古玩上的話題。

不過,會議室裡人雖然不少,但老前輩們卻並不在場。問了工作人員才知道,除了一些沒有到來的老前輩,其他人都在鑑定這次參與鬥寶環節的古玩。

畢竟現場這麼多與會者,帶來的古玩並不少,如果一下子都拿出來點評的話,時間會施的太久,於是幾位老前輩就會先把東西篩選一下。

這時,吳叔開口道:“小琛,咱們先去把東西登記一下。然後我帶你去認識一些前輩和同行!”

楚琛當然不會拒絕,於是大家就先來到登記處,把一會參加鬥寶環節的古玩,都登記一下。接着就讓工作人員小心放好。

參與鬥寶的古玩之中不乏價值連城的寶貝,因此,這個環節現場的工作人員都非常慎重和小心。另外,這裡對古玩也有專人全程跟蹤和攝像。安保措施非常的嚴密,基本不可能出現丟失的情況。

接下來。吳叔就帶着楚琛等人通過一個通道,到來一間會客室,裡面除了坐着楚琛昨天認識的一些專家和掌櫃之外,還有幾位五六十歲的老者和中年人正在那談笑風生。

大家看到吳叔等人進來,全都站起身來笑臉相迎,一陣寒暄之後,吳叔就爲雙方引見起來。

說實在的,這些人分處全國各地,就算認識了,今後楚琛基本和他們也是難得一見,不過老話說的好,多個朋友多條路,特別是古玩這種人脈很重要的行業,在座的又都是精英,無論是對楚琛,還是在場的各位,能夠相互認識和熟悉都是有益的。

介紹過後,大家就開始閒聊起來,無論是鑑定古玩的經驗,還是一些市場行情和八卦,大家都一一道來。

楚琛等人雖然只是在旁聆聽,也是津津有味。

過了三四十分鐘,就見柴平樂帶着昨天那位青年,從門外走了進來。

“柴總(柴老闆)……”

看到柴平樂進來,大家都笑着打了聲招呼,柴平樂也一一和衆人握手打着招呼。

客氣了一會,柴平樂就笑着對大家說道:“諸位,許老、於老他們,現在已經在外面了。”

“哦!那事不宜遲,咱們現在也過去吧”

說着,大家就連忙站起身,一起往會議室走去。

此時,會議室中間的那幾個展臺上都已經擺上了東西,不過現在都被蓋着布,也看不清到底是什麼東西。

另外,在展臺的旁邊,還擺着五張椅子,只見上面已經坐了五位老人,除了昨天認識的許老、於老還有一位姓周的老者之外,其他兩人,楚琛都不認識。

於是,吳叔就給楚琛介紹了一下,一位是嶺南鑑定書畫方面的專家,姓毛,另外一位則是晉省鑑定青銅器的專家,姓王。

大家一一和幾位老前輩打過招呼後,就相互推辭着,在沿着展臺的周圍擺放的一圈沙發和桌椅上坐下身來。

一陣熱鬧後,作爲主辦人的柴平樂走了出來,笑容滿面的高聲說道:“感謝諸位,尤其是要感謝幾位老人家,能夠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前來,參加這次交流會,在這裡,我謹代表……”

“嘩嘩嘩嘩……”

大家都很給柴平樂面子,在他說完一通感謝詞後,就送上了熱烈的掌聲。

柴平樂面帶紅光的擺了擺手,隨後又高聲說道:“好了,我廢話就不多說了,首先咱們現在有請於老,爲大家揭開第一件寶貝的神秘面紗!”

於老微笑着站起身來,走到第一個展臺前,伸手把展臺上的布給揭了下來。

“第一件藏品,是由包掌櫃帶來的清康熙五彩描金花蝶紋攢盤!”

“啊!居然是康熙五彩描金花蝶紋攢盤!而且看上去和故宮收藏的一模一樣啊!”

“看來今天咱們可以大包眼福了……”

聽了於老的話,臺下頓時一片譁然,不少人眼中露出了興奮、驚歎的色彩,而有些人卻顯得有些緊張和失落。沒辦法,一共才六個位置,一個蘿蔔一下坑,現場這麼多人蔘加,肯定會有人被擠下去的。

“包掌櫃,你這次是下了血本啦!居然帶這樣的寶貝前來,不說能夠獲得第一吧,前六肯定是穩穩的了!”

“過獎!過獎!”一位看起來胖胖的中年男子,面帶得色的向周圍人拱了拱手。

“好了,請大家上臺鑑賞,過會,咱們再進行交流!”於老笑着說道。

話音剛落,大家就紛紛站起身來,按照秩序一個個上臺鑑賞。雖說沒有什麼時間限制,不過大家最多也都只看兩三分鐘,就讓給了後面的人,畢竟這樣的交流會,還是要注意下自己的形象的。

雖說許多人都帶了其他人過來,不過能夠接受邀請的,本來就不多,加起來也不過三十個人左右,再加上有些人是一起上前鑑賞的,輪到楚琛不過才過了二十分鐘而已。

楚琛戴上白手套,和吳叔一起走上臺,一人分列一邊,拿起一個攢盤觀察起來。

“攢盤”又稱“拼盤”、“全盤”,是盛放食物的器具。雖同屬“盤”類,但獨具匠心處單單在一“攢”字。

“攢,聚也。”顧名思義,是以分割成數件的盤相攢組合而成。“攢”另有移動之意,對盤而言應是“能移動之盤”。因而,攢盤就是若干體量均等、形制規整、各自獨立卻又相互勾連的小盤組合攢聚而成的整體。

當今天的人們不再止於舌尖的快感,有了不但要爽口、而且要怡心的需求時,其實早在幾百年前的明代,古人已經替我們解決了這個問題,這就是攢盤的發明。

攢盤最大的優點在於與衆不同的盛裝效果和展示功能。以前的盛放器皿多單個和獨立出現,各自爲營,缺乏聯繫和整體感,盤子一多,就可能會出現狼藉之象,而攢盤的出現卻打破了這一孤立和尷尬。

試想若干等量、互嵌的小盤,盛上各色瓜果、小菜和點心,瓜果五顏六色、菜蔬葷素穿插、點心酥軟搭配,形狀上塊、片、丁、絲互補,味道上酸、甜、鹹、辣皆宜,最後攢聚成一個整體,該是一道多麼賞心悅目、怡心怡口的菜餚?

而且拿取和收納都十分方便,又巧於展示,完全避免了杯盤狼藉的尷尬。人只道盛放器皿多單個和獨立,誰料這一巧思,竟變幻出如許模樣,實在可憐可愛。

攢盤始制於明代萬曆時期,至清代康熙朝較爲流行,並延續至晚清。一組拼盤的數量不等,多者可達二十多個。康熙攢盤以五彩、三彩多見,乾隆時期品種多樣。

展臺上的這一組攢盤,由內外兩層共十二件大小盤組成葵花式樣。盤折沿,淺腹,平底,圈足。盤內五彩繪花卉蝴蝶紋,沿面紅彩“卍”字錦地描金團壽字,盤外壁紅彩八吉祥紋,並描金篆書“壽”字。

此盤可謂造型別致,施彩豐富,以綠、紅、紫、黃、金等彩描繪紋飾,五彩斑斕,而且更爲難得的是,這組攢盤無論是尺寸、花色和工藝,都和故宮收藏的那件基本一致,同時保存的非常完好,這一點頗爲難得,可謂是一件非常珍貴的藝術品。(未完待續。。)

第112章 毛料倉庫(三)第738章 三人比試(四)第701章 九層博山爐(上)第727章 公盤暗標(五)第336章 鑑定(上)第220章 潑皮第534章 拍賣會撿漏(下)第19章 賭石(上)第651章 謀財(下)第458章 早市(上)第975章 邢窯獅子造像第130章 難以接受的禮物第893章 藍釉白龍罐(續)第193章 拜師第801章 真?僞?第771章 父女倆的震驚第282章 宿舍樓下第505章 遊玩第852章 青銅鷹鼎第1016章 吳叔的高興事第608章 原來如此第19章 賭石(上)第500章 啓程第625章 投機取巧(上)第751章 繼續落後第603章 出手治療第965章 柳暗花明第1100章 琉璃樂俑第857章 絹花第682章 毛料拍賣會(上)第179章 影子木第190章 切磋第267章 抓捕(上)第171章 病房風波(續)第1135章 和闐紅玉第46章 如願以償第730章 公盤暗標(八)第586章 牽線第865章 都義樂也被騙了第621章 春節鑑寶節目(續四)第289章 末姜第941章 到底誰倒黴?第1012章 恰巧第554章 找茬(續)第121章 回京第291章 影青第457章 因禍得福(三)第984章 二蛋的心思第165章 告知第1045章 高仿洋彩瓷第304章 宵小(續)第851章 動作不斷第11章 自取其辱第238章 記憶第1130章 江城之行第77章 吳叔的不可思議第447章 玉雕師傅第374章 坑你沒商量(續)第430章 集市(四)第586章 牽線第37章 吳可第396章 兩重天(下)第956章 三孔布第317章 假作真(續二)第925章 珍貴的梅瓶第426章 遊覽第815章 巧合第288章 出名(續)第641章 根雕第136章 驚訝第627章 矅變的茶盞第576章 又見藏寶圖(續)第845章 等待第595章 做好事的收穫(上)第605章 批評第549章 塵埃落定第460章 早市(續一)第283章 禮物第272章 瘋狂(續)第133章 態度第334章 藏寶樓“鬼市”(四)第616章 春節鑑寶節目(中)第1011章 青花料的問題第576章 又見藏寶圖(續)第396章 兩重天(下)第741章 箱子第666章 洛神賦(下)第396章 兩重天(下)第448章 串通第632章 初五第53章 火車上(上)第609章 掌眼(上)第294章 坑他一下第453章 獻禮第827章 請劉老鑑定第833章 有些後悔第439章 柴窯(下)第96章 瘋狂的石頭(二)第513章 意外相遇第52章 揭畫(下)
第112章 毛料倉庫(三)第738章 三人比試(四)第701章 九層博山爐(上)第727章 公盤暗標(五)第336章 鑑定(上)第220章 潑皮第534章 拍賣會撿漏(下)第19章 賭石(上)第651章 謀財(下)第458章 早市(上)第975章 邢窯獅子造像第130章 難以接受的禮物第893章 藍釉白龍罐(續)第193章 拜師第801章 真?僞?第771章 父女倆的震驚第282章 宿舍樓下第505章 遊玩第852章 青銅鷹鼎第1016章 吳叔的高興事第608章 原來如此第19章 賭石(上)第500章 啓程第625章 投機取巧(上)第751章 繼續落後第603章 出手治療第965章 柳暗花明第1100章 琉璃樂俑第857章 絹花第682章 毛料拍賣會(上)第179章 影子木第190章 切磋第267章 抓捕(上)第171章 病房風波(續)第1135章 和闐紅玉第46章 如願以償第730章 公盤暗標(八)第586章 牽線第865章 都義樂也被騙了第621章 春節鑑寶節目(續四)第289章 末姜第941章 到底誰倒黴?第1012章 恰巧第554章 找茬(續)第121章 回京第291章 影青第457章 因禍得福(三)第984章 二蛋的心思第165章 告知第1045章 高仿洋彩瓷第304章 宵小(續)第851章 動作不斷第11章 自取其辱第238章 記憶第1130章 江城之行第77章 吳叔的不可思議第447章 玉雕師傅第374章 坑你沒商量(續)第430章 集市(四)第586章 牽線第37章 吳可第396章 兩重天(下)第956章 三孔布第317章 假作真(續二)第925章 珍貴的梅瓶第426章 遊覽第815章 巧合第288章 出名(續)第641章 根雕第136章 驚訝第627章 矅變的茶盞第576章 又見藏寶圖(續)第845章 等待第595章 做好事的收穫(上)第605章 批評第549章 塵埃落定第460章 早市(續一)第283章 禮物第272章 瘋狂(續)第133章 態度第334章 藏寶樓“鬼市”(四)第616章 春節鑑寶節目(中)第1011章 青花料的問題第576章 又見藏寶圖(續)第396章 兩重天(下)第741章 箱子第666章 洛神賦(下)第396章 兩重天(下)第448章 串通第632章 初五第53章 火車上(上)第609章 掌眼(上)第294章 坑他一下第453章 獻禮第827章 請劉老鑑定第833章 有些後悔第439章 柴窯(下)第96章 瘋狂的石頭(二)第513章 意外相遇第52章 揭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