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七八章 出爾反爾

徐俌不直接問張永來見之事,單說南京權力歸屬,沈溪自然推辭此事與己無干。

此時朱厚照有關讓沈溪全權負責江南軍政事務的諭旨尚未下到江南,徐俌心裡極度不爽,卻拿沈溪沒轍。

明知沈溪是在推搪敷衍,偏偏他就是對沈溪無計可施。

徐俌暗忖:“這小子年歲不大,卻陰險狡詐,以他的年歲堪堪當我孫子,偏偏朝中那麼多人都要看他的臉色行事……他到底何來的本事,始終屹立不倒?就靠先皇跟當今陛下的寵信?”

徐俌多少有些看不起沈溪,在他眼裡,沈溪取得的功勞不過是憑藉火器之利外加一點狗屎運,他這樣的世襲勳貴壓根兒就看不起寒門出身的沈溪,所以在跟沈溪相處時不自覺流露出一些高高在上的姿態。

面對沈溪的敷衍,徐俌只能好言好語勸說:“之厚在朝中早就可以獨當一面,陛下對你的意見多半都會採納,何必虧待自己呢?咱就這麼決定了,在南京的事情上你聽老夫之言,老夫自不會有所虧待。”

沈溪嘴角浮現一抹嘲諷的笑意:“聽徐老的話,你我二人便可替朝廷做主?這未免有僭越之嫌吧?”

徐俌本想矢口否認,但仔細一想,有些事遮遮掩掩也不是辦法,沈溪故意裝糊塗,只能由他來主動把窗戶紙捅開。

徐俌正色道:“做主算不上,但有些事情還是可以代爲綢繆……南京兵部尚書以王倬王侍郎接替,至於張永張公公因是臨時徵調坐鎮南京,你跟老夫一同上奏,請求陛下將他調回京城,再安排新的守備太監過來……不知你意下如何?”

前面徐俌還帶着商議的口吻,說到最後,隱隱有強行命令的意思,絲毫也不管這麼做會不會對沈溪造成困擾。

徐俌態度轉惡,以沈溪今日今時在朝中的地位,自也不必再給予對方好臉色看,如同之前跟張永說話時的態度轉變一樣,沈溪發現靠心平氣和根本治不住這些有野心之人,他當即站起身來:“魏國公所言,從大的方面說霍亂朝綱,破壞大明江山社稷穩定,從小的方面講,爲後世做了個壞榜樣,請恕在下不能從命。”

“你!”

徐俌跟着站起,怒目相向,好像要迫使沈溪屈服,不過看到沈溪回以犀利的目光後,語氣軟化下來,重新變得委婉,“咱這不是在商議事情麼?這對你跟老夫都有好處,爲何不能坐下來好好商議呢?”

沈溪神情變得非常冷漠。

“魏國公跟在下所說的這番話,倒是與之前張永張公公所言有幾分相似,都想自作主張,壓政敵一頭,卻忘了朝廷安排你們鎮守南京,乃是保江南一方安穩,而非爭名逐利。在下不過是帶兵平海疆,無心牽扯進南京官場的是是非非,請魏國公見諒,在下不能聽從你們任何一方的建議。”

沈溪嚴守中立,還說出張永之前來見過,特別指出他已拒絕張永提議。不過這話卻無法讓徐俌信服,在其看來,沈溪的話就更像是在敷衍,很可能沈溪已選擇跟張永合作,共同對付他。

徐俌黑着臉道:“之厚,老夫年歲已高,本不想跟你這樣乳臭未乾的年輕人一般見識,但你現在居然踩到了老夫頭上,是可忍孰不可忍!老夫乃中山王之後,世代鎮守南京,如今不過是跟你打一聲招呼,你既不識相,那老夫跟你無話可說!”

這次不需要沈溪下逐客令,徐俌自己便主動離開,眼看談崩了,氣呼呼摔門而去。

wωw_ tt kan_ c o

徐俌下樓後,身後才傳來沈溪的聲音:“徐老走好,不送!”

……

……

徐俌很是氣惱,坐鎮江南幾十年,沒人敢對他如此說話,平時被人逢迎久了,突然被一個年輕人出言教訓,他心裡非常不舒服。

“這小子,完全不將本公放在眼裡,看來不給他點顏色瞧瞧,不知馬王爺有幾隻眼。”

見到徐程後,徐俌仍舊非常生氣,此時他人剛出驛館,徐程一直在驛館外面焦急等待。

徐程聽了徐俌抱怨的話,便覺得情況不對,趕緊詢問情由,徐俌沒有隱瞞,將跟沈溪會面的大致情況說了。

徐程跺了跺腳,懊惱地道:“公爺,您怎能跟沈尚書如此說話?再怎麼說,他也是朝廷響噹噹的兩部尚書,官位遠在您之上,再加上他是皇親國戚,又是陛下欽命的沈國公,得罪他不是給自己找不痛快嗎?”

徐俌當即着惱:“你這是何意?沈之厚何德何能,可以如此跟本公說話?”

徐程道:“沈之厚乃是陛下跟前最受器重的近臣,自然有此資格……難道公爺您沒看出來,他是故意激怒公爺,如此纔不用在您跟張永之間佔位,你跟他翻臉,正是張永跟錢寧最希望看到的結果,這不是着了別人的道嗎?”

“你不必說了。”

徐俌漲紅着臉,態度堅決,“之前本公相信你的判斷,覺得來見見沈之厚無妨,不過現在已明確他的態度,他寧可跟張永和錢寧之流合作,也不肯向本公低頭,那他就是本公的敵人,本宮要讓他跟張永、錢寧一樣,進城容易出城難。”

徐程驚愕地問道:“公爺,您不會是想……”

徐俌臉上露出冷笑之色,捻着頜下的鬍鬚,冷漠地道:“他一介後生,不過靠裙帶關係纔有今天的爵位,就算他在北方呼風喚雨,但這裡是南京,不是他放肆之所。馬上徵調兵馬,把驛館嚴密看管起來,嚴防他亂來,順帶將張永藏身之所找到,本公要將他們之間的聯繫切斷。”

徐程苦着臉道:“公爺,你對陛下最信任的大臣動手,乃是謀逆之舉啊。”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是否真的謀逆要由朝廷來定,不是光靠幾個人說說就算事的。”徐俌板着臉道,“本公給了他好臉色,是他不肯接納,那本公只能來點強硬的,就算沈之厚死在南京又如何?僞造出倭寇刺殺的證據不就行了?”

“公爺您……”

徐程還要繼續勸說,徐俌已然擡手:“聽本公的,中山王府還輪不到你這個旁支子弟做主,還不快去辦事?”

……

……

徐程很懊惱,不過他實在是無計可施,畢竟徐俌纔是魏國公,而他不過是徐家旁支子弟,能有今天的地位全靠徐俌賞識和提拔。

徐程只能按照徐俌的吩咐追查張永的下落,同時派人盯緊驛館。

本來徐程最怕的就是沈溪跟徐俌交惡,甚至雙方大打出手,不過徐俌沒明說要對沈溪不利,看情況只是不想再跟沈溪進行任何商談,這不免讓徐程感到一絲希望,最好來日順利將沈溪送出南京,確保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即可。

驛館外開始變得人喧馬嘶。

南京城裡雖然不是所有兵馬都歸守備勳貴調度,但調動幾個衛的官兵還是可以輕易做到的,徐俌動了真怒,這次調動的是府軍衛兵馬。

而在驛館內,沈溪站在窗口看着驛館外的亂象,淡淡地笑了笑。

雲柳憂心忡忡地到了後院,上樓到沈溪跟前覆命。

“……大人,現在驛館周圍已被魏國公派來的兵馬包圍,除非有援軍配合,不然光靠侍衛和提前安排進城的探子,很難殺出重圍,更不要說出城了,這裡也沒有密道可以通往外邊。”雲柳道。

本來雲柳覺得情況異常緊急,但等她看向沈溪時,卻發現沈溪神情輕鬆,絲毫也沒有危險來臨大戰在即的緊張感。

雲柳道:“大人,現在要防止魏國公麾下人馬亂來。”

沈溪微笑着說道:“他既如此明目張膽派兵包圍驛館,我又正好在驛館出事的話,那天下人不都知道跟他有關?他這麼做,最多是向我施壓,以他的家世,做不到狗急跳牆,最多在牆角下多吠幾聲而已。”

雲柳帶着極大的擔憂:“若他真的亂來,大人的安危……”

“你放心。”

沈溪道,“我做什麼事,都留有退路,不會把自己的退路堵死……剛纔他說的那番話,大概意思就是想讓我在江南的問題上聽他的,可他忘了,就算是南京兵部尚書跟守備太監同時出缺,人馬也不會盡歸他調遣,下邊還有協同守備以及都督同知、軍府僉事分權,如果他敢亂來,我就讓他知道嚴重後果!”

……

……

城內兵馬包圍驛館後,最高興的人要數張永。

張永最希望看到的就是沈溪跟徐俌交惡,至於沈溪的死活並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若是沈溪死在南京,對他而言反倒是好事,如此徐俌的罪證就坐實了。正德皇帝雷霆大怒之下,說不一定魏國公府百年傳承將就此斷絕。所以在手下告知情況後,他馬上叫人把消息傳給錢寧。

“真是天助我也,沈之厚想袖手旁觀,但你這既得罪咱家,也開罪了徐老頭,徐老頭可不是個省油的燈。”張永心中非常得意。

不過他高興還沒一會兒,突然手下東廠密探來告:“公公,大事不好,路口有人設卡,官兵開始挨家挨戶搜查人,可能跟您悄悄潛進城有關。”

張永當即扯起嗓子:“大膽,他不知這南京地頭該聽誰的?咱家乃鎮守太監,位在守備勳臣之上,他沒有權力跳過咱家調動南京城裡的兵馬!”

密探無奈地道:“公公,您老位高權重,但這裡到底是南京,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再者您現在不是還沒到守備太監衙門報到接管兵權不是?”

張永馬上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一拍大腿:“壞了!壞了!徐老頭只是派兵圍了驛館,還沒有動手,他不敢對沈之厚下狠手,卻敢動咱家……他只是想阻止沈之厚知道外面之事,趁此對咱家亂來。”

“公公,您可趕緊想出個對策。”密探非常慌張。

張永沒好氣地道:“想個孃的對策,趕緊藏起來,有地窖就藏在地窖裡,或者直接走密道離開這鬼地方。”

……

……

外面一片兵荒馬亂,不過對於沈溪來說卻沒什麼好憂慮的,在驛館內好好睡了一覺。

第二天早晨,驛館外的人馬仍舊沒有撤走,而此時中山王府裡,徐俌心急如焚等了一夜,卻依然沒找到張永的下落。

辰時三刻,徐程前去見徐俌,將他知道的消息告知。

“……公爺,情況不妙,城裡城外一些武將暗中已跟張永聯繫上了,守備太監衙門管轄的金吾前衛、金吾後衛等親軍十七衛和城防衛已全面戒嚴,怕是您能調動的人馬不多,若是張永亂來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徐程對於局勢的把控非常準確,當他發現魏國公府的命令傳到城裡各衛所如同石沉大海,立即明白現在南京各衛已被外來力量接管。

沈溪沒有擅動,但張永在暗中卻可能做很多事情。

徐俌道:“本公早就說沈之厚跟張永有勾連,這不是印證了麼?若他們敢亂來,本公讓他們無法活着出南京城。”

徐程很是緊張:“公爺,今日寅時有朝廷緊急公文傳到南京守備衙門,要不您趕緊去皇城看看?”

“不用看了,很可能是有人在陛下面前誣告本公,陛下聽信讒言的話……”徐俌心中已有定數,開始有鋌而走險的打算。

徐程卻道:“公爺現在下定論爲時尚早,以小人看來這公文很可能涉及南京權力分配,張永再膽大妄爲,也不敢在取得沈尚書支持前就上奏陛下……再說消息一來一回最快也需要五六日時間,哪裡會有那麼快?”

徐俌望着徐程:“你這是何意?”

徐程低下頭,似有難言之隱,但最終還是一咬牙,說道:“現在江南權力分配,還有張永跟錢寧等人是否在陛下面前誣告公爺,以及陛下對此事的態度等等,全繫於沈尚書一人之身。公爺昨日派兵圍驛館,便已開罪沈尚書,若不及時做出補救的話……”

徐俌惱火地道:“你讓本公如何?本公可是請他到府上赴宴,昨夜更是親自拜訪,對他可謂是低聲下氣,是他自己不識相……”

“公爺,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啊。”

徐程苦口婆心地勸解,“本來按照朝廷規矩,您在南京要受南京兵部尚書跟守備太監雙重挾制,此外還有協同守備分權……您若想打破位序,就是壞了朝廷規矩,沈尚書很可能以此跟陛下進言,到時就算他不想跟張永、錢寧之流合作,進言也全都對公爺不利。”

經過半宿,徐俌現在也冷靜下來了,感覺昨晚做事太過沖動,此時開始後悔起來。

明知道現在張永跟錢寧跟他有芥蒂,很可能會上疏攻訐他,他還跑去開罪沈溪,等於是一手將沈溪推到張永陣營,挖坑自己往裡面跳。

徐俌道:“那你說該怎辦?”

徐程面帶苦惱之色:“若是公爺您現在去跟沈尚書道歉,或許還來得及,很多事應該坐下來慢慢談,無論如何都要先穩住沈尚書。”

“都這樣了還去見他!真他孃的……”

徐俌破口大罵,不過儘管他心中又羞又惱,萬分不情願,最終還是嘆了口氣,“也罷,本公再去見他便是,誰讓本公這張老臉不值錢呢?”

……

……

徐俌果然一早便覥着臉再來求見沈溪。

當他滿面灰頭土見到沈溪人時,發現沈溪紅光滿面,好像昨晚休息得很好。

徐俌道:“之厚,你看本公昨日跟你商談過一些事,又得知有宵小……很可能是倭寇派來的刺客對你不利,特地派了兵馬在外守護,你這一覺睡得可還踏實?”

一來徐俌就裝糊塗,他沒有再違背徐程的意願,拿出事先編排好的理由進行搪塞。

沈溪臉色不冷不熱:“魏國公走後,在下睡得還算踏實。”

“這就好,這就好。”

徐俌面色非常尷尬,他很清楚自己昨日所爲已驚擾到沈溪,現在不認錯反而打哈哈,很可能會繼續得罪這位朝中的新貴,當即改變話題,問道,“不知之厚你幾時出城回營?”

沈溪道:“本來吃過早飯便要走,不過魏國公前來,想必是有事情,但說無妨。”

徐俌面色爲難:“其實該說的話,老夫昨日已跟你說過,你不肯相幫,老夫也無話可說,畢竟你乃是領兵在外的文臣,但老夫剛剛聽說,陛下下了諭旨,讓南京各衙門都聽從你的號令,這不……老夫來看看是否有能幫到忙的地方。”

沈溪冷聲道:“魏國公恐怕無心相幫吧?”

“這是哪裡話!?”

徐俌仍舊在裝糊塗,“本來說要跟之厚你一起聯名向朝廷上奏,但觀陛下之意,南京兵部尚書人選可由你直接定下,雖然只是臨時委任,但你大可先斬後奏,把人安排妥當後跟陛下上奏,知會一聲便可。呵呵,這是陛下對你的信任啊。”

沈溪似乎絲毫也沒覺得有何榮幸之處,冷冷地道:“雖然陛下信任,託以重任,但在下卻不能亂了規矩……本官身爲吏部尚書,只負責四品及以下官員任命,如何能定正二品南京兵部尚書人選?此事除非是經廷議推選,或者向陛下進奏,不然的話只能等陛下諭旨傳達。”

徐俌對沈溪的話很難理解,心想:“這小子倒是會推脫,他已算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一句話就能解決的事情,非說要跟陛下啓奏……莫非他壓根兒就不想跟我談?”

徐俌發現談話又陷入僵局,不過最後還是選擇了妥協,他知道無法從沈溪這裡取得支持,也就是說南京兵部尚書的安排脫離掌控,只能先求自身太平無事,尤其不能讓張永跟錢寧在皇帝面前進讒言。

徐俌道:“之厚,老夫有些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沈溪微微搖頭:“若是爲難,魏國公還是不要講了吧。”

徐俌大感意外,隨即苦笑道:“之厚你這就是拒人千里之外了!老夫直說了吧,其實老夫知道,前幾年江南平倭寇不力,陛下對此很不滿,但這並非是老夫一人之責,朝中有些人卻非議說是老夫縱容所致……之厚你應該知道,這幾年朝廷根本無心顧及江南倭寇,先是劉瑾當權,近兩年朝廷又忙着征討北方的韃靼人,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啊。”

“不過老夫也是竭盡所能去平息倭寇,能維持眼下的局面已是不易,可因在一些事上得罪了人,有人便胡說八道,比如說錦衣衛指揮使錢寧,之前他到江南時,以欽差的身份見老夫,公然跟老夫索賄,還說可以幫老夫把事情擺平……老夫何等身份地位,需要他一介閹人子弟相幫?”

“如此一來咱家就算是開罪了錢寧,在被老夫罵走後,他便隱身暗中興風作浪,還造謠說老夫跟倭寇勾連,真是好大的膽子!老夫想方設法阻止他胡言亂語,避免江南人心渙散,誰料他竟然趁着張永張公公南下時又去進讒言,這位張公公如今是南京守備太監,跟老夫存在利益糾葛,他們都巴不得老夫死啊!”

說到這裡,徐俌目光熱切望着沈溪:“之厚,你不能不幫老夫啊。”

徐俌站起身,直接躬身做出請求狀,顯得很是虔誠,好像他願意聽從沈溪調遣,這跟他昨日強硬的態度大相徑庭。

沈溪沒好氣地道:“魏國公的態度,實在是讓人難以捉摸,昨日跟在下說話時還絲毫不讓,怎才一夜光景,便成如此光景?”

沈溪的話非常不客氣,壓根兒就不怕得罪徐俌這個地頭蛇,徐俌也沒什麼脾氣,苦着臉道:“老夫昨日太過心急,纔會出言不遜……之厚你大人不計小人過,老夫給你賠罪便是。”

“不敢當。”

沈溪道,“魏國公昨日派在驛館之外的人馬,似也非維護本官安全吧?莫不是魏國公要鋌而走險不成?”

“你……這……可別亂說話……”徐俌有些慌亂,沈溪的話就好像刀子插進他內心的脆弱處,開始語無倫次起來。

沈溪冷聲道:“在下早就說過,江南的是是非非我不想摻和,到底未來是南京兵部尚書說了算,還是守備太監張永,或者是魏國公你,跟在下關係都不大。同是爲朝廷效命,誰在誰之上有何區別?陛下不是安排一人執掌權力,便是爲了能讓江南官員間互相牽制,若誰要一家獨大的話,便等於跟朝廷意圖相違背……陛下寢食難安,你們能過上舒心日子?”

徐俌無奈道:“話是這麼說,但誰也不想屈居人下。”

沈溪道:“南京兵部尚書跟守備太監,不過都是流官,幾年之後定會離開,而魏國公卻是世襲鎮守南京,孰輕孰重莫說朝廷,就算是南京城內黃口小兒也能看出來,就算說魏國公擔心有宵小在陛下面前進讒言,你也該明白陛下不會偏聽偏信,與國同休的魏國公,會放着好日子不過,跟倭寇勾連?”

徐俌想了下,的確是這麼回事,不過他更覺得沈溪是在敷衍他。

沈溪繼續道:“身正不怕影子斜,魏國公身是否正,最清楚的人不是在下,而是魏國公自己。”

第一三一六章 提攜第二七六章 荒唐之言第一六一九章 分憂第二一一一章 當官很容易第三四三章 向盜匪問路(第八更)第九二六章 不甘又如何?第十一章 哥哥還是弟弟第一六三八章 反常第一〇六五章 際遇無常(第二更)第一〇三九章 送福利(第六更)第一五四一章 蹊蹺第一五五三章 太平府第八〇三章 小玩意,大智慧(第一更)第一四〇九章 皇家事,天下事第一九四章 爲榮譽的第四場縣試第二五一九章 花樣百出第一一五九章 料敵機先第四二九章 降還是不降,這是個問題第一〇八二章 殘垣守城第四三九章 侯府送禮(第一更)第一一八章 成藥生意第一五九章 理想愛情與現實第一二八六章 獻俘第六九〇章 爲之歡喜爲之憂(第三更)第一三七七章 堵不如疏第七七三章 找宮女生弟妹第一三一八章 迷茫與執着(第二更)第一八七〇章 徒勞無功第二六五四章 同爲外戚第一一〇二章 京城人士(第一更)第三六五章 才子?靠邊站(下)第五一六章 讓功(第四更)第九六五章 明正典刑第三六一章 帶女眷上京(上)第二二一七章 血腥殺戮第二六二三章 謝幕第一三九二章 無君無父第一三五九章 銀子換命(求月票)第五二四章 以後講“廿一史”(第十二更)第二〇四九章 傷情不明第二二六五章 權臣第一六六七章 多說無益第三八七章 《金瓶梅》風波(第五更)第一三一七章 弘治十七年第一二六一章 打臉第一七四四章 滴水不漏第八九四章 振夫綱(求保底月票)第九八四章 圍山第六〇九章 培養炮手第一〇四〇章 半夜不速客(求保底月票)第一九八一章 寄望第九四一章 是清官,也是庸官第二六三章 好心做壞事第六七六章 實實在在的賞賜第七六九章 弔唁第二一三五章 分分合合第三七九章 接頭(第五更)第一八六七章 新年舊氣象第六四七章 我的隊伍我做主第二三九三章 家事國事第一〇六一章 畏縮不前不可取(第三更)第一〇六一章 畏縮不前不可取(第三更)第二四八九章 心懷坦蕩第五十六章 童言無忌第二三五〇章 法辦第二六三一章 戰爭賠償第四八二章 借題發揮第二〇四〇章 以政策換利益第二一一五章 不論身份只論朋友第二三七二章 事已至此第二五〇五章 投效第一三三六章 都司衙門第一四二〇章 權力核心第一一五七章 沙盤演兵第一三七九章 希望與失望第二二四七章 建行在第一六六一章 請誅奸賊第一三九二章 無君無父第二三八〇章 各有算盤第一二〇二章 有肉吃第二〇八八章 買消息第一四四章 姐妹是最好的聯誼第二〇一八章 深夜行動第一七八章 老孃懷孕了第七九八章 朝議(第八更)第一九七一章 探病第六四六章 沈公(第二更)第一七四七章 高招第一七八六章 躲瘟神第三八七章 《金瓶梅》風波(第五更)第一四三一章 沒懸念第一八六八章 不甘利用第一一四三章 沈溪的上奏第二五九〇章 本性難移第八六八章 屬驢的第六九七章 雖遠必誅(第二更)第二二三二章 千古一帝第一〇四一章 推卸責任(第二更)第五十七章 神秘的小蘿莉第二五四〇章 奏諫
第一三一六章 提攜第二七六章 荒唐之言第一六一九章 分憂第二一一一章 當官很容易第三四三章 向盜匪問路(第八更)第九二六章 不甘又如何?第十一章 哥哥還是弟弟第一六三八章 反常第一〇六五章 際遇無常(第二更)第一〇三九章 送福利(第六更)第一五四一章 蹊蹺第一五五三章 太平府第八〇三章 小玩意,大智慧(第一更)第一四〇九章 皇家事,天下事第一九四章 爲榮譽的第四場縣試第二五一九章 花樣百出第一一五九章 料敵機先第四二九章 降還是不降,這是個問題第一〇八二章 殘垣守城第四三九章 侯府送禮(第一更)第一一八章 成藥生意第一五九章 理想愛情與現實第一二八六章 獻俘第六九〇章 爲之歡喜爲之憂(第三更)第一三七七章 堵不如疏第七七三章 找宮女生弟妹第一三一八章 迷茫與執着(第二更)第一八七〇章 徒勞無功第二六五四章 同爲外戚第一一〇二章 京城人士(第一更)第三六五章 才子?靠邊站(下)第五一六章 讓功(第四更)第九六五章 明正典刑第三六一章 帶女眷上京(上)第二二一七章 血腥殺戮第二六二三章 謝幕第一三九二章 無君無父第一三五九章 銀子換命(求月票)第五二四章 以後講“廿一史”(第十二更)第二〇四九章 傷情不明第二二六五章 權臣第一六六七章 多說無益第三八七章 《金瓶梅》風波(第五更)第一三一七章 弘治十七年第一二六一章 打臉第一七四四章 滴水不漏第八九四章 振夫綱(求保底月票)第九八四章 圍山第六〇九章 培養炮手第一〇四〇章 半夜不速客(求保底月票)第一九八一章 寄望第九四一章 是清官,也是庸官第二六三章 好心做壞事第六七六章 實實在在的賞賜第七六九章 弔唁第二一三五章 分分合合第三七九章 接頭(第五更)第一八六七章 新年舊氣象第六四七章 我的隊伍我做主第二三九三章 家事國事第一〇六一章 畏縮不前不可取(第三更)第一〇六一章 畏縮不前不可取(第三更)第二四八九章 心懷坦蕩第五十六章 童言無忌第二三五〇章 法辦第二六三一章 戰爭賠償第四八二章 借題發揮第二〇四〇章 以政策換利益第二一一五章 不論身份只論朋友第二三七二章 事已至此第二五〇五章 投效第一三三六章 都司衙門第一四二〇章 權力核心第一一五七章 沙盤演兵第一三七九章 希望與失望第二二四七章 建行在第一六六一章 請誅奸賊第一三九二章 無君無父第二三八〇章 各有算盤第一二〇二章 有肉吃第二〇八八章 買消息第一四四章 姐妹是最好的聯誼第二〇一八章 深夜行動第一七八章 老孃懷孕了第七九八章 朝議(第八更)第一九七一章 探病第六四六章 沈公(第二更)第一七四七章 高招第一七八六章 躲瘟神第三八七章 《金瓶梅》風波(第五更)第一四三一章 沒懸念第一八六八章 不甘利用第一一四三章 沈溪的上奏第二五九〇章 本性難移第八六八章 屬驢的第六九七章 雖遠必誅(第二更)第二二三二章 千古一帝第一〇四一章 推卸責任(第二更)第五十七章 神秘的小蘿莉第二五四〇章 奏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