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八九章 莫得罪小人

張苑一頭霧水,不明白王守仁爲何要支持出兵,他在出了守備衙門後,頭上的皺紋也未緩解。

因爲已入夜,張苑除了要安排人通知出兵事宜,再就是把許泰和臧賢叫來商議。

本來沒許泰什麼事,不過現在涉及出兵事宜,張苑爲了保證出兵受他的控制,於是把宣府副總兵許泰叫來商議一下。至於具體怎麼作戰,朱厚照基本不會管,所有安排全都要臣子來完成,張苑不懂這些,也只能假手於人。

許泰和臧賢得知具體情況後,也有些意外,因爲此前種種跡象表明,朱厚照要等各路人馬到齊後來一次規模空前的大會戰,提前動手讓人看不懂。

許泰道:“張公公,後天出兵的話,若有差池,那可如何是好?北關外韃靼兵馬有五六萬甚至十萬,現在張家口堡的守軍數量沒到這個數吧?”

聽到要出城,許泰先怯戰了。

許泰出生於武職世家,曾祖父許成被封爲永新伯,祖父許貴襲爵,任羽林軍左衛指揮使,父親許寧襲錦衣衛指揮使,最後擔任署都指揮僉事。許泰承襲父職,爲羽林前衛指揮使,後考取武狀元,擢署都指揮同知。去年,以副總兵協守宣府。

這也就意味着,許泰升官快,一個是家世好,一當官就有爵位護身,另外便是考取武狀元,但實際上他帶兵作戰的經驗基本爲零,再加上年紀輕資歷淺,短時間內很難再有升遷的機會,於是便拼命巴結皇帝跟前近臣,希望另尋蹺徑加官進爵,而不是立功受賞。

張苑怒道:“怎麼,沒打仗你就怕了?陛下對你可是寄予厚望。”

許泰多少有些尷尬,自己有多少本事,他很清楚,也明白以自己的身份不可能充作先鋒,最多是跟着大部隊出城走一走,在皇帝面前混個臉熟。

張苑到現在終於發現許泰不像是有能耐之人,轉頭看着臧賢問道:“你且說,王伯安到底是什麼意思?他爲何主張陛下出兵?”

臧賢有些遲疑,思索半響後試探地問道:“或許王大人是想立下軍功?”

張苑生氣地道:“王伯安是這樣的人?此人做事滴水不漏,如果他覺得出戰有危險,定會全盤考慮,豈能說出兵就出兵?咱家當時聽他說話,便覺得有陰謀,可惜咱家不知道他到底安的什麼壞心眼。”

因爲張家口堡外韃靼兵馬數量一直說不清道不明,連臧賢也不知到底有多少,人云亦云下也認爲城外韃靼人有五六萬之衆,這嚴重影響了他的判斷,冥思苦想後不得要領,只好道:“這個……請恕小人不知王大人到底有何用意,兩天後可以着重觀察一下,及時做出應對。”

張苑氣惱地道:“這王伯安,突然玩花樣,讓咱家不得安寧,難道是沈之厚那邊跟他暗中聯繫上了?順着這條線索查查,及時瞭解沈之厚在草原上的動靜,這都一個月了,依然音訊全無,就算戰敗身死,也不該跟現在這般就跟人間蒸發了一樣!”

臧賢滿面難色:“小人這就去,公公切莫動怒,小人順着線索查,一定有收穫。”

……

……

京城,宣府發回的情報越來越多,不過卻沒一樣涉及到開戰。

延綏那邊倒傳來騎兵主動出擊奏凱的消息,百姓知道是一場勝利,但具體如何卻衆說紛紜,民間對於這一戰成果肆意誇大,有說殺敵五千的,也有說殺敵五萬的,百姓對於皇帝出征後的情況非常熱衷,以訛傳訛之下,沒人在乎真相。

只有朝廷少數人知道這場所謂的“大捷”只是殺了兩百多韃子,而知道大明損失比韃靼人還要大許多的則更加稀少。

六月十一,中午,一個消息傳到京城,讓關注這場戰事的人再也坐不住了。

朱厚照提出要在來日,也就是六月十二主動出擊,跟韃靼人在張家口堡外開戰,跟之前朱厚照調集各路人馬齊聚宣府的消息幾乎前後腳傳到京城,張鶴齡心懷忐忑,沒有招來弟弟張延齡交待,直接入宮去見張太后,詳細稟告,試圖讓張太后阻攔戰事發生。

永慈宮內,張太后一副慵懶的模樣,端坐於靠窗的涼蓆上,旁邊幾名宮女爲她扇風。聽說兒子要馬上開戰,張太后無奈地道:“壽寧侯,難道哀家不想讓皇上休戰嗎?可惜鞭長莫及,況且就算可以勸告,但皇上他會聽從嗎?既然選擇了開戰,那就由得他吧,只要不親自上陣便可。”

張鶴齡緊張地道:“太后,如果不阻止的話,或許陛下真會做出披掛上陣的事情……想當初京城保衛戰時,還是太子的陛下親自上城頭跟韃靼人交戰的往事,難道太后娘娘忘記了?”

張太后身體稍微顫抖,顯然回想起當初的情況,臉上憂色更甚。

張鶴齡道:“陛下任性起來,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都勸不住,只能太后娘娘可以出面阻止……只有您的話,陛下才聽得進去。”

張太后幽幽嘆了口氣:“你實在高看哀家了,如果哀家有那本事的話,早就讓皇上回來,何至於落到今日這般田地?不過既然你來跟哀家提了,哀家自然會修書一封,提醒皇上小心行事,至於他是否會聽,又另當別論。”

張鶴齡恭敬行禮,沒過多爭辯。

張太后馬上讓人爲她起草勸說朱厚照不要冒險的懿旨,即便懿旨不需要張太后親筆書寫,不過最後還是蓋上了張太后隨身印信,隨即張太后讓人把懿旨交給張鶴齡。

張太后提醒道:“壽寧侯,你派人去見皇上時,一定要跟他說一聲,京城有人掛念他……不但哀家,還有坤寧宮主人……再就是京城防務,皇上不在你一定要嚴防死守,自先皇時朝廷就對咱張氏一門恩寵有加,你可不能辜負了前後兩任皇帝的信任。”

張鶴齡跪下來磕頭:“臣生是大明的人,死是大明的鬼,若京城有失,臣弟願意自刎謝罪。”

張太后擺擺手:“說那麼嚴重幹什麼?只要有一顆赤膽忠心便可,回去對建昌侯也說明哀家的意思,旁人都可以出問題,唯獨你們兄弟不行!”

“臣弟領命!”

張鶴齡繼續磕頭。

……

……

張鶴齡從皇宮裡出來,時間未過未時,他匆忙回家,沒等下腳便聽過來幫他壓轎的下人說張延齡來了。

“他消息倒是挺靈通。”

張鶴齡語氣中多少帶着一絲不屑,進去正堂,只見張延齡正在那兒調戲壽寧侯府一名丫鬟,那丫鬟模樣看起來倒也水靈,可惜此前張鶴齡從未留意過。

張鶴齡沒去想丫鬟是誰,這次張氏一門經歷大起大落,壽寧侯府和建昌侯府發生很大變化,壽寧侯府內丫鬟更換一大批,概因之前他們兄弟犯錯被罰,家產大半被抄沒,重新恢復權力後,府上丫鬟數量比之全盛時少了一大截。

“咳咳。”

張鶴齡稍微清了清嗓子,張延齡聽見後立即正襟危坐,沒有再爲難那小丫鬟,小丫鬟見老爺來了,霞飛雙頰,連耳朵脖子都羞紅了,趕緊行禮退下。

張鶴齡板着臉道:“看你像什麼樣子?主人沒個主人樣,居然在堂上跟下人苟且?”

張延齡笑嘻嘻道:“這算什麼苟且?不過是逗弄一下罷了,大哥你還別說,這次壽寧侯府找的丫鬟,一個比一個質量好,回頭有那看來賞心悅目的丫鬟,咱們兄弟換一換,正好建昌侯府還缺幾個美人兒……”

“你說什麼鬼話?”張鶴齡怒喝。

張延齡仍舊一副嬉皮笑臉的模樣:“大哥動怒了?本來就是嘛,以大哥現在的本事,不過才納了兩房小妾,大嫂便不高興,這些模樣周正的丫鬟留在大哥府上實在是暴遣天物,還不如便宜弟弟……”

“住嘴!”

張鶴齡一擺手:“這種事,不想跟你去說!我剛入宮去見過太后。”

張延齡笑眯眯地道:“小弟就是知道大哥剛去見過姐姐才過府來的,不知你跟姐姐說過些什麼?不會只是說前線情報吧?比如說明天皇上要跟韃子開戰?”

張鶴齡黑着臉喝問:“怎麼你話裡話外都透露出一股幸災樂禍的味道?”

張延齡道:“哪裡啊,大哥,你想多了!但既然是陛下主動開戰,只能由得他的意思行事,又不關咱們兄弟什麼事。皇上又非三歲小孩,他會親自帶兵跟韃子交手?刀劍無眼,這可不同於城頭,那是自家的底盤,皇上沒那麼笨!”

說話間,兄弟二人坐了下來,張延齡仍舊蹺着二郎腿,整個人顯得輕鬆又自在。

“你這脾氣,該改改了!”張鶴齡苦口婆心道,“遇到事情,總拿那副吊兒郎當的態度應對,任誰見了都會生氣!你啊你……太后已下懿旨,讓爲兄派人送去宣府,提醒陛下小心謹慎,不得強出頭。”

張延齡神色平靜下來,道:“大哥應該還沒找人送吧?”

張鶴齡道:“爲兄現在怕有人作梗,連太后娘娘的懿旨都不能及時送到陛下手中。”

張延齡試探地問道:“大哥是說張苑那狗東西?”

雖然張鶴齡沉默以對,但相當於確定了。

張延齡道:“既然大哥知道會遇到麻煩,就不該去見姐姐……見姐姐有什麼用?姐姐不過是婦道人家,只會躲在深宮,有什麼事還是會讓我們兄弟去辦。”

張鶴齡着惱道:“莫不是陛下要出兵,我還要瞞着太后?這次就是想看太后娘娘做如何反應,之前太后派高公公去陛下身邊,看起沒起到什麼作用,軍中大小事務基本被張苑把持,現在京城這邊得到宣府的情報不多,很多消息都顯得嚴重滯後,反倒是這次陛下出兵的消息傳得挺快……”

張延齡道:“大哥是懷疑姓張的狗東西玩花樣?別想了,皇上堅持要出兵,那見風使舵的狗東西敢把消息攔截?看着吧,如果皇上得勝還好,若是遭遇敗績,指不定多少人要倒黴,那狗東西自以爲得勢,若失敗再看看,他還不得承擔最大的責任?”

張鶴齡微微搖頭:“西北軍中事務沒你想得那麼簡單,以爲兄看來,韃靼人不會輕易跟大明軍隊在張家口堡這麼敏感的地方開戰!”

說話間,張鶴齡又看着自己的弟弟,“先不說陛下的事情,你到底是怎麼回事?這幾天很多人把狀告到我這裡來,甚至聽說還有人要到宣府去告你的狀?”

張延齡一擺手:“說軍情就說軍情,扯到我身上作何?小弟我並沒有做出什麼過分的事情,最多是賺了點兒銀子,讓人看了眼紅罷了。張苑那狗東西在京城安排的一些人,也被我給一鍋端了,他人不在京城,還想靠他那些傀儡賺錢,他腦袋被門夾了?以爲沒人跟他爭奪利益?”

“你!”

張鶴齡氣惱地指着張延齡。

張延齡道:“大哥,這就是你的不對了吧?我跟誰爭你都可以生氣,現在我是在跟一個奴才爭,這可曾經是咱府上的奴才,送到宮裡當眼線的,你看看人家現在還記得咱對他的恩情?”

“這狗東西現在翅膀硬了,在朝中廣佈黨羽,又要行劉瑾那一套,劉瑾有本事那也就算了,他算什麼東西!這次他在京城找人斂財,被我給發現了……這事不用擔心,料他也不敢把事情公開!”

張鶴齡長長吁了口氣,倒不是他放心了,而是一種無語的表現。

“難怪我們與陛下聯繫的渠道一再被擠壓,現在你已代表我張氏一門跟張苑交惡,那意味着他會不擇手段對付你我兄弟,張苑分明是陛下在劉瑾後培植起來的第二個閹黨頭目,他乃陛下親信,你跟這種無恥小人鬥法有什麼意思?他可以不擇手段,那些文官卻不行,你把他得罪慘了,意味着我們要被一個小人惦記,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的道理你不懂?”

“我不管!現在京城是我們兄弟的地頭,那狗東西犯在我手上,我絕對不會饒他!我不能動他,難道動他身邊幾個斂財的幫兇都不行?”張延齡顯得很氣憤。

張鶴齡道:“這件事先不提,你現在趕緊叫人把太后懿旨送到宣府,咱現在張氏一門所有權力、財富都建立在陛下當政的基礎上,如果陛下出了事,咱張氏也就跟着完蛋大吉。你可記得,陛下身邊這些人,你最好別碰,就算再不甘心,也要知道大丈夫能屈能伸的道理,你要賺錢,爲兄不會阻攔你,你就不能偶爾也聽爲兄一兩句?”

張延齡很不甘心,最後一甩手道:“行了,張苑這狗東西咱暫時不跟他計較,大哥這樣總該滿意了吧?”

第二〇二一章 這是要造反第九二四章 困難第一三二三章 熱臉貼上冷屁股第二三二五章 改變第二一七九章 變被動爲主動第一〇〇五章 沈家的寶貝第二四一五章 國富民強第一二七六章 姑奶奶第二〇二章 放人(第三更)第三三四章 三道考題(第三更)第七四〇章 小郎他娘死的早第二〇七五章 海老大第六一四章 謝韻兒進宮(第一更)第一七六一章 太后之怒第二三六三章 謀逆案第二五五四章 時機第三五一章 大老爺還是七少爺(第八更)第五二六章 寓教於樂(第一更)第一三五九章 銀子換命(求月票)第一一七四章 困城(上)第一八九八章 在劫難逃第一四七章 以詐制惡第一九一九章 殺沈之厚第一八七五章 轉變第一五三九章 暗流涌動第一〇三一章 替班內閣第八十四章 紙終抱不住火第七五九章 好死不如賴活(第三更)第一二二五章 以小博大第二四一九章 不可左右之事第一〇九章 茶肆危機第二二〇三章 保一人第三九一章 跟師兄師姐過日子(第一更)第二二四〇章 喪家之犬第二〇九九章 出城第五五六章 不收賄賂(第一更)第二六一章 告狀第一二一六章 督戰第二六七二章 宣府見第七六八章 迎靈第四九七章 貓哭耗子(第十更)第七四五章 太子的買賣(下)第二一七九章 變被動爲主動第七五九章 好死不如賴活(第三更)第二五九〇章 本性難移第二二九六章 誰愛去誰去第二〇〇〇章 遲來的午朝第二三〇三章 針對第一六六九章 你退我進第三九二章 不速之客(第二更)第一七〇〇章 協作第一〇四六章 監軍張永(第一更)第二一一三章 大宅門第一五六六章 ****第一六四〇章 讓他回不了京城第二四五〇章 不睦第七八二章 做事拉你一把第六五五章 一條不好趕的路第一九三七章 各方試探第四十四章 女神醫第一四三八章 平衡第四一四章 內閣大學士的推諉(第四更)第二一七五章 戰情難測第二三二一章 聯盟第四六五章 我自有數(第一更)第二一二五章 制約第一一九六章 昨日炮灰,明日救世主第一五二七章 君臣妥協第二一二章 小功臣(第五更)第四三七章 張氏外戚(第三更)第六二四章 視察王恭廠(第四更,謝盟主)第七七八章 謝府家宴第一六五八章 風波起第二二三一章 有罪第六五五章 一條不好趕的路第二七二章 理學還是心學第二三五四章 講心不如講利第八九七章 唐兄,很多人關心你第二三三七章 推拒第七二八章 心照不宣第六十三章 擴大經營第一三四四章 擔心第二五五〇章 只怕小人言第一一四二章 內外交困第一八〇三章 深造第二二八六章 隱秘不發第七一七章 周氏當家(第六更)第二二九八章 躲清靜第一一三八章 信使第四五四章 認錯(第三更,慶新盟主)第二四七〇章 小鬼難纏第一二二五章 以小博大第二一七一章 紙上談兵第三五六章 柳下惠?(第三更)第九十九章 會疼人的小姐姐第二三六四章 猖獗第一九四四章 都指揮同知第八八〇章 借船第五十三章 死而復活第六四九章 夜路難行
第二〇二一章 這是要造反第九二四章 困難第一三二三章 熱臉貼上冷屁股第二三二五章 改變第二一七九章 變被動爲主動第一〇〇五章 沈家的寶貝第二四一五章 國富民強第一二七六章 姑奶奶第二〇二章 放人(第三更)第三三四章 三道考題(第三更)第七四〇章 小郎他娘死的早第二〇七五章 海老大第六一四章 謝韻兒進宮(第一更)第一七六一章 太后之怒第二三六三章 謀逆案第二五五四章 時機第三五一章 大老爺還是七少爺(第八更)第五二六章 寓教於樂(第一更)第一三五九章 銀子換命(求月票)第一一七四章 困城(上)第一八九八章 在劫難逃第一四七章 以詐制惡第一九一九章 殺沈之厚第一八七五章 轉變第一五三九章 暗流涌動第一〇三一章 替班內閣第八十四章 紙終抱不住火第七五九章 好死不如賴活(第三更)第一二二五章 以小博大第二四一九章 不可左右之事第一〇九章 茶肆危機第二二〇三章 保一人第三九一章 跟師兄師姐過日子(第一更)第二二四〇章 喪家之犬第二〇九九章 出城第五五六章 不收賄賂(第一更)第二六一章 告狀第一二一六章 督戰第二六七二章 宣府見第七六八章 迎靈第四九七章 貓哭耗子(第十更)第七四五章 太子的買賣(下)第二一七九章 變被動爲主動第七五九章 好死不如賴活(第三更)第二五九〇章 本性難移第二二九六章 誰愛去誰去第二〇〇〇章 遲來的午朝第二三〇三章 針對第一六六九章 你退我進第三九二章 不速之客(第二更)第一七〇〇章 協作第一〇四六章 監軍張永(第一更)第二一一三章 大宅門第一五六六章 ****第一六四〇章 讓他回不了京城第二四五〇章 不睦第七八二章 做事拉你一把第六五五章 一條不好趕的路第一九三七章 各方試探第四十四章 女神醫第一四三八章 平衡第四一四章 內閣大學士的推諉(第四更)第二一七五章 戰情難測第二三二一章 聯盟第四六五章 我自有數(第一更)第二一二五章 制約第一一九六章 昨日炮灰,明日救世主第一五二七章 君臣妥協第二一二章 小功臣(第五更)第四三七章 張氏外戚(第三更)第六二四章 視察王恭廠(第四更,謝盟主)第七七八章 謝府家宴第一六五八章 風波起第二二三一章 有罪第六五五章 一條不好趕的路第二七二章 理學還是心學第二三五四章 講心不如講利第八九七章 唐兄,很多人關心你第二三三七章 推拒第七二八章 心照不宣第六十三章 擴大經營第一三四四章 擔心第二五五〇章 只怕小人言第一一四二章 內外交困第一八〇三章 深造第二二八六章 隱秘不發第七一七章 周氏當家(第六更)第二二九八章 躲清靜第一一三八章 信使第四五四章 認錯(第三更,慶新盟主)第二四七〇章 小鬼難纏第一二二五章 以小博大第二一七一章 紙上談兵第三五六章 柳下惠?(第三更)第九十九章 會疼人的小姐姐第二三六四章 猖獗第一九四四章 都指揮同知第八八〇章 借船第五十三章 死而復活第六四九章 夜路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