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〇九章 不後悔

朱厚照可不是吃素的,回去後便讓人將小擰子拉出去痛打,也不說明情由,將東宮一干太監和侍從看得心驚肉跳。

熊孩子不禁懷念起對他言聽計從的劉瑾。當他感覺信任的張苑、小擰子等人存有異心,劉瑾的好處就被他記起來。

劉瑾至少能跟熊孩子亂跑亂顛,對他言聽計從,從來都是任勞任怨勤勤懇懇,而且劉瑾是因爲之前熊孩子出宮之事被張氏兄弟等人記恨,在張皇后面前屢進讒言,這才被調走,小傢伙這會兒長大了一些,有了責任心,明白劉瑾是被自己所害。

……

……

沈溪回京,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能否留在京城,對沈溪來說是擺在他面前的最大難題。

此時沈溪正在北上途中,尚不知道通過謝遷和熊孩子朱厚照的努力,已讓弘治皇帝改變心意,準備將他留在京城,至於是讓他回詹事府重爲東宮講官,還是留在六部鍛鍊,又或者掛着右副都御史的名頭賦閒,乃是後話,因爲連皇帝自己都沒想好。

沈溪心情有些失落。

南下時,家人加隨從,還有護衛的廠衛,浩浩蕩蕩;回去時身邊人雖然也很多,但沈溪卻感覺自己與隊伍格格不入,好像是個被押赴京的囚犯,設身處地,他忽然覺得自己跟江櫟唯的處境半斤八兩。

江櫟唯做了糊塗事,成爲階下囚,而沈溪所做的一切都是正大光明,轟轟烈烈,日子依然不好過。

江櫟唯回京後或許就會被開釋,甚至官復原職,最差也不會被問斬,因爲現在已經不是明初,索賄幾乎是官場的潛規則,尤其是江櫟唯還未得逞,有司絕對不會重判。而沈溪卻要去西北與韃靼人作戰,在苦寒之地每天爲戰局而勞心,還要防備來自背後的冷箭,一個不慎就會血灑疆場。

聰明人都會反思自己,沈溪在北上途中便在想一個問題,自己擠破頭衝入官場是否有錯?

思來想去,甚至幾個晚上徹夜難眠,沈溪終於想明白,在這大明,只有當官才能把大部分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他現在是面臨不少困難,但跟那些吃穿用度都要精打細算的普通百姓相比,過的已經是神仙的日子。

只有擁有權力,才能擁有財富和如花美眷,擁有別人得不到的一切,否則就算經商能富可敵國,身邊美女也都傾國傾城之貌,但只是一個普通的官員,就能讓你失去一切。

這就是在大明當官與不當官的區別。

沈溪又覺得,自己之所以行差踏錯,關鍵就在於過早地露出鋒芒。

也是他厭煩在沈家無休止的爭吵和明爭暗鬥,想早些獲得功名,讓自己和父母揚眉吐氣,同時也是爲了讓惠娘得到更多的庇護。

或許有些操之過急,現在想來,二十歲左右再考取功名,應該是最好的結果。

這世界上沒有後悔藥賣,沈溪仔細回想,又發現其實自己沒有做錯,真讓他二十歲再去考科舉,能否考得上是個大大的問號!

在這個時代考科舉,才學是一回事,把握機遇又是另一回事!

若非當初沈溪知道高明城的喜好,甚至連府試都未必穩過;若非有劉大夏暗中相助,他不會高中舉人,更不可能一榜而中鄉試解元。若非提前知曉己未年會試和殿試的考題,怎能連續高中會元、狀元?

沈溪的前世,生活在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或許在見識和知識儲備上要高出這個時代的人一籌,可這卻不會轉化爲他考科舉的優勢。

大明的讀書人一門心思就是研讀《四書》《五經》,或許找一個老童生,在八股文章上都能跟他沈溪不相上下,更別說是進士之間比較,文章好壞通常都是難分伯仲,只看閱卷人是否欣賞。

既然身在官場,就不必後悔。

若非提前進入官場,自己也不會有現在的燦爛奪目,等太子朱厚照性格定型後再想獲得信任,絕不會那麼簡單,除非沈溪做個佞臣,陪朱厚照吃喝玩樂……給年少身爲太子的朱厚照找小玩意兒那是哄孩子,給成年當皇帝的朱厚照找樂子那就是朝中奸佞,要揹負歷史罵名。

何況自己還因此而提前結識謝遷,得到聰明可人的謝恆奴的愛情並下嫁,若是遲幾年到京,他跟謝恆奴之間沒有任何可能。

但很多事是辯證對立的,或許正因爲提前到了京城,自己錯過另外一位佳人的垂青呢?

想到這裡,沈溪自嘲地笑了笑,把握現在、珍惜身邊人才是最重要的!他的心思不由飄到廣州府,想到了安心養胎的謝恆奴,擔心她是否會適應北上途中的旅途辛苦。

……

……

這時代,就算是官道也凹凸不平,磕磕巴巴。一路上車馬勞頓,上坡路時擔心馬力不足需要乘車人下來走一程,下坡時又擔心車速太快跌落山崖,也不能乘坐馬車。

官道在山巒間蜿蜒,根本就沒有隧道一說,甚至渡過一些較寬的河流時還需要換乘舟楫,加上帶着行李,衆多人上船、卸船,來來回回非常折騰人。

沈溪身邊能調動的就是從常嵐那裡暫借的親衛,還有車馬幫的弟兄,在等人裝船卸船時,他便坐在河邊的大石頭上,有時候甚至脫下鞋泡泡腳,大熱天的好涼快一下……這一路上蛇蟲鼠蟻早就見怪不怪,況且隨時有人侍候在一旁,倒也不怕出事。

“大人是否在想家?”

玉娘一直留意沈溪,有事沒事就喜歡往沈溪身邊湊,藉故說些東拉西扯的話,沈溪卻不想搭理她。

沈溪反問:“玉娘又是否想家呢?”

玉娘搖頭苦笑:“大人言笑了,奴家孑然一身,東奔西走過活,要說安定時,便是在汀州那幾年,能結識大人是奴家的榮幸。”

沈溪問道:“那關於齊家人呢?”

玉娘愣在當場,她沒想到沈溪會突然提及“齊家”,她甚至不知道沈溪從何處探知她的身世。

玉娘蹙眉:“奴家不明白大人此話是何意……”

沈溪有意無意地道:“玉娘應該姓方,但這姓氏是否你的本來姓氏,我不知曉,但我知道玉娘曾經的夫家姓齊,若是讓玉娘重新選擇的話,應該更願意留在齊家,安安穩穩過日子吧?”

話頭由玉娘挑起,沈溪直接順着話把玉孃的“傷心事”提出來……你玉娘不是喜歡打聽我的家事嗎,以爲我對你一無所知?那我就告訴你,我對你的過往多少還是有些瞭解的。

“大人從何而知?”玉娘沒有否認,不過她有些羞惱,自己藏在心頭二十年的秘密,竟然會被沈溪提及。

沈溪無奈搖頭:“玉孃的身份,應該不止一人知曉吧?至少,對玉娘賞識之人,應該清楚箇中內幕,隨口向我提及那也不足爲奇!”

玉娘悚然一驚,忽然意識到沈溪所說之人是劉大夏。

玉娘和沈溪在汀州見到劉大夏時,劉大夏曾稱呼其爲“齊方氏”。玉娘苦笑:“時過境遷,沒想到大人居然還記得。”

“不過六年而已,如果是十六年,那或許真可能什麼都忘了。你自己恐怕也都快忘了有這身份吧?”沈溪道。

玉娘神色略顯尷尬,但還是如實道來:“奴家的確不想提及傷心事,自然不會刻意去記。的確如大人所言,在齊家時,是奴家這一生中最安定的時光,豈能不懷念?但過去的已經過去,就算去想又有何用?”

沈溪擡起頭,看着河對岸的蘆葦蕩,還有河邊淺灘嬉戲玩鬧的孩童,道:“那可不一定,有東西可懷念,總比沒的懷念好。心中有個比較,起碼知道自己追求什麼,我相信玉娘也是如此罷?”

沈溪說完,打了個哈欠,站起身來,將鞋襪穿好,“這幾天睡得不好,竟然困頓不堪,真懷念在家裡那段悠閒日子,有貼己之人扇風,可以過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無憂無慮生活!”

說完,沈溪徑自往剛卸下船的馬車走去,準備鑽進車廂繼續睡大覺。

玉娘有些氣急敗壞,本是她想跟沈溪攀近關係,誰知道被沈溪說了一通,讓她心情異常糟糕。

這時玉娘才知道沈溪的可怕,不但沒有外表的稚氣,胸有城府,更懂得利用人心的弱點,她最不想提的事就這麼被沈溪堂而皇之提出來,偏偏兩個“女兒”雲柳和熙兒還在旁聽着,沈溪如此說好像是故意讓她下不來臺。

“看什麼?”

玉娘怒氣衝衝地道,“大人的話沒聽到嗎?機會就在眼前,如果連端茶遞水榻前伺候的事也做不好,一輩子孤苦伶仃也沒人可憐!”

*************

ps:第一更到!

今天依然三更,天子求訂閱、打賞、推薦票和月票支持!

第二一八四章 結果第一四一九章 紛爭第二五〇三章 國舅第二四〇八章 傲慢與偏見第一五九一章 初體驗第一五四〇章 那賊子第九十一章 老太太進城第一七四三章 聯手第八一〇章 折道蘇州訪故人(第三更)第二一一九章 無助第一八七一章 年輕人火力旺第一四〇〇章 不得安寧第一六一八章 便宜行事第二〇七〇章 大問題第一二五六章 凶多吉少第八十五章 情懷如詩第一九一二章 終於出手了第二二一二章 首戰告捷第二五三二章 下一步計劃第一八三六章 韶華易逝第二二七四章 比試第七章 兒時玩伴第二五六一章 宿將之哀第九十二章 無言以對第一八〇二章 給臉第二十六章 蒙學第一一八九章 三人成虎第二二四八章 國師之位第一八二九章 遲遲不到的捷報第五八九章 一年兩升官(第二更)第二二二九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二五八七章 聞風而動第二〇一〇章 事態擴大第二二八八章 遇賊第二二三一章 有罪第一二〇三章 步兵方陣第二四一章 求勝心切(第五更)第二六七五章 如爾所願第二四五五章 受益者第一四九章 濃濃年味第一九一一章 時間差第二三六〇章 賜婚第五八三章 沒有原則的蔡鎮守(第三更)第六四九章 夜路難行第八七三章 幫唐寅提親第一七五三章 君臣對壘第一一三章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第一四八五章 好地方第一九四二章 膽大包天第七七六章 再修《大明會典》第一三八六章 出兵還是招撫第一〇〇七章 太子寄信第二〇一四章 佞臣的忠心第三一二章 小登科(第五更)第二五二章 小心眼的花魁(第五更)第五八〇章 提堂審案(第五更,謝書友)第四十五章 光源氏計劃第二四〇四章 談條件第一三二九章 沈大人的官威第四九八章 幫一次(第十一更)第九二八章 酷刑第二〇八九章 畫虎不成第六二〇章 有後(第七更,謝書友)第二二八三章 遇到對手了第一一七四章 困城(上)第一九九六章 爐火夜話第二一二章 小功臣(第五更)第二五五七章 天助我也第一九三八章 事成第一七三一章 面見太后第二〇八〇章 千杯少第一七一一章 讓沈溪回朝第二三五三章 誰是閒人第九九三章 文韜武略第二六六六章 總會掉鏈子第二一〇五章 銀子是談出來的第九四六章 作戰計劃第三七六章 周胖子(求訂閱)第一五九九章 金井出水第一三五二章 杳無蹤跡第二二二章 風花問月(上)第一七八三章 無人替代第二二二一章 神話第六八九章 爲人師表(第二更)第二二四九章 棋子第一五七章 老員工的重要性第一七〇七章 厚賞第三五三一章 海戰第一八七一章 年輕人火力旺第四五二章 喜從悲來(第一更)第二二七章 孩子氣第四三九章 侯府送禮(第一更)第七九〇章 龍體有恙第二一九四章 聯名第一一〇二章 京城人士(第一更)第一六三九章 良苦用心第一七九八章 非唯一途徑第一九一二章 終於出手了第一六二八章 來信第一九九一章 塵埃落定
第二一八四章 結果第一四一九章 紛爭第二五〇三章 國舅第二四〇八章 傲慢與偏見第一五九一章 初體驗第一五四〇章 那賊子第九十一章 老太太進城第一七四三章 聯手第八一〇章 折道蘇州訪故人(第三更)第二一一九章 無助第一八七一章 年輕人火力旺第一四〇〇章 不得安寧第一六一八章 便宜行事第二〇七〇章 大問題第一二五六章 凶多吉少第八十五章 情懷如詩第一九一二章 終於出手了第二二一二章 首戰告捷第二五三二章 下一步計劃第一八三六章 韶華易逝第二二七四章 比試第七章 兒時玩伴第二五六一章 宿將之哀第九十二章 無言以對第一八〇二章 給臉第二十六章 蒙學第一一八九章 三人成虎第二二四八章 國師之位第一八二九章 遲遲不到的捷報第五八九章 一年兩升官(第二更)第二二二九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二五八七章 聞風而動第二〇一〇章 事態擴大第二二八八章 遇賊第二二三一章 有罪第一二〇三章 步兵方陣第二四一章 求勝心切(第五更)第二六七五章 如爾所願第二四五五章 受益者第一四九章 濃濃年味第一九一一章 時間差第二三六〇章 賜婚第五八三章 沒有原則的蔡鎮守(第三更)第六四九章 夜路難行第八七三章 幫唐寅提親第一七五三章 君臣對壘第一一三章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第一四八五章 好地方第一九四二章 膽大包天第七七六章 再修《大明會典》第一三八六章 出兵還是招撫第一〇〇七章 太子寄信第二〇一四章 佞臣的忠心第三一二章 小登科(第五更)第二五二章 小心眼的花魁(第五更)第五八〇章 提堂審案(第五更,謝書友)第四十五章 光源氏計劃第二四〇四章 談條件第一三二九章 沈大人的官威第四九八章 幫一次(第十一更)第九二八章 酷刑第二〇八九章 畫虎不成第六二〇章 有後(第七更,謝書友)第二二八三章 遇到對手了第一一七四章 困城(上)第一九九六章 爐火夜話第二一二章 小功臣(第五更)第二五五七章 天助我也第一九三八章 事成第一七三一章 面見太后第二〇八〇章 千杯少第一七一一章 讓沈溪回朝第二三五三章 誰是閒人第九九三章 文韜武略第二六六六章 總會掉鏈子第二一〇五章 銀子是談出來的第九四六章 作戰計劃第三七六章 周胖子(求訂閱)第一五九九章 金井出水第一三五二章 杳無蹤跡第二二二章 風花問月(上)第一七八三章 無人替代第二二二一章 神話第六八九章 爲人師表(第二更)第二二四九章 棋子第一五七章 老員工的重要性第一七〇七章 厚賞第三五三一章 海戰第一八七一章 年輕人火力旺第四五二章 喜從悲來(第一更)第二二七章 孩子氣第四三九章 侯府送禮(第一更)第七九〇章 龍體有恙第二一九四章 聯名第一一〇二章 京城人士(第一更)第一六三九章 良苦用心第一七九八章 非唯一途徑第一九一二章 終於出手了第一六二八章 來信第一九九一章 塵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