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三足鼎立的格局

長安城西北部,渭水旁邊,一座新的建築規模宏大的建築逐漸顯出了雛形。

“長孫兄,你負責的那幾位大儒都同意來我們渭水書院擔任教諭吧?”

鄭海和長孫衝並行走在一起,爲兩家合作的渭水書院即將開業做最後的確認工作。

如果是觀獅山書院的如火如荼發展,刺激了他們兩家,那麼韋杜兩家聯手成立的曲江書院,就是渭水書院成立的直接導火索。

大家的眼光都不差,自然看到了書院建設的前景。

雖然可能剛開始會賠錢,但是家大業大的鄭家和長孫家,這點錢還是賠的起的。

這年頭的書院,除了觀獅山書院,主要搞得都是科舉的那幾個科目相關內容的教學,基本上都是不需要太多實驗投入的。

哪像是後世的大學,每年各個實驗室不知道要燒掉多少錢呢。

這要真是私人來辦,壓力還真是大。

當然,如果辦的成功,書院的成功學員能夠不斷的提供捐助,那又另當別論了。

“放心,我阿耶親自出馬,沒有不成功的。”

長孫無忌雖然在朝中擔任的是虛職,但是誰也不會小瞧他。

一個大臣在長安城的影響力,很多時候不完全看他頭上的是什麼職位,而是看他對李世民的決策有多大的影響力。

很顯然,長孫無忌就是少數的那種對李世民的決策起到很大影響的大臣。

再加上長孫皇后在後宮中穩如泰山的地位,等閒人不會去跟長孫家過不去。

“那就好,到時候我們渭水書院,一定要後來居上,讓觀獅山書院和曲江書院,都見識一下什麼叫做真正的底蘊。”

鄭海作爲滎陽鄭氏長房的嫡長子,未來的族長,對自家的實力還是非常有信心的。

“說到觀獅山書院和曲江書院,我倒是聽說了一個趣事。”長孫衝臉上突然笑了起來。

“哦?什麼事情讓長孫兄你這麼開心?”

“那曲江書院不是把歐陽詢請過去當院正嘛,自然而然的,歐陽率更的兒子歐陽通自然而然也加入了曲江書院,成爲經學院的學員。”

“這也很正常啊?”

鄭海不覺得這個事情有什麼好笑的。

“沒錯,是很正常。不過這個歐陽通啊,在清明節那天,孤身殺入觀獅山書院經學院,以一人之力單挑整個經學院的學員,觀獅山書院居然沒有一名學員比得上他。不管是書法還是經學,歐陽通都是完勝,把觀獅山書院搞得灰頭土臉,聽說最後氣的那個許敬宗連摔了好幾個茶杯呢。”

長孫衝的消息很靈通,而觀獅山書院又是他重點關注的對象,裡面發生的大事,他自然能夠很快的知道。

“哦?還有這等事?”

鄭海聽了也是心中一樂。

這觀獅山書院如今可謂是如日中天,六個學院的教諭和學員數量已經超過了五千人,妥妥的大唐第一書院。

作爲新成立的渭水書院,自然是希望看到觀獅山書院倒黴的樣子咯。

“是啊,據說最後還是那個李寬的弟子狄仁傑帶着永平縣主和她的教諭,闖入曲江書院,有樣學樣的跟曲江學院經學院的學員鬥了一把,纔算是挽回了一些面子。”

“狄仁傑?據我說知,他應該年紀還非常小,不是觀獅山書院的正式學員吧?”

李寬收狄仁傑爲弟子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鄭海也不例外。

“是啊,所以才說勉強挽回了一些面子。畢竟狄仁傑最近也都是在觀獅山書院各個學院裡學習,然後他以如此年紀,跟歐陽通鬥了個旗鼓相當,也算是非常不凡了。”

“那個永平縣主不是才一個小丫頭嗎,她跟着去曲江書院有什麼用?”

“嘿,鄭兄,要不怎麼說那個狄仁傑是個人精呢。這永平縣主雖然是個小丫頭,但是正因爲她還是個小丫頭,又是李寬的嫡女,所以曲江書院當中沒有誰敢跟她過不去。而永平縣主的教諭駱賓王,據說卻是少有的才子,從小就被稱爲神童,這一次狄仁傑能夠跟歐陽通鬥個旗鼓相當,駱賓王應該是出了不少力氣。”

歷史上的駱賓王,其實過得是非常不得志的。

雖然年少成名,但是由於爲人過於剛直,又沒有什麼背景,自然是在官場上混不開的。

不過,如今他加入到楚王府,作爲小玉米的教諭,情況立馬就變了。

沒有背景的人,要是說話做事太過剛直,社會會教他做人。

但是有了背景就不一樣了,這種行爲,立馬就襯托出了他的高風亮節的形象,再加上他着實是一才華橫溢的人,最近一段時間裡,長安城的各個詩會,基本上都有他的身影,妥妥的一顆冉冉崛起的大才子之星。

“這李寬,除了斂財的手段我比較佩服之外,這識人的本事,我也是很服氣的。不管是那馬周和王玄策,亦或是許敬宗和褚遂良,或者是那個上官儀和東方平,之前都平平無奇,如今卻是享譽一方。”

鄭海有點鬱悶的感嘆了一句。

“李寬識人的本事再厲害,終究只是一個閒散王爺的命。要我說,太子殿下現在的崇文館裡面,那纔是真的人才濟濟,我們渭水書院的教諭,好幾個都是在崇文館裡面任職的。”

長孫衝心中雖然也是佩服李寬,但是嘴上卻是怎麼都不肯服軟。

鄭海:“趁着這李寬不在長安城,我們渭水書院得好好的刷一刷存在感,讓天下學子都以入我們渭水書院爲榮,讓渭水書院成爲朝廷每年春闈的勝利者。”

雖然在算學方面,鄭海承認觀獅山書院是一枝獨秀。

但是在其他領域,鄭海還是很有信心打敗觀獅山書院的。

畢竟,朝廷的科舉,最重視的還是明經科和進士科,明算科終歸只是一個冷門的分類。

這就像是奧運會,我在田徑、游泳、足球等熱門領域獲得金牌,效果可比你那什麼曲棍球、皮划艇要有影響的多。

……

觀獅山書院,許敬宗有點鬱悶的坐在自己的辦公室裡。

“觀光,我覺得你明天完全可以去參加進士科的科考,如果能夠高中的話,那麼楚王殿下要再給你安排什麼位置也比較方便。”

經學院是觀獅山書院最薄弱的一個學院,每年考中科舉的人數還沒有算學院的一個零頭多。

本來,許敬宗倒也不是太在意,因爲李寬並不重視經學院的建設。

但是,曲江書院的歐陽通來砸場子之後,他就不這麼認爲了。

我是可以不在乎經學院的建設,但是不能容忍其他人輕視我啊。

這歐陽通擺明着是曲江書院用來衝擊明年進士科的王牌選手,自己書院要是還是在明經科和進士科上沒啥收穫,到時候對比之下,就顯得不是那麼好看了。

“許參軍,參加春闈倒是沒什麼問題,但是加入觀獅山書院的話,還是算了吧?”

駱賓王如今可是永平縣主的教諭,要是一轉身他自己變成了觀獅山書院經學院的普通學員,這楚王府的人會不會覺得自家縣主的教諭水平太低?

這要是因爲這個問題而丟掉了這麼好差事,那可就可惜了。

“觀光,你放心,我知道讓你作爲經學院的學員有點委屈,我可以代表書院直接聘請你爲經學院的教諭,這並不影響你參加明年的科考。”

許敬宗看到駱賓王不出意外的拒絕成爲觀獅山書院的學員,立馬拋出了第二個方案。

這跟人談判的技巧,十個駱賓王也比不上一個許敬宗。

“許參軍,這……”

最開始提出一個對方很難同意的要求,等到被拒絕之後,立馬提出一個相對不那麼爲難的條件。

這個時候,被拒絕的可能性就大大的下降了。

果然,駱賓王只是簡單的猶豫了幾個呼吸,就同意了。

“許參軍您居然看得上我駱賓王,那我自然是沒有意見。不過,這經學院的授課,我可能不一定每天都來,這個要看永平縣主的授課安排來定。”

駱賓王可不想因小失大,自然要提前把話說清楚。

“你放心,這個事情我自然清楚。”

許敬宗只是要駱賓王是觀獅山書院的人這個事實,至於他來不來授課,其實許敬宗並不是太在意。

“許參軍,這駱賓王雖然有望高中,但是隻靠他一人的話,估計還是很難壓住曲江書院。並且那個渭水書院,據說過幾天就要正式成立了。”

等到駱賓王離開許敬宗的辦公室,劉界在一旁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話是這麼說,但是明經科和進士科與明算科不同,不是一般的匠人子弟努力幾年就能高中的。這幾年春閨明經科和進士科進士基本上都是各地的名門望族子弟,幾乎找不到一個是匠人子弟出生的。”

許敬宗對大唐的科舉算是很有研究的了。

沒辦法,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升學率,也算是許敬宗的業績了。

不好好研究一番怎麼可以?

“其實要是王爺願意請房相來觀獅山書院授課,那麼願意加入經學院的學子肯定會多很多。再不濟也去請幾個朝中大臣來經學院當教諭,這樣對士子才比較有吸引力。”

劉界的這話,說的算是很直白了。

作爲士子,到底要加入觀獅山書院還是曲江書院,亦或是將來的渭水書院,最在乎的應該就是加入哪個書院能夠獲得更大的好處吧?

就大唐現行的科舉制度下,如果自己的教諭是朝中大臣,那麼高中的可能性肯定會有所提高。

許敬宗聽了劉界的話,腦中篩選了一下朝中的幾位大臣,“戶部尚書戴胄剛剛致仕,一會你跟我去戴府拜訪一下,看看能不能把他請到書院裡來任教。”

戴胄在儒學上的名氣雖然比不上歐陽詢和已經去世的虞世南這些大佬,但是作爲曾經的戶部尚書,他的影響力還是比較大的。

至少對於許多外地來長安的學子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一個書院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是由它的師資力量決定的。

這個道理,哪怕是到了後世也沒有太大的差別。

一個十八線小縣城的鄉村小學,哪怕是馬爸爸給你捐個一千萬,你把學堂建設的富麗堂皇,也沒法跟北上廣這些隨便一首區級的重點小學比。

人家北上廣的老師,好的小學都是至少211以上的畢業生纔有機會進去了,甚至把門檻提到985也是很正常的。

“戴尚書願意來坐鎮經學院的話,應該可以大大的提高經學院的吸引力。另外秘書監的顏師古和中書侍郎岑文本,在京中也是聲名煊赫,要是能夠有機會邀請到他們來書院授課,哪怕只是跟房二郎那樣的客座教諭,效果也不會差。”

劉界現在是一門心思都在怎麼輔助許敬宗把觀獅山書院管理好上面,對於這些事情,瞭解的還算是比較多。

這就跟後世很多大學裡的教授一樣,有一些人在學術上稍有成就之後,就喜歡把精力放在行政上面,希望在這方面有所作爲。

這也無可厚非吧。

觀獅山書院,也確實需要一批像是劉界這樣科考的勝利者充實到管理人員當中。

“顏師古跟太子殿下走的比較近,邀請他來書院授課,這事我得跟王爺確認一下,免得壞了王爺的大事。”

許敬宗對長安城的局勢非常清楚,對於自家王爺在太子殿下和魏王殿下的爭端當中的態度也是非常清楚的。

所以碰到一些事情的時候,他看問題的眼光就不僅僅是事情本身,而是會站在李寬的角度去考慮。

這也是很多職場人士成功和失敗的關鍵之處。

做事情,只站在自己角度看問題,是不行的。

你得想想領導需要什麼,領導是怎麼考慮的,然後再行動。

說直白一點,領導喜歡看到的,你做了纔有意義。

很多年輕人剛開始很難接受這個觀點,不過碰個幾年的牆壁,大家都開始接受了。

“這倒是,學生孟浪了。不過我聽說那個渭水書院,已經跟好多朝中大臣接洽,請他們到時候抽空去書院裡授課。這長安城的書院,很快就要三足鼎立的局面了。”

雖然觀獅山書院有先發優勢,但是曲江書院和渭水書院,必定也是能夠快速崛起的。

這一點,不管是許敬宗還是劉界,都有着清醒的認識。

第1423章 攪屎棍第1103章 顧盼盼的神操作(繼續求月票哦)第82章 衣食住行,衣是第一第948章 哈梅迪的智慧(求月票)第416章 這個場景,跟想象的不大一樣啊第663章 阿布都的變化第428章 閃開!都給我閃開!第954章 兔子急了也咬人第1006章 鎮北道第1495章 心中有期待第1030章 輕輕的我走了,帶走一船金幣(求月票)第51章 中秋詩會(下)第1115章 各有各的算盤第921章 兵不血刃的滅國之法第399章 中二少年的逆反心理第1026章 崩盤前夕第1618章 阿帕奇見聞錄第581章 本王給你的纔是你的第596章 變廢爲寶第608章 物美價不高第1179章 勝利來得有點簡單第1331章 新的韭菜來了第1467章 李世民有請第891章 皇后之爭第144章 動了孔家的奶酪第936章 鋼鐵比黃金貴重?第644章 慶豐包子鋪第512章 我的師兄實在是太穩健了?第1093章 到底是誰幹的?第1479章 風雨欲來的感覺第94章 父子對話第956章 風雨欲來第659章 不一樣的巡街第1024章 騎虎難下第1151章 五花八門的銅錢第621章 軍服改革第668章 教育投入第1293章 對火油的理解第1114章 新的商機第826章 權萬紀的結局第660章 高興的太早了第1209章 錢從天降(五更奉上,求月票)第1504章 太子港的安全第175章 兩個祖宗第1563章 狄仁傑發現的問題第1208章 總有驚喜的南洋第265章 驀然回首第787章 大唐的中產階級第1407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919章 只有一條路可以走第181章 出名要趁早(第二更,求月票)封推感言!第222章 心癢癢第1000章 長孫衝:太過分了!第948章 哈梅迪的智慧(求月票)第1408章 暴怒的李治第606章 有些事,不是想不想的問題第749章 主動出擊還是自投羅網?第844章 程靜雯:誰當太子都可以,但是魏王不行第1075章 衝着你來的(求月票哦)第1027章 崩盤第348章 莫不成他還想學商紂王?第498章 乘風破浪的小姐姐們第9章 風靡長安城第1269章 拿了錢辦了事第1336章 辭職炒股的賀昌毅第585章 林狗蛋的紅茶第578章 不管你信不信,這就是巧合!第1167章 這是價值投資?第414章 江都縣的刁民,怎麼變多了?第1375章 雙管齊下第948章 哈梅迪的智慧(求月票)第385章 小東西意義不小第266章 宿命嗎第870章 挫骨揚灰第156章 下馬威?第78章 沒有想象的那麼差第253章 直冒冷汗第1319章 不知道好歹?第115章 屋漏偏遇連夜雨第566章 啞口無言孔穎達第697章 演講的套路第1344章 緊俏的銅管第1177章 對付吐蕃國的方法第910章 成功的坑了楚王府?(再加更!求月票!)第1242章 別樣的營生第326章 一路向南第1142章 總想上頭條而不得第1621章 和談第694章 大權在握第599章 軍糧改革第1152章 愚蠢的唐人第1554章 大格局(萬字求月票)第512章 我的師兄實在是太穩健了?第503章 一代女神醫的冉冉崛起第1042章 樂極生悲第77章 奇葩的訓練第1308章 風靡法蘭克第739章 唐軍來了第295章 聰明人哪都有
第1423章 攪屎棍第1103章 顧盼盼的神操作(繼續求月票哦)第82章 衣食住行,衣是第一第948章 哈梅迪的智慧(求月票)第416章 這個場景,跟想象的不大一樣啊第663章 阿布都的變化第428章 閃開!都給我閃開!第954章 兔子急了也咬人第1006章 鎮北道第1495章 心中有期待第1030章 輕輕的我走了,帶走一船金幣(求月票)第51章 中秋詩會(下)第1115章 各有各的算盤第921章 兵不血刃的滅國之法第399章 中二少年的逆反心理第1026章 崩盤前夕第1618章 阿帕奇見聞錄第581章 本王給你的纔是你的第596章 變廢爲寶第608章 物美價不高第1179章 勝利來得有點簡單第1331章 新的韭菜來了第1467章 李世民有請第891章 皇后之爭第144章 動了孔家的奶酪第936章 鋼鐵比黃金貴重?第644章 慶豐包子鋪第512章 我的師兄實在是太穩健了?第1093章 到底是誰幹的?第1479章 風雨欲來的感覺第94章 父子對話第956章 風雨欲來第659章 不一樣的巡街第1024章 騎虎難下第1151章 五花八門的銅錢第621章 軍服改革第668章 教育投入第1293章 對火油的理解第1114章 新的商機第826章 權萬紀的結局第660章 高興的太早了第1209章 錢從天降(五更奉上,求月票)第1504章 太子港的安全第175章 兩個祖宗第1563章 狄仁傑發現的問題第1208章 總有驚喜的南洋第265章 驀然回首第787章 大唐的中產階級第1407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919章 只有一條路可以走第181章 出名要趁早(第二更,求月票)封推感言!第222章 心癢癢第1000章 長孫衝:太過分了!第948章 哈梅迪的智慧(求月票)第1408章 暴怒的李治第606章 有些事,不是想不想的問題第749章 主動出擊還是自投羅網?第844章 程靜雯:誰當太子都可以,但是魏王不行第1075章 衝着你來的(求月票哦)第1027章 崩盤第348章 莫不成他還想學商紂王?第498章 乘風破浪的小姐姐們第9章 風靡長安城第1269章 拿了錢辦了事第1336章 辭職炒股的賀昌毅第585章 林狗蛋的紅茶第578章 不管你信不信,這就是巧合!第1167章 這是價值投資?第414章 江都縣的刁民,怎麼變多了?第1375章 雙管齊下第948章 哈梅迪的智慧(求月票)第385章 小東西意義不小第266章 宿命嗎第870章 挫骨揚灰第156章 下馬威?第78章 沒有想象的那麼差第253章 直冒冷汗第1319章 不知道好歹?第115章 屋漏偏遇連夜雨第566章 啞口無言孔穎達第697章 演講的套路第1344章 緊俏的銅管第1177章 對付吐蕃國的方法第910章 成功的坑了楚王府?(再加更!求月票!)第1242章 別樣的營生第326章 一路向南第1142章 總想上頭條而不得第1621章 和談第694章 大權在握第599章 軍糧改革第1152章 愚蠢的唐人第1554章 大格局(萬字求月票)第512章 我的師兄實在是太穩健了?第503章 一代女神醫的冉冉崛起第1042章 樂極生悲第77章 奇葩的訓練第1308章 風靡法蘭克第739章 唐軍來了第295章 聰明人哪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