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新舊裝備的思考(還債~)

“一二一,一二一~”

巨大的水泥操場上,一萬多新軍喊着響亮的口號在寒風凜冽之中晨跑,一萬多個人,聲音非常的響亮。

伴隨着不斷的跑動,一個個身上都彷彿能夠看到熱氣在不斷的升騰,起初起牀的時候一個個還覺得很冷,但是慢慢的跑動起來之後,一個個都覺得很熱。

每一次的呼吸,都能夠看到明顯的白氣升騰起來,整個操場都似乎一下子不再受到寒冷的侵蝕,熱氣騰騰。

大明皇家軍校第一任校長英國公張懋身穿貂皮大衣,旁邊跟着劉晉和劉瑾,三人行走在操場的邊緣,看着上萬人的晨跑。

“劉晉,這樣跑不會有什麼事情吧?”

張懋的目光鎖定在人羣當中的朱厚照身上,他是大明的太子,大明的未來,那是絕對不能出什麼事情的。

太子從小長在深宮之中,嬌生慣養,錦衣玉食,現在這大冬天的每天早上起來晨跑,寒風刺骨的,要是出什麼事情,他張懋可擔待不起。

至於自己的孫子張倫,他是看都沒看一眼,這小子從琉球回來之後,整個人都變了,更加的沉穩,也變的更加的成熟,最重要的是身體變的更加強壯,不再像以前一樣嬌弱。

老張家人丁不旺,張懋的兒子死的早,這個孫子自然就是寶貝,一向也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摔了。

因爲過度的溺愛,張倫變的像紈絝子弟,所以張懋也是及時的將他送到了天津海事學院學習了一段時間,所有的壞毛病都改了。

“是啊,這天氣實在是太冷了,殿下又穿的那樣單薄,這要是寒氣入體,染了風寒,我就有一萬個腦袋也不夠砍的啊。”

劉瑾也是顯得很焦急的說道,他們三人穿的很厚都覺得冷,這要是脫掉外套在寒冷之中站一會保管留流鼻涕。

“放心吧,能有什麼事,沒看到大家都一樣,而且一個個都生龍活虎的?”

劉晉毫不在意的說道,冰天雪地正是鍛鍊身體最好的時候,沒看到後世的北極熊連小寶寶都在大雪天脫光了衣服在雪地裡面打滾嗎?

身體越是鍛鍊,它就越不怕風寒,不鍛鍊反而會懼怕風寒。

古代皇帝、皇子的身體大多數都不行,爲什麼?

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缺乏鍛鍊,長在深宮之中,每時每刻都有人看護着,別說是鍛鍊下身體了,就是稍微跑快一點都會讓那些宮女、太監之類的嚇的半死。

反觀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基本上都是馬背上打天下,這南征北討,東來西往的,身體得到了鍛鍊,所以開國的皇帝基本上身體都非常不錯,能夠活到老。

但是這越往後,歷朝歷代的皇帝基本上都是一代不如一代,能夠活到超過五十的都鳳毛麟角,這種的原因是什麼?

其中的原因各種各樣,有的皇帝沉迷酒色,掏空了身體,所以死的早,有的皇帝則是操勞過度,國事繁忙。

但缺乏鍛鍊卻是共同的原因。

聽到劉晉的話,張懋和劉瑾也是看向朱厚照,只見朱厚照整個人生龍活虎,精力十分的旺盛,一點也不累的樣子,高喊着口號,跑的虎虎生威。

能夠進軍隊,這是朱厚照一直以來的夢想,現在好不容易有機會到這大明皇家軍校來,他是真正的龍歸大海,虎入山林,如魚得水一般,這段時間以來表現非常突出,是最優秀的學員之一。

看到朱厚照的表現,張懋和劉瑾也是微微放心下來。

“劉晉,這新兵全部使用火器是不是不太好?”

“火器使用有很多的侷限性,比如下雨天,這火器就不好使用,另外火器的裝填非常慢,在騎兵的衝擊下很容易就崩潰掉。”

張懋一邊走也是一邊說道。

新軍的建設是一向非常龐大的工程,各個方方面面的事情非常多,其中很重要的一個事情就是武器裝備。

劉晉這邊主張全部使用火器,火炮加火銃的模式來武裝新軍,打造一直純火器部隊出來。

但張懋卻一直猶豫不決,儘管現在密雲鐵廠這邊已經制造出來了全新的燧發火槍,射程和威力都相當可以,而且射速比起傳統的火銃來也要快很多。

燧發火槍歷史上最早的時候是誕生於1547年,現在是弘治十三年,也就是1500年,也就是在半個世紀後,歐洲人才將燧發火槍給研究出來。

來自後知的劉晉自然是知道這火槍的發展歷史,有火繩槍發展爲燧發槍,最後再發展成爲後世成熟的擊發式槍。

同時裝填的方式也是由一開始的前面裝填散裝火藥,然後用木棍壓實,再塞進鉛丸,慢慢的發展成爲後填火藥,最終又發展成爲後世的子彈。

搞出燧發火槍來並不難,劉晉麾下養了上萬的能工巧匠,他們什麼事情都不要做,專門靜下來研究各種各樣的東西。

這紡織機、織布機、燧發火槍都是劉晉這邊給出設想,然後這些能工巧匠進行研究所製造出來的。

燧發火槍在歷史上一直持續了兩百多年的歷史,從1547年被髮明出來,到17世紀變的成熟,一直到19世紀,也就是1848年的時候擊發式火槍的問世才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從這裡就可以知道這種火槍的優越性能了。

“張公所言有理,不過燧發火槍的優勢非常的明顯,攻擊距離可以達到幾百步,威力也是相當的強大,這還是現在的火槍,如果威力這火槍的技術不斷的進步,還可以製造出更加強大的火槍出來。”

“就如同這火炮一般,現在我們密雲鐵廠製造出來的火炮射程非常遠,威力也是相當的驚人,射速也是相當快,比起傳統的火炮來強大很多。”

“放着怎麼好的武器不用,難道我們還用刀箭來去和敵人廝殺?”

劉晉想了想回道。

弘治皇帝將兵權收回之後,對於軍隊軍備那是相當的重視,廢除了原先從工部製造的方式,轉而直接從私人企業採購。

毫無疑問這軍工訂單是不會落到別的企業頭上,密雲鐵廠自然而然就成爲了大明第一個軍工企業,獲得了朝廷這邊頒佈的軍工生產許可。

密雲鐵廠生產出來的鎧甲、武器、火炮在上一次和小王子的戰爭得到了檢驗,獲得了前線將士一致的好評。

最最重要的是密雲鐵廠生產出來的這些軍火武器,不僅僅質量好,關鍵是還很便宜,同樣的東西,原先工部這邊可能需要10兩銀子,但是密雲鐵廠這邊只需要5兩銀子就夠了,打造出來的質量卻天差地遠。

這密雲鐵廠弘治皇帝和朱厚照又是大股東,自然而然的,這軍工大單子就落在了自己的頭上,錢自己賺,關鍵是這質量自己心裡清楚,有保證。

不會像以前一樣,這戶部的銀子撥下去了,層層剋扣之下,最後十兩銀子可能只有不到二兩銀子用在了武器裝備的打造上面,根本就打造不出優質的武器。

特別是火銃和火炮,那質量簡直慘不忍睹,以至於前線的將士都不敢使用,寧可拿着刀劍去和敵人廝殺,也不願意被火銃或者火炮給炸膛炸死。

“火槍和火炮確實是非常厲害~”

“我也知道,也看到了~”

“不過,有些東西是非常複雜的,我們不可能說保證這個東西永遠都是這個質量,也不敢保證以後會不會出現一些問題。”

“我大明開國的時候,火炮和火銃也是威震天下,可是現在呢?”

張懋微微點頭,接着想了想笑着反問道。

他考慮問題是比較長遠的,很清醒的知道腐敗問題纔是真正的大問題,再好的東西遇到了腐敗都會變成渣渣。

火槍火炮是很好,但大明開國的時候也是一樣很不錯啊,質量很好啊,可是現在呢?

聽到張懋的話,劉晉頓時就陷入了沉思,後世甲午海戰,清軍的戰艦和大炮真的就比倭寇的差?

其實不然,當時清軍的戰艦和火炮都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火炮更是德國克虜伯軍工廠製造的克虜伯大炮。

但是最終還是敗了,這又是爲什麼呢?

因爲買炮彈的錢被挪去修園子了,有些炮彈裡面裝的不是火藥而是沙子,還有一味的懼戰,軍費也被挪去給老太太做壽了,豈能不敗?

“張公言之有理,看來我們的課程還是要在改一改,必須要增加傳統的刀箭、騎射等項目。”

沉吟一番之後,劉晉也是鄭重的點點頭說道。

火槍火炮是很好,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但一下子步伐邁太快的話,或許真的很容易就扯到蛋了,一步步來,不斷的進步,逐漸的完善。

火槍和火炮不能少,而且還要掌握精深,這傳統的兵器鎧甲騎馬射箭也是不能放棄,這畢竟還是一個以冷兵器爲主的時代。

這兩手都抓,兩手都要硬,如此一來才能夠打造出一支真正橫掃四方的大軍出來,爲大明開疆拓土,橫掃世界。

第920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1(加餐)第1710章,黃金洲的土地第1509章,價值連城的橡膠園第2155章,拿出1000萬兩銀子出來第478章,南洋航線第1703章,唐伯虎總督第1652章,懶人好啊第1393章,機器有沒有用?第825章,再次移民百萬前往西域第408章,捐贈狂潮(上)第597章,足球的魅力第159章,暈船第462章,一天售罄第412章,死了都值了第1555章,逛菜市場第669章,到底得罪了那一尊真神?第1525章,打破壟斷氏買賣第1298章,新一輪出海潮(2)第347章,經濟治國第745章,種植園主的好日子第1206章,四款手錶第1877章,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第1608章,中亞大牧業第2009章,鬧騰起來的朝野第1217章,頑固不化的猶太人第303章,劉晉會做虧本的買賣?第2220章,奧斯曼帝國的工業化道路第1441章,氣急敗壞的東方月第1848章 ,金山和銀山第1523章,最根深蒂固的問題第943章,財政就是對國家經濟的掌控第453章,其實是打廣告的第1430章,非洲形勢第1190章,線路規劃第837章,文化的入侵第599章,與民同樂第1600章,西蒙的擔憂第2106章,就叫圓明園第2086章,比黃金貴十倍的青黴素第382章,近戰炸藥包第2190章,華夏曆1751年第1922章,四海學子第676章,打贏的可能性第1414章,硬槓第106章,傻熊一直想說的話第645章,要想富,先修路第362章,鹽商聚會第979章,大明人來了第1926章,電和電風扇第1734章,汽車熱第1400章,掃黑勿盡,除惡不斷第1983章,房價高漲第1863章,新舊學之爭第713章,割地賠款第298章,大渣男第568章,暴跌第1090章,坑人我可是專業的第1466章,竟然是他!第1982章,京城炒房團第789章,着急的大佬第61章,製造蜂窩煤第1511章,你們種橡膠,我挖石油第1734章,汽車熱第756章,藩王出海好處多多第225章,弘治皇帝的思索第1474章,我們不服第671章,你們這是自己斷了自己的路啊第1955章,楚國鉅變第209章,羣臣激憤第1139章,不要也罷第1187章,感嘆連連第1451章,得罪了世界第二強國第900章,悍勇的大明人第2125章,正德元年紀念版第50章,明朝特有的御史第84章,先洗澡第428章,天子震怒第717章,海外行省榜?第827章,海闊從魚躍天高任鳥飛第236章,服務百姓,建設美麗大明第1325章,我更不想當皇帝了第2038章,災害預警、預防機制第846章,寸步難行第1370章,大明人不能出事第1208章,日進萬金第1722章,死命忽悠第1183章,全球第一條鐵路第2169章,火爆的電話第1714章,以前的窮你們無法想象第738章,科提王國第1624章,這還是種地嗎?第1827章,新時代的地主第157章,捋清楚一切第1122章,兩百里算什麼第1025章,這是你的事情第1305章,第一例剖腹產第1595章,大明人的生活第2201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2第407章,大明必勝第692章,朝廷是最強大的後盾
第920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1(加餐)第1710章,黃金洲的土地第1509章,價值連城的橡膠園第2155章,拿出1000萬兩銀子出來第478章,南洋航線第1703章,唐伯虎總督第1652章,懶人好啊第1393章,機器有沒有用?第825章,再次移民百萬前往西域第408章,捐贈狂潮(上)第597章,足球的魅力第159章,暈船第462章,一天售罄第412章,死了都值了第1555章,逛菜市場第669章,到底得罪了那一尊真神?第1525章,打破壟斷氏買賣第1298章,新一輪出海潮(2)第347章,經濟治國第745章,種植園主的好日子第1206章,四款手錶第1877章,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第1608章,中亞大牧業第2009章,鬧騰起來的朝野第1217章,頑固不化的猶太人第303章,劉晉會做虧本的買賣?第2220章,奧斯曼帝國的工業化道路第1441章,氣急敗壞的東方月第1848章 ,金山和銀山第1523章,最根深蒂固的問題第943章,財政就是對國家經濟的掌控第453章,其實是打廣告的第1430章,非洲形勢第1190章,線路規劃第837章,文化的入侵第599章,與民同樂第1600章,西蒙的擔憂第2106章,就叫圓明園第2086章,比黃金貴十倍的青黴素第382章,近戰炸藥包第2190章,華夏曆1751年第1922章,四海學子第676章,打贏的可能性第1414章,硬槓第106章,傻熊一直想說的話第645章,要想富,先修路第362章,鹽商聚會第979章,大明人來了第1926章,電和電風扇第1734章,汽車熱第1400章,掃黑勿盡,除惡不斷第1983章,房價高漲第1863章,新舊學之爭第713章,割地賠款第298章,大渣男第568章,暴跌第1090章,坑人我可是專業的第1466章,竟然是他!第1982章,京城炒房團第789章,着急的大佬第61章,製造蜂窩煤第1511章,你們種橡膠,我挖石油第1734章,汽車熱第756章,藩王出海好處多多第225章,弘治皇帝的思索第1474章,我們不服第671章,你們這是自己斷了自己的路啊第1955章,楚國鉅變第209章,羣臣激憤第1139章,不要也罷第1187章,感嘆連連第1451章,得罪了世界第二強國第900章,悍勇的大明人第2125章,正德元年紀念版第50章,明朝特有的御史第84章,先洗澡第428章,天子震怒第717章,海外行省榜?第827章,海闊從魚躍天高任鳥飛第236章,服務百姓,建設美麗大明第1325章,我更不想當皇帝了第2038章,災害預警、預防機制第846章,寸步難行第1370章,大明人不能出事第1208章,日進萬金第1722章,死命忽悠第1183章,全球第一條鐵路第2169章,火爆的電話第1714章,以前的窮你們無法想象第738章,科提王國第1624章,這還是種地嗎?第1827章,新時代的地主第157章,捋清楚一切第1122章,兩百里算什麼第1025章,這是你的事情第1305章,第一例剖腹產第1595章,大明人的生活第2201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2第407章,大明必勝第692章,朝廷是最強大的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