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弘治皇帝的怒火

京城皇宮之中。

“什麼?”

“沒糧食?”

“這怎麼可能,”

老好人弘治皇帝正在發雷霆大火,這一次弘治皇帝是真的怒了,以至於跟隨弘治皇帝多年的蕭敬都變的無比小心,生怕在這個時候不小心惹怒了弘治皇帝。

老好人一般是不會發火的,但是發起火來就不一般了,特別是皇帝一怒,流血漂櫓、伏屍百萬。

殿內,內閣三學士一個個也都臉色非常難看,特別是謝遷都已經跪倒在地,事情似乎真的有點嚴重了。

去年劉健預言這年開春之後必有災荒,事情果然如同劉健所預言的一般,因爲冬季太過寒冷,北方三省冬小麥絕收、欠收,鬧了饑荒。

本來鬧饑荒是不至於讓老好人弘治皇帝發怒的,每年多多少少都會有點災荒,不是水災就是旱災又或者蝗災之類的。

只需要及時調度糧食進行賑災、救災,自然就不會有什麼事情。

華夏神州雖然富饒,但是自古以來都多災多難,歷朝歷代在這方面也是都會有所準備,建立糧倉,囤積糧食,以備軍需、賑災等等所用。

大明自然也不例外,在兩京十三省都建立了大大小小的糧倉,儲備了大量的糧食,像徐州的廣運倉、德州的德州倉、臨清的臨清倉再加上淮安的豐濟倉,這四大糧倉可是非常著名的漕運大糧倉,儲備了大量的糧食。

別看大明的朝廷一年收上來的稅銀不到三百萬兩白銀,但這其實僅僅只是徵收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的稅收所徵收的都是實物,像糧食、布匹、絹、茶葉等等,其中糧食就是重頭。

這一次,北方三省發生饑荒,按照慣例,弘治皇帝這邊自然是向下面頒發了旨意,要求各地官府開倉放糧、熬粥賑災,只需要挺過這幾個月,等到春小麥豐收的時候,這場饑荒就算過去了,也就不會有什麼事情。

但是問題就出在了糧食上面。

去年因爲劉健的預言,所以弘治皇帝也是委派了謝遷去盤點北方各地糧倉的糧食儲備情況,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嘛。

謝遷辦事效率自然是極高的,經過了一番盤點之後也是向弘治皇帝這邊彙報,陛下勵精圖治,國富民強,北方各省各大糧倉糧食充足,很多陳年的糧食因爲沒有吃完都已經開始發黴了。

得到謝遷的彙報,弘治心情自然是很不錯的,因爲這些年來弘治皇帝確實是勵精圖治,從來不敢有些懈怠。

再加上前面這些年一直以來都算得上是風調雨順,河清海晏,弘治皇帝也是攢下了不少家當,除了內帑百萬兩白銀之外,這大明全國各地的倉庫也是堆滿了糧食,朝廷徵收上來的絹布、茶葉等等那更是不計其數。

所以不僅僅是他,朝中上下都很放心,對於應付這場饑荒也是信心十足,因爲有足夠的糧食,再加上還可以從南方各地調運糧食過來,輕輕鬆鬆的度過這個災荒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問題。

然而,最近這些天,隨着時間的推移,老百姓的糧食吃完,饑荒持續蔓延,北方三省各大城市都開始聚集大量的饑民。

賑災需要提取糧食的時候才發現,糧倉早就已經空空如也,連老鼠都要餓死。

消息傳到了弘治皇帝這裡,弘治皇帝震怒了。

前面告訴我糧食堆積如山,陳年舊糧都已經開始發黴了,現在需要糧食的時候又告訴你糧倉都已經可以餓死老鼠了,真把他這個皇帝當猴耍了。

把弘治皇帝當猴耍還沒有什麼,弘治皇帝是個老好人,以前的仇人都可以原諒,這區區隱瞞更不算什麼了。

真正讓弘治皇帝震怒的是現在北方三省的災情越來越嚴重,朝廷急需糧食來賑災,這賑災一旦不及時,到時候必定會烽煙四起,活不下去的老百姓當中肯定會涌現出無數的陳勝吳廣、朱重八之流的。

一旦到了那個時候,事情就已經不僅僅是災荒的問題了,農民起義一旦蔓延開來,那就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這纔是弘治皇帝震怒的原因,也是他現在最擔心的事情,而且他一向愛民如子,體恤民間疾苦,深知在饑荒之中如果沒有及時賑災的話,必然會餓殍滿地,還不知道會出現多少易子而食的人間慘劇。

“謝遷,這各地的糧倉是你去清查的,你說說,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山東的德州倉和臨清倉是四大糧倉之一,是重點清查的糧倉,朕記得你當時說這兩大倉庫糧食堆積如山,現在卻是又跟朕說,兩大糧倉空空如也,剩下的糧食還不到你彙報時的五分之一。”

弘治皇帝看着跪倒在地的謝遷,整個人猶如憤怒無比的獅子,本來他一向對內閣三個閣老都是敬重有加的,但是現在直呼謝遷其名,顯然是怒到了極點。

“臣…..臣也不知道。”

“當初臣奉旨清查糧倉,德州倉和臨清倉我是親自去盤查的,確實是堆積如山,至於現在這些糧食爲何不見,臣也不知道。”

謝遷也覺得自己很冤枉啊,因爲他清查糧倉的時候確實是查的很清楚,兩大糧倉糧食充足,確實是足夠應對眼下的饑荒,其它各地的糧倉,他也是去清查過的,雖然有些糧倉有所不足,但大部分的糧倉都是裝滿了糧食。

現在出現了這樣的事情,這個鍋他是背定了。

“確實是堆積如山?”

“那這些糧食都飛了?還是被什麼給吃了?”

弘治皇帝看了看謝遷,聲音很大,以至於整個大殿之中的所有人都噤若寒蟬。

“現在一句不知道就想要應付朕,你覺得可能嗎?”

弘治皇帝來回的走動,腦海中急速的思索起來,吸口氣平復下自己的心情說道:“朕給你個將功贖罪的機會,這事情還是由你去查,一定要查個水落石出。”

“是,罪臣遵旨。”

謝遷一聽,頓時就如釋重負,只要還有將功贖罪的機會就好,不然這一次,這一關是真的很難過了,搞不好這頭頂的烏紗帽就保不住了。

第1451章,得罪了世界第二強國第2077章,飢寒肆虐的歐洲1第1627章,堅船利炮纔是未來的主流第1370章,大明人不能出事第704章,西班牙第142章,開業第44章,多了三個跟班第1639章,全面超越歐洲第823章,攻打河中地區第2164章,效仿大明人的辦法第669章,到底得罪了那一尊真神?第789章,着急的大佬第677章,攻打阿茲特克王國第1092章,到了籃子裡面都是菜第2090章,歐洲的有識之士第1682章,囂張的小偷第2116章,差距太大了第1943章,西洋聯合商行的瓶頸第497章,恐怖火槍第1715章,煤油第574章,天竺和周圍的世界第1134章,第一筆股票交易第186章,玻璃還是玻璃第1162章,賣餅的大媽都來買股票了第86章,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第216章,船不夠賣了第77章,有些東西是別人學不走的第1643章,西伯利亞真的有寶藏?第83章,流民成了香饃饃第859章,澳洲的土著第480章,拼了第635章,弘治十四年第1414章,硬槓第339章,會試第592章,關於人口問題第436章,深得帝心第982章,先揍葡萄牙第548章,忽悠巴特爾第1030章,絕美之地第1593章,歐洲那一套在大明不管用第1867章,黃金灣第960章,述職第1810章,熱賣的摩托車2第127章,必有災荒第1398章,掃不完的黑惡勢力第1491章,就開始分地盤了?第333章,金湖第1717章,汽車時代即將來臨第1578章,大馬士革之戰第1359章,火器的時代第1540章,資本的兩面性第101章,萌芽第1700章,老張,我們一起發財吧第975章,商人的天堂第1533章,是你們害了金陵第1323章,公審大會第557章,中轉點第1016章,都在等消息第451章,產量太大了第945章,釀酒和養殖業第1514章,江南出大事了第143章,日進萬金第1239章,冷兵器時代最後的戰象第111章,趙二虎飄了?第1260章,火車,火車第716章,大城條約第623章,大明真正的藩屬國第214章,張懋的絕招第2119章,萬國來朝第396章,敗家子第45章,三閣老第1955章,楚國鉅變第1984章,回家過年的年貨第1994章,這不是一座小島的事情第1059章,新知識的作用第1469章,氣急敗壞的焦芳第1924章,大明的民族融合2第130章,矮人國的故事第1721章,迅速風靡第875章,朱厚照的動物園第2147章,尚書房的日常第131章,太子也窮啊第1647章,足球~足球第530章,繁忙的天津第1863章,新舊學之爭第790章,文官們比武將還好戰了第666章,日不落帝國第1235章,外來入侵者的歷史第2186章,春運時節第836章,新的科舉考試第975章,商人的天堂第1304章,剖腹產第1084章,睡眠的重要性第1340章,放風箏第64章,就是便宜第1127章,處罰要重第11章,唐老虎第483章,真來了第548章,忽悠巴特爾
第1451章,得罪了世界第二強國第2077章,飢寒肆虐的歐洲1第1627章,堅船利炮纔是未來的主流第1370章,大明人不能出事第704章,西班牙第142章,開業第44章,多了三個跟班第1639章,全面超越歐洲第823章,攻打河中地區第2164章,效仿大明人的辦法第669章,到底得罪了那一尊真神?第789章,着急的大佬第677章,攻打阿茲特克王國第1092章,到了籃子裡面都是菜第2090章,歐洲的有識之士第1682章,囂張的小偷第2116章,差距太大了第1943章,西洋聯合商行的瓶頸第497章,恐怖火槍第1715章,煤油第574章,天竺和周圍的世界第1134章,第一筆股票交易第186章,玻璃還是玻璃第1162章,賣餅的大媽都來買股票了第86章,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第216章,船不夠賣了第77章,有些東西是別人學不走的第1643章,西伯利亞真的有寶藏?第83章,流民成了香饃饃第859章,澳洲的土著第480章,拼了第635章,弘治十四年第1414章,硬槓第339章,會試第592章,關於人口問題第436章,深得帝心第982章,先揍葡萄牙第548章,忽悠巴特爾第1030章,絕美之地第1593章,歐洲那一套在大明不管用第1867章,黃金灣第960章,述職第1810章,熱賣的摩托車2第127章,必有災荒第1398章,掃不完的黑惡勢力第1491章,就開始分地盤了?第333章,金湖第1717章,汽車時代即將來臨第1578章,大馬士革之戰第1359章,火器的時代第1540章,資本的兩面性第101章,萌芽第1700章,老張,我們一起發財吧第975章,商人的天堂第1533章,是你們害了金陵第1323章,公審大會第557章,中轉點第1016章,都在等消息第451章,產量太大了第945章,釀酒和養殖業第1514章,江南出大事了第143章,日進萬金第1239章,冷兵器時代最後的戰象第111章,趙二虎飄了?第1260章,火車,火車第716章,大城條約第623章,大明真正的藩屬國第214章,張懋的絕招第2119章,萬國來朝第396章,敗家子第45章,三閣老第1955章,楚國鉅變第1984章,回家過年的年貨第1994章,這不是一座小島的事情第1059章,新知識的作用第1469章,氣急敗壞的焦芳第1924章,大明的民族融合2第130章,矮人國的故事第1721章,迅速風靡第875章,朱厚照的動物園第2147章,尚書房的日常第131章,太子也窮啊第1647章,足球~足球第530章,繁忙的天津第1863章,新舊學之爭第790章,文官們比武將還好戰了第666章,日不落帝國第1235章,外來入侵者的歷史第2186章,春運時節第836章,新的科舉考試第975章,商人的天堂第1304章,剖腹產第1084章,睡眠的重要性第1340章,放風箏第64章,就是便宜第1127章,處罰要重第11章,唐老虎第483章,真來了第548章,忽悠巴特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