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人才引進政策

趙義臣皺眉道:“吸引人才,需要花錢嗎?”

蘇星暉道:“要想吸引人才,當然要出臺政策,什麼政策不得花錢呢?”

趙義臣道:“可是咱們政府花錢吸引人才,這會不會有一些不妥?好像省裡還沒有這樣的先例吧?”

其實,不光是燕北省沒有這樣的先例,內地的這些省份基本上都沒有這樣的先例,花錢吸引人才,弄得不好,就會成爲被別人攻訐的黑點,趙義臣不得不考慮到這一點。

蘇星暉道:“趙書記,不會有事的,有什麼責任的話,我來擔,吸引人才,勢在必行,如果寶州對人才沒有吸引力的話,發展的後勁將會嚴重不足的,以後這些企業在這裡招聘都招不到人,他們還怎麼在這裡辦企業?又怎麼擴大規模?這隻會把他們都給逼走。”

這個道理,趙義臣還是懂的,比如寶州特鋼廠、歐內斯特汽車製造有限公司、寶州電器廠等等企業,都是需要大批高層次的人才的,而省政府打算出臺政策支持寶州市的高新技術產業,這同樣也需要大批高層次的人才。

如果連支持這些產業的人才都沒有,那到時候寶州市只會成爲笑柄的。

看到趙義臣在猶豫,辛靜開口道:“趙書記,我覺得蘇市長說得有道理,引進人才,確實非常重要,關於責任的話,我們可以向省政府進行請示,我也可以跟蘇市長一起承擔。”

其實,辛靜也有些不太理解蘇星暉要花錢引進人才的做法,但是隻要是蘇星暉主張的,她就會同意,她對蘇星暉已經有了一種盲目的信任感,蘇星暉說的,一定不會有錯。

而事實也證明,蘇星暉主張過的東西,確實沒錯,到現在爲止,蘇星暉還沒有犯過什麼錯,所以,辛靜也就開口支持蘇星暉了。

趙義臣笑道:“辛靜同志,可是這樣一來,你的財政收支,只怕又得緊張了。”

辛靜笑着說:“沒關係的,趙書記,這錢不也花在寶州了嗎?寶州對人才的吸引力增加了,以後的經濟發展一定會越來越快的,這樣一來,寶州的財政收入不也增加了嗎?從長遠來看,這還是對寶州有利的。”

趙義臣便對蘇星暉道:“那該如何引進人才,你有什麼好的想法?”

蘇星暉道:“要吸引人才,首先就要從黨政機關開始,我們可以對那些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的人才發佈政策,凡是碩士學歷以上三十五歲以下的人才,可以聘用爲科級以上的幹部,同時,還可以給予一定的購房補貼,安家補助等等。”

趙義臣微微點頭,現在寶州市的幹部隊伍的年齡結構偏老,學歷偏低,這讓寶州的幹部隊伍素質比較差,這是制約寶州發展的一個瓶頸,如果能夠從外面引進高學歷的年輕人才進入幹部隊伍,將能很好的解決這兩個問題。

不過趙義臣還是有一些顧慮,他說:“直接給錢,會不會不符合我們的黨員幹部的奉獻精神?”

趙義臣的顧慮也不能說沒有道理,如果這些高學歷人才都是衝着錢來的,那他們的戰鬥力該如何保障?他們會不會見利忘義?這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蘇星暉道:“這些高學歷人才是放棄了大城市更加優越的生活條件,更高的工資收入到寶州來的,我們給予一定的補貼,這算是替他們解決一部分的後顧之憂,爲他們創造更好的工作條件,這跟奉獻精神並不衝突,他們來到寶州,已經算是一種奉獻精神了。”

趙義臣點着頭,蘇星暉說得也確實有道理,就算寶州市政府給了這些補貼,可是他們的總體收入,還是跟大城市不能比,畢竟這樣的人都是精英,總不能強迫他們拿着低得多的收入,一味的奉獻吧,那樣也是不符合人性的。

趙義臣還不至於迂腐到那種地步。

趙義臣道:“你繼續說。”

蘇星暉道:“對於那些願意到寶州來工作的本科以上的大學畢業生,我們可以給予落戶寶州的政策,還可以用購房補貼、安家補助、創業貸款等等各種方式來留住他們,具體的條款,我們可以討論,但是一定要儘快出臺這個政策,要不然的話,是很難吸引人才的。”

趙義臣既然已經接受了對那些高學歷幹部進行補貼的做法,那麼這樣的政策,他也沒什麼不可接受的,他又點了點頭。

蘇星暉道:“除了直接補貼大學生之外,我們還可以補貼在寶州落戶的企業,凡是他們從外地引進了本科以上的大學生的,我們都可以給予稅收等方面的優惠,還可以出臺政策,允許他們利用自用存量工業用地建設人才公寓等配套服務設施,並且給予一定補貼。”

這條政策也是非常實際的,工業用地的價格低於商業用地和住宅用地,但是工業用地允許建設配套服務設施的比例是比較低的,一般低於10%,如果把這個比例放開一些的話,企業就能以比較低的成本建設人才公寓,這樣就可以給人才創造比較好的生活環境了。

辛靜道:“嗯,這條政策很不錯。”

蘇星暉道:“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在全社會營造一種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氛圍,並且爲這些引進的人才創造好的教育、醫療、創業等環境,這些就是寶州的軟實力,也是留住人才的根本,如果沒有好的環境,這些人才遲早也是會離開的。”

趙義臣點頭道:“說得好啊,這就是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星暉,你的這些想法都很好,你可以把它們整理成文,拿到常委會上來討論。”

蘇星暉道:“好的,我會盡快把這些東西整理成文的。”

辛靜和蘇星暉一起出了趙義臣的辦公室,辛靜帶着一些崇拜的眼神看着蘇星暉,在她看來,蘇星暉的眼光和胸懷都太厲害了,像這一次的人才引進政策,辛靜自己是根本就沒有想到過,可是蘇星暉說出這個想法之後,辛靜才感覺到這個想法的好處來。

辛靜道:“星暉,你的眼光真的是太長遠了。”

蘇星暉淡淡一笑道:“我們寶州跟那些經濟發達的地區相比,已經在人才引進方面落後太多了,所以現在不能再繼續落後了,非得迎頭趕上不可,辛靜,這就要麻煩你多費心了。”

辛靜分管財政收支,所以蘇星暉會說讓她多費心,這些政策都是要花錢的,這當然是要讓辛靜多費心了,她將要多多操心如何安排每年的財政收支了。

辛靜嫣然一笑道:“沒事的,這些事情你儘管去做,我一定會是你堅強的後盾的。”

兩天之後,蘇星暉在一次常委會上拿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議題,那就是建議寶州市政府出臺政策引進人才。

蘇星暉拿出來的議案有厚厚的幾十頁之多,上面對這些政策的條款寫得非常詳細,這些條款就是他跟趙義臣說過的那些政策的詳細版。

這本議案一發到每個常委的手上,這些常委們眼中的震驚就不用說了,因爲這本議案裡估計了,每年寶州市在這個人才引進政策上至少會花掉幾億元。

這個數字仔細想想並不算多,如果在每個人才的身上花掉幾萬元,就算每年只引進一萬名人才,就要花掉幾億了,不過,對這些常委們來說,幾億這個數字還是太不可思議了。

當時就有人提出了異議,說每年花掉這麼多錢來引進人才,是不是代價太高了?他們覺得這筆成本應該是企業來承擔,企業想要用人嘛,當然應該承擔這筆成本,由市政府來承擔這筆成本,很多人都沒有想過。

這當然是一種官本位的思想,他們並沒有一種服務意識,總覺得政府應該是管理機構,要管別人的,怎麼能夠替別人出錢呢?

殊不知,現在的時代不同了,沒有服務意識的政府,已經落後於時代了。

蘇星暉在常委會上據理力爭,把引進人才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都闡述得非常透徹,他說現在就是一個人才的時代,寶州市如果不出臺這些政策的話,在引進人才方面,就會落後於其它城市,以後一定會付出更大的代價的。

當然,其他反對的常委也沒那麼容易說服,這一次的常委會異常激烈,一直開到深夜才結束,辛靜等幾名常委堅定的支持蘇星暉,再加上趙義臣最後的一錘定音,大家才達成了共同意見,通過了蘇星暉的這個議案,只不過要在一些具體的條款上稍作修改。

這樣的激烈討論也不是沒有好處的,這讓一些稍嫌保守的常委都開闊了自己的眼界,統一了思想,明白了引進人才的好處與重要性。

於是,寶州市在不久之後,就出臺了這個人才引進政策,這個政策一下子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不過褒貶不一,大家都沒有想到,這樣一個政策將會對寶州市的未來產生多麼深遠的影響。

第兩千零六十一章 有什麼要求?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高玉泉第九百九十八章 生產自救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 蹊蹺的交通事故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拆遷?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曹元皓很不爽第四百七十一章 張開山的硬骨頭第一百七十八章 想不想他啊?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於延安問子第五百五十七章 我欠她的太多了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兒子的成長第四百四十五章 田曉鵬到任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豐富多彩的活動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一挑四第五百四十一章 打聽情況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洗手作羹湯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史豐年的恐慌第一百五十六章 好消息?第七百一十章 你回去給我開工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聽課第兩千零三章 大逆轉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不忘初心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勤快的翟英傑第五百零四章 環保局發力了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燕北風暴第五百七十七章 何苦來哉?第八百五十九章 天鵝肉好吃嗎?第五十九章 泥菩薩紀濤第四百四十九章 民主集中還要不要了?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 再到鳳嶺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開幕式門票第五百二十八章 蔡行長提拔了第八百九十七章 偶遇餘勳第兩千零九十七章 祥州出名了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探討第八百七十五章 今天我一定要看到他!第一百三十八章 分管經濟工作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收穫不小第三百六十七章 組織上的結論第一百七十二章 莫談國是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小楊第三百五十三章 鐘鳴湖的來歷第三章 彙報情況第一千零四十章 借酒賠罪第五百六十八章 上門提親第三百四十九章 可怕的直覺第六百八十二章 義務宣傳員第九百六十二章 選了個肥缺第三十四章 教你畫畫第六十三章 小報告第五百一十六章 要把騙子騙回來第五百八十八章 才十五萬?第三百五十七章 童躍進發火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雪中送炭第七百三十四章 勝讀十年書第二十二章 她怎麼來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集資熱潮第一百七十七章 找到平衡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悲痛欲絕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溫國寧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疫情蔓延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建議改革第九百三十七章 我說捋捋就捋捋!第三百六十八章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第五百三十九章 我需要證據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夜訪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悲涼第兩千零四十九章 心思活泛起來了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要徹查第兩百四十三章 我的行程交給你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這個傻姑娘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 政策解讀第五百二十章 推薦縣長人選第三百二十七章 冒領救災款第九百一十七章 鐵肩擔道義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雪季再來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你的心胸更開闊第七百一十一章 他腦子受傷了?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第一百零三章 動動嘴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 高速公路通車了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觸目驚心的照片第六百二十九章 合作修路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海龍堂酒樓第三百五十一章 共赴婚宴第八百九十九章 再修一座橋?第九百七十六章 日新月異的崇津縣第四百九十五章 政客手段第六十三章 小報告第兩百八十二章 凌寒獨放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第五十二章 再訪陸家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利令智昏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大家都很開心第一千零五十章 百味居第四百九十二章 區承安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有些不痛快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雪中送炭第八百六十六章 你們就沒有一點愧疚嗎?
第兩千零六十一章 有什麼要求?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高玉泉第九百九十八章 生產自救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 蹊蹺的交通事故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拆遷?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曹元皓很不爽第四百七十一章 張開山的硬骨頭第一百七十八章 想不想他啊?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於延安問子第五百五十七章 我欠她的太多了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兒子的成長第四百四十五章 田曉鵬到任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豐富多彩的活動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一挑四第五百四十一章 打聽情況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洗手作羹湯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史豐年的恐慌第一百五十六章 好消息?第七百一十章 你回去給我開工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聽課第兩千零三章 大逆轉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不忘初心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勤快的翟英傑第五百零四章 環保局發力了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燕北風暴第五百七十七章 何苦來哉?第八百五十九章 天鵝肉好吃嗎?第五十九章 泥菩薩紀濤第四百四十九章 民主集中還要不要了?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 再到鳳嶺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開幕式門票第五百二十八章 蔡行長提拔了第八百九十七章 偶遇餘勳第兩千零九十七章 祥州出名了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探討第八百七十五章 今天我一定要看到他!第一百三十八章 分管經濟工作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收穫不小第三百六十七章 組織上的結論第一百七十二章 莫談國是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小楊第三百五十三章 鐘鳴湖的來歷第三章 彙報情況第一千零四十章 借酒賠罪第五百六十八章 上門提親第三百四十九章 可怕的直覺第六百八十二章 義務宣傳員第九百六十二章 選了個肥缺第三十四章 教你畫畫第六十三章 小報告第五百一十六章 要把騙子騙回來第五百八十八章 才十五萬?第三百五十七章 童躍進發火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雪中送炭第七百三十四章 勝讀十年書第二十二章 她怎麼來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集資熱潮第一百七十七章 找到平衡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悲痛欲絕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溫國寧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疫情蔓延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建議改革第九百三十七章 我說捋捋就捋捋!第三百六十八章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第五百三十九章 我需要證據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夜訪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悲涼第兩千零四十九章 心思活泛起來了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要徹查第兩百四十三章 我的行程交給你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這個傻姑娘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 政策解讀第五百二十章 推薦縣長人選第三百二十七章 冒領救災款第九百一十七章 鐵肩擔道義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雪季再來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你的心胸更開闊第七百一十一章 他腦子受傷了?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第一百零三章 動動嘴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 高速公路通車了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觸目驚心的照片第六百二十九章 合作修路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海龍堂酒樓第三百五十一章 共赴婚宴第八百九十九章 再修一座橋?第九百七十六章 日新月異的崇津縣第四百九十五章 政客手段第六十三章 小報告第兩百八十二章 凌寒獨放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第五十二章 再訪陸家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利令智昏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大家都很開心第一千零五十章 百味居第四百九十二章 區承安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有些不痛快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雪中送炭第八百六十六章 你們就沒有一點愧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