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節 有點兒意思,組織部長

剛走到後面院落門口,沙正陽就看到了葉和泰從走廊裡出來。

“葉部長。”沙正陽站住腳步,禮貌的打了個招呼。

“去林書記那兒?恐怕你得等一會兒了,真陽那邊三大廠的一把手來拜會林書記和馮市長,鍾書記和明秘書長在作陪。”葉和泰臉上露出笑容,點點頭。

來了一個月,沙正陽的工作範圍圈還侷限於市委辦這一塊,根基不牢,地動山搖,他很清楚如果不在市委辦這一畝三分地裡先把基礎打牢靠,就以爲自己有林春鳴的光環加持可以無往不利,那就太天真了。

所以他這段時間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市委辦裡邊,尤其是政研室、秘書一處、綜合一處,這三塊算是自己的“基本盤”,他必須要牢牢抓住掌握好,在最短時間內實現如臂使指。

從目前來看,效果已經慢慢顯現出來。

王豐正在積極主動向自己靠攏,而曲曉偉雖然傲嬌,但是對方有上進心,他就不怕對方不聽話。

而政研室這邊,貝一河和楊暉的介入會慢慢讓一盤散沙的政研室有了那麼一點兒主心骨的味道,還有蘇子晗的進入狀態,這一切都在按照計劃有條不紊的推進。

下一步就該要開始考慮主動伸出觸角,接觸更廣泛的領域了。

市委辦副主任的工作當然不能僅僅侷限於市委辦,而要覆蓋整個市委體系,這個覆蓋含義很豐富,可以理解爲聯繫協調,也可以理解爲影響引導,還可以理解爲凝聚融匯,就看從什麼角度什麼意圖來運作了。

但最初級的肯定是聯繫協調,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不但這個市委秘書長是不合格的,甚至整個市委辦班子都是不合格的。

就目前來說,沙正陽覺得宛州市委辦這邊的水準只能說是勉強及格,也就是說,完成第一個目標,但是第二第三兩個層面則還差得遠。

在沙正陽看來,這不能說明永昌和郭向陽他們的能力有多少問題,關鍵在於原來的市委i書記能力不足和職責缺位,應該是主因。

連市委i書記都是如此,你一個市委秘書長想要把市委各部門凝聚起來,怎麼可能?

林春鳴來之後正在力圖解決這個問題,而且從現在的情形來看,局面正在像好的方面轉變,鍾廣標的到來也正在加速這一趨勢。

“哦?這麼不巧?”沙正陽笑了笑,很自然的轉身,稍稍後葉和泰半個身位,陪着葉和泰往回走,“看樣子七廠二所也很心急啊。”

“嗯,能不急麼?”葉和泰接着話頭,“現在企業效益不好,上邊想甩包袱,職工和家屬幾萬人在山溝溝裡呆了幾十年,眼見得局面大勢已經改變,外省那些三線企業都在往外搬遷,追求美好生活也是每個人的自發動力吧?”

沙正陽有點兒樂了,這位葉部長還有點兒意思,最後居然冒了一句文縐縐的帶有哲理的話,看樣子他對七廠二所搬遷的態度似乎偏向於正面啊。

不過那句上邊甩包袱也說明他對這個事情並不是很看好。

沙正陽也知道林春鳴一直在通過各種方式來統一思想。

事實上大家都清楚省委的決定不可更改,你接受也要接受,不接受也要接受,而且接受了不幹好,還得要挨處理。

只是宛州局面本身就不好,在包括市委市政府很多領導看來,還要接這樣大一批包袱,內心有情緒是難免的,哪怕他們很清楚這是政治任務,必須無條件圓滿完成。

這些情緒可能在明面上看不出來,但是偶爾會在一些言語和態度上暴露出來,但如果管控不好,對下面的負面影響不會小,一樣會影響到工作的推進。

“葉部長,其實我倒是覺得這包袱一說還得要辯證的來看,從一個方面來看是包袱,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倒是覺得是一份資源。”沙正陽沉吟着道。

“哦?”葉和泰眉毛一揚,斜晲了一眼沙正陽。

這個林春鳴帶來的市委辦副主任據說來了之後就相當活躍,市委辦裡被他攪得風生水起,對他的評價也有些譭譽參半的味道,但不管毀也好,譽也好,都得要承認他是個人物。

“正陽,你對這個事兒有不同看法?”

“葉部長,也說不上不同,但您得承認這是個政治任務,咱們宛州市委沒得選擇吧?”沙正陽笑嘻嘻的道。

“嗯,那肯定是。”葉和泰這一點還是很清楚的,上級黨委對下級黨委的命令,下級黨委當然只能服從,有困難,那就克服困難,沒條件,那就創造條件,這是鐵的紀律。

“既然已經如此,我們就得要拋開一些不必要的困擾,來探討和挖掘其中可資利用的資源。”沙正陽接着道。

葉和泰也是從基層起來的幹部,履歷相當豐富。

在擔任市委組織部長之前,他也曾經擔任過市委宣傳部長,而在升任市領導之前,擔任過宛陽區區長,市教委主任,裕城縣委i書記以及市計委主任,他對經濟工作並不算陌生。

“正陽,你是說這些三線企業搬遷到市裡就能煥發新生?”葉和泰搖搖頭,“我曾經在裕城縣委i書記,也對這些三線企業有些瞭解,那幾年情況還不錯,但是他們的訂貨都是來自兵器總公司內部,可現在兵總內部也在縮減和改革,訂貨大量削減,而他們這些企業之前與市場經濟根本不接軌,現在驟然要推向市場,我看他們很難在市場大潮中生存下來。”

葉和泰的話語很直白,但卻是實話。

“葉部長,您說的在理,如果這些企業不轉變觀念,的確很難適應生存下來,但我覺得現在這也是一個契機,幾年的搬遷過渡期,兵總會給他們提供一些過渡資金,只要他們不要在抱着兵總的粗腿不放,主動去迎接市場經濟,我覺得未嘗不能通過幾年的苦熬,奔出一個春天來。”沙正陽篩選着言辭。

“正陽,你太樂觀了。”葉和泰笑了笑,“我知道你是搞企業出身的,這些軍工企業和白酒企業不一樣,你搞的鄉鎮企業機制靈活,負擔輕,市場反應快,所以能取得成功,但是這些三線企業冗員多,負擔重,更關鍵的還是思想觀念跟不上,他們對民用市場完全不瞭解,兩三年間過渡期,很難解決實際問題。”

“葉部長,這一點上我覺得還得要看企業的領導班子有沒有這個決心和魄力丟開原來的依賴,若是總覺得原來那一套還可以維持,那麼這些企業必死無疑,但如果以壯士斷腕的勇氣捨棄原來的窠臼,重新創業,未嘗不能闖出一片天地,畢竟他們擁有那麼多的人才資源,只要敢於迎接市場挑戰,我覺得還是有很大希望的。”

沙正陽的話讓葉和泰有些動搖,他不是那種輕易被人說服的人,他覺得在這個問題上,光憑嘴巴是難以做判定的,還得要用事實來證明,但他也承認沙正陽所說的既然已經落定宛州市要接這個攤子,那麼的確應當考慮如何來化不利爲有利。

二人不知不覺已經走到了大樓樓梯上,葉和泰看了沙正陽一眼,“正陽,你還沒到我們組織部來過吧?”

“嘿嘿,正想拜訪葉部長,向葉部長彙報一下工作呢。”沙正陽笑着應道:“剛纔和葉部長探討的問題,我也還沒有說完,還想繼續彙報我的一些看法和想法。”

葉和泰笑了起來,這傢伙的確有點兒意思,順杆子爬,不過讓人心裡感覺很舒服,都說這傢伙思路觀點與衆不同,連林書記都十分讚歎佩服,他也想聽一聽這傢伙的“高論”,點點頭:“正好,這會兒有空,到我辦公室坐一會兒吧。”

葉和泰的辦公室也很簡單樸素,樸素得有點兒出乎沙正陽的意外。

其他市領導辦公室他也去過,像明永昌、唐華、呂彬奇等,條件都要比葉和泰的強不少,看樣子葉和泰也屬於那種不太講究這方面的領導幹部。

“剛纔正陽提到的挖掘資源,似乎還不完全是指這些三線企業本身?”葉和泰也感覺到了一些沙正陽的傾向。

“對,葉部長一語中的,其實我覺得更大一塊資源是在企業本身之外的東西,人力資源,教育資源,醫療資源,剝離掉這些企業資產本身,我覺得這一塊資源對我們宛州更有價值。”沙正陽沒有故弄玄虛吊人胃口,直接道:“我知道葉部長以前當過市教委主任,也當過市計委主任,應該對我們市裡的這些資源比較瞭解,我們市的教育資源你最清楚,我個人覺得宛州教育資源很貧瘠,……”

“嗯,宛州的教育資源但從總量上來看,還過得去,但是輪到人均水準,以及一些特定領域,比如高等教育資源,職業教育資源,都很差,這和我們宛州在工業經濟這一塊十分落後有很大關係。”葉和泰不無遺憾,“我在當教委主任的時候就給市委市政府提過,要重視教育資源配置,但……”

沙正陽的話挖到了葉和泰心中癢處。

第一百五十五節 出大招,公開競聘第二卷 各有稻粱謀 第十三節 對峙,分歧第十一節 進入狀態第十五節 千里之行第二百零四節 栽花,種刺第五卷 崢嶸歲月稠 第十一節 服不服?第一百五十九節 圈裡圈外(3)第一百一十四節 生存之道?第二百零一節 微調,宣傳的力量第五卷 崢嶸歲月稠 第二節 銳意,求新第一百一十九節 薅羊毛,摘桃子第五十節 風口第一百七十二節 追趕的目標第三卷 夢裡不知身是客 第一節 何去何從第一百八十四節 合力,壓力,拼力第四十節 小人物的機會第一百一十七節 要做大事,必先做鋪墊第四十九節 父與子第七十三節 拉攏,利誘第一百三十五節 “巡視”,朱門第六十六節 太複雜,心亂如麻第一百九十四節 不懼競爭,底氣十足第五十四節 佈局,起航第二十七節 意外不意外第一百三十節 絕非浪得虛名第一百三十五節 遊刃有餘,淡定自若第三十八節 信手拈來,爐火純青第九十一節 考慮周全第一百四十七節 三農,基層之苦第一百四十三節 加深,鞏固第二卷 各有稻粱謀 第八十一節 謀其政第九十三節 高招,絕招第二卷 各有稻粱謀 第六十節 高鐸第五卷 第三十六節 重擔在肩第一百零四節 高招,層出不窮第二卷 各有稻粱謀 第三十九節 節節高第八節 艱難挑戰第一百六十八節 拎得清第六卷 談笑凱歌還 第四節 駐京辦(1)第八十四節 敢爲天下先十二更結束,吶喊一聲求1000張月票!明天老瑞更努力!第四十四節 蘇子晗的想法第九十九節 華峰第二十三節 膽大包天,驚天計劃第二十六節 激進戰略,仕途前景第一百一十節 王牌對王牌(2)第一百四十四節 水來土掩,大將風範第四十二節 雄心勃勃第一百一十三節 半個恩主第五十三節 自我展示,解剖典型第十六節 路遇第一百零八節 小圈子第一百一十四節 攻堅第十七節 指點江山,省城來人第二卷 各有稻粱謀 第五十七節 萌動第七十九節 “糟糠之妻”,賤皮子第二十節 遊刃有餘,多面出擊第一百三十八節 點中第七節 人精第六十七節 酒宴上的故事(2)第六十節 軟實力第一百三十九節 發招,過關第二卷 各有稻粱謀 第八十五節 膽兒肥了第二卷 各有稻粱謀 第五十二節 大禮包第一卷 金風未動蟬先覺 第二十節 忽悠成功第一百一十節 姻緣難定第九十一節 天下何人不識君?第一百九十九節 班子建設,幹部選拔第二十二節 背後陰風第一百零九節 品嚐第一百一十一節 社會如此第一百六十一節 縣政府常務會議第三卷 夢裡不知身是客 第六節 願意麼?第八十二節 分身乏術第一百一十七節 初來,微妙第二十六節 核心,靈魂人物第六十二節 三線,急迫第二十二節 家的味道第二卷 各有稻粱謀 第一百節 招攬11月再戰,第一更已更,求保底月票!第一百二十四節 帶節奏,下大棋第二卷 各有稻粱謀 第四十節 國企改革的複雜性第三十八節 信手拈來,爐火純青第一百零五節 捆綁第四十六節 所處位置決定考慮問題角度第七十九節 摯友第一百四十九節 苦水,對策第二十八節 目標:三洋第一百三十七節 秘書人選第二卷 各有稻粱謀 第五十八節 一定是特別的緣分第六十三節 麻雀第十二節 一局大棋第十四節 首當其衝第二卷 各有稻粱謀 第四十四節 誰入誰的彀?第二卷 各有稻粱謀 第二十六節 觀念,變革第一百三十一節 將沙正陽一軍第六十七節 意外事故第三十九節 浮生半日好風景第六十四節 魄力,婚宴第九卷 第一百零六節 人才戰略計劃
第一百五十五節 出大招,公開競聘第二卷 各有稻粱謀 第十三節 對峙,分歧第十一節 進入狀態第十五節 千里之行第二百零四節 栽花,種刺第五卷 崢嶸歲月稠 第十一節 服不服?第一百五十九節 圈裡圈外(3)第一百一十四節 生存之道?第二百零一節 微調,宣傳的力量第五卷 崢嶸歲月稠 第二節 銳意,求新第一百一十九節 薅羊毛,摘桃子第五十節 風口第一百七十二節 追趕的目標第三卷 夢裡不知身是客 第一節 何去何從第一百八十四節 合力,壓力,拼力第四十節 小人物的機會第一百一十七節 要做大事,必先做鋪墊第四十九節 父與子第七十三節 拉攏,利誘第一百三十五節 “巡視”,朱門第六十六節 太複雜,心亂如麻第一百九十四節 不懼競爭,底氣十足第五十四節 佈局,起航第二十七節 意外不意外第一百三十節 絕非浪得虛名第一百三十五節 遊刃有餘,淡定自若第三十八節 信手拈來,爐火純青第九十一節 考慮周全第一百四十七節 三農,基層之苦第一百四十三節 加深,鞏固第二卷 各有稻粱謀 第八十一節 謀其政第九十三節 高招,絕招第二卷 各有稻粱謀 第六十節 高鐸第五卷 第三十六節 重擔在肩第一百零四節 高招,層出不窮第二卷 各有稻粱謀 第三十九節 節節高第八節 艱難挑戰第一百六十八節 拎得清第六卷 談笑凱歌還 第四節 駐京辦(1)第八十四節 敢爲天下先十二更結束,吶喊一聲求1000張月票!明天老瑞更努力!第四十四節 蘇子晗的想法第九十九節 華峰第二十三節 膽大包天,驚天計劃第二十六節 激進戰略,仕途前景第一百一十節 王牌對王牌(2)第一百四十四節 水來土掩,大將風範第四十二節 雄心勃勃第一百一十三節 半個恩主第五十三節 自我展示,解剖典型第十六節 路遇第一百零八節 小圈子第一百一十四節 攻堅第十七節 指點江山,省城來人第二卷 各有稻粱謀 第五十七節 萌動第七十九節 “糟糠之妻”,賤皮子第二十節 遊刃有餘,多面出擊第一百三十八節 點中第七節 人精第六十七節 酒宴上的故事(2)第六十節 軟實力第一百三十九節 發招,過關第二卷 各有稻粱謀 第八十五節 膽兒肥了第二卷 各有稻粱謀 第五十二節 大禮包第一卷 金風未動蟬先覺 第二十節 忽悠成功第一百一十節 姻緣難定第九十一節 天下何人不識君?第一百九十九節 班子建設,幹部選拔第二十二節 背後陰風第一百零九節 品嚐第一百一十一節 社會如此第一百六十一節 縣政府常務會議第三卷 夢裡不知身是客 第六節 願意麼?第八十二節 分身乏術第一百一十七節 初來,微妙第二十六節 核心,靈魂人物第六十二節 三線,急迫第二十二節 家的味道第二卷 各有稻粱謀 第一百節 招攬11月再戰,第一更已更,求保底月票!第一百二十四節 帶節奏,下大棋第二卷 各有稻粱謀 第四十節 國企改革的複雜性第三十八節 信手拈來,爐火純青第一百零五節 捆綁第四十六節 所處位置決定考慮問題角度第七十九節 摯友第一百四十九節 苦水,對策第二十八節 目標:三洋第一百三十七節 秘書人選第二卷 各有稻粱謀 第五十八節 一定是特別的緣分第六十三節 麻雀第十二節 一局大棋第十四節 首當其衝第二卷 各有稻粱謀 第四十四節 誰入誰的彀?第二卷 各有稻粱謀 第二十六節 觀念,變革第一百三十一節 將沙正陽一軍第六十七節 意外事故第三十九節 浮生半日好風景第六十四節 魄力,婚宴第九卷 第一百零六節 人才戰略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