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〇四章 誰說這是行賄?

朱鴻不清楚沈溪給那些文官和武將送了什麼禮物,只知道沈溪準備了兩天,木匣裡面就算不是什麼金銀珠寶,也應該是好東西。

而來與宴的文官,卻都覺得沈溪摳門,按照份量,木匣中不會放什麼貴重之物,只有武將很熱衷,因爲他們都希望跟沈溪建功立業。

各衛所將領現在對沈溪這位三省督撫很是推崇,沒等回到府上,等出了督撫衙門所在大街,第一時間把自己的木匣打開,裡面的確不是什麼貴重的東西,只有一封信。

督撫大人親自寫的信,自然非同一般。

武將們不敢怠慢,將信揣在懷裡,回家仔細看過,才知道沈溪準備給他們一次建功立業的“機會”。

與其說是督撫大人的私信,不如說是一份平倭的戰策。

沈溪在信中詳細論述倭寇的來歷、大致數量和盤踞的地點,又分析了倭寇的人員架構和平定的難點,對倭寇所用劫掠手段敘述一番,提出具體的平定倭寇和海盜的策略,到最後,沈溪表示自己只是一名文官,對平倭有心無力,希望看到信的將領能給他一份更爲詳盡的《平倭策》。

信的末尾,沈溪表明,誰《平倭策》寫得好,就徵調誰與他一同東征平定倭寇,建功立業,解釋他將以三省督撫的名義向朝廷舉薦,請求陛下任命賢能。

由於天下承平已久,大明武將十個有九個是世襲的,一輩子連個晉升的機會都沒有,更別說是得到皇帝的賞識。

現在沈溪把一個看起來很美的大蛋糕放在他們面前,把倭寇的詳細情況告之,有本事自己去分蛋糕,得到戰功,督撫會將其當成自己人,向朝廷舉薦,如果沒本事也怪不了沈溪沒給機會。

武將看到信後,摩拳擦掌,仿若功勞已唾手可得。

可惜這他們平日舞刀弄槍可以,對於兵法韜略卻談不上熟稔……無他,用不上!

但功勞擺在面前,明知道力不能及也要硬着頭皮頂上去,這可是親近督撫的絕佳機會,開春後就要去打匪寇,而主要的對手就是倭寇。要是自己選不上,而被別人選上,先不說功勞飛了,就說這面子上葉掛不住,憑什麼不如人?

武將這邊,沈溪把他們建功立業的熱情給點燃了,文官那邊情況大致相仿。

許多文官在回去的馬車上便把木匣打開,他們首先看到一個長得奇形怪狀的東西,黑乎乎的,差點兒以爲是塊石頭直接扔了,掐了掐表皮,居然還掐出水來,重量也沒石頭那麼沉。

大多數人初次接觸來自異域的作物愣住了……這是什麼鬼東西,新鮮的奇形人蔘?亦或者是何首烏?隨後才發現木匣中還有一封信。

將信打開,信一開始,是沈溪一些問候的話語,是對接到信的官員過往履歷的敘述。

大致意思是,閣下,本督撫已經注意你很久了,本督撫到任地方後,遇到許多不順,你並未跟那些奸邪之輩一樣給本官制造麻煩,本官感激之下準備予以重用,便調查你一些過往經歷,發現你三歲死了爹,六歲娘也沒了,後來經過自己的努力,考取進士,外放粵省爲官,本官准備將你重點栽培,將來爲朝廷舉薦,可惜始終師出無名,本官不勝苦惱。

看到這裡,這些官員心裡難免想:

你沈大人要不要用這麼不靠譜的理由來煽情啊?你連正眼都沒瞧過我,就說要提拔重用,騙誰啊?

可到底心頭還是有些期許,情不自禁繼續看下去,就算心裡覺得彆扭,也寧願相信是真的。

這次赴宴的文官,最低品階也是正七品,也就是番禺縣和南海縣的知縣,還有便是市舶提舉司的從五品提舉和從六品同提舉,更多的則是來自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衙門的官員。

畢竟除了兩個衙門本身的屬官,還有來自分巡道、分守道、兵備道和協堂道、水利道、屯田道、管河道、鹽法道的官員,極爲複雜。雖說兩個衙門跟沈溪向來不對付,但跟沈溪正面交鋒的始終是章元應和林廷選,下面的官員只是負責跑腿,跟沈溪沒有正面衝突。

接着讀信。

沈溪在信中寫道,他奉旨到地方平定匪寇,文官幫不上太大的忙,但可以在錢糧調度上盡力輔佐……

對於這條,按察使司的人愛莫能助,不過布政使司、知府衙門和兩位知縣大人則感覺不是什麼大事,就算不能動用府庫的糧食,也可以發動地方士紳來捐贈,可要說這個算是什麼大功,他們自己都不信。

沈溪信中又道,除了要平定盜匪,還得辦一件皇帝親自委命的大事,此事關係大明國運,涉及到千千萬萬百姓衣食飯飽。朝廷引進佛郎機國作物,據悉兩種作物可以高產,一畝地可以產出糧食六七百斤,可惜種子稀少,栽培好的話,大明百姓人人有飯吃,國泰民安,到那時大明國力強盛,對外夷戰無不勝……

看到這兒,大多數文官都嗤之以鼻!

簡直是胡說八道,吹牛吹到沒邊了,你怎麼不說畝產一萬斤?我華夏地大物博,佛郎機人是番邦,哪裡來的高產作物?

不過有些官員卻皺起了眉頭,他們門路很廣,之前就聽說一些事情,比如沈溪在驛館後院栽種兩種奇怪的東西,聽驛館的人說,才三四個月,那作物便已成熟,聽說產量非常驚人,不到兩分田,就出產兩三百斤糧食,因爲來年要擴大栽種面積,連都指揮使李徹都在爲沈溪尋找良田。

有心人心情激動,趕緊往下看,沈溪在信中將他的目的表明,由於來年要北上平寇,再加上平日公務繁忙,一個人能力有限,怕耽誤皇差,所以他想找人幫忙,一同栽培這種作物,如果有成果的話,會在給皇帝的上奏中提到這些官員的功勞,讓朝廷酌情嘉獎,就算朝廷的獎勵無法下來,沈溪也會承蒙恩情,將來有所回報。

沈溪說明,木匣中就是其中一種作物的種子,名字叫做番薯,等天氣暖和點兒就可以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種在泥土裡,只要好生照看,過幾天就能發芽,可以先在後院小範圍嘗試一下,等開春後再多種一些,發芽長成藤蔓之後,再將藤蔓分批次栽種,一年之內就可以把一顆種苗栽種成一畝地。

沈溪表示他能說的就這麼多,誰有成果的話,就向他彙報,一一記錄功勞。

信要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可裡面的內容卻讓官員們看了之後心態各異。

到督撫衙門赴宴的官員,大部分是想巴結沈溪這個朝廷新貴,主要是知道沈溪立下大功,頭上有着翰林侍講、東宮講官和日講官的光環,將來回朝後指不定就是六部部堂,或者內閣儲相,本來以他們的身份,給沈溪送禮是拉近關係的最好辦法,但沈溪不收禮,正在苦惱時,沈溪竟主動示好,給他們一個投靠的絕佳機會。

種番薯。

種得好,沈溪會爲他們向朝廷請封,就算朝廷不嘉獎,沈溪也會記住名字。這個“記住”,主要的意思是當作自己人,若將來沈溪真的成爲六部部堂或者內閣大學士,自然會予以提拔重用。

與宴還有一類人,他們對沈溪極其惱恨,只是被沈溪權勢所迫,不得不出席。

這樣的人多半官職不低,不需要沈溪給他們請功提拔,背後或許也有靠山不需要投靠,他們看到沈溪的信後,不屑地丟到一邊。

想用這點小伎倆來騙人?我就不想要功勞,不願跟你站在一邊,你能把我怎麼着?

可再轉念又一想,不對啊,這會不會是陰謀?

給所有人一封信一根番薯,讓我們回去種,種好了自然好說話,如果種得不好,回頭跟朝廷舉報,說我欺君罔上,把珍貴的番薯種子給糟蹋了,要治我的罪,那該怎麼辦?

這種也不是,丟了也不是,簡直是要人命啊!

官員做事都會先考慮利害,無論是希望向沈溪靠攏的,還是對其不屑一顧的,只要是參加沈溪這次宴會的人,都對種番薯抱着嚴謹的態度對待。

沈溪作爲皇帝親自委任的三省督撫,身負重任,種番薯是皇命哪裡敢輕易拿出來開玩笑?無論如何都得慎重對待!

這些文官回到家中,第一件事便是把地瓜放好,有心急的,當天就請有經驗的老農到府中種植番薯,雖然是小冰河期的冬天,但嶺南氣溫很少有長期處於冰點下的,只需要通過覆蓋稻草、建溫室暖屋亦或者找溫泉附近的土地栽種等方式,育出幾棵種苗還是可以的。

要立功,一定要快,如果跟別人一樣等開春以後再種,那時可能已經大規模推廣了,誰稀罕你那點兒種苗?

凡事最怕的就是有心人,尤其是對官場有野心的人,難得遇到一個巴結上司的機會,肯定要不遺餘力。

沈溪只是送了那些文官一人一個地瓜,就比送任何金銀珠寶都管用!此時沈溪心中無比得意,那些盯着我的御史言官,你們有本事就去告我行賄啊,你倒是說說,本官送他們一人一個地瓜,算哪門子行賄?

說出去也不怕笑掉人的大牙!

但沈溪又真的是“行賄”,他送出去的是在大明大規模栽培推廣番薯的功勞,也是名留青史的機會。

就算這些人不能名留青史,沈溪也可以通過這件事來收攏人心,既然一任督撫要幹三年,如今還有兩年半的任期,不能再讓三司衙門的人牽着鼻子走,他要把地方官牢牢地拉攏在身邊,爲己所用。

接下來沈溪要在粵省地方佈置一系列文政、軍政的措施,需要地方官大力支持,眼下只是收攏廣州府周邊的文官武將,接下來他還要收攏粵閩桂所有的文官武將,打造一個穩固的後方基地!

************

ps:第一更!

今天嘗試恢復三更,天子求訂閱和支持!

第一六六五章 猶豫第二一一七章 羞辱第三七三章 大宅門裡的女人第一〇一七章 不給官,給差事(第三更)第一九三六章 三不管第六〇〇章 不安於平庸(第三更)第一七三二章 縱火案第二六〇章 相親和武舉(第四更)第二三二一章 聯盟第一二四四章 曠世奇才第二一四三章 招待禮數第三二三章 公子,不要第一六二一章 得力助手第一八〇三章 深造第四一三章 藏頭露尾的會元(第三更)第二二五二章 你們效忠誰?第二四三五章 隨軍第七四八章 漸行漸遠(第二更)第二四四四章 說書第六四九章 夜路難行第二三七五章 散播消息第一二四章 上路第一七六三章 內患外求第二三七一章 不黨而黨第七四七章 投鼠忌器(第一更)第一二八二章 擅權第一七一九章 日常彈劾第二六七〇章 棋局不在棋面上第二六五六章 反向成全第一四五九章 虛報第一四二二章 來勢洶洶第一一一二章 留一份,奏一份(第三更)第一二九一章 檢閱三軍第一八一〇章 態度問題第一九五一章 警告第一九六四章 反應第二二五六章 後患無窮第一三七七章 堵不如疏第二四六章 生是一家人(第十更)第六六九章 首功首過第二七五章 壞胚子第二一三四章 不行軍就回頭第一三三六章 都司衙門第二五三三章 大出意外第二六二七章 西巡的打算第二五六章 當頭一棒(第四更)第五四九章 至福州(第六更,求月票)第三五〇章 捷報(第七更)第四〇五章 居心不良(第三更,賀新盟主)第四二五章 閱卷潛規則(第八更)第一二二〇章 詐敗第一一一五章 知己?(求保底月票!)第一八〇三章 深造第一八一五章 求助內侄第七〇九章 憨女人,傻女人(第三更)第一四六一章 規劃好的路第七二六章 綁一送一第一三五一章 誰給的自信?第一六二五章 初議正德第一六九章 沒有不透風的牆第一四四四章 六省總督?第六六二章 牛車陣第二六〇九章 無心風景第一五七九章 狼狽爲奸第一四〇七章 扶植傀儡第三六六章 大媳婦,小郎君(第三更)第二二八八章 遇賊第九二五章 謝謝老爺第一二九八章 炙手可熱第九三六章 花錢買平安第一〇二五章 龍顏大怒(第一更)第九九九章 奉調第三六八章 不勝酒力第八七一章 忠孝不能兩全第二四〇九章 正月雪第二二三八章 目光放長遠些第七一二章 深得朕意(第一更)第一四八章 勝利第一九一〇章 寫份奏疏第一八〇六章 放權第二〇九三章 瘋狂與理智第二一五一章 有故事的女人第一四三七章 風光與落寞(第四更!)第一八二四章 讓你來試試第八十八章 紅袖添香第六二〇章 有後(第七更,謝書友)第二四七〇章 小鬼難纏第一八二一章 小辮子第一〇七三章 尊敬(求月票)第二二六五章 權臣第二一七章 我與士子共存亡第三〇九章 女大當嫁(求贊)第一四三五章 權臣、奸臣(第二更!)第一五九三章 何必當初第六四九章 夜路難行第一一九章 股份制藥鋪第一一九三章 說服第一九五五章 血書第三八七章 《金瓶梅》風波(第五更)第一一四二章 內外交困
第一六六五章 猶豫第二一一七章 羞辱第三七三章 大宅門裡的女人第一〇一七章 不給官,給差事(第三更)第一九三六章 三不管第六〇〇章 不安於平庸(第三更)第一七三二章 縱火案第二六〇章 相親和武舉(第四更)第二三二一章 聯盟第一二四四章 曠世奇才第二一四三章 招待禮數第三二三章 公子,不要第一六二一章 得力助手第一八〇三章 深造第四一三章 藏頭露尾的會元(第三更)第二二五二章 你們效忠誰?第二四三五章 隨軍第七四八章 漸行漸遠(第二更)第二四四四章 說書第六四九章 夜路難行第二三七五章 散播消息第一二四章 上路第一七六三章 內患外求第二三七一章 不黨而黨第七四七章 投鼠忌器(第一更)第一二八二章 擅權第一七一九章 日常彈劾第二六七〇章 棋局不在棋面上第二六五六章 反向成全第一四五九章 虛報第一四二二章 來勢洶洶第一一一二章 留一份,奏一份(第三更)第一二九一章 檢閱三軍第一八一〇章 態度問題第一九五一章 警告第一九六四章 反應第二二五六章 後患無窮第一三七七章 堵不如疏第二四六章 生是一家人(第十更)第六六九章 首功首過第二七五章 壞胚子第二一三四章 不行軍就回頭第一三三六章 都司衙門第二五三三章 大出意外第二六二七章 西巡的打算第二五六章 當頭一棒(第四更)第五四九章 至福州(第六更,求月票)第三五〇章 捷報(第七更)第四〇五章 居心不良(第三更,賀新盟主)第四二五章 閱卷潛規則(第八更)第一二二〇章 詐敗第一一一五章 知己?(求保底月票!)第一八〇三章 深造第一八一五章 求助內侄第七〇九章 憨女人,傻女人(第三更)第一四六一章 規劃好的路第七二六章 綁一送一第一三五一章 誰給的自信?第一六二五章 初議正德第一六九章 沒有不透風的牆第一四四四章 六省總督?第六六二章 牛車陣第二六〇九章 無心風景第一五七九章 狼狽爲奸第一四〇七章 扶植傀儡第三六六章 大媳婦,小郎君(第三更)第二二八八章 遇賊第九二五章 謝謝老爺第一二九八章 炙手可熱第九三六章 花錢買平安第一〇二五章 龍顏大怒(第一更)第九九九章 奉調第三六八章 不勝酒力第八七一章 忠孝不能兩全第二四〇九章 正月雪第二二三八章 目光放長遠些第七一二章 深得朕意(第一更)第一四八章 勝利第一九一〇章 寫份奏疏第一八〇六章 放權第二〇九三章 瘋狂與理智第二一五一章 有故事的女人第一四三七章 風光與落寞(第四更!)第一八二四章 讓你來試試第八十八章 紅袖添香第六二〇章 有後(第七更,謝書友)第二四七〇章 小鬼難纏第一八二一章 小辮子第一〇七三章 尊敬(求月票)第二二六五章 權臣第二一七章 我與士子共存亡第三〇九章 女大當嫁(求贊)第一四三五章 權臣、奸臣(第二更!)第一五九三章 何必當初第六四九章 夜路難行第一一九章 股份制藥鋪第一一九三章 說服第一九五五章 血書第三八七章 《金瓶梅》風波(第五更)第一一四二章 內外交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