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海棠娘來了

吃完飯,幾個婦人閨女幫着把鍋碗瓢盆收拾了,洗刷乾淨。邱晨把剩菜合在兩個碗裡,一碗給了秀兒,一碗給了林子。這些人家,也數着他們兩家日子清貧,其他人自然沒有二話。

送衆人出了門,沒多會兒功夫,滿囤爹劉大川就帶着滿囤一起來到了林家。蘭英也帶着栓子一起跟了回來。

滿囤爹向邱晨交待了村裡力工的情況,大致能招五十來個,到時候一起下手,大概二十來天,東院就能建好,再翻蓋西院用時就少了,十天就能差不離。也就是說,一個月功夫,能搶在入伏以前,就把東西院的建設工程都做完了。

這些事兒,雖然蓋過一次屋子,邱晨仍舊所知甚少,滿囤爺倆又是周到全面的,人也實在厚道,她完全沒有二話,只和滿囤爺倆約好了,仍舊由滿囤爹去東山找曲半仙看日子看方位。滿囤則從明兒起帶着力工們開始清理場地,該墊的墊該平整的平整。俊文則去程家店定磚瓦,再去縣裡問問滿倉,託他購買的木材房樑可曾買好。

邱晨一提起滿倉來,沒想到滿囤爹接了口:“哎,瞧我這老腦子不記事兒了,竟忘了和你說了,前兒滿倉家來一回……”

一聽這話,邱晨就忍不住打斷道:“滿倉兄弟回來啦?”

滿囤爹臉上沒有太多喜色,倒是滿囤憨厚地笑笑,接口道:“是啊,就是你們上走的那天回來的。原來是想着回家幫乎着收麥子,他幾年沒在家,沒算準日子,回來一看,家裡的麥子都打好入了倉了……嘿嘿。”

“呵呵,那也是滿倉兄弟掛記着家裡,掛記着大川叔和嬸子吶!”邱晨順着說了一句。

滿囤爹淡淡地應了一聲,臉上卻沒有多少喜色,繼而又道:“那日他回來說了,房樑和檁條都買下了,都是上好的紅松木。就是門窗的木頭沒看好,都用紅松的倒是好,就是價格高點兒。若是用其他的木頭,差着等價錢就差了好些個,他也不敢擅自做主,原本想着回來問問你的意思,沒尋思你們出了門。”

邱晨一聽房樑檁條買好了,其他木材聽這話也不缺,無非就是多花錢少花錢的事兒。去了一趟府城,吃飯住店買東西,一共也沒花多少錢。兩千兩銀子又帶了回來。家裡還有一批羅布麻,去府城前送了兩車,要是送到回春堂也能結回一筆錢來。更別說,雲濟琛和廖文清這幾天就會把建制造作坊的啓動資金送過來……所以,銀錢並不缺。

這蓋一回房子可是大事兒,不說千秋萬代,怎麼的也得住上三五十年,木料自然是用好的。

不過,這話邱晨也不用跟滿囤爺倆說,只笑着道:“有木材就成,明兒再讓俊文去一趟縣城,看着先僱幾輛車,把大梁和檁條拉回來,順便和滿倉兄弟說一聲,讓他幫忙把門窗的木料也買了,咱們再去一趟運回來。呵呵,有滿倉兄弟幫忙,可省了我的大事兒了。”

滿倉爹似乎根本不願意提小兒子的事兒,聽邱晨這番感激的話,也只是擺擺手:“他也就這點兒用處,還能做啥!那行,先這麼定下,明兒就各人開始忙乎各人的。這些大事兒定下,再想起啥事兒來,臨時也都能解決了。”

說着,起身帶着滿囤一家就往外走。

滿囤緊跟着自家父親出了門,蘭英稍稍落後了半步,壓低了聲音對邱晨道:“那日滿倉回來,和栓子他爺奶鬧的不歡喜,栓子他奶哭了兩三日,這兩天才好些了。”

邱晨聞聽此言,頗爲驚訝,實在想不通,滿倉外出幾年未歸,讓老父親老母親牽掛擔心不說,還替他撫養着襁褓中的女兒……這好不容易回來了,咋又和爹孃鬧的不愉快了?

不過,顯然這會兒不是追問緣由的時候,蘭英匆匆擱下那兩句就拉着栓子追着丈夫和公公的背影去了。邱晨心中疑惑,卻也對別人家的事兒不怎麼感興趣,招呼着俊文和四個小的回屋睡覺了。

躺在炕上,身下炕面的溫熱讓人有些焦躁,兩個孩子即使睡在炕尾,也蓋不住被子,蓋上沒一會兒就給蹬了……

邱晨在不知第幾次給孩子們蓋了被子後,伸手摸摸兩個孩子有了些肉肉的胳膊腿兒,看着兩個孩子恬靜的睡臉,心中不知不覺地柔軟下來,放鬆下來。心裡默默地盤算着,等新屋子建好後,就留出一間臥室來,買上一架牀,夏天睡牀,冬天睡炕。

一會兒又撫着孩子們想,這些天忙得,連端午都忘記過了,原打算給孩子們裹幾個糉子吃的,還有記憶中的五色線……好像劉家嶴這塊兒的百姓沒有這些習俗,混的她也給忘了……

想着想着,不知什麼時候就迷迷糊糊地睡過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早早地起了熬了一鍋粥,烙了薄餅,又去後院的香椿樹上折了幾簇嫩椿芽,炒了個椿芽雞蛋。見俊文兄弟起了,邱晨就打發俊言俊章去跟二魁傳話,讓二魁過來吃早飯,然後跟着俊文一塊兒,去程家窯定磚瓦,再去一趟縣城,把之前滿倉買好的檁子和屋樑運回來,再和滿倉說說門窗木料的事兒。

她這邊的薄餅還沒烙完,二魁就過來了。

“二魁兄弟,快洗洗手吃吧,吃了你們趕早兒走!”邱晨笑着招呼着。

沒瞅見,二魁家的也跟在後邊走了進來,笑着道:“他吃了早飯了,你只管着招呼着文哥兒吃吧!”

“噯,咋那麼早?”邱晨一邊說着,手下一邊麻利地用薄餅裹了香椿雞蛋,打了五六卷兒,盛在盤子裡端出去,“吃過了也再吃點兒,這一路上顛噠着,餓得快。再說,你們一路上好多事兒,到了縣城吃飯還不定啥時辰呢!”

見俊文招呼着二魁一塊坐下吃飯,俊言俊章和阿福阿滿也拉着山子石頭去洗手,邱晨才返回屋裡來。二魁家的已經搭上手烙起餅來了。

“哎,這活兒你可做不得了!”邱晨連忙上去接過來,一邊兒瞅了瞅二魁家凸出來的小腹,笑道,“這娃兒倒是知道疼你,也沒怎麼折騰!”

二魁家的順勢在竈坑前坐了,伸手撫着自己凸起的小腹,笑着感嘆道:“咋說不是了,剛懷上她的時候,還以爲難以保全了,幸虧了你……”

說着,想起當初的種種煩難和委屈,二魁家的仍舊紅了眼圈兒。

“看看你,想那些陳芝麻爛穀子幹啥。那些都是過去的事兒了,如今一家大小的好好地,等過些日子再起了屋子,就萬事不愁了!”邱晨一邊烙着餅,一邊勸慰着。

二魁家的也紅着眼笑了。然後纔開口道:“昨兒晚上,村正和村老們都到學堂裡來過了。和徐先生定好了,今兒讓先生歇一天,也讓村裡的孩子們到學堂裡認認人、報報名,定下來之後,從明兒開始上課……這是我進去送熱水聽見的,想來,今兒村正和村老們還會打發人過來和你說道。”

邱晨笑笑,盛了一盤餅,招呼着俊章俊言端出去,回頭笑道:“我挑頭建學堂請先生,就爲了孩子們能有個唸書的地兒,這些事兒,村正村老們和先生商量了就成,來和我說不說的也沒啥。”

話雖這麼說,邱晨卻斷定了村正一定會打發劉滿銀過來找她說話,別的不說,每年給先生的十兩銀子還等着她往處拿吶!

聽邱晨則這麼說,二魁家的也知道她的脾性,不是那種愛顯擺愛挑理的,也就把這話兒撂開了。轉而說起潘先生的老孃來,看着倒是個嚴謹的,潘先生的屋子統是她自己個兒又重新佈置了,也不讓旁人搭手。

這是把所有雌性動物都隔離開來的架勢啊!

邱晨暗笑,嘴上卻淡淡道:“想來,潘先生家裡也是讀書人家,和咱們的眼光兒不同吧。她不用旁人,索性就不用理會了。要是當初知道潘先生的孃親跟了來,倒不用讓你們但那個做飯的事兒……”

說到這裡,邱晨突然想起,曾經說過和二魁家的一塊兒起屋來着,於是就問道:“我還正有件事要和你跟二魁商量呢。這幾天我鋪排着把屋子蓋起來,你和二魁商量商量,跟着一起把屋子蓋起來吧?磚瓦、木材、工人都便宜。你們的銀錢不夠也不礙事,先從我這裡出上,反正二魁日日過來做工,以後慢慢地從工錢里扣出來就行了,也不用你們特意攢錢還賬!”

二魁家之所以跟着過來,就是因爲從俊言俊章口中聽說了林家蓋房子的事兒。如今,聽邱晨主動地說起來,還如此拉拔他們,自然是歡喜又感動,連連笑着應了:“那敢情好。銀錢倒是也攢了十幾兩了,我們也不用蓋多好了,先把主屋和院牆蓋起來,廂房什麼的,以後手頭寬裕了,慢慢兒再添補也成……”

一家有一家過日子的習慣,既然二魁家這麼說,邱晨也不勉強,笑着道:“只蓋正屋和院牆,那就快當了,充其量也就一集功夫。”

二魁家的也抿着嘴兒笑着,“嗯,我孃家兄弟多,說一聲他們必來幫忙的。等會兒二魁去鎮上,順道兒給我孃家捎個信兒,明兒就讓他們過來,把土坯脫出來……我和二魁商量了,我們就不蓋磚瓦房了,還是蓋石頭建腳土坯牆的,只把屋前面貼一層青磚,又好住又齊整……”

邱晨挑了挑眉,心知二魁家的之所以這麼決定,必是銀錢不寬裕,終是忍不住道:“紅梅,我覺得你還是別費事脫坯了,怎麼說,土坯牆也不如磚牆結實耐用。你也不用盤算別的了,只和二魁商量着把地皮買下來,買材料、請工人的事兒你們就不用管了,等最後,覈算覈算花了多少錢,我給你們記着帳,你們啥時候騰挪開了,手裡寬裕了,再來跟我算賬就成。”

二魁家的被這熱乎乎的話說的,又一次紅了眼圈兒,卻止不住一臉的笑,連聲道:“那行,我這就去和栓子爹說去!”

說着,拔腿往外就走,那速度嚇了邱晨一跳,連忙囑咐她小心着些。

二魁家的不好意思地笑着應了,哪裡慢的下來,匆匆出屋和二魁說了,又踮着腳跑回去,把家裡的存銀拿來給二魁帶上,讓他也藉着這一趟把磚瓦定下。

邱晨在屋裡聽得清楚,也知道二魁兩口子雖然厚道樸實,卻是最要強的性子,跟着林家一塊蓋屋子起房子圖個便宜,但銀錢上大概是不肯佔便宜的。

打發俊文和二魁走了,邱晨也拿出兩匹綃紗給二魁家的,給幾個孩子做夏衣。又再三囑咐她儘管慢慢做,不等着穿,才把二魁家的從出門。蘭英和青山家的諸人也都過來上工了。

老何吃過早飯,又去池塘上轉悠。這些日子,荷葉已經露出了水面,並漸漸舒展開來,一片片碧綠渾圓的葉片立在水中,凝翠寒碧,給這小山村平添了一道景色。只是那魚苗一直沒問到有出售的,都是老何抽空兒在溪水中撈來的,但畢竟數量不多,讓這位勤勞的漢子總覺得浪費了這麼大一片水面。是以,只要吃過飯,老何總會去池塘邊轉悠,一是關注蓮藕的長勢,二來也是琢磨着,再給這片池水添點兒什麼,不然真覺得對不起東家給的那麼高的酬勞。

劉三河卻落後了一步,和邱晨說了秋種的事兒。

林家有不到四畝地,其他二畝多點兒已經種了芝麻,苗兒如今都老高了。割完麥子替出來的一畝多地,如今已經整出來了,也已經種了綠豆、黃豆、穀子之類的。邱晨聽他說了一遍,只囑咐需要上肥什麼的過來說話,家裡養着大牲口也攢了一些糞肥,不夠就拿些錢去西頭五爺家買。

劉三河的話剛說完,劉滿銀就上門了。

秋晨讓着他進門喝茶,劉滿銀也不肯,只簡單地交待了和潘先生商定的事項,就帶着兩個兒子,幾個親弟弟堂兄弟一起去了工地幫忙幹活去了。

說了幾句話,滿囤帶着十多個力工也過來收拾場地,幫工們也開始幹活,邱晨就去給幫工們領藥料,分派活計,又去院子東邊的空地裡看過滿囤和力工們,轉回來,又幫着蘭英和玉香、秀兒鋪排午飯,完了,又繼續和大壯旋製藥丸,忙得簡直是腳不點地。

忙乎了一上午,吃過午飯,衆人又各自幹活去了。

因爲俊文不在家,邱晨就幫着俊言俊章去收羅布麻。還沒忙乎完呢,就聽得馬車的聲響,很快,山子和栓子就跑進來報信兒,說是大舅舅回來了。

俊言一聽,立時跳起來飛奔了出去,邱晨也和交售羅布麻的鄉親們打了個招呼,迎了出去。

穿過人羣,邱晨就看到一輛馬車正沿着池塘的邊緣繞過來,跟着馬車大步流星走過來的漢子,黝黑臉膛,笑的露出一口潔白的牙齒,不是大哥楊樹勇還是誰!

楊樹勇這趟回楊家鋪子收麥子,一去就是十多天。之前邱晨還沒覺得怎樣親近,這再返回來,卻感覺到滿心的歡喜止不住地涌出來。

“大哥……”邱晨一聲喚還未落下,目光就看到馬車上坐着的一個老婦人,正扶着車架子顫巍巍地想要站起來,看着邱晨的眼睛裡已經含滿了淚水。

“妹子,我把咱娘帶來了,你咋……可不是歡喜傻了?”楊樹勇一臉歡喜地拍拍迎上去的俊言俊章,一邊笑着道。

邱晨目光有些不敢迎視這位滿眼淚水的,神情激動地母親。

但她的理智卻告訴自己,她如今就是楊海棠,就是這位老婦人的女兒……她佔了人家的身體,就有責任有義務,替楊海棠孝敬爹孃,養育兒女……

努力穩定着臉色,邱晨終於拖着腳步迎了上去,伸手扶住馬車上顫微微地老婦人,澀澀地喚了一聲:“娘……”

“海棠,我的兒,可是苦了你了……”老婦人一把緊緊握住邱晨的手,彷彿攥住了什麼救命的浮木,身體往前努力傾着,努力想要睜大淚水模糊的眼睛,想要看清楚女兒的容貌眉眼……但是,這些努力都在激動地情緒之下成爲枉然,一句話沒說完,老婦人已經摟住邱晨哭了起來。

乍然被一名完全陌生的老婦人摟進懷裡如此痛哭,邱晨只覺得身體四肢都僵硬的有些發疼。

可耳中聽着老婦人哀慼的哭聲,感受着一個母親的牽掛和痛惜……她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曾經的外婆,想起了那些個去銀行查收毫無溫度的數字的情景……上一世,她從小失了父母之愛,僅有的相依爲命的外婆也早早地離她而去,讓她雖然不是孤兒,卻如孤兒一般,孤零零地在那個世界裡拼搏掙扎努力,只因爲想要早一日憑藉自己的努力出人頭地,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那一世,她孤苦伶仃,這一世,她雖說投身在一個貧苦的山村,家庭清貧,甚至夫死新寡,可她也擁有了前世沒有的親情。先是大哥大嫂、二哥、侄兒們,如今又有生身孃親……這是上天對她的補償麼?

不知怎麼的,她的身體放鬆下來,手臂也輕輕地環住了老婦人的腰身,眼睛也不知何時已經溢滿了淚水,並在不知不覺地淌了滿臉。

“噯,娘,你老這是……”楊樹勇看着抱頭痛哭的母女倆,心中也是酸澀難受,卻也知道再這麼當街哭下去不好看,張口想勸勸自家老孃,卻又不知如何說,只好轉了方向,改爲勸慰相對冷靜的妹妹,“妹子,你快別在這裡哭了,趕緊扶着咱娘進屋……這會兒,咱娘來了,你們娘倆有啥話不能屋裡說去!”

楊樹勇兩面爲難着,蘭英和青山家的、慶和家的也聞訊趕了出來,幾個人笑着上前把邱晨母女分開,蘭英和慶和家的一邊一個扶了海棠娘往林家走,蘭英一邊兒笑道:“嬸子,你也別難受了,你看看海棠妹子如今的日子,過得多紅火,這馬上又要蓋屋起院子了,您老該高興纔是啊!”

慶和家的也跟着笑道:“是啊,咱們都是給人當孃的,這當孃的惦記閨女的心都知道,可來到這兒,你看看海棠妹子的日子過得好,兩個孩子也壯實康健,又乖巧聰明,你老也就該放心了,該跟着高興纔是啊!可不能太想不開了,你老要是哭的受不住了,還不是讓海棠妹子着急心疼啊!”

海棠娘這會兒已經收了眼淚,連連擦着眼睛,努力地看着眼前齊整的青磚大院,還有高聳的門樓、油亮的黑漆大門,還有門裡門外黑壓壓的人羣……臉上的悲慼終於漸漸地退了去,逐漸被浮上來的喜色所替代。

這會兒,阿福阿滿也懵懵懂懂地跑了出來,邱晨趕緊招呼兩個孩子:“福兒滿兒,這是你們姥娘啊,快叫!”

“姥娘!”阿福乖乖地叫人。

阿滿則比較精怪,湊到海棠娘跟前,睜着大眼睛看了看,糯糯地問:“姥娘,你是我孃的孃親麼?”

“噯,乖兒……”海棠娘看到一雙兒女,不由又勾起了滿心的酸澀,可被滿兒小丫頭這麼一問,那酸澀就不知不覺地散了,只剩下滿心的歡喜和喜愛,伸手將兩個孩子攬進懷裡,抱抱這個,親親那個,連連親暱了一陣子。

福兒滿兒纔在孃親的提醒下,一邊一個,代替了蘭英和慶和家的,扶着姥娘往家去。

老孃來了,邱晨也不能不管不顧,就索性把收羅布麻的活兒交給俊言俊章兩個小的,她則趕忙進去,給海棠娘端了水洗了手臉,扶着老孃上炕坐了,外邊蘭英帶着玉香和秀兒已經麻利地做了兩個菜,騰熱了饅頭端上來。

“嬸子這一路趕過來,晌午飯還沒吃吧?趕緊趁熱吃吧!”蘭英說着,秀兒和玉香又端上兩碗粥來,邱晨接了,分別送到孃親和大哥面前。

看着海棠娘劉氏和大哥楊樹勇開始吃飯,邱晨就笑着對蘭英道:“蘭英姐,勞煩你在這裡跟我娘說說話,我去大門口看看,俊文今兒不在家,就那幾個小的,別出了什麼差子!”

不等蘭英開口,劉氏就擺手道:“你們都去忙,不用人陪着我,索性我今兒又不走,等你們忙完了,咱娘兒們再說話!”

“噯,娘,那我去看看……其實,俊言俊章現在識字了,算賬也利落,就是我看着今兒交羅布麻的人多,我就是怕他們小哥倆忙不過來!”邱晨立刻答應着,完了又覺得自己的態度有些說不過去,又趕忙解釋了一句。

劉氏笑呵呵地嗔道:“這還用你說!哎,你還怪有法子的,俊言俊章這倆小子在家可能鬧騰,就是倆皮猴子,沒想到來了你這兒,不但認了字,還能幫着收藥了……呵呵,快去吧快去吧!”

邱晨笑着招呼阿福阿滿陪着姥娘,這才順勢出了屋,來到院子裡,暗暗鬆了口氣。

這時間短了還成,時間長了,劉氏這當孃的難免會念叨女兒小時候的事兒,到時候,讓邱晨咋搭話嘛!唉!

算了,且躲一時算一時吧!

真到了躲不過去的時候,她就那現在的事情打諢,要不就問家裡的種種……希望,不會讓劉氏起了疑心!

這一出來,邱晨先去大門口幫着俊言俊章收了羅布麻,又去工地上看了一回,之後實在說不過去了,這才轉回屋裡,卻見海棠娘劉氏歪在炕上睡着了,阿福阿滿一邊一個也跟着睡了。她這纔再次溜出來,去東廂旋製藥丸子。

壯子連續旋制了兩天,手法更加嫺熟了,不過,因爲邱晨事兒多,這一天下午還是沒能把保險子旋制完畢。大壯就主動提出來,晚上加個班。邱晨倒是正中下懷,正好有藉口不用早早地回屋陪着老太太拉家常。

楊樹勇吃過午飯後,也顧不上疲憊,就去了院子東邊的工地,一直跟着忙乎到天黑纔跟着力工們一起轉回來。做活的人剛剛停手,馬玲兒叮噹,加上馬蹄踏踏,和趕車人的吆喝,隔着老遠就知道來了馬車隊。

邱晨臉上一喜,道;“一定是俊文回來了!”

說着,就疾步迎了出去。果真,是俊文帶着十來輛馬車一起從縣城拉着屋樑、檁子還有木材轉了回來。

不用邱晨招呼,院子裡的青壯們、林家的幫工們都齊刷刷地出來卸車。檁子、木材什麼的不說,光蓋屋用的大梁就有六架大的,四架小的,裝了八車。就這樣,俊文還說,這還只是一部分,縣城裡還有八架小樑、四五車檁子,還有做門窗的、作立柱的,若是用十輛車,怎麼還得運兩趟。這還是滿倉根據兩進院落的木材用量購買的,如今,林家定下起了東院後,就翻蓋西院正房,加蓋東廂和後二進,自然的,又需要不少木料……

聽着俊文這麼說,邱晨乾脆就讓俊文去和車隊說,讓他們住下來,連着給林家拉幾天活兒。俊文自然答應着,去和車把式們一說,沒有不同意的。

一下子添了十多個壯勞力吃飯,邱晨難免又幫着蘭英三人忙乎了一陣,這纔打發衆人吃飽了,滿囤就帶着力工們各自回家,幫工們也散了。

不等幫工們散了,滿囤爹就來了林家。滿囤爹過來和邱晨、楊樹勇商量,他去東山請曲半仙看了日子,在兩天後就是宜起屋破土的黃道吉日。邱晨也沒話說,好在只要不破土,比如備料,比如清理場地之類的工作都可以進行,也只能先做着這些。

時隔不到兩個月,林家再次蓋房,在小山村劉家嶴的震動是不言而喻的。無論是當面的恭喜,還是背後的議論,邱晨聽得到也想象得到,只不過不去理會。

吃晚飯的時候,邱晨就把請好了先生,建好房子就開私塾的消息告訴了來清理場地的青壯們,自然是引來一陣叫好聲。

吃過晚飯,邱晨交待了一聲,就帶了阿福阿滿,去了劉玉貴家,將建房子的事情,和村正說一聲。

林家再次建房的事兒,劉玉貴早就聽到了傳言。而且,就在邱晨娘仨過來前不久,他家裡還坐着好幾個人,叫嚷着一山一水一地都有一定的氣數,林家的氣數太旺,就會把劉家的氣運給壓住,林家越強,劉家就會被壓的越弱。

說林家一再地不商不量地就建房,上一次收成之所以滾崖,就是因爲林家起屋仿得,這一回再讓林家建了房,還說不定出點兒什麼事兒呢。若是不予理會,時間長了恐怕村名都得改成林家嶴,而不是劉家嶴了。

也有人說,林家把着劉家嶴的東山口,‘紫氣東來’,那點兒好氣運都讓林家佔了,劉家的子子孫孫都沾不上了……

還好,這麼說的人不是太多,就那麼幾家,劉玉貴自信還能壓服住,不過,他做了這些工作,也不想不聲不響地,怎麼也得讓林家知道不是!

可不等他表功,邱晨就把蓋房子是爲了開作坊的事兒說了,還隱約透露了一個口風,等作坊建起來,還可能向村裡招工人做工。

劉玉貴登時慶幸起來,幸好沒有嘴巴太快,說出什麼話來。

然後,劉玉貴很負責地表態:“升子媳婦啊,這是你林家替鄉親們做的大事兒啊,全村人都會感念你林家的……咳咳,你儘管放手去做,有什麼事兒,我給你託着!”

邱晨要得就是他這句話,立刻起身施禮道謝後,又笑着道:“這些日子,咱們村子附近羅布麻已經採的差不多了,我就琢磨着,咱們山上還有雙花、連翹等藥材,大夥兒上山採不到羅布麻,也可以採這些東西。另外,我尋思着,滿銀叔和大江兄弟也替我受受累,在去四鄰八村收羅布麻的時候,和那些村裡的人說一聲,到時候,滿銀叔和大江兄弟去收羅布麻的時候,捎帶着就收回來了。當然,質量還是不能有一點兒差池,不得有雜物、枝葉……呵呵,這個說起來就比較麻煩了,滿銀叔要時候空,就抽些時間去我那邊,我細細地和滿銀叔說說。”

這話一說出來,在旁邊陪着的劉滿銀差點兒一口答應下來,還是劉玉貴咳嗽了一聲,這才讓他轉開目光,熱切地盯着自家老爺子,只怕老頭兒的彆扭性子犯了,一口給拒絕了,那可就是把到嘴的肥肉推給別人啊!

還好,劉玉貴老爺子垂着眼沉吟了片刻後,終於開口道:“咱們都在一個村裡住着,就是同村的鄉親。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你們林家有沒有親族近支的,既然有了難處,說不得我們都得拉一把……”

劉滿銀聽着自家老爺子說的太虛了,他自己都有些聽不下去了,忍不住咳了兩聲,提示老爺子別太過了。

劉玉貴瞪了兒子一眼,點點頭道:“這事兒我做主應下了。眼下既然你家蓋房子,就讓你滿銀叔帶着幾個人過去幫着你忙乎完了,再趕着車去四圍村裡轉轉,不過是打聲招呼的事兒,你就不用太掛記了。到時候,你滿銀叔一定給你辦的妥妥的。”

聽劉老爺子說的冠冕堂皇的,卻還是答應下來,邱晨心裡好笑,臉上卻沒有表露出來,笑着道了謝,就告辭出來。

劉滿銀和季氏送她們母子出門,季氏一直抱着阿滿,對邱晨道:“福兒娘啊,後日你啥時候開始忙乎啊?我好帶了大江大河家的去給你幫忙。”

邱晨知道這是季氏向自己示好,自然笑着道:“就提前蒸幾鍋饅頭,嬸子和嫂子們過了晌來吧。去之前嬸子可和家裡說好了哇,晚上可得在我那邊吃了再回來,別到時候又說家裡沒人做飯,急着往家趕!”

“哈哈,成啊,這回我一準兒說好了。你可多做些吃食,我們娘幾個吃不飽,我和不幹!”季氏說笑着,邱晨接了阿滿,告辭回家。

泉哥兒笑嘻嘻地提着一隻燈籠跟出來:“嬸子,我送你們回去!”

季氏笑着道:“這小子每天回來都諞你吶,你看看,比對我還親嘞!”

劉玉貴這邊安撫好了,邱晨又去了三奶奶家說道了一回。三奶奶自然沒有別的話說,只安撫邱晨,讓她放開心,只管着張羅着蓋房子,村裡要是有人說什麼,她和幾位村老都不會看着的。

一場針對林家的鬧事至此看似被消弭於無形了。

邱晨該做的都做了,也就不理會蘭英、青山家的幾個人傳到她耳朵中的閒言碎語,只心裡默默地將那些暗中算計林家的人給拉進了黑名單。以後,林家再不和這些人犯來往。

俊文和大壯做着伴兒,加班旋製藥丸子,很快就把保險子旋制了出來。邱晨正好帶着孩子回來,就幫着他們把旋制好的藥丸子入了庫,打發大壯回家。

邱晨還爲如何安置這些車把式發愁,楊樹勇卻早引了衆人進了西廂。他帶着俊文哥仨去林旭的房間睡。把南屋和堂屋讓給車把式們住。炕上擠了五個年級比較大的,炕下和堂屋裡,搭了桌子,剩下的就在桌子上將就了。

到了晚間,衆人散去,屋裡就剩下了邱晨、阿福阿滿和海棠娘劉氏。避無可避之下,邱晨就主動開始向劉氏問起楊家鋪子的事兒。比如海棠爹身體好不好啊,比如家裡麥子的收成咋樣啊,海棠爹的身體如何啊,還有大嫂二嫂說收羅布麻,做了沒有?收得多少……

海棠娘畢竟上了年紀,趕了大半天的路,雖說下午歪在炕上眯了一小覺,卻總歸是精力少了,說着說着,就睡了過去。

第二天吃過早飯,邱晨指使着俊文,帶了人把東屋存的羅布麻都裝了車,順道捎去清水鎮回春堂。

看着一溜兒馬鈴叮噹的大車隊,楊樹勇也覺得手癢,可家裡起屋蓋房的,畢竟不好離開,只好悻悻地把鞭子交給了二魁。眼巴巴地看着大車隊最前端,胭脂拉着馬車,俊文的揮動着鞭子,鞭梢上一簇紅纓顫巍巍地抖動着,煞是醒目好看!

楊樹勇在心裡暗哼一聲,臭小子,不過是拉了兩趟活兒,就神氣活現成這樣兒,要是讓你出去轉上幾個月,你小子還不尾巴翹上天,不知天高地厚了還!

邱晨也目送着馬車隊走遠,卻沒有想什麼,回家就把俊文俊章、阿福阿滿收拾了一回,把四個小書包斜掛在孩子們的肩膀上,讓他們裝上紙筆,墨硯,帶着他們去學堂上學。

離得大老遠,俊言眼尖,就指着學堂門外的一道藍色身影叫:“先生!”

邱晨聞聲看過去,果然就看到潘佳卿一身鴨蛋青的直綴,頭上一塊同色的方巾,正揹着手站在池塘邊,望着池塘的水面微微出神,似乎在思索着什麼。

邱晨沒有阻攔孩子們,反而擡手拍了拍俊言俊章的小肩膀,對他們鼓勵道:“既然看到先生了,就去問安!”

俊言俊章和阿福阿滿都毫無話說,乖巧地上前,前後兩組一起朝着潘先生行禮問安。

潘佳卿聽到問好聲轉回頭,看到是俊言幾個,就笑着點了點頭,揮手讓孩子們進學堂找自己的座位,然後就擡眼看向邱晨,卻在目光與邱晨的相交匯後,迅即轉來了目光,垂下頭來,對着邱晨拱身施禮:“林娘子,我母親有些什麼話不中聽,還望林娘子寬宏大量,原諒則個!”

邱晨淡淡一笑,微微點點頭算是回了禮,平靜道:“潘先生,我沒有怪罪令堂的意思。我也是當母親的,理解令堂望兒成龍的心思……是以,潘先生儘可轉告令堂,她擔心的事情永遠不會發生。”

說完這些,邱晨曲曲膝,非常客氣地施了一禮,道:“孩子們到了學校,就有賴潘先生受累教導了!”

這前後兩句話,就完完全全地把自己和潘佳卿放在了東家、僱傭的兩個層面。

說完,邱晨告辭迴轉,動作快而利落,沒有絲毫遲疑和留戀……潘佳卿看着那抹月白色的顯瘦背影,不知怎麼的,腦海中卻閃現出了那日林家娘子男裝打扮的颯爽、幹練來!

潘佳卿心裡不禁生出一個感嘆:若是這位林家娘子生爲男兒的話,只怕又是一番良臣賢將,志存高遠吧!

第62章 打夯起牆第94章 請師第454章 出門啦第194章 探問第158章 連生第156章 一笑泯恩仇第23章 阿福受傷第212章 魚片魚乾第580章 蟹毒第332章 作侄兒看待第247章 喜信第320章 姓楊行二第40章 誰囂張我囂張第139章 林家第365章 有情無情第357章 鬼上身第84章 搬家、進山第103章 傻女人第200章 意外之喜第501章 凌波仙子2第559章 小白羊第30章 三鮮餡兒餃子第299章 施恩收人第66章 這人真笨!第27章 可以代用第517章 弟弟妹妹第565章 不請自來第73章 回家,蒸酒了第369章 內造和落水第417章 起風了第263章 也會疼人第409章 親人重聚第540章 天倫第302章 一命五兩第325章 滿兒定歸期第485章 籌備第255章 誥命第4章 意外之喜第199章 府試第550章 來了來了第527章 盡人事第454章 出門啦第593章 發動了第391章 姑嫂閒話第295章 上用第152章 請求療傷第534章 久別重聚第36章 因小引大第526章 相依相伴第42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319章 豐收第57章 孃家來人第145章 縣試畢第514章 兩個徒孫第410章 洗三第五百九十五章第380章 家規第7章 峰迴路轉第482章 先生第29章 吃海味啦第295章 上用第549章 血崩!第398章 別離突至番外十三小兒女11番外十六小兒女14第494章 重聚第50章 上門挑事第155章 怎地是他們?第104章 離家第466章 擠兌第297章 端午避毒第309章 書呆子番外七小兒女5第307章 無法說服第134章 逆來順受第284章 成柺子了第567章 冬月盡第240章 奇醜無比第366章 雍王府第603章 大結局3第159章 林嫺娘上門第60章 買地第131章 孃家人第81章 籌備第339章 珍珠第72章 驚魂夜第493章 同鄉第344章 下聘了第586章 懸殊第71章 意外第66章 這人真笨!第56章 小泥猴第604章 大結局(完)番外十六小兒女14第326章 本心第324章 教引嬤嬤第277章 滿兒被帶走了第453章 好好活着第四百六十九章第490章 笑一個
第62章 打夯起牆第94章 請師第454章 出門啦第194章 探問第158章 連生第156章 一笑泯恩仇第23章 阿福受傷第212章 魚片魚乾第580章 蟹毒第332章 作侄兒看待第247章 喜信第320章 姓楊行二第40章 誰囂張我囂張第139章 林家第365章 有情無情第357章 鬼上身第84章 搬家、進山第103章 傻女人第200章 意外之喜第501章 凌波仙子2第559章 小白羊第30章 三鮮餡兒餃子第299章 施恩收人第66章 這人真笨!第27章 可以代用第517章 弟弟妹妹第565章 不請自來第73章 回家,蒸酒了第369章 內造和落水第417章 起風了第263章 也會疼人第409章 親人重聚第540章 天倫第302章 一命五兩第325章 滿兒定歸期第485章 籌備第255章 誥命第4章 意外之喜第199章 府試第550章 來了來了第527章 盡人事第454章 出門啦第593章 發動了第391章 姑嫂閒話第295章 上用第152章 請求療傷第534章 久別重聚第36章 因小引大第526章 相依相伴第42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319章 豐收第57章 孃家來人第145章 縣試畢第514章 兩個徒孫第410章 洗三第五百九十五章第380章 家規第7章 峰迴路轉第482章 先生第29章 吃海味啦第295章 上用第549章 血崩!第398章 別離突至番外十三小兒女11番外十六小兒女14第494章 重聚第50章 上門挑事第155章 怎地是他們?第104章 離家第466章 擠兌第297章 端午避毒第309章 書呆子番外七小兒女5第307章 無法說服第134章 逆來順受第284章 成柺子了第567章 冬月盡第240章 奇醜無比第366章 雍王府第603章 大結局3第159章 林嫺娘上門第60章 買地第131章 孃家人第81章 籌備第339章 珍珠第72章 驚魂夜第493章 同鄉第344章 下聘了第586章 懸殊第71章 意外第66章 這人真笨!第56章 小泥猴第604章 大結局(完)番外十六小兒女14第326章 本心第324章 教引嬤嬤第277章 滿兒被帶走了第453章 好好活着第四百六十九章第490章 笑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