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 鍾立岷的大局

田家庚在離開淮海之前,在家裡也單獨找沈淮去談過話,就熊文斌今後的任用安排,也有推心置腹的交待,故而田家庚曾有向鍾立岷推薦過熊文斌,沈淮是一點都不感到有什麼意外。

意外的是鍾立岷欲用熊文斌擔任徐城市常務副市長,這是沈淮此前也沒有預料到的。

都站起來身告辭,沈淮與熊文斌對望一眼,也不再在鍾立岷這邊耽擱,看到站在一旁的蘇唯君臉有疑色,心想他這時候大概也猜不透鍾立岷的安排吧?

沈淮自然不敢勞煩鍾立岷、蘇唯君送下樓,與熊文斌走出小樓,站在蔥鬱樹籬相夾的小道,輕嘆道:“還真是頭痛啊,徐沛可不是一個心胸開闊的人啊……”

熊文斌笑笑,說道:“坦坦蕩蕩做事而已。”

聽熊文斌這麼說,沈淮也是一笑,不再多說什麼,便與熊文斌先回他在迎賓館的住處——王衛成及秘書、司機等人都還在樓下等着沒睡,大概是聽到沈淮、熊文斌的說話聲,醉酒有三四個小時的宋鴻軍踉蹌的走下樓來,問道:“鍾書記那邊說什麼?”

沈淮讓秘書、司機先去休息,他們到樓上的會客廳說話。

“什麼?”宋鴻軍得知鍾立岷竟然欲用熊文斌擔任徐城常務副市長,也是大感震驚,疑惑的問道,“鍾書記唱這出,是想圍魏救趙?”

宋鴻軍有這樣的想法也很正常,沈淮搖了搖頭,說道:“鍾書記真想曲線救國,不會不讓我們一點底都沒有;他今晚的談話,讓蘇唯君參與,也應該是要通過蘇唯君,正式將消息傳給徐沛。我想鍾書記從沂城回去,就會正式找趙秋華、徐沛、戴樂生他們談這個問題……”

“徐沛到淮海來,從徐城起步,根扎得很深。東江證券案發生後,周任軍幾乎給徐沛打得沒有招架之力,徐沛真願意這時候讓我們到徐城插一腳去?”宋鴻軍問道。

徐城市委副書記、市長周任軍是省長趙秋華提拔、推薦任用的官員。

徐沛剛到徐城任書記,當時省委書記是田家庚,故而徐沛甫到徐城,就能壓住周任軍一頭。隨後幾年,徐沛推動渚南工業園區以及舊城改造、國企改制等工作,在徐城贏得很多的威望。兼之東江證券案,雖然沒有直接將周任軍牽涉進去,但涉案人員是周任軍的親信,此案無論是周任軍那一邊的士氣還是信心,受到的打擊都是極大,差不多就直接導致周任軍即使在市政府三分半畝地裡也都給孤立起來。

也是在這種情況之下,徐沛才能騰出手來,將郭成澤、孟建聲等手下大將從徐城調出來、調往東華,與趙系分庭抗禮。

要是當面問徐沛,他心裡願不願意熊文斌到徐城出任常務副市長、願不願意梅鋼繫到徐城插一腳,徐沛肯定會說不願意,但是就算省委書記鍾立岷到淮海,也不得不搞平衡,徐沛作爲省委副書記,現在甚至還不能將省長趙秋華壓一頭,自然也不可能事事都隨他願。

特別是熊文斌是田家庚推薦給鍾立岷的人,雖然田家庚最初的意願是希望熊文斌能主持沂城市政府工作,但鍾立岷用熊文斌擔任徐城常務副市長,是出於有力淮海省經濟發展的綜合考慮,與田家庚最初的推薦也不違背。

鍾立岷當着蘇唯君的面,將這層意思明白的說出來,徐沛要強烈反對熊文斌到徐城任職,就需要考慮計經系內部的不同聲音了;想來徐沛到這時候,也應該能想明白,無論是淮海融投、還是淮電東送,實際上是田家庚在離開淮海之前就有的部署了。

就像淮電東送項目,徐沛最終選擇支持一樣,鍾立岷真要下定決定用熊文斌擔任徐城常務副市長,沈淮以爲徐沛依舊不會公開站出來強烈的反對什麼。

要考慮的是省長趙秋華的意見,畢竟省委組織部長戴樂生跟趙秋華是站同一條戰壕,在人事任命上,他們的語話權很重。

對趙系來說,徐城是一個差不多已經丟掉的地盤,而趙系的江華在沂城幾乎是隻手遮天,如果說鍾立岷一定要起用熊文斌,趙秋華是希望熊文斌到徐城任常務副市長,還是希望熊文斌出任沂城市長,這個選擇倒是不太難做。

宋鴻軍醉酒後睡了幾個小時,剛醒過來頭腦還有些昏沉,這時候仔細思量,很多事情也能想明白,說道:“鍾書記借淮電東送,差不多把徐沛跟我們這邊的底都試出來了,他真要讓老熊去徐城擔任常務副市長,是能成。不過說來說去,徐沛都是心胸開闊的人,這往後還得有大頭痛的時候……”

沈淮指着熊文斌一笑,說道:“我也跟老熊這麼說,老熊說坦坦蕩蕩做事而已。”

宋鴻軍撓了撓後腦勺,笑道:“說實話,我現在是真有佩服鍾書記了;今天喝醉酒,真是不應該啊。”

宋鴻軍在酒桌敞開來喝酒,一是要替沈淮出頭,將羅曉天、高揚往坑裡拖,第二也是不想湊過去聽鍾立岷談話。

沈淮笑道:“是啊,該做的事就應該去做;我們也確沒有必要太瞻前顧後了。”

除在人事上的糾纏跟勾心鬥角,真正要想有力度的推動淮海省發展,東華與徐城是最重要的兩個極點,而人口都不到三百萬的沂城市只能算是夾於東華跟徐城之間的輻射區。

徐城今年雖然會在工業總規模上,給東華超越,但徐城市的地位並不容忽視。

東華這幾年來,藉助港口工業佈局的特點,藉助國內工業往規模型大工業體系轉型、強調生產、管理效率之際,先聲奪人獲得迅猛發展。

不過,產業結構要往更高一級的高端製造業轉型發展,諸多高校、科研院校雲集的徐城,在人才及科研資源就有着比東華更優越的基礎跟條件。

沈淮這兩年來,咬着牙推動渚江科技大學建設,實際也是想彌補東華在這方面的短柄,而徐城在這方面則不存在什麼短柄,相反的是巨大優越沒能充分的發揮出來。

這也不能說徐沛無能,更多的是跟國內、國際上工業發展及產業轉移大趨勢有關。

從國內來說,高端製造業的規模還很小,而國際產業轉移,前期主要還是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往國內轉移。

徐城想要發揮人才、科研資源的優勢,想要引進海外的高端生產企業過來投資,人家沒有這個意願,也是抓瞎。

東華髮展重化工業的港口優越,是徐城不能比的;動輒數百噸級規模的鋼鐵、煉化工業以及未來大型船舶及海洋裝備工業,顯然也不可能棄東華而選徐城。

重化工業發展對拉動經濟的貢獻,這幾年甚至今年十年、二十年,都會特別的突出;只要淮海灣經濟崛起,徐城在工業總規模上被東華超越,其實就有一種大勢所趨的意味——淮海融投成立之後,省裡推動重化領域的省屬國企,沿淮海灣港口地區進行新的發展佈局,也是順勢而爲;省鋼集團還是要算先走出這一步。

雖然省鋼這幾年被梅鋼壓制,但範文智、樑榮俊作爲趙系的干將地位沒有被削弱,也是跟他們當初推動的決策跟眼光有直接的關係。

省鋼要是遲遲拖延着不從之前的一畝三分地裡走出來,說不定今年就會淪爲跟渚江造船廠一樣的命運,就算不被梅鋼整並,經營上也會極其艱難。

未來國內除了繼續發展重化工業外,產業結構上,高端製造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到這一步,徐城就將具有後發優勢。

同時,徐城是國內東線路網最重要的樞紐之一,多條重要鐵路、高速公路,都從徐城通過,使得徐城在物流體系上的地位,並不比東華弱。而在城市、人口及商業發展規模上,徐城也都有着比東華更顯著的優勢——只是這些優勢,暫時還沒有充分的發揮出來而已。

而說到經濟上的輻射,徐城的發展建設能呈平臺式的崛起,對周邊沂城、淮西、河陽等廣闊地區,則有着更強烈的輻射作用,將能更快、更好的推動全省經濟快速發展。

也就是說,如果拋開派系之間的糾纏跟勾心鬥角,真正站在全省發展大局上去考慮,鍾立岷應該是優先考慮徐城的發展問題。

鍾立岷這麼做了,那就是他作爲省委書記破冰斬阻的魄力所在;也可以說,鍾立岷考慮他在淮海最後三四年的任職,可能是他仕途上的最後一站,他已經不願意再繼續在小處糾纏,而想要真正的去破冰,做一些有益大局的工作。

雖然鍾立岷到淮海,給人的印象很模糊,但他此時能有這樣的決心,還真是不得不讓人重視審視他。

梅鋼未來的道路還是艱阻。

無論是鍾立岷,還是趙秋華,都很可能在淮海到站。

徐沛在梅鋼這邊討不到便宜,但在國內整個政治格局裡他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計經系內部對他也十分看好;鍾立岷三四年後退休,徐沛直接頂替鍾立岷,擔任淮海省委書記也不是沒有可能。

◆тt kán◆¢Ο

不過,沈淮也無意爲未來太擔心,他所選擇的,從來都不是什麼容易走的道路,又何懼未來的艱阻?

,!

第166章 鳩佔鵲巢第910章 和氣第49章 無非就是交易第461章 海外除夕夜第623章 夜尋(一)第132章 少女情懷(三)第320章 字見根性第766章 誰的感情第129章 病房冷暖第346章 乾女兒第989章 用人第257章 合作第464章 紀成熙截道相見第497章 原來如此第1009章 似曾相識第184章 夜深人靜時第116章 新人秘書第117章 一語將成讖第125章 世界那麼小第318章 夜酒密謀第471章 進退兩難第412章 密見第六百零三 年圖謀五第26章 我爲你驅花趕蝶第536章 金屋藏嬌第651章 拆街第875章 對手的頭痛第993章 難堪的覺悟第975章 火車初體驗第499章 任命第608章 勢態(二)第550章 密謀約會第719章 叔叔第749章 家宴(一)第734章 談婚論嫁(二)第539章 蓬門未入第385章 謝家有女第994章 重組第470章 風聲第32章 陳丹很擔憂第833章 淹城第962章 相約第486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553章 以勢壓人第238章 茶樓夜話第697章 塵埃早落定第105章 扎人的刀第390章 馬蜂窩第295章 東風西風第698章 常委新人選第755章 真假消息(四)第880章 故人爲官第914章 嵛山醉酒第284章 聯絡處第39章 午餐禁酒令第597章 淮煤構想(一)第878章 形勢第695章 挑刺第246章 救急不救窮第130章 少女的情懷(一)第383章 請辭第931章 報喜與誰知第808章 交接第789章 侷限第274章 讓步第836章 貪功第893章 立足之戰第628章 登門第191章 萬紫千紅第654章 長青集團有危機第557章 住房問題第332章 回東華第676章 葉選峰第103章 校園驚變第529章 路上偶遇第45章 總有人幸災樂禍第780章 睡時覺遲第647章 傾斜第131章 少女情懷(二)第516章 徐記酒樓第827章 疑心第42章 誰比誰冷豔第291章 學堂街改造第126章 總有垂淚人第580章 捉賊見贓第962章 疑陣第559章 相見第905章 眼線第140章 渚江建設第101章 女人的心思第544章 應變第457章 樑榮俊的補充方案第346章 乾女兒第506章 黑暗樓梯間第256章 副處級鎮第586章 三駕馬車第836章 貪功第151章 吐露身世第771章 高攀不上
第166章 鳩佔鵲巢第910章 和氣第49章 無非就是交易第461章 海外除夕夜第623章 夜尋(一)第132章 少女情懷(三)第320章 字見根性第766章 誰的感情第129章 病房冷暖第346章 乾女兒第989章 用人第257章 合作第464章 紀成熙截道相見第497章 原來如此第1009章 似曾相識第184章 夜深人靜時第116章 新人秘書第117章 一語將成讖第125章 世界那麼小第318章 夜酒密謀第471章 進退兩難第412章 密見第六百零三 年圖謀五第26章 我爲你驅花趕蝶第536章 金屋藏嬌第651章 拆街第875章 對手的頭痛第993章 難堪的覺悟第975章 火車初體驗第499章 任命第608章 勢態(二)第550章 密謀約會第719章 叔叔第749章 家宴(一)第734章 談婚論嫁(二)第539章 蓬門未入第385章 謝家有女第994章 重組第470章 風聲第32章 陳丹很擔憂第833章 淹城第962章 相約第486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553章 以勢壓人第238章 茶樓夜話第697章 塵埃早落定第105章 扎人的刀第390章 馬蜂窩第295章 東風西風第698章 常委新人選第755章 真假消息(四)第880章 故人爲官第914章 嵛山醉酒第284章 聯絡處第39章 午餐禁酒令第597章 淮煤構想(一)第878章 形勢第695章 挑刺第246章 救急不救窮第130章 少女的情懷(一)第383章 請辭第931章 報喜與誰知第808章 交接第789章 侷限第274章 讓步第836章 貪功第893章 立足之戰第628章 登門第191章 萬紫千紅第654章 長青集團有危機第557章 住房問題第332章 回東華第676章 葉選峰第103章 校園驚變第529章 路上偶遇第45章 總有人幸災樂禍第780章 睡時覺遲第647章 傾斜第131章 少女情懷(二)第516章 徐記酒樓第827章 疑心第42章 誰比誰冷豔第291章 學堂街改造第126章 總有垂淚人第580章 捉賊見贓第962章 疑陣第559章 相見第905章 眼線第140章 渚江建設第101章 女人的心思第544章 應變第457章 樑榮俊的補充方案第346章 乾女兒第506章 黑暗樓梯間第256章 副處級鎮第586章 三駕馬車第836章 貪功第151章 吐露身世第771章 高攀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