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廖三要出家

這邊,邱晨幾乎把家裡能夠派出去的人都安排了出去,等她回頭再去後院關注玻璃小溫室的時候,竟然已經基本竣工了。

邱晨暫時把幾個莊子的事情拋開,滿懷欣喜地開始在溫室大棚裡種菜,更重要的是種起了馬鈴薯。

忙了兩天,鬆土、積肥、整平,這些活計不用其他人,楊樹猛一個人就給做了。

因爲邱晨對於種植,特別是溫室種植一竅不通,統共半袋子馬鈴薯也不敢都種上,只取了一半,根據葉芽的位置切成塊,種植到了整好的溫室中。爲了保溫,邱晨還學着現代的蔬菜大棚用了許多蒲草苫子,固定在溫室上,每晚放下覆蓋保溫,白天則扯着繩索捲起來,從而讓溫室內得到充足的日照。

讓邱晨比較囧的是,她拿出土豆種植,也知道按照葉芽切成塊增加種植量,可本質上,邱晨還是個農業小白。

楊樹猛聽她說了一回,就很是不以爲然道:“這跟種植芋頭差不多嘛……切開可以,但需要晾一下再種,不然新鮮切口種下去會爛了。”

邱晨愣怔怔地眨了眨眼睛,很乾脆就把土豆種植的事情也交給楊樹猛去做了。

因爲溫室的溫度高,光照也足,不過四五天功夫,鬆軟的黃褐色土壤中就鑽出了許多嫩綠色的小芽兒。

邱晨每日吃過早飯不再去東跨院盯着作坊的工人操作,轉而將注意力全部轉移到了溫室中的蔬菜和馬鈴薯上。當然了,邱晨就純屬葉公好龍之列的,她只是每天去看,看着一層小嫩芽兒茁壯成長,至於怎麼培植,怎麼鬆土澆水施肥啥啥的,她是統統不懂,也不會擅自去做的。

如是,輕鬆喜悅地過了兩三日,期間過了個二月二,帶着孩子們炒了豆子和小面旗兒,看着孩子們脫了大毛衣裳,穿着一身薄棉衣褲輕快地跑進跑出,邱晨滿臉欣喜着,同時在心裡掛記着阿滿,不知小丫頭到了何處?小小的孩子離開家鄉,會不會水土不服,會不會吃不慣不一樣的飲食?

二月上旬很快過去,即將進入中旬的時候,趙九返回了劉家嶴,也帶回了幾個莊子的進展情況。

趙九這一趟去易水縣和輝縣招人,並不順利。易水縣和輝縣接連經過了水災和瘟疫的肆虐,人口十去五六,加上三皇子……哦,如今是齊王了。加上齊王推行的嚴苛徭役,幾乎所有的男丁都被徵集了去修繕河工了,各個村落裡幾乎看不到男人。剩下的老弱婦孺,還要努力地重建家園,復墾耕地,還有好些爲了餬口去野地裡挖蘆根之類的東西充飢……想要招勞力去莊子裡開墾耕地非常難。

趙九到了那裡,一看情形不對,就跟大興和滿囤商議了,立刻改變了招募地點,越過易水縣,去了南邊的修城縣和介吾縣,這兩個縣沒有經歷水災和瘟疫,同時還有一些易水、輝縣逃難過去的流民,招起人手來居然很順利。趙九隻用了四五天功夫,就通過當地的掮客,每個縣都招到了二百多青壯,這些青壯有一些是易水、輝縣過去的流民,也有帶着家小的,趙九也依着邱晨的意思,把那些人的家小也一起帶回了莊子上。截止到趙九返程,易水和輝縣、丕縣三個莊子已經招到了近六百青壯,加上家小,一下子增加了一千多人。

說到最後,趙九笑道:“……咱們招去的那些單身青壯,原本也有好些人抱着試試的打算,到了莊子一看,帶家口的不但有房子,還有大片的良田,最重要的是,咱們家的復耕養地辦法,讓許多人都動了心,我回來前,就不止一個人找到我問,他們可不可以把家口也帶過去安家。”

邱晨笑着點頭:“目前咱們缺人手,只要他們肯來,咱們就管安置。”

趙九笑着點點頭,又問道:“太太,咱們家如此厚待,若是他們將來再走了怎麼辦?要不要,這會兒就跟他們籤個契書,必須幹滿幾年才能離開。”

邱晨笑着喝了口茶,搖搖頭道:“不必。咱們不強迫……今年咱們下了大力氣復墾,積上一年肥,明年的田地就緩過勁兒來了,咱們的莊子又支援農具和牲畜,租子也比別處低一些,種地的空裡,再給他們找些掙錢的活計……只要一年,你攆着他們走也沒人肯走了。”

趙九聽得滿眼裡冒出光來,連連點着頭道:“這是太太仁厚……能到咱們莊子上落戶的,都是有福氣的。”

邱晨笑笑,沒有接話,打發了趙九下去歇着去了。

進了二月中旬,溫室中的菜苗兒已經長到三指高,馬鈴薯生長的也很旺盛,舒展開的葉片呈現出暗綠的色澤,彰顯着土壤肥力的充足。

二月十三一大早,邱晨把家裡的事情交待給陳氏和大興家的,自己房間裡留了玉鳳,帶着青杏和月桂、春香啓程前往安陽城。

馬上就三月三了,安陽知府唐言璋的太太吳氏打發人送了信過來,三月三帶着孩子們去城外踏青。邱晨也要去幾個莊子實地看看,然後確定種植什麼。

另外,邱晨還要去安陽的制皁作坊教劉佔祥製作沐浴露和洗髮水的工藝,劉家嶴作坊裡生產出來的第一批沐浴露和洗髮水已經運送出去,反饋回來的消息是預售火爆,這一批貨還未運到,那邊早已經賣光了,甚至連兩個月後的產品都預售光了。如此一來,加大產量就勢在必行了。

隨着沐浴露洗髮水預售火爆消息傳回來的,還有云濟琛的一封信,信的內容除了介紹新產品的大好形勢外,還捎帶着說了一句話--‘廖三形銷骨立,自責不已,多次流露出棄世出家之意。’

談及廖文清,邱晨也說不清心裡是什麼滋味兒。

那個人是個很不錯的生意夥伴,性情灑脫不羈,本性也不差,做朋友也非常不錯。曾經,他對她的情意,也讓她動心過,甚至打算過嫁入廖家,與他相濡以沫過下去。

可是,陰差陽錯,不知哪裡,也不知何時,他們之間不對了。廖母高氏的反對、發病、以及最後的病發身亡,讓他們徹底的沒了走到一起的可能。

想起廖母高氏,邱晨沒有太多感覺,但是,她卻自覺愧對廖文清。若是,那日她沒有賭氣把藥拿回來,若是,她見過廖家丞之後,再託乳香把藥物帶給廖文清,或許,廖母就不會因爲急性發作身亡,廖文清也不至於自責愧疚到如今要出家的地步。

這種種之後,邱晨真真是恨不能抓住廖文清打他幾個耳光,把陷入自責愧疚中不能自拔的他打醒!

不管高氏是不是因他病發身亡的,固然愧疚,固然自責,但完全不應該生出什麼棄世出家的心思來啊?若是高氏沒死,知道兒子要出家,只怕也要再被氣死一回了。

棄世出家,就如自殺一樣,完全是懦弱和自私的表現。完完全全是對自己所犯錯誤的逃避!除了讓人看不起,還能有什麼作用?

二月中旬的天氣真是乍暖還寒時,昨兒豔陽高照,溫暖的穿件夾衣都不冷,今兒一早起了風,天陰沉着,太陽也多的不見了影兒,微寒的風吹過來,讓邱晨禁不住微微瑟縮了一下,下意識地裹緊了身上的漳絨斗篷。

青杏眼明手快地把卷起半邊的車簾子放下來,壓實了,又從角落的茶壺裡倒了杯熱茶遞到邱晨手裡:“太太,今兒陰天冷的很,您喝口茶暖暖……”

邱晨接了茶,心思仍舊有些浮躁安不下來。

初見廖文清是在清水鎮的回春堂,錦袍摺扇,風采翩翩,何等俊逸灑脫,誰知道,今日今時,居然意氣消沉到要出家的地步……

垂了眼,將即將溢出口的嘆息掩下去,邱晨默默琢磨起,見了廖文清該怎麼說,才能讓他打消了出家的念頭,重新振作起來?

馬蹄踏踏,車輪轔轔,邱晨帶着三個丫頭分乘了兩輛馬車,一路往南行來。

曾經覺得遙遠難熬的路程,走得多了,似乎也習慣了,也不是那麼難熬了。途徑清水鎮、程家窯,巳時中已經到達了安平縣城。

車子沒有停留,一路疾馳,在未時末刻終於看到了安陽城灰沉沉厚重高大的城牆。

順子和沈琥在城門外接了,一行進了城,直到林宅裡方纔停下來。

順子家的帶着兩個婆子迎了上來,接着邱晨一行進了三進。迅即送上熱水來給邱晨洗了手臉,月桂伺候着邱晨梳了頭,順子家的就送了午飯上來。

食之無味地吃過午飯,邱晨略略歇了兩刻鐘,大興從外頭趕了回來。

大興把莊子上的情況細細地跟邱晨說了,“……其他的都還好,人手也算湊乎着夠用了,就是拖老帶幼的多了,如今青黃不接,地裡一點兒出產都沒有,連野菜都沒處尋摸去,這麼多人口吃飯就有些難了……咱們家裡雖然存了些糧米,可也架不住這麼些個人嚼裹……照這個樣子吃下去,家裡的存糧頂多能夠支應一個月。五月麥收,中間還差着一個多月呢!”

邱晨靜靜地聽着,見大興說完,這纔開口道:“如今四個莊子一共多少勞力?老弱家口多少?八歲以上的孩子,六十歲以下的老人,沒有疾病的婦人有多少?”

大興似乎並不意外,幾乎毫不遲疑地答道:“四個莊子共新招勞力七百二十四人,原來留下的莊戶勞力一共四百三十七人,只不過,這四百三十七人都被徵了去修築河工了,兩邊兒加起來,婦孺老弱一共一千六百二十九人,其中,大概有六成能做些活計的,四成或是太過老弱,或是身患疾病,不能幹活。”

邱晨默默地聽着,一邊在心裡飛快地盤算着,過了一會兒,方纔擡起眼,道:“清和縣的莊子就在縣城城東,隔着南沼湖不過十五六里路,你去莊子上傳話,招攬十多歲的孩子或者能離開的婦人,帶去南沼湖交給大舅太太,如今開春,南沼湖也開化了,湖邊尚有許多荸薺和蘆根,讓那些人去挖,挖出來的兩成作爲酬勞給她們,讓她們帶回家去。易水縣、輝縣和丕縣的莊子,咱們地頭生,臨時也沒有什麼好活計給她們……我在城裡盤桓兩日就過去莊子裡看看,屆時咱們再商議怎麼安排吧!”

大興點點頭,跟邱晨辭了,就去清和縣的莊子上傳話了。

晚上,林旭從郭府散學回來,叔嫂兩個相見互相問候了,都有些意興索然的,無聲地吃了飯,林旭就辭過邱晨回房讀書去了。

邱晨帶着青杏,拎了一兜炒豆子和炒麪旗兒,還有一隻醃製的野豬腿,從後院繞出去,去了二魁家。

如今二魁爹也被接到了城裡,二魁家的要照顧幾個孩子,還要照顧臥病在牀的老人,也沒法子給林家做針線了,僅僅指着二魁的月例銀子度日,孩子上學老人治病又處處用錢,日子過得明顯緊吧了許多。

邱晨來到二魁家裡,老人在西里間裡已經吹燈睡下,山子和石頭兄弟倆都跟二魁兩口子擠到了一盤炕上,這會兒正點了燈對坐在炕桌兩旁寫字。二魁摸着黑在收拾院子裡的菜園子,二月中旬天氣還有些微寒,但萬物已經開始萌發,韭菜和蔥蒜、菠菜這些生髮較早的蔬菜已經有了萌動跡象,趁着這個時候勤快些鬆土施肥,蔬菜長的會更快更早些。

青杏上前拍了拍門扉,二魁應答着來開了門,一看到門外站着的邱晨,連忙躬身請安。

邱晨示意青杏攔住他,笑着道:“二魁哥,你這是做什麼,如此生分,可把咱們的莊鄰的情分往哪裡擱?”

二魁面帶愧色,扯扯嘴角露出一抹憨笑來:“弟妹說的對……可一直您對我家的照應,哪裡是行個禮就能抵了的?不過是表表我們的心意罷了!”

邱晨笑着搖搖頭,示意青杏將手裡拎的野豬腿交給二魁,一邊往裡走一邊道:“咱們街坊鄰居的,誰家還沒個難時候,遇上啥難事兒,大夥兒搭把手也是應該的,哪裡有二魁哥說的這麼重……”

說着話,三人已經來到了正屋門外,二魁家的聽到動靜急急地迎了出來。

二魁家的門外也沒掛燈,藉着窗戶中透出的微弱燈光,二魁家的臉色看不清楚,原本有些微豐的臉龐和身子卻明顯地能看出來消瘦的多了。

“噯,她海棠姨,聽說你下半晌到的,尋思着你一路坐車勞累沒過去,這麼晚了,你怎麼又過來了……”二魁家的一邊說,一邊撩起門簾讓邱晨進門。

邱晨一邊往裡走,一邊笑道:“好些日子沒見小十月了,怪想得慌,過來看看!”

說着,幾人已經穿過堂屋進了東里間。

山子已經七歲,上了一年多學堂,懂禮的多了,見邱晨進來,連忙從炕上下來,拱手行禮。石頭腦子聰明,但行動似乎總是有點兒慢,擡頭看了看邱晨,沒等反應過來,就被行完禮的山子拉下炕,領着他一起給邱晨行了禮。

邱晨從衣袖裡摸出三個荷包來,將其中兩個寶藍色的荷包放到山子和石頭手裡,又招招手叫着炕上望着她笑呵呵的十月小丫頭,將小丫頭抱在懷裡,順手把一隻紅色的荷包放進小丫頭白胖白胖的小巴掌裡。

“他姨,你這是做啥,使不得,使不得……”二魁家的連忙就要從孩子手裡拿荷包推拒,被邱晨伸出一條胳膊攔住,抱着十月在炕下的椅子上坐了,笑着道,“過年沒見到幾個孩子,我這當姨的也不能忘了孩子們的壓歲錢不是?小十月啊,不會嫌海棠姨的壓歲錢送晚了吧?”

二魁兩口子互相看看,心裡其實都明白,邱晨如此做,不過是藉着孩子們壓歲錢的由頭,幫幫他們罷了。

二魁看着邱晨落了座,逗着十月跟自家媳婦說起話,就準備退下去。

這時候有個習慣,家裡來了女客,一般男人們也就打個照面,是不相陪的,都是由家裡的女眷接待。

“二魁哥別急着下去,我今兒過來可是有事情跟你們商量的。”邱晨卻出言阻止了要退下去的二魁。

“他海棠姨有啥話儘管開口吩咐,我們自當盡心盡力。”二魁連忙拱拱手應着,在陪坐上欠着身子坐下,然後就全神貫注地看着邱晨,等着邱晨的‘吩咐’。

邱晨笑笑,也不再糾正什麼用詞,直截了當道:“你們大概也知道,咱們家去年秋後買了幾個莊子。因爲水災和溫病,那幾個莊子拋荒的厲害,原來的莊戶也少了好些。過了年之後,莊子的田地要復墾,就從別處招攬了些人過來。只不過,招攬來的這些人中,好些是帶了家口的,一羣老弱婦孺都指着咱們發糧食度日……十個八個百八十的人吃飯,倒也不用犯難,這一下子多了上千口子人吃飯,咱們家的存糧不夠,臨時去買糧,也很難籌集這麼多糧食來……”

說到這裡,邱晨看着二魁兩口子具是一盤坦然,並沒有驚訝異樣之色,就知道這些事情二人必定是瞭解了,於是也不再囉嗦前情,接着道,“這不,我就盤算着,怎麼讓這些人吃飽飯,咱們也不再爲糧食發愁……清和縣這邊的莊子就託付給了南沼湖我大哥大嫂他們;另外三個莊子卻沒啥指望,我就踅抹着,找個什麼活計,讓那些老人婦孺幫着咱們做,到時候咱們按照做的工數支付酬勞,也能幫着他們把春上青黃不接這個關口度過去。等天熱起來,地裡的野菜長起來,榆錢兒、槐花之類的也接上頓兒,就不愁那些人捱餓了。”

“咱們家之前看着人手不少,可這麼幾處一分散,才知道人手不夠來……我就想讓二魁哥去莊子上,看着那些人做活計,看活計好賴,是否合宜,再查驗數量,打包運回來。這活兒就是操心,累倒是不累,另外,二魁個下去到莊子上去,二魁嫂子一個人在家,估計也會累一些……這事兒還沒定下來,我就是過來跟你們商量一下,你們也別急着答應我,你們兩個好好商議商議,明兒後兒給我回話都不晚。”

二魁兩口子互相看了看,目光交流了一瞬,二魁就站起身來,對邱晨拱手道:“他姨說的這事兒不用多想,我去!”

邱晨對二魁家的笑笑,擡手示意二魁起來,然後看着二魁兩口子笑道:“你們兩口子……噯,既然你們如此,我也就不多說了。明兒後兒收拾兩天,就不用過那邊去了,把家裡的重活兒料理料理,大後天一早,咱們就出發,先去丕縣,再一路南下,去輝縣和易水縣的莊子裡都看看,我也好合計合計,給那些婦人孩子安排個什麼活計更合適!”

二魁兩口子自然連聲答應着,邱晨也就不再說這個事兒,轉回來逗弄了小十月一會兒,就告了辭從二魁家出來,回自己住的三進院去了。

第二日,邱晨先打發順子家的和春香去了知府唐言璋府上和郭家,還有云家,送了帖子過去。

二人很快就轉了回來,回稟了去三家的經歷,見了什麼人,說了什麼話,對方問了什麼,又給邱晨捎帶回什麼話來……邱晨聽了,也不多言,只是笑笑,就讓兩人下去了。

巳時末,臨近午時,前頭大門上過來通報:“雲家二少爺過來拜侯,人已經引進了一進的小花廳裡。”

邱晨也不洗漱裝扮,只起身要了一件對襟天青色繡着零散竹葉的窄腰長褙子穿了,略路抻了抻衣角,掠了掠鬢角的髮絲,帶着青杏一路去了前院。

走進小花廳,就見雲濟琛坐在了上手右側的扶手椅上,身旁的案几上放了一盞茶,雲濟琛卻沒有動,只臉色鬱郁地坐在那裡,目光落在自己腳尖前頭一尺之處,微微地出着神。

邱晨看着神情寥落的雲濟琛,心中暗暗嘆息了一聲,微微放重了腳步,擡腳邁進小花廳。

“哦,楊淑人!”雲濟琛聞聲擡頭,起身拱手問候。

邱晨也笑着回禮,福了福身,照應着雲濟琛仍舊坐了:“二公子……可是有什麼爲難之事?”

第452章 冬至家宴第544章 重陽第94章 壯子的心計第366章 雍王府第526章 相依相伴第338章 私密第83章 跟人跑了第306章 遼地口音第312章 未嫁先休第483章 女先生第三百三十章第527章 盡人事第499章 春花對美人第324章 教引嬤嬤第498章 花會2第三百四十一章第545章 玉樹臨風第111章 林氏嫺娘第149章 相認第154章 希望第206章 絕戶計第574章 滿兒知道了第492章 不是大事第510章 不是第1章 一貧如洗兩個娃第331章 滿兒回家第69章 搬新屋了!第375章 滿月暖女第155章 怎地是他們?第63章 上樑待客番外十六小兒女17第240章 奇醜無比第二百三十九章第149章 相認第7章 峰迴路轉第9章 掙錢啦第552章 我的孫子自然好第293章 討主意第128章 人才難求第24章 雞蛋油第451章 親近陌生第260章 不忍第360章 不死心第252章 託媒第119章 送馬第296章 馬鈴薯和土布袋第140章 取與舍第452章 冬至家宴番外那一年茅舍竹籬人面桃花第80章 滿兒要上學第92章 麥秋第391章 姑嫂閒話第17章 欺上門第364章 就欺負你第567章 冬月盡第98章 漲工錢了第四百七十四章第356章 三舅舅第150章 二魁得女第12章 新衣第59章 籌建第231章 患不均第529章 臣接旨第108章 劉家嶴的夜不平靜第148章 車禍遇故人第555章 避諱第525章 男子漢第二百三十六章第222章 瘟疫迫近第546章 鴨絨第222章 瘟疫迫近第409章 親人重聚第173章 可能兩全第105章 說媒第573章 問及滿兒第125章 歡聚第499章 春花對美人第309章 書呆子第585章 刺蝟的柔軟第478章 二月二第83章 跟人跑了第26章 清水紙貴第526章 相依相伴第517章 弟弟妹妹第485章 籌備第334章 地瓜和芋頭第92章 麥秋第52章 救不救第586章 懸殊第516章 讓弟弟出來第561章 突發事件第216章 攢嫁妝啦第三百五十三章第五百六十四章第517章 弟弟妹妹第222章 瘟疫迫近第219章 除服第344章 下聘了第17章 欺上門
第452章 冬至家宴第544章 重陽第94章 壯子的心計第366章 雍王府第526章 相依相伴第338章 私密第83章 跟人跑了第306章 遼地口音第312章 未嫁先休第483章 女先生第三百三十章第527章 盡人事第499章 春花對美人第324章 教引嬤嬤第498章 花會2第三百四十一章第545章 玉樹臨風第111章 林氏嫺娘第149章 相認第154章 希望第206章 絕戶計第574章 滿兒知道了第492章 不是大事第510章 不是第1章 一貧如洗兩個娃第331章 滿兒回家第69章 搬新屋了!第375章 滿月暖女第155章 怎地是他們?第63章 上樑待客番外十六小兒女17第240章 奇醜無比第二百三十九章第149章 相認第7章 峰迴路轉第9章 掙錢啦第552章 我的孫子自然好第293章 討主意第128章 人才難求第24章 雞蛋油第451章 親近陌生第260章 不忍第360章 不死心第252章 託媒第119章 送馬第296章 馬鈴薯和土布袋第140章 取與舍第452章 冬至家宴番外那一年茅舍竹籬人面桃花第80章 滿兒要上學第92章 麥秋第391章 姑嫂閒話第17章 欺上門第364章 就欺負你第567章 冬月盡第98章 漲工錢了第四百七十四章第356章 三舅舅第150章 二魁得女第12章 新衣第59章 籌建第231章 患不均第529章 臣接旨第108章 劉家嶴的夜不平靜第148章 車禍遇故人第555章 避諱第525章 男子漢第二百三十六章第222章 瘟疫迫近第546章 鴨絨第222章 瘟疫迫近第409章 親人重聚第173章 可能兩全第105章 說媒第573章 問及滿兒第125章 歡聚第499章 春花對美人第309章 書呆子第585章 刺蝟的柔軟第478章 二月二第83章 跟人跑了第26章 清水紙貴第526章 相依相伴第517章 弟弟妹妹第485章 籌備第334章 地瓜和芋頭第92章 麥秋第52章 救不救第586章 懸殊第516章 讓弟弟出來第561章 突發事件第216章 攢嫁妝啦第三百五十三章第五百六十四章第517章 弟弟妹妹第222章 瘟疫迫近第219章 除服第344章 下聘了第17章 欺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