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交流會(續)

楚琛把雞首壺仔細打量過後,然後說道:“這隻雞首壺,胎體稍厚,胎色較深,呈深灰色。釉層厚而均勻,呈青灰色。胎釉結合欠佳,有剝釉現象。另外此器的雞首下沒有脖子,雞嘴沒有孔,與雞頭相對的後端尾巴部位,只用了一個凸飾點綴而已,從種種特徵看,這應該是一件西晉時期的雞首壺。”

大家聽了楚琛的解說,紛紛點頭,這件雞首壺許大部分人都看過了,確實是件真品,不過雞首壺並不難鑑定,於是在座的幾位紛紛示意楚琛接着鑑定。

楚琛微微一笑,接下來又鑑定了筆筒、硯臺、佛像等物,其中有真有假,不過都被他一一識別了出來,至此,大家看向楚琛的目光之中再也沒有輕視的味道了。

要知道很多人玩古玩都是專精一個方向,特別像楚琛這樣的年輕人,能夠專精一個方向已經很不錯了,不過從這幾件東西鑑定下來,大家都沒想到,楚琛居然好像是個全才,各方面看起來都頗爲精通。

這對他們來說都不容易,更何況是這麼一個年輕人,這如何不讓大家感到詫異?

別說大家感到驚奇了,朱大富此時都有一種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感覺,不過楚琛的這種變化,正合他的心意,楚琛是他看好的晚輩,看到楚琛成長的這麼快,他可謂頗爲欣喜。

這樣過了十多分鐘,桌子上的東西差不多都要被楚琛鑑定完了,鑑定的結果可謂是分毫不差,這令大家驚奇的同時,紛紛感嘆了一句“後生可畏!”,此時,他們再看向楚琛,目光之中已經帶着一絲敬佩了。

劉老看着楚琛言語間盡顯大家風範,心裡是那個美啊。而當老友們紛紛贊他“後繼有人”時,更是讓他樂開了花。

朱大富看到中年男子眼中閃過的失望神色,就笑道:“柴掌櫃,不知道今天你帶過來的是什麼啊,能否讓我們開開眼見啊?”

柴掌櫃聞言愣了愣神,而後笑容滿面的把手邊的一個錦盒推到桌子中間,打開盒蓋後。說道:“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就是一隻吉州窯的黑釉木葉碗而已。”

“什麼!吉州窯?”

“木葉碗?”

聽了柴掌櫃所言,大家紛紛伸長了脖子向盒子裡看了過去。

吉州窯是江南地區一座舉世聞名的綜合性瓷窯,它具有濃厚的地方風格與民族藝術特色。它始於晚唐,興於五代、北宋,極盛於南宋。而衰於元末,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

吉州窯在中國陶瓷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爲推動中國古代瓷業生產,積累製作技藝作出了巨大成就。它是中國古代黑釉釉瓷生產中心之一,所產瓷器種類繁多,已發現的瓷形有120餘種。按胎釉可分爲青釉瓷、乳白釉瓷、綠釉瓷、黑釉瓷、彩繪瓷、雕塑瓷和玻璃器等。

另外,吉州窯還創造出“木葉天目”、“剪紙貼花天目”等別具匠心、獨一無二的名貴產品。

而此時桌子中央的盒子內。裝的就是一隻吉州窯黑釉“木葉天目”碗。該碗翻過來似草帽,故又稱斗笠碗,碗內外施黑釉至足,釉面明亮深沉,含蓄端莊,有一種誘人的內在美。

碗內飾一紅褐色木葉紋,毛絨絨的樹葉,脈絡清晰。自然生動,雖是一葉,甚是惹人喜愛。

據史料記載,宋代飲茶之風,上至宮廷,下及民間,極爲盛行。因此許多窯口爭相發明能與之相配的飲具,而這種木葉天目碗就是因此而發明的。

相傳,聰明的吉州窯匠師在思考製陶工藝時,突然對路旁腳下俯拾即是的片片落葉發生了興趣。想到如果直接把它揀起來貼在碗裡去燒,豈不更是富有自然風味。

於是,他們開始實驗起來,開始可能是直接將樹葉貼在坯體上,施釉後,將葉子揭去入窯燒,這種方法並沒有成功。

隨後,他們利用腐蝕的辦法將葉子處理,使其成爲脈網狀葉片,然後將它貼在碗上去燒。結果當人們捧起這隻黑釉碗飲茶時,就會看見有一片活靈活現的葉子沉在碗底,與“青白”、“黃白”的茶色相映成趣。

木葉天目碗一出現,就引爆了現場的氣氛,連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前輩,都忍不住走過來想要一睹其貌,讓柴掌櫃臉上盡顯得意之色。

雖然楚琛眼力好,又是劉老的徒弟,不過他的年紀畢竟擺在那裡,因此也只能讓一些年紀大的先看,足足過了將近二十分鐘,才輪到了他。

這隻木葉天目碗的品相很不錯,基本看不到磨損痕,這讓楚琛總感覺它太過完美了,心中對此碗的感覺不是太好,不過這也不能作爲贗品的證據,因爲一些釉色極好的出土器物也有如此品相,而且這隻碗泛光亦顯柔和,這也是出土器的一個典型特徵。

因爲吉州窯物的瓷土來源於贛江對岸的雞崗嶺和窯場周圍,或二者混合使用。而且其生產場地就在贛江邊的沙丘地上,無法避免砂粒進入瓷土,因而胎質中含砂量大,使胎質粗鬆吸水力強,粗看似陶,但敲之有一種金屬聲。

楚琛用手指在碗沿輕敲,聲音確實如同記載中的那樣。而正是因爲胎中的泥沙含量高,使得修胎時往往發生阻刀、跳刀現象,在器底及圈足內物中能清楚地看見跳刀痕。而此碗的底部,也確實有跳刀痕。

接下來,他又用手觸摸碗的表面,可以明顯的感受到呈豎條形的起伏。而後他微微舉起碗側視時,可見呈豎條狀的釉層掛附不勻等肌理現象。用放大鏡還可以看到釉面有許許多多肉眼無法看見的缺釉毛孔,顯得粗糙乾澀,有如“雨花石”。

如此種種,無不代表着這隻碗應該就是一件真品,不過楚琛總覺得這隻碗的感覺不好,於是乾脆的就使用上了靈寶眼,而結果不禁讓他暗自搖了搖頭。

看到楚琛把碗重新放回了盒子裡,柴掌櫃神色一動,就笑道:“楚賢侄,你應該看好了吧,不知覺得我這隻碗怎麼樣?”

從剛纔的表現看,柴掌櫃這人很有些小肚雞腸,楚琛覺得他把結果說出來,不管最終結果他接不接受,估計都要記恨上他了,因此,他一時間顯得有些猶豫。

“楚賢侄,你放心大膽的說出來好了,就算說錯了,也沒關係的。”柴掌櫃笑呵呵的說了一句,他對自己的藏品可是非常的自信,根本不相信它會是贗品,他還巴不得楚琛說他的東西不對,到時他還可以把楚琛羞辱一番。

這人自己要作死,那就沒辦法了,於是楚琛輕搖了搖頭道:“這東西我看不準!”

話音剛落,還沒等其他人反應過來,柴掌櫃就跳腳道:“不準?怎麼可能不準?你們看看這隻碗,哪有不準的特徵?”

“小柴,別急嘛!”一位看起來六十多歲的老者勸說道,這位老者名叫王先功,是一位資深的古玩收藏家,在京城頗有聲望。

“王老,這隻木葉碗可是我花了二十萬勻到的,您說我怎能不急啊?”柴掌櫃大聲的說道。

大家聽說這隻碗花了二十萬,到也並不覺得貴,因爲以它的品相來說,這隻碗的市場價格應該在三十萬左右,柴老闆可以說是撿了個小漏。

“小柴,你先冷靜冷靜,嗓門大也解決不了問題是吧?”一位姓瞿的老者皺着眉頭說道。

“我非常冷靜!我就想問問,這隻木葉碗到底什麼地方有問題?”說着,柴掌櫃拿起木葉碗,反覆打量,然後瞪着楚琛道:“你到是說說看,這麼好的東西,哪裡不準啦!”

“你這副模樣是向人請教的態度嗎?”錢老也走了過來,說道:“東西拿來給我看一看!”

見錢老出面了,柴掌櫃也只能把碗放回盒子,等着錢老他們鑑賞的結果。

錢老把碗拿起來,仔細打量了幾遍,而後皺着眉頭輕咦了一聲,把東西放回盒子,對劉老他們說道:“你們也來看一看呢,這東西確實有些古怪啊!”

見錢老居然也不能確定這隻碗的真僞,柴掌櫃的心裡不由爲之一緊,額頭上更是冒起了冷汗。而其他人則都覺得非常驚訝,要知道錢老可是京城古玩界的領軍人物,居然連他都不能確定他的判斷,這如何不讓他們感到吃驚和好奇?

而劉老的反應也和錢老差不多,觀察了幾分鐘之後,皺着眉頭想了想,又輕彈了彈口沿,最後又和錢老小心討論了幾句,而後兩人不約而同的把眉頭皺成了川字。

之後,又有幾個老前輩上手仔細打量了幾番,而他們的態度也各不相同。

與此同時,朱大富皺着眉頭輕聲問道:“小琛,這隻碗到底有什麼問題啊?我怎麼沒發現有不對的地方?”

楚琛微微一笑,賣了個關子道:“這木葉碗確實仿的非常不錯,不過等會我做個實驗,您老就知道問題出在什麼地方了。”

шшш● ttkan● ℃ O

第1章 打眼第570章 鑑寶活動(七)第1127章 天青泥第1068章 拍賣會的撿漏?第414章 禮物(續)第1015章 價值問題第161章 汝官窯第847章 糾紛第150章 身世(二)第990章 走馬燈第71章 鬼市(上)第810章 人選第410章 黑市(六)第895章 袖珍簋式爐第743章 明標拍賣(四)第811章 費喻第261章 驚愕第341章 細節第224章 尋仇(續)第122章 溫馨第1044章 出力不討好第943章 規劃第443章 樹化玉第53章 火車上(上)第969章 齊保福的藏品第147章 山區(一)第1097章 白田印章第598章 猜測第474章 如此親戚第1132章 以退爲進第741章 箱子第1122章 隋珠第307章 土鏽和土沁第565章 鑑寶活動(二)第385章 投標第1058章 諒解第934章 寧易家第902章 碰瓷嗎?第973章 找他算賬去續第798章 驗證的辦法第751章 繼續落後第462章 早市(續三)第49章 敗家子(下)第1009章 新的線索(續)第203章 意外收穫(續三)第370章 老後江石第15章 茶道(下)第856章 七巧桌第803章 開辦私人博物館第20章 賭石(中)第939章 又遇車禍?第508章 影骨第828章 請劉老鑑定(續)第727章 公盤暗標(五)第592章 救人(上)第702章 九層博山爐(下)第88章 古玩黑市(八)第427章 集市第2章 異變第899章 塞翁失馬?(續)第478章 玉雕(續)第570章 鑑寶活動(七)第93章 配方第760章 鈉長石第92章 驚歎第1060章 交流會進行時第472章 做客第276章 懸坑第1082章 黃玉剛卯第475章 玉琮第44章 驚歎第441章 傷心往事第447章 玉雕師傅第939章 又遇車禍?第970章 齊保福也撿了漏第838章 不太湊巧第868章 老五的慶幸第8章 珍貴傢俱第206章 意外收穫(續六)第342章 不簡單第822章 林生福的驚疑第201章 意外收穫(續)第897章 暗語第487章 神奇的魚皮第121章 回京第467章 做客第763章 相逢(續)第699章 真假不分(續)第588章 治療第1126章 裝着泥土的箱子第281章 劉志清的消息第915章 矚目第981章 路上偶遇第362章 以小博大(上)第187章 再現第341章 細節第104章 錢記加工坊第419章 確立第1115章 悲劇第219章 耳光
第1章 打眼第570章 鑑寶活動(七)第1127章 天青泥第1068章 拍賣會的撿漏?第414章 禮物(續)第1015章 價值問題第161章 汝官窯第847章 糾紛第150章 身世(二)第990章 走馬燈第71章 鬼市(上)第810章 人選第410章 黑市(六)第895章 袖珍簋式爐第743章 明標拍賣(四)第811章 費喻第261章 驚愕第341章 細節第224章 尋仇(續)第122章 溫馨第1044章 出力不討好第943章 規劃第443章 樹化玉第53章 火車上(上)第969章 齊保福的藏品第147章 山區(一)第1097章 白田印章第598章 猜測第474章 如此親戚第1132章 以退爲進第741章 箱子第1122章 隋珠第307章 土鏽和土沁第565章 鑑寶活動(二)第385章 投標第1058章 諒解第934章 寧易家第902章 碰瓷嗎?第973章 找他算賬去續第798章 驗證的辦法第751章 繼續落後第462章 早市(續三)第49章 敗家子(下)第1009章 新的線索(續)第203章 意外收穫(續三)第370章 老後江石第15章 茶道(下)第856章 七巧桌第803章 開辦私人博物館第20章 賭石(中)第939章 又遇車禍?第508章 影骨第828章 請劉老鑑定(續)第727章 公盤暗標(五)第592章 救人(上)第702章 九層博山爐(下)第88章 古玩黑市(八)第427章 集市第2章 異變第899章 塞翁失馬?(續)第478章 玉雕(續)第570章 鑑寶活動(七)第93章 配方第760章 鈉長石第92章 驚歎第1060章 交流會進行時第472章 做客第276章 懸坑第1082章 黃玉剛卯第475章 玉琮第44章 驚歎第441章 傷心往事第447章 玉雕師傅第939章 又遇車禍?第970章 齊保福也撿了漏第838章 不太湊巧第868章 老五的慶幸第8章 珍貴傢俱第206章 意外收穫(續六)第342章 不簡單第822章 林生福的驚疑第201章 意外收穫(續)第897章 暗語第487章 神奇的魚皮第121章 回京第467章 做客第763章 相逢(續)第699章 真假不分(續)第588章 治療第1126章 裝着泥土的箱子第281章 劉志清的消息第915章 矚目第981章 路上偶遇第362章 以小博大(上)第187章 再現第341章 細節第104章 錢記加工坊第419章 確立第1115章 悲劇第219章 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