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7章 這個主意有點損

頤和園。

李世民津津有味的聽李忠彙報着土豆的種植情況。

【送紅包】閱讀福利來啦!你有最高888現金紅包待抽取!關注weixin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抽紅包!

“這麼說來,採用各種方法種植的土豆,長得都還不錯?”

作爲一個合格的帝王,李世民對於糧食產量的關注,是非常非常高的。

事實上,哪怕是到了後世,領導者也是非常關心糧食問題的。

畢竟,民以食爲天,這是一切的根基,要是這個根基不穩了,那麻煩就大了。

想象一下當年搶購板藍根和食鹽的場景,要是發生在搶購糧食上,那還不亂套了?

“是的,土豆的長勢非常不錯。不管是採用了哪種種植方法,不管是在哪一塊地裡面種植,目前來看,生長情況都很不錯。陛下,微臣覺得楚王殿下說的畝產千斤,很可能真的可以實現。”

雖然李忠總是覺得畝產千斤這個東西,實在是有點太誇張了。

但是這個話是李寬說的,現在船隊又已經千辛萬苦的從南美洲把土豆找回來了,還順利的播種了,那麼李寬這話的可信度,就非常的高了。

“如果土豆的產量真的超過千斤,那麼大唐百姓的口糧問題,可就真的解決了;歷朝歷代,人口數量到達一定程度之後,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歸根結底是因爲土地不夠了,糧食不夠了,所以一系列的問題就產生了。

大唐的百姓其實也是很淳樸的,只要肚子不捱餓,他們就能好好的生活下去,哪怕是受到了一些委屈,也不會輕易冒着掉腦袋的風險,起來造反。

最關鍵的是這幾年大唐的賦稅收入不斷增加,而農夫們繳納的田稅,卻是一文錢都沒有增加,這簡直是一個奇蹟。朕覺得將來給農夫免除掉田稅這種完全不切實際的提議,居然有了實現的希望。”

自古以來,農業稅就是各個朝代最主要的稅收來源。

不管是按照人頭收取的稅,還是按照田地收取的稅,亦或是其他亂七八糟的稅收。

總之,封建王朝的稅收收入,主要是從農民身上獲得的。

如果大唐能夠改掉這個千年來流傳下來的規律,那麼絕對是值得史書大書特書的一件事情。

在此之前,李世民可是想都不敢想這樣的事情。

可是,這幾年,他心中卻是對這個事情充滿了期待。

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夠實現這個目標嗎?

哪怕是不能實現,那麼降低農夫的稅收負擔,這也算是一件非常大的功績了吧?

“陛下聖明,這些年大唐各地的發展都非常順利,沒有什麼特別大的災難;而楚王殿下帶頭從海外爲大唐帶回來大量的財富,讓朝廷再也沒有財政壓力,甚至可以同時修建多條水泥道路,讓淮河以北的各個道之間,全部實現水泥道路相同,讓各地的商品流通,一下子就變得方便了起來。

等到通往鎮北道的各條水泥道路也修建起來,再配合土豆的種植,遼闊的大草原,將成爲大唐真正的牧場,從此在根本上解決胡人襲擾中原王朝的問題。”

李忠絮絮叨叨的在那裡說着話。

伴隨着年齡的增長,他在李世民面前反而說話說得更多了。

要是放在十年前,他基本上是能不說話就不說話,能用一句話說完的事情,就不會用兩句話。

基本上李世民跟他聊天的時候,更多的都是單方面的說話,得不到什麼反饋。

現在反倒是像一種朋友間的溝通了。

“嗯,鎮北道的事情吵了那麼久了,也是時候正式公佈了!不過,這個時候朕才感受到人手的不足啊。之前聽戶部的報告,每年增加了多少百姓,但是放在遼闊的鎮北道和遼東道上面,那點百姓,根本就像是撒胡椒一樣,不夠看啊。”

大唐要發展,人手緊缺已經是一個很明顯的問題。

但是人口的增加,又不是一朝一日可以完成的。

哪怕是大唐現在的人口出生率已經很高了,整體人口數量都還沒有突破一個億,甚至離這個小目標還有比較大的距離。

沒辦法,這年頭,人的壽命比較短,能夠活到五十歲,就算是高壽了。

普通百姓家中,活過六十歲的,真的不多。

至於七十歲……

這要是大家命都那麼長,就不會有“人生七十古來稀”的說法了。

哪像是後世,動不動就是八九十歲,要不是對人口出生進行了控制,人口數量估計都要突破二十億了。

“陛下,微臣有一個建議,不知道該不該說。”

李忠看到李世民在爲人口的事情而煩惱,不由得想到了一個主意。

只是這種東西,如果擺在朝廷層面,似乎有點不大合適。

“什麼建議?有話就說,扭扭捏捏的像個小娘子似的,這可不是你李忠的風格。”

李世民不滿的瞪了一眼李忠。

“去年,西市有一個天竺商家叫做哈梅迪,跟楚王府合作了一個大項目,要去天竺幹一票大事。根據屬下調查瞭解到的情況,哈梅迪跟楚王府聯手之後,如今已經快要擊垮天竺的製糖產業了,而通過這一場合作,屬下才對天竺有了新的瞭解。

在那裡,生活的人口不比我們大唐少,偏偏這些人似乎還沒有什麼戰鬥力,隨便一隊人馬都能對付他們一大幫人。

陛下想必也聽說過登州那邊淳于家做的一些事情,他們從倭國和新羅、百濟等國家運輸了不少的人到長安城售賣,很是受到各個作坊掌櫃的歡迎。

不過,經過了這幾年的掠奪,淳于家現在每年運輸到長安城的奴僕數量,已經開始下降了。倭國等地也開始加強了這方面的管制,作爲替代,我覺得可以讓淳于家把今後的重心放在天竺上面。

到時候讓東海漁業登州造船作坊專門給淳于家制作一批運輸奴僕的海船,只要出海一趟,就可以運回來上萬人。這要是每個月都有幾趟這樣的海船回來,肯定可以大大的緩解我大唐的人口壓力。

畢竟這些人口,都是壯勞力,直接就可以下地幫忙幹活。到時候前往鎮北道的農戶,朝廷每家給他們配備兩名奴僕,一定可以吸引許多人前往。”

關中道現在本身人口就比較緊缺,哪怕是移民前往鎮北道,李忠也覺得不可能讓每一個人都去種植土豆,那樣也種植不了多少面積。

這個時候,自然就需要各種各樣的奴僕去幫忙。

一家配備兩個,這只是朝廷贈送的,實際上要想把牧場和土豆中指規模提升,每家哪怕是有二十個奴僕,都是有用武之地的。

那些天竺人要是來到了鎮北道,人生地不熟的,根本就不怕他們逃跑。

再說了,大唐雖然把他們搞過來幹活,但是飯還是管飽的,並不會刻意的去毆打他們。

到時候再配合教育部在各地設立的學堂的宣傳,等到這些奴僕的下一代成長起來之後,慢慢的就會忘記自己是個天竺人了。

“李忠,你這個主意要是在朝會上拋出來,估計禮部那些人肯定要跳腳了。不過,朕倒是覺得有點可行,不過天竺離大唐實在太遠了,爲什麼不考慮南洋的那些百姓呢?”

李世民也不是那種迂腐的人,只要是有利於大唐發展的事情,哪怕是手段不是那麼光明,他也是不介意的。

“南洋百姓自然也是可以的,但是這幾年,蒲羅中城的發展已經吸納了大量的南洋百姓,潛力已經被挖掘的差不多了,要繼續把他們搞到鎮北道去,可能效果遠遠沒有天竺人來的合適。

陛下,那天竺,可是有幾千萬人呢。哪怕我們只是搞個一百萬人回來,也能讓鎮北道變成大唐繁華的一個新的道府,讓草原成爲大唐的牧場,解決子孫後代的威脅。”

李忠說完這話,還轉頭看了看坐在角落裡學習處理政務的李治。

而正是李忠最後的這一句話,讓李世民下定決心採納這個建議。

在李世民看來,就以李治那個軟弱的性格,如果要面對草原上的胡人的襲擾,他還真是不知道李治能不能搞得定呢。

與其這樣,不如把這個問題在自己手中的時候就給徹底解決掉。

“那個淳于家做慣了這一行,既然你覺得天竺很有潛力,那就讓淳于家把發展重心放在天竺;除此之外,我記得西北貿易在涼州也養了一幫人專門在草原上捕奴,既然如今要把重心轉移到天竺,那麼這些經驗豐富的人手也不要浪費了,讓他們也安排一幫人手去天竺,看看能不能儘快的搞一批僕人回到大唐。

當然,到時候這些僕人我們不合適直接賞賜給移民的百姓,不過我們可以給移民的百姓一些補貼,然後用這些補貼來購買這些奴僕。

總之,我們不僅要打消百姓去鎮北道的顧慮,還要讓他們對前往鎮北道充滿期待。”

伴隨着李世民的這個決定,今後從大唐前往天竺的航線,註定要變得繁忙。

而見識了販賣奴僕帶來的利潤之後,想必長安城裡頭的那些勳貴,肯定會有人動心的。

文官的話,可能會顧忌到面子,想做一些事情,又要立牌坊,所以可能直接參與的不會很多。

但是那些武將就不一樣了,只要看到了利潤,看到了朝廷的支持態度,肯定一窩蜂的都會往天竺而去。

這幾乎是無本的買賣啊,爲什麼不做?

“嗯,屬下馬上就去安排!想必今年內,第一批從天竺而來的奴僕,就能出現在鎮北道了。”

……

五合居中,禮部員外郎徐孝德長舒了一口氣。

“文掌櫃,這一次還好聽了你的勸說,要不然前幾天《海上旅行故事集》售賣的那麼火爆,我的《禮儀故事》撞上去的話,肯定就要頭破血流,到時候根本就不會有人去關心了。”

如今的紙張成本下降了,印刷成本也下降了,許多的官員和勳貴都想著書立說。

至於以寫書爲生的落魄書生,自然就更加熱衷於找人幫忙出書了。

徐孝德的官職雖然不算高,但是他女兒在宮中很受寵愛,外面自然也有不少人想要走他這個“國丈”的路線。

所以哪怕是明知道徐孝德編寫的《禮儀故事》很一般,文啓明都願意幫他出版,甚至還墊錢多印刷了幾千本。

“徐侍郎,您謬讚了!說起來,這《海上旅行故事集》的發行,其實也算是給長安城的書市做了一把貢獻,讓更多人願意走進書鋪去看一看,買上基本自己感興趣的書籍。

如今這一波熱潮已經差不多過去了,我們的《禮儀故事》再上市,就不用擔心受到它們的影響了,甚至還能因爲他們的影響,吸引更多的人進來購買呢。”

文啓明哪裡敢在徐孝德面前託大?

自己只不過是長安城裡一個書鋪的掌櫃。

雖然在楚王府的推動下,商人在大唐的地位有了非常大的提高。

但是再怎麼提高,商人終究是商人,在大唐這片土地上,是不可能真正的超過官員的。

“再等幾天,我看《海上旅行故事集》已經在各個書鋪都能買到了,慢慢的每天的銷量也變少了,到時候我們的《禮儀故事》再順利的推出,就不怕遇到什麼對手跟我們搶風頭了。”

自己寫的書到底怎麼樣,徐孝德心中還是有數的。

不過,到了他這個年紀,臉皮足夠厚,只要出書對自己有好書,,他就會厚着臉皮去出。

哪怕是自己掏腰包,也可以考慮。

畢竟,這些成本,最終都能通過其他方式收回來的。

“嗯,我看最多等一個星期,就可以正式上市了。這幾天,我先安排一些預熱的手段,讓大家先好好的感受一把徐侍郎您的大作的風采。”

長安城中,非常出彩的好書,每年就那麼幾本。

只要不碰到《海上旅行故事集》這樣的爆款,文啓明就有信心讓徐孝德的書籍“熱銷”一把。

到時候徐孝德跟人介紹自己的時候,就多了一項內容了。

而宮裡頭的徐惠,要幫自己父親謀官位的時候,也可以多一些底氣和理由。

“好,那就麻煩你了,我都聽你安排!”

徐孝德滿臉笑容的又跟文啓明幹了一杯!

酒桌上面,一時之間,可謂是賓主盡興。

第109章 山雨欲來第500章 廣州的這個冬天有點不一樣第1192章 奇怪的疾病第1206章 橡膠園第1149章 主人,您要的東西,沒有買到第885章 今年實在是太難了第1403章 西洋來的聲音第1423章 攪屎棍第196章 殺雞儆猴(上)第1215章 時代拋棄你,連招呼都不會打第1125章 亂七八糟的研究所第1463章 通車儀式第870章 挫骨揚灰第643章 牙好,胃口就好第290章 格物大廈第1395章 戲肉來了第1472章 嚇出了一聲冷汗第1487章 就是一個笑話啊第644章 慶豐包子鋪第170章 暖房第1077章 報仇從高金蓮開始第230章 兵貴神速第78章 沒有想象的那麼差第947章 大家都來湊熱鬧第857章 朱銅:你爲什麼吃素菜呢?第600章 這也算是人間美味?第102章 切磋武技第433章 哪怕是吃頓飯,也是蘊含了深意啊第1182章 李世民的煩惱第932章 必須承認,天才是存在的第956章 風雨欲來第1503章 李象與李厥第1310章 絲綢茶葉之路(求月票)第307章 怎麼說話不算話呢(五更,求月票)第1407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533章 不一樣的邊塞風情第1000章 長孫衝:太過分了!第35章 纖毫畢現第239章 故伎重演第100章 長安城四害第456章 吃出人命來了,許多人準備看李寬笑話第563章 新發現往往源自意外第463章 這幫人老搞事,得給他們找點事情做第1475章 不講情面第744章 無敵的運氣第1271章 功德圓滿第100章 長安城四害第1251章 又有大動作?第1403章 西洋來的聲音第1248章 火熱的大唐經濟第77章 奇葩的訓練第874章 孔子學院第568章 今天的主角有點怪第157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6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116章 程咬金催更第1477章 心如刀絞第927章 金山銀山不是夢第39章 酒香不怕巷子深?第362章 無以爲報,唯有……第935章 只要鋤頭揮得好,沒有土豆挖不到第534章 爐甘石第738章 起事第935章 只要鋤頭揮得好,沒有土豆挖不到第204章 又來這一招(五更來了)第133章 發射第1080章 一書難求第269章 什麼叫霸榜第518章 記錄就是用來打破的第39章 酒香不怕巷子深?第1215章 時代拋棄你,連招呼都不會打第46章 真的有毒?第308章 怎麼是綠的?第988章 加稅第1220章 李世民見聞錄第1350上章 盧家的動作第21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258章 看不見的手第393章 冉冉升起的長安城一霸第1560章 南洋的變化(一如既往的萬字大章)第1234章 有錢掙的地方,就會有人涌入第599章 軍糧改革第1272章 財帛動人心第909章 變聰明瞭的長孫衝(繼續加更,一萬兩千字送到)第571章 一拍即合第786章 從小農場開始第583章 瑞獸現身了?第938章 分道揚鑣第305章 熱鬧的長安城(求推薦票)第182章 兩難(第三更,求推薦票)第1076章 簡單粗暴的對應方法第22章 宅久了去郊遊第374章 還有這種操作?第1168章 出軌了第77章 奇葩的訓練第1288章 不一樣的捐款第982章 杜楚客慌了(求月票)第127章 這是精鹽啊?第1262章 這纔是真正的地位提升第1404章 衝突源於利益
第109章 山雨欲來第500章 廣州的這個冬天有點不一樣第1192章 奇怪的疾病第1206章 橡膠園第1149章 主人,您要的東西,沒有買到第885章 今年實在是太難了第1403章 西洋來的聲音第1423章 攪屎棍第196章 殺雞儆猴(上)第1215章 時代拋棄你,連招呼都不會打第1125章 亂七八糟的研究所第1463章 通車儀式第870章 挫骨揚灰第643章 牙好,胃口就好第290章 格物大廈第1395章 戲肉來了第1472章 嚇出了一聲冷汗第1487章 就是一個笑話啊第644章 慶豐包子鋪第170章 暖房第1077章 報仇從高金蓮開始第230章 兵貴神速第78章 沒有想象的那麼差第947章 大家都來湊熱鬧第857章 朱銅:你爲什麼吃素菜呢?第600章 這也算是人間美味?第102章 切磋武技第433章 哪怕是吃頓飯,也是蘊含了深意啊第1182章 李世民的煩惱第932章 必須承認,天才是存在的第956章 風雨欲來第1503章 李象與李厥第1310章 絲綢茶葉之路(求月票)第307章 怎麼說話不算話呢(五更,求月票)第1407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533章 不一樣的邊塞風情第1000章 長孫衝:太過分了!第35章 纖毫畢現第239章 故伎重演第100章 長安城四害第456章 吃出人命來了,許多人準備看李寬笑話第563章 新發現往往源自意外第463章 這幫人老搞事,得給他們找點事情做第1475章 不講情面第744章 無敵的運氣第1271章 功德圓滿第100章 長安城四害第1251章 又有大動作?第1403章 西洋來的聲音第1248章 火熱的大唐經濟第77章 奇葩的訓練第874章 孔子學院第568章 今天的主角有點怪第157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6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116章 程咬金催更第1477章 心如刀絞第927章 金山銀山不是夢第39章 酒香不怕巷子深?第362章 無以爲報,唯有……第935章 只要鋤頭揮得好,沒有土豆挖不到第534章 爐甘石第738章 起事第935章 只要鋤頭揮得好,沒有土豆挖不到第204章 又來這一招(五更來了)第133章 發射第1080章 一書難求第269章 什麼叫霸榜第518章 記錄就是用來打破的第39章 酒香不怕巷子深?第1215章 時代拋棄你,連招呼都不會打第46章 真的有毒?第308章 怎麼是綠的?第988章 加稅第1220章 李世民見聞錄第1350上章 盧家的動作第21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258章 看不見的手第393章 冉冉升起的長安城一霸第1560章 南洋的變化(一如既往的萬字大章)第1234章 有錢掙的地方,就會有人涌入第599章 軍糧改革第1272章 財帛動人心第909章 變聰明瞭的長孫衝(繼續加更,一萬兩千字送到)第571章 一拍即合第786章 從小農場開始第583章 瑞獸現身了?第938章 分道揚鑣第305章 熱鬧的長安城(求推薦票)第182章 兩難(第三更,求推薦票)第1076章 簡單粗暴的對應方法第22章 宅久了去郊遊第374章 還有這種操作?第1168章 出軌了第77章 奇葩的訓練第1288章 不一樣的捐款第982章 杜楚客慌了(求月票)第127章 這是精鹽啊?第1262章 這纔是真正的地位提升第1404章 衝突源於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