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 新的起點

(政客能弱智到什麼程度?我看了一篇有關烏克蘭當前局勢的評價帖,很有意思,我轉發到我的微信公開賬號上,大家可以關注我的微信訂閱號看一下:gengsu1979)

新任命頒佈下來,沈淮這次回國就成了省管幹部,在燕京歇了兩天,就先趕到省委組織部報道辦理手續。

在沈淮回國的當日,趙秋華調任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正部級)、徐沛擔任代省長的任命也由中央組織部頒佈下來,而國辦副主任崔衛平也在此前正式接替徐沛,擔任徐城市委書記兼省委常委職務。

與此同時,蘇唯君調任省人大副主任,陳寶齊調任省委秘書長,範文智調任東華市委書記,樑榮俊接替範文智擔任省鋼集團黨組書記、總經理的任命,都在十一月裡時間集中頒佈。

再加上此前周任軍調任省人大副主任、李谷擔任徐城市代市長的任命,這

可以說是淮海近幾年來最大、最密集的一次人事調整,震盪之餘也是叫很多人眼花繚亂,一時看不清楚人事調整背後的脈絡到底是什麼。

而且崔衛平到淮海來任職,中組部方面是由沈淮他二伯宋喬生陪同,就又引起一些錯亂的猜測。

相比較之下,沈淮的新任命就看不到什麼波瀾了;不過沈淮在到省委組織部報道的當天,徐沛就將他喊過去談話。

徐沛也是剛搬到省政府大樓來辦公,沈淮隨同徐沛的秘書鄭詠今敲門走進去辦公室,徐沛也正忙着收拾桌子上的東西。

“蔣益彬怎麼還沒有過來?”徐沛招手讓沈淮先到會談區的沙發上坐下來,放下手裡的東西,問接替李谷擔任省屬國企工委書記的蔣益彬到了哪裡。

“蔣書記堵在路上,還要過五分鐘才能趕過來。”鄭詠今說道。

“好吧,蔣益彬喜歡喝滇紅,你直接替他泡上,我記得沈淮你喜歡喝嵛山老茶?”徐沛倒是細心的記得沈淮、蔣益彬的飲茶喜好,見沈淮點頭,就吩咐秘書直接過去泡好茶送過來,又吩咐了一句,“你再讓曹政江過來一下,我們這邊先聊起來。”

曹政江此前是渚南區委書記,但徐城市的位置已滿,而崔衛平到徐城後,不可能會主動提拔計經系的官員,徐沛擔任省長,就先將曹政江調到省政府擔任副秘書長。

調曹政江進省政府,徐沛不僅身邊能有一個可以信任的得力助手,而曹政江在省政府過渡三四年,資歷、人望積累到一定程度,再到較重要的地市擔任一把手,也將能成長爲計經系的少壯派骨幹。

蔣益彬原是省計委的常務副主任,早就享受正司局級待遇,早在半年就調入省屬國企工委就是爲了接替李谷的職務,此時還兼任省國投董事長的職務。

計經系根基說是薄弱,但那也是相對於胡系而言,徐沛在淮海省還是能有一些可以用的官員。

沈淮與曹政江、蔣益彬都有接觸,但都談不上多深,暗自揣測,徐沛在還沒有正式到國企工委任職之前,就將他、曹政江、蔣益彬喊過來談話,到底是想談些什麼實質性的內容?

徐沛搬進來是趙秋華此前的辦公室,沈淮並不清楚徐沛坐進來是什麼感覺,但看到着裡面的擺飾變化頗大,心想徐沛心裡或許多少有些犯忌諱的東西。

沈淮與徐沛先隨意聊一些他這段時間在國外的見聞,曹政江、蔣益彬敲門走進來,徐沛就進入正題:

“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這一塊的改制問題,我前兩天也跟鍾書記在聊,有些省市已經遠遠的走在淮海的前頭,我們省現在也要抓緊做起來,”徐沛話裡對“現在”強重的語氣,好像是爲了表現對前任趙秋華平庸表現的不滿,說道,“這也是我最先想抓的一項工作,益彬同志調研了半年時間,也有一些想法;沈淮今天正好到省委組織部報道,也可以提提想法。”

關於成立國有資產管理辦公室的方案,沈淮也早就跟李谷有過交流,此前一直壓着沒有實施,也是省政府這一塊的推動力不夠。

徐沛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把國有資產監管工作先燒起來,也不出於沈淮的預料。

對全省國有資產的監管工作,以前是分成好幾塊,省屬國企工委只是分管其中一部分,主要是監管省屬國企運營及資產管理工作;改制之後,則是要將先計經系統裡對全省國有資產的監管權剝離出來,納入新成立的國資辦管理,也是當前需要急切推進的一項工作。

既然蔣益彬此前就爲之準備了近半年時間,那相當工作還得是他具體負責,而且最終方案需要得到省常委會及省人大審批通過,沈淮過來帶着耳朵聽就行。

蔣益彬的方案是省政府成立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領導小組,由省委副書記、省長徐沛兼任組長,然後再在領導小組之下成立常設機構國有資產管理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這個方案也是對徐沛全面掌握政府行政、財政權力最爲有利。

除了蔣益彬跟他之外,省屬國企工委以及將從計經委並進來的副職還有四人,即國資辦將形成一正五副的領導結構,沈淮的資歷還是最淺,所以徐沛要抓權,沈淮不能、也不會阻擋什麼,只是耐心的聽蔣益彬介紹他草擬的方案。

聽得出來,這份方案徐沛這邊已經是反覆研究過,相當成熟,就差省委省政府批准通過,看來國資辦正式成立就是這一兩個月的事情。

雖然徐沛在很多事情上都藏有私心,但沈淮也樂意看到這種推着形勢往前走的局面。他這麼爽利的同意從東華調出來,也是知道只有他調出來,霞浦、梅溪申請國家級開發區、一類開放口岸等工作,纔有可能儘快的得到通過。

徐沛顯然不想將所有的政績光環都加到他頭上來,只有他調離之後,郭成澤、孟建聲他們推動相關工作進展,才能名正言順的享有相關成績;不然怎麼都不可能跟沈淮爭功勞。

“鍾書記也早就跟我說過,將沈淮你調到省裡,是要發揮你的擅長,國資辦成立後,益彬同志也是推薦你來負責企業處及產權處的工作;你覺得怎麼樣?”

“我能力尚淺,也會遏盡所能不辜負徐省長、蔣書記的信任。”沈淮平靜的說道。

國資辦之下的企業處,主要也是負責省屬國企的監管工作,可以說是未來國資辦之下最重要的處室,不過蔣益彬的方案在國資辦之上國資監管領導小組,由徐沛兼任組長,實際又將企業處的應有權力虛置了。

省屬國企本來就是山頭林立的世界,省國投、省鋼等集團都是正司局級國企,蔣益彬都親自兼任省國投董事,範文智調離省鋼,但接任的樑榮俊又是範文智提拔起來的親信,而其他老字號的大型省屬國企又多跟省里人脈關係糾纏淵源甚深,即使上面不設立國資監管領導小組,國資辦企業處想在剛成立之初就要對這些山頭實現有效監管,也無疑是癡人作夢。

沈淮對這些都有清醒的認識,不會在這時候爭什麼。

從徐沛辦公室出來,蔣益彬問沈淮:“你今天到省委組織部報道,工委那邊也在昨天收到省委組織部發來的調函,可以說,我們從今天開始就正式搭班子,要將這一塊的工作共同做起來。你打算什麼時候正式要跟大家見面啊?”

到省直部門報道,沒有到地市那麼隆重,何況還是副職?

沈淮跟國委企業的主要官員,都還是認識的,任命既然都傳達到國委工委了,他剛纔在省委組織部就說了他自己過去赴任就行,不用派誰陪同。

“家裡長輩生病,我卸任霞浦縣委書記後,就直接出國住了一段時間,現在家當都在還霞浦,”沈淮笑着說道,“要不我下週一到工委正式跟蔣書記你報道?”

這時候陪同蔣益彬到省政府談話的綜合處主任蘇平從一間會議室裡走出來,笑容滿面的走過來,說道:“都說沈書記要到工委來工作,我們可以盼望了好久啊,都怕有變故,什麼地方搶先將沈書記您搶過去。今天心裡一顆石頭總算是落地了。”

李谷在工委有幾個嫡系,這次都叫他調到徐城市政府去當助手了;趕在沈淮上任之前,蔣益彬就對工委一些處室負責人進行了調整,蘇平是蔣的親信。

沈淮與蘇平握了握手,笑道:“老蘇跟我老相識了,還說這種客氣話。”

蔣益彬笑着跟沈淮說道:“蘇平,你也是認識的。調到省裡來,住房、用車,我就讓蘇平替你先安排了。你要有什麼不滿意的,你還是直接找蘇平。”蔣益彬看了看手錶,說道,“省國投那邊還有個會議,我要去列席一下,就不陪沈書記吃中飯了。我把蘇平留給,你有什麼事情,就直接吩咐蘇平。”

用車也不焦急,成怡的那輛高爾夫就丟在徐城,沈淮就直接開起來,方便得很;只是成怡從省人行辭職接管基金會的工作,她在省人行的宿舍也不能一直拖着不退回去,東西要搬出來,而沈淮要將家當從霞浦搬過來,也要先將這邊的住房敲定。

國企工委不是什麼大部門,之前也就五個職能處室,加上後勤、司機人員在內,也不到五十人;故而也沒有專門的家屬住宅小區。

不過國企工委權力再大,對省屬國企工委也有一定的監管權,那麼多省屬國企都建有職工住房,自然也少不了要給國企工委抹些油。

蘇平也是心思玲瓏的人,他事先預備了三套跟其他工委書記不在一起的住房供沈淮挑選,上車後就細心介紹起來。

沈淮聽蘇平介紹老城門外的月牙湖小區是省屬華賓集團開發的住宅樓,有小部分住房留下來內部分配,就決定先到那裡看一看。

月牙湖挨着東城門,是座月牙形的狹長湖泊,雖然尋常意義出了城門就是出了主城區,實際還是跟主城區挨着,湖前是七八十米高的白馬山,小區夾於湖山之間,又臨城門舊址,風景相當不錯。

沈淮隨蘇平到月牙湖小區,小區是九七年建成,住戶不是很多,但小區內環境相當不錯,安保工作看着也相當靠譜,沈淮見房子裡傢俱、家電都配齊全,當下就決定住在這裡,沒有再有閒工夫去看其他兩處住房。

“沈書記您什麼時候搬過來,行李什麼的,大概要用幾部車?”蘇平問道。

這時候熊文斌的電話打進來,沈淮跟蘇平笑着說:“這個就不麻煩綜合處了,霞浦那邊應該不至於將我的家當扔到大街上,讓我自己撿回來。”

接了熊文斌的電話,沈淮就與蘇平告別,趕去熊家吃中午飯。

第295章 東風西風第225章 投資第259章 人心第978章 大年夜第472章 差距第212章 大家族第1014章 難堪第581章 電梯壞了第593章 夜場見面(二)第192章 再相遇第150章 一枚耳釘第521章 新宅色誘第889章 趕出徐城第158章 裝腔作勢第742章 接站(二)第602章 圖謀(四)第714章 連升三級第172章 調整第134章 合作第338章 交換條件第200章 車上(三)第837章 疑心第999章 迷亂之夜第241章 讓別人無路可走第498章 說吏第359章 宋鴻軍也有心路第246章 救急不救窮第639章 城市商業銀行第73章 職工大會(二)第596章 紀氏叔侄(二)第604章 死結(一)第56章 整頓(三)第904章 底牌第121章 誰纔是老大第885章 堵路第557章 住房問題第858章 一石兩鳥第928章 秘密第166章 鳩佔鵲巢第918章 形勢明朗第171章 合併辦學第124章 一盆洗腳水第319章 意外相遇第231章 恩跟怨第136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一)第991章 花溪市場第909章 酒宴爭鋒第396章 牀塌了第667章 臉上的撓傷第974章 密謀破局第866章 勸酒第672章 相約第393章 人心滋怨第303章 接受第540章 做賊心虛第93章 遠房表姐第679章 看戲第118章 權力的基礎第736章 治冀理念第401章 遊嵛山第435章 掩護第731章 圖書館戀人第66章 夜飲酒第28章 權力的基礎第550章 密謀約會第572章 隱情第535章 千萬船運第829章 協商第258章 提拔第45章 總有人幸災樂禍第277章 表姐王翠第510章 沒有省油的燈第751章 家宴(三)第230章 兩鎮合併第670章 不要籌碼第890章 淮海誰當家第202章 接站第602章 圖謀(四)第450章 車上相遇第425章 意外的撞見第1024章 這些年欠你的第929章 生孩子第966章 形勢惡化第151章 吐露身世第703章 鼓舞人心第495章 風波第860章 再遇黛玲第829章 協商第241章 掛牌第787章 交易第981章 守株待兔第518章 並坐看夕陽第439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第634章 冤家路窄第98章 天衡大廈第780章 睡時覺遲第975章 迷離第156章 欲予先奪第609章 勢態(三)第596章 紀氏叔侄(二)
第295章 東風西風第225章 投資第259章 人心第978章 大年夜第472章 差距第212章 大家族第1014章 難堪第581章 電梯壞了第593章 夜場見面(二)第192章 再相遇第150章 一枚耳釘第521章 新宅色誘第889章 趕出徐城第158章 裝腔作勢第742章 接站(二)第602章 圖謀(四)第714章 連升三級第172章 調整第134章 合作第338章 交換條件第200章 車上(三)第837章 疑心第999章 迷亂之夜第241章 讓別人無路可走第498章 說吏第359章 宋鴻軍也有心路第246章 救急不救窮第639章 城市商業銀行第73章 職工大會(二)第596章 紀氏叔侄(二)第604章 死結(一)第56章 整頓(三)第904章 底牌第121章 誰纔是老大第885章 堵路第557章 住房問題第858章 一石兩鳥第928章 秘密第166章 鳩佔鵲巢第918章 形勢明朗第171章 合併辦學第124章 一盆洗腳水第319章 意外相遇第231章 恩跟怨第136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一)第991章 花溪市場第909章 酒宴爭鋒第396章 牀塌了第667章 臉上的撓傷第974章 密謀破局第866章 勸酒第672章 相約第393章 人心滋怨第303章 接受第540章 做賊心虛第93章 遠房表姐第679章 看戲第118章 權力的基礎第736章 治冀理念第401章 遊嵛山第435章 掩護第731章 圖書館戀人第66章 夜飲酒第28章 權力的基礎第550章 密謀約會第572章 隱情第535章 千萬船運第829章 協商第258章 提拔第45章 總有人幸災樂禍第277章 表姐王翠第510章 沒有省油的燈第751章 家宴(三)第230章 兩鎮合併第670章 不要籌碼第890章 淮海誰當家第202章 接站第602章 圖謀(四)第450章 車上相遇第425章 意外的撞見第1024章 這些年欠你的第929章 生孩子第966章 形勢惡化第151章 吐露身世第703章 鼓舞人心第495章 風波第860章 再遇黛玲第829章 協商第241章 掛牌第787章 交易第981章 守株待兔第518章 並坐看夕陽第439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第634章 冤家路窄第98章 天衡大廈第780章 睡時覺遲第975章 迷離第156章 欲予先奪第609章 勢態(三)第596章 紀氏叔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