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九六章 草堂弔唁

王倬一走,熙兒從屏風後出來,臉上帶着一股厭棄之色。

“大人,您威名赫赫,還未查案呢,南京這幫官員已經嚇死了。”熙兒道。

沈溪沒好氣地回道:“我嚇唬他們作何?強龍還不壓地頭蛇呢……南京是一個養老的好地方,這裡的官員雖然沒什麼實權,但背後各種勢力盤根錯節,不是我一個寒門出身的官員可以撼動的。”

熙兒問道:“那大人,先從誰下手?”

沈溪瞄了熙兒一眼:“你真當我是來整頓官場的?不過是打着個幌子做事罷了……真要對付誰,得看誰先跳出來,不然的話就按照陛下吩咐,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熙兒很難理解沈溪這種消極的心態,但又不敢問,只好做出俯首領命狀。

沈溪道:“想來王尚書從這裡離開,會直接前往魏國公府彙報情況……現在最擔心我會突起發難的,就要數在九華山遭遇慘敗的徐老頭……徐家已雄踞江南六代,侵佔良田萬畝,立身不正,一旦擔憂過甚,難保其不鋌而走險……”

熙兒眼前一亮:“這麼說要先對付姓徐的?”

“要稱呼魏國公。”

沈溪糾正道,“怎麼說他也是開國元勳之後,這些年就算在江南之地作威作福,但到底懂得收斂,沒到天怒人怨的地步……連陛下都不會輕易動這些勳貴,更何況是我?只要我這邊穩坐釣魚臺,就會有人沉不住氣……誰跳出來就對付誰,慢慢等着吧。”

……

……

正如沈溪所料,王倬離開客棧後第一時間便去魏國公府拜會。

中山王府正堂。

王倬一五一十將自己面見沈溪的談話內容告知徐俌。

徐俌稍微鬆口氣的同時,又產生新的擔憂。

徐程送走王倬回來,見徐俌心神不定,不由勸說道:“公爺,怕是沈大人有意遞的話未必可採信。”

徐俌道:“這還用得着你來說,本公豈會不知他根本就是在敷衍?這小子是個人精,鬧出這麼大的動靜,說只是奉皇命來整頓官場……不過,大開殺戒也可說是整頓官場,不能不防!看來從他身上入手根本就不現實!”

徐程問道:“公爺的意思,是從陛下派來的欽差身上動腦筋?”

“還能怎樣!?”

徐俌懊惱地道,“不過就怕聖上派人前來,最後還是聽從沈之厚的命令做事……這小子實在太難對付了。或許只有除掉他,才能一了百了。”

徐程趕緊勸阻:“公爺切不可如此,若他就是想讓咱自亂陣腳,露出破綻來呢?我已讓下面的人這些日子收斂點兒,不要露出破綻來,送禮請託之事全部禁絕……他要對付咱,也要師出有名不是?”

徐俌想了想,最後頹唐地搖搖頭:“如此折騰,南京豈有寧日?本公先入內休息去了……有何消息只管派人來通知一聲。”

這邊徐俌精神倦怠,被沈溪折磨得不輕,到這會兒他甚至不知沈溪前來的真正目的,讓他覺得不可接受。

徐俌去休息時,徐程又派出大批人手到客棧盯着,又在城裡城外布控,要把沈溪的一舉一動都掌控在手中。

……

……

與此同時,城內某處,菊潭郡主朱燁正在聽取手下彙報。

“……沈之厚入城後住進了客棧,昨晚到現在只有南京兵部尚書王倬去見過,而後王倬去了魏國公府,大概半個時辰後出來。客棧裡兩人談了什麼一概不知,沈之厚有沒有通過王倬向徐俌帶話也不清楚,總歸進城後他跟南京各衙門沒有任何交集……”

朱燁臉色陰沉,寧王兵敗授首後,她跟喪家之犬沒多大區別。

朱燁道:“沈之厚到南京,很有可能是衝着本宮來了。”

手下緊張地說道:“那郡主更應該火速離開纔是。”

朱燁搖頭道:“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就算沈之厚再睿智,也不會料想到我就藏在他眼皮底下;再者如今的我對他而言,沒有任何價值,絕對不會專門爲我來一趟南京,他手裡應該有更爲着緊之事。”

手下人顯得很謹慎:“現在日子最不好過的是魏國公徐俌……徐俌因九華山兵敗,擔心被朝廷清算,一直惶惶不可終日。加上這幾年他貪得無厭,侵佔不少良田,還跟倭寇貿易謀利,這些都有可能被沈之厚盯上。”

朱燁再度搖頭:“就算小皇帝會計較這些,沈之厚識大體,知道江南亂不得,魏國公到底是功勳之後,之前的戰事到最後他也算將功補過,現在朝廷秋後算賬,人心難服,江南必然會掀起一場狂風巨浪。”

手下道:“但現在我們能利用的,只有沈之厚跟魏國公之間的矛盾了……”

朱燁點頭道:“就算沈之厚不清算,也要讓徐俌以爲沈之厚是來找他算賬的,促成他們窩裡鬥……到時沈之厚騎虎難下,在魏國公打壓下葬身南京最好,反之則讓魏國公府出點亂子,刺激南京勳貴,把江南局勢徹底攪亂!”

……

……

沈溪抵達南京後一直沒什麼動作,實在讓人捉摸不透。

王倬回去後說沈溪奉旨整頓南京官場,消息迅速傳開。

一些人選擇相信,日防夜防,更多的人則採取觀望態度,等候沈溪出招。

沈溪到南京後的次日,沒有造訪任何衙門,除了王倬外未再見官場中人,這天臨近中午時他從客棧大門出來,帶着隨往城西去了。

很多探子盯着沈溪的一舉一動,尾隨其後,生怕這是沈溪展開行動的開端。

但等到了地頭,人們才知道沈溪去的是謝鐸府宅,頓時有所明悟。

此時距離謝鐸病逝未有太長時間,一個已從官場退下來多年的老人,影響力終歸有限,他的過世並未引起太大波瀾,但因沈溪的到來卻讓關注度迅速提升。

謝鐸在南京門生廣佈,這次沈溪前來,自有謝氏門徒迎接。

沈溪沒有去後宅慰問謝家內眷,徑直來到府宅旁的草堂,跟謝鐸的門生見面,前來迎接的人中不乏舉人秀才,見到沈溪後畢恭畢敬,儼然把沈溪當作故去的恩師般崇拜。

“沈尚書,家師走得匆忙,未及知會,年初府上已收拾過家師遺物……這裡有家師留下的信函,囑咐待您前來拜會時拿給您。”

說這話的是一個名叫孫紹讓的秀才,年約三十,乃是南京國子監監生,他親手把謝鐸的親筆書函交給沈溪。

算不上遺書,乃是謝鐸寫給沈溪的一份勉勵書函,上面的文字寄託着謝鐸對沈溪的殷切期望。

或許是病來如山倒,謝鐸這封書函沒寫完,但沈溪能感覺到謝鐸對他的深情厚誼,這樣一份勉勵的書函寫了很久都意猶未盡,想來是想多寫一些,免得有所錯漏,可惜到最後都沒有完成。

沈溪仔細看過,鼻子一陣發酸,他揉了揉紅通通的眼睛,將書函摺好收起,道:“之前我在中原和江南之地平亂,無暇跟謝老祭酒共敘,未曾想轉眼已天人永隔……謝家這邊可有需要幫襯之處?”

孫紹讓道:“沈尚書有心了,家師仙體已收殮,不過家師遺願在江南各處廣開學堂,教書育人,我等門生故舊都在按照家師遺願在做。”

沈溪點頭:“謝老祭酒一生教書育人,如今桃李滿天下,在下也算是他一個不入門的弟子……希望他的遺志能完成,謝門門牆也能得以光耀。”

孫紹讓向沈溪表達了感激之情,然後跟其他謝鐸弟子一起,帶着沈溪參觀謝鐸病逝前在此坐而論道的草堂。

謝鐸的學生基本是年長的秀才和舉人,病逝前謝鐸在草堂這裡一面教授時文寫作,一面評點市面上流行的詩詞文章,每次講習都像是文會,江南子弟趨之若鶩,若不是嚴格限制人數,估計每次草堂都會被擠爆。

沈溪回想起謝鐸的音容笑貌,心中多有感慨。

本來沈溪有意見見寧兒,但想到如今寧兒歸入謝氏族譜,暫時不會拋頭露面,沈溪心中的哀傷消減不少。

……

……

沈溪在謝鐸的草堂停留一個多時辰才,最後拜祭了靈牌纔出來。

出草堂時,大批人聚集圍觀。

也是因沈溪名聲在外,以他如此尊貴的身份地位前來弔唁,城中名流士紳趕緊藉此機會攀親近。

謝鐸在南京交遊廣泛,門生故舊聞訊絡繹不絕趕來,希望可以通過這個機會跟沈溪混個臉熟,卻因沈溪來去匆忙,很多人尚未及抵達。

即便如此,還是不斷有人擠到近前來,向沈溪打招呼,沈溪沒擺他國公或者朝中兩部尚書的架子,對來人一一回禮寒暄。

穿過密密麻麻的人羣,沈溪正要上轎離開,忽然侍衛來報,魏國公徐俌前來拜會。

若是其他人,沈溪不會太在意,一定會先回客棧後再見,但徐俌畢竟是堂堂國公,沈溪沒法躲避,只能站在轎旁等候。

徐俌帶着大隊侍衛,騎馬而至,遠遠見到沈溪後大聲招手,到了近前翻身下馬,伸出滿是皺紋的手湊向沈溪。

沈溪無奈之下,只好迎着握上。

隨即二人一起來到草堂正堂,坐下來後,一干隨從全都退了下去,堂上只剩下沈溪跟徐俌二人。

徐俌笑道:“之厚來南京,應該提前跟老夫打聲招呼纔是,如此迎接準備也充分些……之前派人去護送,路途中險些錯過……之厚你招惹的仇家太多,南京看起來平靜,實則底下暗流洶涌,切不可疏忽大意。”

沈溪點頭道:“徐老有心了。”

徐俌道:“老夫早就知道你跟謝老祭酒的關係,這不之前謝老祭酒病逝,老夫也曾派人送來慰勞物品,卻未親自前來拜訪,此番知道你過來,特來看看……”

徐俌擺出一副熱心的模樣,沈溪也沒什麼避忌,跟徐俌簡單說過自己跟謝鐸的關係,然後直指主題:“徐老這次前來,也是想問問在下到南京的目的吧?”

“啊?”

徐俌驚訝不已,“之厚不是回京途中,路過此處麼?”

沈溪道:“自從在下出發以來,已有多人對在下行蹤感興趣,聽聞坊間更是有傳聞,說在下來此的目的是奉皇命辦案。說來慚愧,在下到南京,主要目的是爲弔唁謝老祭酒……故人離開,心中感懷,不來看看實在過意不去……”

徐俌苦笑道:“之厚你之前對王尚書,好像並非如此說的。”

沈溪道:“在下說什麼做什麼,瞞不過徐老。在下是跟王尚書說過,此行南京是整頓官場,但其實不過是陛下臨時所下御旨,讓在下協助欽差辦理,但其實到現在欽差是誰,以及這官場如何個整頓法,一概不知。”

“這……”

徐俌臉上滿是疑惑,對沈溪所言將信將疑。

沈溪再道:“至於如何整頓官場,並非在下一人之力可爲,不過就是清除冗官冗員的問題,犯不着長久留在江南,在下此番得皇命回京,事情更加緊急和重要些……徐老以爲呢?”

徐俌笑道:“那是當然,回京城當然比別的事情更重要。”

沈溪點頭道:“所以,若是在下於整肅江南官場之事上力不能及,也會及早跟陛下上奏,請求早一步回京,而不涉及江南官場中事。”

徐俌對沈溪的回答極爲滿意,笑道:“如此最好,早些回京,以之厚今日今時的名望和地位,更應該做關係國計民生的大事,而不是其他的瑣碎小事。”

沈溪再次點了點頭,而後沒有跟徐俌繼續深討論下去的興趣。

徐俌的心境更加開懷,笑容明顯增多,完全忘了是來弔唁謝鐸,有說有笑,甚至邀請沈溪前往魏國公府做客。

沈溪道:“陛下派來的欽差,在下尚未見到,弔唁謝老祭酒之事已完成,南京對在下來說已無大事。這兩日便先在客棧休息,等事情有眉目後,在下便會告辭離開……這兩天還是低調行事爲妥。”

徐俌顯得很遺憾:“幾個月前咱們不是說好了麼……你再回南京,老夫好好招待你?南直隸和閩粵近海平靖,連寧王的叛亂都被掃除,之厚爲何還要如此刻薄自己?這南京可是個風光無限的好地方。”

沈溪突然道:“徐老可知寧妃之事?”

徐俌一怔,他沒料到沈溪會在他面前提到婁素珍,因爲涉及皇家秘辛,就算知道些內幕也無法宣之於口。

徐俌道:“不知是哪位寧妃?寧王府內宅的女人?”

沈溪笑了笑:“徐老不知道的話,在下便不多問了。”

徐俌臉色稍微一僵,他開始琢磨爲何沈溪要提到婁素珍的名字,但沈溪卻沒給他繼續思考的機會,評點了一下平定寧王之亂的系列戰事中的得失,徐俌收攝心神,畢竟他曾領兵遭遇失敗,沈溪說這些由不得他不上心。

等說得差不多了,沈溪站起來:“時候不早,在下該告辭回去了……徐老是否要繼續弔唁?”

徐俌本可跟沈溪一道離開,但他到了謝鐸的府宅,連靈牌都不拜一下顯然不合適,當即道:“老夫前來是爲弔唁謝祭酒,之厚可以稍微等候,等拜祭完一起走也不遲。”

“還是不了。”

沈溪拒絕了徐俌的提議,道,“在下早一步回去,這幾天旅途勞頓,想多休息一下。染恙在身,見諒。”

徐俌眼珠子骨碌碌一轉,笑着說道:“那之厚先走,回頭老夫會找城裡最好的大夫去爲你診治。再者這幾日新任南京守備太監會抵達,到時我們一同前去會見?”

“到時候再說吧。”

沈溪意興闌珊,對於官場應酬之事顯得很抗拒。

二人又簡單說一番,沈溪拱手告辭。

……

……

沈溪剛出門,徐程匆忙進來。

徐俌把剛纔的對話大概跟徐程一說,尤其提到了婁素珍這個名字。

徐程道:“公爺,沈大人難道是在暗示……他來南京是爲了幫陛下找尋寧王妃?”

徐俌皺眉不已:“讓堂堂國公爺兼兩部尚書幫忙找女人,這種荒唐事……”

說了一半,徐俌便緘口,畢竟這是別人的地頭,得防備隔牆有耳。

徐俌一擺手:“先走個過場,去拜祭一下逝去的故人……有事回去再說。這小子看上去很溫和,身上絲毫殺氣都沒有,不像是有備而來……再者以他手上那點人手,能在南京鬧出什麼名堂?可能從一開始,就是咱們自己在杞人憂天。”

第六九一章 首位訪客(第四更)第二六五章 朱公子第二二五五章 我要戰勝你第六〇八章 能臣(第三更,求訂閱)第二〇三八章 戰與不戰第二五一五章 大衢山第九八五章 攻山第二四五四章 知情識趣第四十四章 女神醫第二二四八章 國師之位第九五三章 難得糊塗第一〇七章 年畫(求收藏)第一二六〇章 最後的戰鬥第一六〇〇章 說項第九五一章 避不如硬剛第一三七四章 要錢第一九〇〇章 秉燭夜話第二一一五章 不論身份只論朋友第七三六章 小腦袋有大智慧第一四五九章 虛報第一八九八章 在劫難逃第四一九章 生意人本色(第二更)第一一四五章 最後的防線第四十七章 姐妹一家親第二四四七章 不睦第一二二二章 突然到來的戰機第四〇七章 大學士(第五更,盟主加更)第一一一九章 大興土木(第一更,求月票)第七九四章 平匪輯要(第四更)第一〇六二章 不得安寧的旅途第一二五三章 目標正陽門第一七八八章 剷除異己?第六四八章 算謀(第四更)第一三三七章 總有人情世故第一六三八章 反常第一〇八五章 戰爭財(第一更,求月票)第二五三四章 美中不足第二八一章 意想不到第七三八章 藥方救人第二二五二章 你們效忠誰?第二五四三章 漏洞百出第五九三章 走私案(第三更)第九〇五章 去瓊州(求月票)第三九四章 詩畫了得(四更賀盟主磊洋)第一四四一章 兩份文書第二五二章 小心眼的花魁(第五更)第八六五章 網開一面(第二更)第十七章 路在何方第二六四二章 法制第八四〇章 曉之大義第五九九章 晉升的機會(第二更)第一五六七章 翅膀硬了第八五四章 真正的目的(第三更)第一一四五章 最後的防線第七〇八章 大有可期(第二更)第一九七〇章 利益當前第一九七三章 誰欺負誰第一二四〇章 千鈞一髮第六二五章 探親風波(第五更,謝書友)第五九四章 偷樑換柱(第四更,謝書友)第二一一九章 無助第六八二章 鄉試主考第一一九二章 承諾第七八三章 是劉瑾,還是張苑第一三六七章 改造地方第二三九二章 用意何在第一五四二章 緊急軍情第一五一九章 太子耍酒瘋第一四六九章 待遇不同第五二一章 未來探花郎(第九更)第一九三章 一門雙傑第二一一二章 進內廷第二四四八章 同爲狀元第七八八章 謝遷的臉面第二三五〇章 法辦第一一四章 每到佳節少一人第一七四四章 滴水不漏第一三八四章 等我來年爲皇帝第一一七八章 汗部大會(中)第七〇〇章 你計劃,我拆臺第五〇七章 使節與番僧(第一更)第二〇九二章 危險關係第一八五五章 失敗的慶祝典禮第七三四章 權謀是一門學問第一〇二九章 議戰(第五更)第一九六八章 信任第一〇五〇章 龍潭虎穴(第一更,求月票)第一六九章 沒有不透風的牆第一一〇八章 潑婦對毒舌(第二更,求月票)第九一七章 稅賦(第二更,求訂閱)第一七〇六章 有求必應第九一七章 稅賦(第二更,求訂閱)第一二一六章 督戰第二四六八章 困難第二六四七章 左右爲難第二六六三章 武功治國第三二六章 紅袖添香的少女第七七六章 再修《大明會典》第一五〇二章 糧食危機第一二三六章 死而復活
第六九一章 首位訪客(第四更)第二六五章 朱公子第二二五五章 我要戰勝你第六〇八章 能臣(第三更,求訂閱)第二〇三八章 戰與不戰第二五一五章 大衢山第九八五章 攻山第二四五四章 知情識趣第四十四章 女神醫第二二四八章 國師之位第九五三章 難得糊塗第一〇七章 年畫(求收藏)第一二六〇章 最後的戰鬥第一六〇〇章 說項第九五一章 避不如硬剛第一三七四章 要錢第一九〇〇章 秉燭夜話第二一一五章 不論身份只論朋友第七三六章 小腦袋有大智慧第一四五九章 虛報第一八九八章 在劫難逃第四一九章 生意人本色(第二更)第一一四五章 最後的防線第四十七章 姐妹一家親第二四四七章 不睦第一二二二章 突然到來的戰機第四〇七章 大學士(第五更,盟主加更)第一一一九章 大興土木(第一更,求月票)第七九四章 平匪輯要(第四更)第一〇六二章 不得安寧的旅途第一二五三章 目標正陽門第一七八八章 剷除異己?第六四八章 算謀(第四更)第一三三七章 總有人情世故第一六三八章 反常第一〇八五章 戰爭財(第一更,求月票)第二五三四章 美中不足第二八一章 意想不到第七三八章 藥方救人第二二五二章 你們效忠誰?第二五四三章 漏洞百出第五九三章 走私案(第三更)第九〇五章 去瓊州(求月票)第三九四章 詩畫了得(四更賀盟主磊洋)第一四四一章 兩份文書第二五二章 小心眼的花魁(第五更)第八六五章 網開一面(第二更)第十七章 路在何方第二六四二章 法制第八四〇章 曉之大義第五九九章 晉升的機會(第二更)第一五六七章 翅膀硬了第八五四章 真正的目的(第三更)第一一四五章 最後的防線第七〇八章 大有可期(第二更)第一九七〇章 利益當前第一九七三章 誰欺負誰第一二四〇章 千鈞一髮第六二五章 探親風波(第五更,謝書友)第五九四章 偷樑換柱(第四更,謝書友)第二一一九章 無助第六八二章 鄉試主考第一一九二章 承諾第七八三章 是劉瑾,還是張苑第一三六七章 改造地方第二三九二章 用意何在第一五四二章 緊急軍情第一五一九章 太子耍酒瘋第一四六九章 待遇不同第五二一章 未來探花郎(第九更)第一九三章 一門雙傑第二一一二章 進內廷第二四四八章 同爲狀元第七八八章 謝遷的臉面第二三五〇章 法辦第一一四章 每到佳節少一人第一七四四章 滴水不漏第一三八四章 等我來年爲皇帝第一一七八章 汗部大會(中)第七〇〇章 你計劃,我拆臺第五〇七章 使節與番僧(第一更)第二〇九二章 危險關係第一八五五章 失敗的慶祝典禮第七三四章 權謀是一門學問第一〇二九章 議戰(第五更)第一九六八章 信任第一〇五〇章 龍潭虎穴(第一更,求月票)第一六九章 沒有不透風的牆第一一〇八章 潑婦對毒舌(第二更,求月票)第九一七章 稅賦(第二更,求訂閱)第一七〇六章 有求必應第九一七章 稅賦(第二更,求訂閱)第一二一六章 督戰第二四六八章 困難第二六四七章 左右爲難第二六六三章 武功治國第三二六章 紅袖添香的少女第七七六章 再修《大明會典》第一五〇二章 糧食危機第一二三六章 死而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