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三章 良心何在

乾清宮,正殿。

包括國舅張氏兄弟在內的二十幾名大臣,正在覲見朱祐樘,將正陽門戰事詳細情況奏稟給朱祐樘知曉。

具體講述之人,乃親歷正陽門戰事的謝遷,此戰中另一位重要人物張懋尚在城頭監視韃靼動向,並未進宮。

謝遷敘述內容,跟之前在文淵閣所言相似,只是這次表述更爲謹慎,未對沈溪在此戰中的功勞過分渲染,只是提到城外用兵的一些細節,讓大家能夠知道這場仗具體是怎麼打的。

在場大臣,無不是朝中二三品大員,謝遷講述到火燒正陽門時,不得不對其中細節做出隱瞞,無論如何,王守仁不分敵我一併潑油縱火的情況不能泄露,免得讓朝廷揹負不義之名。對於起火原因,謝遷輕描淡寫說了一句“火光突起”就略過。

謝遷在奏稟過程中,朱祐樘不斷咳嗽,蕭敬不時幫他理順氣息,此時謝遷只能停下來,等皇帝氣息平順後再說……

一干大臣投來欽佩的目光,神色好似在說:“不愧是尤侃侃的謝公!”

朱祐樘聽完戰況彙報,環視一圈大臣,略帶感慨地站起身,長鞠一禮:“今江山穩固,百姓安居,諸位愛卿功不可沒,朕在這裡先行謝過!”

大臣們無不俯首還禮,劉健代表同僚說道:“此爲太祖太宗皇帝庇佑,臣等豈敢貪天之功?”

朱祐樘微微一笑,一擡手:“衆愛卿起身說話!如今狄夷兵馬新撤,九門防務乃朝中諸事之首,不知諸位愛卿,對於下一步用兵,有何見地?”

在場大臣之前一副鞠躬盡瘁的模樣,這會兒聽到弘治皇帝的問話,一個個低下頭不聲不響。

弘治皇帝沒多少主見,所以非常喜歡納諫,誰說的話,不管是否有理,只要能獲得在場大多數大臣贊同,基本能獲得通過。

弘治中興,並非朱祐樘有多聖明,而是他處在一個相對太平的時代,土地兼併遠未有隆萬朝後那般嚴重,而且他手下這些大臣都有一定真才實學,這才造就“弘治中興”的盛世局面。

在場大臣,原本有人準備出來說話,建議乘勝追擊,但聽了皇帝的表態,只能緘默不語。

韃靼人雖然從京師周邊撤離,但兵馬並未撤出太遠,連紫荊關都沒出,隨時可能殺回來,所以皇帝纔會強調九門防務,換句話說,皇帝既然已經把基調定在防禦上,誰說出兵追擊,就是跟皇帝的意思相違背。

這些大臣基本是科舉出生,受儒家中庸思想影響很大,他們所想就是守成,對於進取素來不那麼熱衷。

卻在此時,一個洪亮的聲音從乾清宮偏殿傳來:“……兒臣以爲,韃子撤兵,正是追擊的大好時機,此時不主動出擊更待何時?”

衆大臣側頭望去,只見朱厚照大步走了出來,整個人已然洗漱一新,換上了一身乾淨的蟒袍,顯得英姿颯爽,絲毫不似之前那調皮搗蛋的熊孩子模樣,儼然一個合格的儲君,說話擲地有聲。

在場有大臣覺得,太子說出了他們想說但不能說的話,倒是有幾分擔當。

劉健代表大臣行禮:“參見太子殿下!”

其餘大臣連忙行禮問安,朱厚照擺擺手:“免禮,我來見父皇,是想提出自己的主張……你們有什麼意見,只管提出來,暢所欲言吧!”

說完,朱厚照走上前,單膝下跪,“兒臣見過父皇!”

即便朱祐樘知道兒子長大了,但他見到朱厚照出現,依然感覺一陣心煩,情緒稍微有些失控,不由劇烈咳嗽起來。

蕭敬趕緊輕撫朱祐樘後背,乾清宮內的氣氛變得凝重而緊張。

半晌後,朱祐樘重新擡頭,打量兒子,問道:“太子,你來作何?不是讓你回去休息嗎?”

朱厚照道:“外虜未退,兒臣怎敢休息?倒是父皇有病在身,應多休息纔是,這裡的事情,兒臣完全可以自行解決!”

無知者無畏,朱厚照只知道自己順利完成老爹老孃交託的任務,對於一個儲君來說表現應該是合格了,要知道京城保衛戰幾次關鍵戰役,他都在現場,甚至親自帶兵衝殺,這會兒他志得意滿,情不自禁說出“可以自行解決”的話,公然挑戰朱祐樘九五之尊的權威。

朱祐樘差點脫口而出“孽子”,但想到兒子其實是爲自己好,只能強忍心頭的不爽,板起臉呵斥:“朕在這裡跟諸位愛卿商議國家大事,太子無端參合作甚?速回東宮去罷!”

朱厚照嚷嚷道:“兒臣不去,兒臣要留下來幫父皇參議朝政,兒臣也有拳拳忠君報國之心!”

父子兩個性格相似,說軟弱,有時候毫無主見,喜歡跟風隨大流,可固執起來,就算九頭牛也拉不回去。

謝遷通曉人情世故,心想:“若是皇后在這裡,或許能幫這對父子調和一下……但依照《大明律》,皇后不能幹政,怎麼可能出現在這種朝議場合?”

見父子對峙,蕭敬趕緊勸說:“陛下,龍體爲重,太子並非有意頂撞您,只是……出兵心切,諸位大人何不出來說說你們的看法?”

這時候能調和氣氛的,除了蕭敬外,劉健最有資格。劉健是朱祐樘的先生,也是太子之師,由他出來說話最合適不過,但劉健卻裝起了縮頭烏龜,一語不發,因爲他不贊成太子出兵的言論。

謝遷見殿中氣氛越發尷尬,只好出列:“太子殿下,出兵之事,太過兇險,如今城外狄夷兵馬仍有十萬之數,一旦不慎,便可能兵敗身亡。如今穩固城防,乃上上之策!”

即便謝遷心裡期冀朝廷出兵,但爲了緩和皇帝跟太子的矛盾,照顧皇帝的面子,只能說一些違心之言。

朱厚照不滿地道:“謝先生,您怎能如此說?您的孫女婿,也就是延綏巡撫沈溪,現在不正領兵跟韃子交戰?他的兵馬,如今便在城外,莫非你還要調集他的兵馬回城?然後龜縮起來坐等韃子攻城?”

“放肆!”

朱祐樘一忍再忍,到現在他終於爆發了,大聲喝斥。

見朱祐樘臉漲得通紅,瞪大的眼睛裡滿是血絲,朱厚照感覺自己碰了硬釘子,只能委屈地閉上嘴巴。

大殿中火藥味十足,場面卻詭異地安靜,所有人都能聽到朱祐樘渾濁的呼吸聲,許久之後,朱祐樘才勉強道:

“延綏巡撫沈溪領兵勤王,回援京師及時,但貿然出兵追擊,將置京師於險地!如今各地勤王兵馬多在路途中,京師周邊衛所大半爲夷狄所陷,當務之急,以穩固爲主,諸位愛卿以爲如何?”

皇帝把話說到這個份兒上,大臣們自然識相,具都行禮:“臣無異議!”

朱祐樘最後看向自己的兒子,喝問:“太子,你有意見嗎?”

朱厚照氣呼呼道:“兒臣……認爲出兵最好,如果堅持固守之策,很可能會步西直門和正陽門之戰後塵……之前若非延綏巡撫沈溪率領兵馬殺來,打亂了韃子的攻城節奏,指不定西直門和正陽門已失守!”

朱祐樘氣得連連咳嗽,蕭敬又趕緊上去安撫勸慰。

謝遷心想:“太子一點兒都不知分寸,陛下身體有恙,他總拿這種話來擠兌,這不是白白讓陛下生氣嗎?有些事,道理確實如此,但話不能說的太直接,你越是吹捧沈溪小兒的功勞,你皇帝老爹越生氣!太子啊,你想幫沈溪小兒,就怕到頭來會坑了他!”

劉健趁着皇帝的氣息稍微平順,馬上請示:“陛下,是否頒旨,令城外兵馬撤回?”

朱祐樘此時精神狀態和身體狀態俱都不佳,顧不上發話,只是一擺手,意思隱晦難明,不知是讓沈溪進兵,還是撤兵,然後朱祐樘便示意蕭敬扶他進後殿……朱祐樘顯然是不想再跟兒子,在衆大臣面前爭吵。

等朱祐樘返回寢宮,在場大臣好似炸開鍋,連太子在場都不顧了。

熊繡過來向劉健請示:“劉少傅,陛下那手勢……到底是何意?”

李東陽道:“還能是何意?必然是要撤兵!”

朱厚照握緊拳頭,怒目相向:“撤兵?撤什麼兵?沈先生不過一兩萬兵馬,追擊十萬韃子,你們不派援兵就算了,居然讓他撤兵?良心何在?”

第二三〇〇章 聖心難測第七〇五章 賴你沒商量(第三更)第一九四一章 雙管齊下第二六五七章 無須避諱第二四八九章 心懷坦蕩第一二四〇章 千鈞一髮第四〇九章 冷暖自知(第七更,盟主加更)第四一八章 周胖子的禮單(第一更)第三九三章 唐伯虎砸場(第三更)第二一五一章 有故事的女人第二二一六章 勢均力敵第二三八〇章 各有算盤第一二二〇章 詐敗第二五〇五章 投效第六九六章 逼上門(第一更)第三〇八章 上兵伐謀(求月票)第一〇三二章 先見之明第四九五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八更)第一四〇五章 出人意料第二六六〇章 讓你妥協第一七九二章 年輕人有魄力第一五〇九章 故土第四章 沈家往事第二三五六章 問案第二八五章 學藝不精(第四更)第二七九章 擔責第四六五章 我自有數(第一更)第一七九〇章 理所當然第一九九七章 失心瘋第一九七二章 本小姐動口也動手第三九五章 鬥畫(第五更,賀盟主磊洋)第二三八七章 能人輩出第七〇六章 培養心機(第四更)第二三二一章 聯盟第七五一章 神秘的三道四書題第一五五一章 男人總有做錯事的時候第一九五章 二人歸來四人回第二四九二章 文明時代第一四七〇章 未來權宦第二〇一一章 夜入豹房第一九一章 發案(第十二更!)第一〇九〇章 青春(冬至節快樂)第五八一章 據不知情(第一章)第一二四五章 只有外合,沒有裡應第六〇八章 能臣(第三更,求訂閱)第十二章 進城(求收藏)第二四八八章 熱火朝天第二二四四章 做主第二〇三三章 劍舞第七三三章 方法第二二八八章 遇賊第三三二章 恍然大悟第一三八七章 防洪第一二一二章 太子上位第四四九章 心病(第二更)第一五七〇章 芙蓉帳暖第一〇九五章 大勝之後第一〇六一章 畏縮不前不可取(第三更)第一四六〇章 又添新兵第三七三章 大宅門裡的女人第一二二二章 突然到來的戰機第一七五七章 小聰明第二六四四章 公卿過堂第二五六〇章 強行不虧第二二一四章 讓你過河第一〇三七章 打鐵還得自身硬(第四更)第一〇一三章 太子並非薄情人第二五三章 比比誰無賴第一〇二八章 學問自在心中(第四更)第五五七章 快殺進城了(第二更)第一四六七章 監軍到位第一七三〇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四四四章 俸米風波(第一更)第八五八章 招招連環(第三更)第三六三章 謝老祭酒(第四更)第一三一九章 新閣臣人選第一〇九章 茶肆危機第二四九一章 將巡第二一九九章 絕情絕義第二一九三章 勝負顛倒第一一四一章 捅破窗戶紙第二二四六章 選擇你的丈夫第五八八章 聖前召對(第一更)第九一一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二三六二章 女主人的區別第二三二章 賊人難防第一九八三章 把自己閹了第一九九二章 翻臉第二三六二章 女主人的區別第一五一三章 寧化沈家第一〇五〇章 龍潭虎穴(第一更,求月票)第一二六七章 大有作爲第九六六章 交心第二〇五七章 姑嫂情第一九四九章 沒了蹤跡第一三九三章 老熟人第二一七四章 王帳定兵第八一三章 捨近求遠(第二更)第二一三五章 分分合合第一二一五章 你就是馬九?
第二三〇〇章 聖心難測第七〇五章 賴你沒商量(第三更)第一九四一章 雙管齊下第二六五七章 無須避諱第二四八九章 心懷坦蕩第一二四〇章 千鈞一髮第四〇九章 冷暖自知(第七更,盟主加更)第四一八章 周胖子的禮單(第一更)第三九三章 唐伯虎砸場(第三更)第二一五一章 有故事的女人第二二一六章 勢均力敵第二三八〇章 各有算盤第一二二〇章 詐敗第二五〇五章 投效第六九六章 逼上門(第一更)第三〇八章 上兵伐謀(求月票)第一〇三二章 先見之明第四九五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八更)第一四〇五章 出人意料第二六六〇章 讓你妥協第一七九二章 年輕人有魄力第一五〇九章 故土第四章 沈家往事第二三五六章 問案第二八五章 學藝不精(第四更)第二七九章 擔責第四六五章 我自有數(第一更)第一七九〇章 理所當然第一九九七章 失心瘋第一九七二章 本小姐動口也動手第三九五章 鬥畫(第五更,賀盟主磊洋)第二三八七章 能人輩出第七〇六章 培養心機(第四更)第二三二一章 聯盟第七五一章 神秘的三道四書題第一五五一章 男人總有做錯事的時候第一九五章 二人歸來四人回第二四九二章 文明時代第一四七〇章 未來權宦第二〇一一章 夜入豹房第一九一章 發案(第十二更!)第一〇九〇章 青春(冬至節快樂)第五八一章 據不知情(第一章)第一二四五章 只有外合,沒有裡應第六〇八章 能臣(第三更,求訂閱)第十二章 進城(求收藏)第二四八八章 熱火朝天第二二四四章 做主第二〇三三章 劍舞第七三三章 方法第二二八八章 遇賊第三三二章 恍然大悟第一三八七章 防洪第一二一二章 太子上位第四四九章 心病(第二更)第一五七〇章 芙蓉帳暖第一〇九五章 大勝之後第一〇六一章 畏縮不前不可取(第三更)第一四六〇章 又添新兵第三七三章 大宅門裡的女人第一二二二章 突然到來的戰機第一七五七章 小聰明第二六四四章 公卿過堂第二五六〇章 強行不虧第二二一四章 讓你過河第一〇三七章 打鐵還得自身硬(第四更)第一〇一三章 太子並非薄情人第二五三章 比比誰無賴第一〇二八章 學問自在心中(第四更)第五五七章 快殺進城了(第二更)第一四六七章 監軍到位第一七三〇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四四四章 俸米風波(第一更)第八五八章 招招連環(第三更)第三六三章 謝老祭酒(第四更)第一三一九章 新閣臣人選第一〇九章 茶肆危機第二四九一章 將巡第二一九九章 絕情絕義第二一九三章 勝負顛倒第一一四一章 捅破窗戶紙第二二四六章 選擇你的丈夫第五八八章 聖前召對(第一更)第九一一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二三六二章 女主人的區別第二三二章 賊人難防第一九八三章 把自己閹了第一九九二章 翻臉第二三六二章 女主人的區別第一五一三章 寧化沈家第一〇五〇章 龍潭虎穴(第一更,求月票)第一二六七章 大有作爲第九六六章 交心第二〇五七章 姑嫂情第一九四九章 沒了蹤跡第一三九三章 老熟人第二一七四章 王帳定兵第八一三章 捨近求遠(第二更)第二一三五章 分分合合第一二一五章 你就是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