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7 衆叛親離

太極宮中。

小李子正在批示奏摺,硃紅色的狼毫筆懸在一份文書上方,久久未曾落下。

一旁,許久未曾聽到動靜的洪公公有些詫異,悄悄擡頭看了一眼皇帝,卻發現皇帝的目光,不知何時,已然遊離物外。

“陛下,陛下?”

眼看着硃筆上的丹砂在筆尖搖搖欲墜,馬上就要滴落到下面的文書上,洪公公忍不住,輕喚了皇帝一聲。

“嗯?” ??

聽到聲音的小李子悚然一驚,握筆的手顫抖了一下,那滴血紅的丹砂最後還是滴落了下來,在整潔的文書上印出老大一團猩紅。

“陛下恕罪,是奴才莽撞了!”

見到小李子怔怔地看着污染的文書,自知好心辦了壞事的洪公公連忙跪下請罪。

“起來吧,剛剛是朕出神了,不怪你!”

不過,小李子並沒有怪罪洪公公的意思,只見他對着這份文書嘆了口氣,然後頹然的將毛筆擱下,整個人倚靠到了軟榻上,嘆息道:“朕心情不好,一會再看這些奏摺,現在陪朕說說話吧!”

“喏!”聽到皇帝這麼說,洪公公這才擦了擦額頭上的細汗,小心的從地上爬起來。

能夠呆在小李子身邊這麼多年,還坐到了秉筆太監,這個所有太監中,最高的一個位置!

洪公公靠的,除了忠誠之外,更多的還是小心謹慎,以及對自己位置的清晰認知!

他深知:奴才,就是奴才!不能因爲得到皇帝的寵信,就忘記了自己的身份!

上一個恃寵而驕的內侍統領,他的悲慘下場,至今還歷歷在目!洪公公可不想步了前人的後路。

“陛下最近心情不太好?”

小心的站起身子,洪公公見皇帝微閉雙目,並沒有先開口的意思,只得壯着膽子,詢問了一句。

“哎……”李世民輕輕嘆息一聲,算是應了洪公公的話。

“是因爲朝廷上的那些大臣?”洪公公見狀,壯起膽子又問。

李世民這下卻是睜開了眼睛,看了眼這個老奴才道:“你也看出來了?”

“奴才雖然愚笨,但是這雙眼睛,還沒有瞎。”洪公公謙卑的笑了笑,拱拱手接着道:“老奴這些天伴在陛下身邊,早就發現最近的朝堂沉悶了許多,也生疏了許多。”

李世民不置可否的點點頭:“那你知道爲什麼變成這樣?”

洪公公扯了扯嘴角,搖頭苦笑:“這個……奴才不知!”

“不知?”

李世民又瞥了眼洪公公, 他知道這個老奴才明明知道一些,但爲了表現得蠢笨一些,好凸顯皇帝的智慧,這才假裝什麼都不知道。

不過,他也懶得點破這傢伙的小聰明,只轉回頭來,繼續喃喃說道:“這一切,還不是土地鬧的!自從山東那邊土地改制之後,這朝廷上的官員,都漸漸變了滋味,就連長孫無忌這些朕的老臣,也對

朕開始有了疏遠!

洪成,你說天底下的財寶那麼多!朕也從不吝嗇賞賜高官厚祿,但那些人,怎麼就非要將眼睛放在土地上?難道,他們不知道,這土地若是歸了一家,纔是顛覆王朝的禍亂之源?”

“呃,這個奴才覺得……”見皇帝怨氣不小的模樣,洪公公嘴角抽搐了兩下,壯着膽子道:“奴才覺得,朝中那些大臣之所以將目光都盯在土地上,也並不是想要動搖社稷,而是單純想要爲子孫後世留一份家業罷了!

因爲就算萬貫家財,也有敗光的一天!可若手上有千畝良田,再不濟,也可以保子孫有一口飯吃,不至於餓死。”

“哼哼,千畝良田?”

李世民聽了洪公公的解釋,語氣中的火氣卻並沒有減少多少,依舊黑着臉道:“若他們只是要千畝良田,朕也不說什麼!可現在你出去看看!這關中的土地,如今都是誰的!是朕的?是百姓的?不是!都不是!

這些土地,都是七宗五姓,都是朝堂上的袞袞諸公的!馬周曾說過:山東只一姓之家,就能擁有幾個縣的土地!那這幾個縣的百姓,靠什麼吃飯?他們只能依靠這一姓之家!聽這一家的命令,看這一家的臉色!

長此以往,那些當地百姓,都只知這一姓之家,而不知道有大唐,有朕!山東的叛亂爲什麼會來的如此突然?如此徹底?其根子,就來源於如此!

他們這已經不是單純的地主與佃戶,而是國中之國!並且爲了他們的一己私慾,他們甚至敢瞞着朝廷,瞞着朕,私底下與他國眉來眼去,將朕明令禁止的物資,販賣到他國!”

“啊!陛下的意思,他們這是要裂土分疆,成爲一個個諸侯國?”洪公公聽到這裡,愕然擡頭!

他只知道那些土地全歸了權貴,普通百姓就會吃虧,受苦!卻沒想到,這土地兼併後,還會有這樣的惡果!

“這些人,該殺!”

想到史書上那些諸侯作亂,反噬帝王的例子,洪公公不禁也是一陣的後怕,望着李世民,狠狠說道:“陛下當機立斷,肅清叛亂,又收回土地,實在是聖明之君!”

“聖明?”李世民聽到這個詞,卻是無奈苦笑道:“可那些大臣估計不會這麼想,他們現在都怕朕!怕朕也將他們的土地搶走,所以他們看朕的目光,都帶着警惕,帶着謹慎,甚至仇恨!朕明明給了他們很多,但這些人,卻忘了他們的一切都是朕給的!”

“陛下倒也不必如此失望!”洪公公這時,卻是像想起什麼一般,鄭重拱手道:“奴才觀朝堂上,諸如剛回來的程將軍,還有秦叔寶秦將軍,他們對陛下還是一如之前。”

“程咬金?秦叔寶?”聽洪公公提醒,消沉的李世民總算打起了一點精神。

是啊,滿朝文武,總歸還有幾個人,還是支持他的!

除了老程,老秦,還有牛進達,以及劉弘基,蕭寒!”

說到蕭寒,李世民的目光不由得看向東方,他似乎已經很久沒有收到蕭寒的消息了,也不知道這個傢伙在山東怎麼樣。太極宮中。

小李子正在批示奏摺,硃紅色的狼毫筆懸在一份文書上方,久久未曾落下。

一旁,許久未曾聽到動靜的洪公公有些詫異,悄悄擡頭看了一眼皇帝,卻發現皇帝的目光,不知何時,已然遊離物外。

“陛下,陛下?”

眼看着硃筆上的丹砂在筆尖搖搖欲墜,馬上就要滴落到下面的文書上,洪公公忍不住,輕喚了皇帝一聲。

“嗯?”

聽到聲音的小李子悚然一驚,握筆的手顫抖了一下,那滴血紅的丹砂最後還是滴落了下來,在整潔的文書上印出老大一團猩紅。

“陛下恕罪,是奴才莽撞了!”

見到小李子怔怔地看着污染的文書,自知好心辦了壞事的洪公公連忙跪下請罪。

“起來吧,剛剛是朕出神了,不怪你!” .??.

不過,小李子並沒有怪罪洪公公的意思,只見他對着這份文書嘆了口氣,然後頹然的將毛筆擱下,整個人倚靠到了軟榻上,嘆息道:“朕心情不好,一會再看這些奏摺,現在陪朕說說話吧!”

“喏!”聽到皇帝這麼說,洪公公這才擦了擦額頭上的細汗,小心的從地上爬起來。

能夠呆在小李子身邊這麼多年,還坐到了秉筆太監,這個所有太監中,最高的一個位置!

洪公公靠的,除了忠誠之外,更多的還是小心謹慎,以及對自己位置的清晰認知!

他深知:奴才,就是奴才!不能因爲得到皇帝的寵信,就忘記了自己的身份!

上一個恃寵而驕的內侍統領,他的悲慘下場,至今還歷歷在目!洪公公可不想步了前人的後路。

“陛下最近心情不太好?”

小心的站起身子,洪公公見皇帝微閉雙目,並沒有先開口的意思,只得壯着膽子,詢問了一句。

“哎……”李世民輕輕嘆息一聲,算是應了洪公公的話。

“是因爲朝廷上的那些大臣?”洪公公見狀,壯起膽子又問。

李世民這下卻是睜開了眼睛,看了眼這個老奴才道:“你也看出來了?”

“奴才雖然愚笨,但是這雙眼睛,還沒有瞎。”洪公公謙卑的笑了笑,拱拱手接着道:“老奴這些天伴在陛下身邊,早就發現最近的朝堂沉悶了許多,也生疏了許多。”

李世民不置可否的點點頭:“那你知道爲什麼變成這樣?”

洪公公扯了扯嘴角,搖頭苦笑:“這個……奴才不知!”

“不知?”

李世民又瞥了眼洪公公, 他知道這個老奴才明明知道一些,但爲了表現得蠢笨一些,好凸顯皇帝的智慧,這才假裝什麼都不知道。

不過,他也懶得點破這傢伙的小聰明,只轉回頭來,繼續喃喃說道:“這一切,還不是土地鬧的!自從山東那邊土地改制之後,這朝廷上的官員,都漸漸變了滋味,就連長孫無忌這些朕的老臣,也對

朕開始有了疏遠!

洪成,你說天底下的財寶那麼多!朕也從不吝嗇賞賜高官厚祿,但那些人,怎麼就非要將眼睛放在土地上?難道,他們不知道,這土地若是歸了一家,纔是顛覆王朝的禍亂之源?”

“呃,這個奴才覺得……”見皇帝怨氣不小的模樣,洪公公嘴角抽搐了兩下,壯着膽子道:“奴才覺得,朝中那些大臣之所以將目光都盯在土地上,也並不是想要動搖社稷,而是單純想要爲子孫後世留一份家業罷了!

因爲就算萬貫家財,也有敗光的一天!可若手上有千畝良田,再不濟,也可以保子孫有一口飯吃,不至於餓死。”

“哼哼,千畝良田?”

李世民聽了洪公公的解釋,語氣中的火氣卻並沒有減少多少,依舊黑着臉道:“若他們只是要千畝良田,朕也不說什麼!可現在你出去看看!這關中的土地,如今都是誰的!是朕的?是百姓的?不是!都不是!

這些土地,都是七宗五姓,都是朝堂上的袞袞諸公的!馬周曾說過:山東只一姓之家,就能擁有幾個縣的土地!那這幾個縣的百姓,靠什麼吃飯?他們只能依靠這一姓之家!聽這一家的命令,看這一家的臉色!

長此以往,那些當地百姓,都只知這一姓之家,而不知道有大唐,有朕!山東的叛亂爲什麼會來的如此突然?如此徹底?其根子,就來源於如此!

他們這已經不是單純的地主與佃戶,而是國中之國!並且爲了他們的一己私慾,他們甚至敢瞞着朝廷,瞞着朕,私底下與他國眉來眼去,將朕明令禁止的物資,販賣到他國!”

“啊!陛下的意思,他們這是要裂土分疆,成爲一個個諸侯國?”洪公公聽到這裡,愕然擡頭!

他只知道那些土地全歸了權貴,普通百姓就會吃虧,受苦!卻沒想到,這土地兼併後,還會有這樣的惡果!

“這些人,該殺!”

想到史書上那些諸侯作亂,反噬帝王的例子,洪公公不禁也是一陣的後怕,望着李世民,狠狠說道:“陛下當機立斷,肅清叛亂,又收回土地,實在是聖明之君!”

“聖明?”李世民聽到這個詞,卻是無奈苦笑道:“可那些大臣估計不會這麼想,他們現在都怕朕!怕朕也將他們的土地搶走,所以他們看朕的目光,都帶着警惕,帶着謹慎,甚至仇恨!朕明明給了他們很多,但這些人,卻忘了他們的一切都是朕給的!”

“陛下倒也不必如此失望!”洪公公這時,卻是像想起什麼一般,鄭重拱手道:“奴才觀朝堂上,諸如剛回來的程將軍,還有秦叔寶秦將軍,他們對陛下還是一如之前。”

“程咬金?秦叔寶?”聽洪公公提醒,消沉的李世民總算打起了一點精神。

是啊,滿朝文武,總歸還有幾個人,還是支持他的!

除了老程,老秦,還有牛進達,以及劉弘基,蕭寒!”

說到蕭寒,李世民的目光不由得看向東方,他似乎已經很久沒有收到蕭寒的消息了,也不知道這個傢伙在山東怎麼樣。

1511 添堵第一六八章 薛盼的決斷第二百八十八章 炒茶1525 歸程2252 針鋒相對1590 進城1841 頭疼1617 路遇2326 一杯濁酒喜相逢1276 一夜過去第675章 燈謎1208 扯淡1555 土匪過境第789 是戰是退1832 瞌睡送枕頭1583 被罵了1916 戰後1398 備戰1765 小丑2249 身正第962 去秦嶺1142 出征1469 我闖禍只用一瞬間1931 海上心思第四一一章第四百三十五章 狗熊第845 轉折第一九七章 一切都會過去第二百一十一章 佳人遠到1266 一吻1389 小部落1300 入住2044 一日三偷第六百一十三章 尉遲敬德1556 大火1262 找茬1155 詢問第二百八十七章 滿載而歸2434 敲打1151 無題1126 聽人勸,吃飽飯第868 送死我去?領功你來?2404 口腹之慾2235 起風1323 驢車1060 聽診器與產鉗第三十二章 吃飯1648 孫子不是裝的第一七五章 襄城侯府第1002 楊開略1342 見鬼2026 使節第四百六十三章 光頭就是用來捱打的第三百三十二章 奸商第一七七章 大鬧襄城侯第三百三十九章 安排1808 傳教士1659 打錯門第672章 偷吃第二百三十六章 李神通捱揍了第四百八十七章 可憐的娃1321 夫妻夜話第1041 再起波瀾第一百六十二章 探聽消息第五百七十三章 道教與別人的不同1846 震懾2222 鵝鵝鵝2155 千鈞2045 內奸狗第841 歸來仍是少年第688章 踏青?踏浪!2225 謠言止於智者第十章 憂國憂民1082 餓客登門第四百九十章 有異性,沒人性2224 閒話2005 書房商討2468 出海第一百二十三章 設計1019 皮袍下的小1409 埋伏2155 千鈞第二零四章 猜不透的心思1822 擊鼓鳴冤1726 馮宅第一三九章 有客遠來1719 衝突1155 詢問1164 偶遇倭寇第708章 如果活着不是爲了吃第二十九章 皇宮第三百三十九章 安排第四百二十三章 摘桃子的來了第一零九章 狗頭將軍1809 景教1937 買賣2177 幕後1158 僞裝1899 賭1660 不是我乾的
1511 添堵第一六八章 薛盼的決斷第二百八十八章 炒茶1525 歸程2252 針鋒相對1590 進城1841 頭疼1617 路遇2326 一杯濁酒喜相逢1276 一夜過去第675章 燈謎1208 扯淡1555 土匪過境第789 是戰是退1832 瞌睡送枕頭1583 被罵了1916 戰後1398 備戰1765 小丑2249 身正第962 去秦嶺1142 出征1469 我闖禍只用一瞬間1931 海上心思第四一一章第四百三十五章 狗熊第845 轉折第一九七章 一切都會過去第二百一十一章 佳人遠到1266 一吻1389 小部落1300 入住2044 一日三偷第六百一十三章 尉遲敬德1556 大火1262 找茬1155 詢問第二百八十七章 滿載而歸2434 敲打1151 無題1126 聽人勸,吃飽飯第868 送死我去?領功你來?2404 口腹之慾2235 起風1323 驢車1060 聽診器與產鉗第三十二章 吃飯1648 孫子不是裝的第一七五章 襄城侯府第1002 楊開略1342 見鬼2026 使節第四百六十三章 光頭就是用來捱打的第三百三十二章 奸商第一七七章 大鬧襄城侯第三百三十九章 安排1808 傳教士1659 打錯門第672章 偷吃第二百三十六章 李神通捱揍了第四百八十七章 可憐的娃1321 夫妻夜話第1041 再起波瀾第一百六十二章 探聽消息第五百七十三章 道教與別人的不同1846 震懾2222 鵝鵝鵝2155 千鈞2045 內奸狗第841 歸來仍是少年第688章 踏青?踏浪!2225 謠言止於智者第十章 憂國憂民1082 餓客登門第四百九十章 有異性,沒人性2224 閒話2005 書房商討2468 出海第一百二十三章 設計1019 皮袍下的小1409 埋伏2155 千鈞第二零四章 猜不透的心思1822 擊鼓鳴冤1726 馮宅第一三九章 有客遠來1719 衝突1155 詢問1164 偶遇倭寇第708章 如果活着不是爲了吃第二十九章 皇宮第三百三十九章 安排第四百二十三章 摘桃子的來了第一零九章 狗頭將軍1809 景教1937 買賣2177 幕後1158 僞裝1899 賭1660 不是我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