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

朱舜看到宋士慧這副樣子,大爲欣慰。

從今以後,宋士慧對得起京師大學堂大弟子的身份了,也能扛起朱舜最爲重視的一杆大旗。

農業大國。

大弟子找到了他未來要走的路,朱舜徹底放心了,騎着小毛驢去京城,看看福王世子有沒有回來。

北平的冬天來的越來越早了,十月初十立冬就下起了雪花,冬至過後雪花很快變成了鵝毛大雪。

官道上的積雪厚厚一層,陷過了小毛驢的驢蹄,行走的十分吃力。

朱舜裹緊身上的紫花布棉襖,眼前的雪色平野上只有來來往往的馬幫和商隊,幾個月以前遍地都是的災民,幾乎是沒有了,全部都聚攏在朝廷設立的各個粥廠旁邊。

快要進入廣寧門,官道的不遠處正好有一處粥廠,朱舜看着老人孩子捧着熱乎乎的穀糠粥,小口小口的吸溜。

只是一碗熱粥,就讓這些窮苦百姓露出了滿足而又淳樸的笑容,朱舜也是滿足的笑了笑。

進入高大巍峨的廣寧門,朱舜沒來由的想起了一樁公案,一樁萬曆年間發生在廣寧門的公案。

朱舜牽着小毛驢走在大街上,自言自語道:“等到近代紡織體系建立了,一定要想辦法反腐。”

“一個國家的腐敗程度,只有從低腐敗-中腐敗-低腐敗,纔是一個良性循環。”

“如果像歐美那樣,中腐敗-高腐敗-更高腐敗,肯定會影響大明的工業化進程。”

還沒走到福王府,朱舜在繁華的棋盤上碰到了一個熟人,北平火器總局的焦掌櫃。

焦掌櫃身後跟着一個木訥孩子,瘦小的身子拖着寬大的右衽衣,這種讀書人常穿的衣服,是爲了顯示一種優雅偉博。

木訥孩子穿在身上,反而有一種沐猴而冠的意思。

焦掌櫃停在原地沒走,賠着笑臉,給一位文宮服色的公子不停的作揖,像是身後的木訥孩子闖了什麼禍。

相貌堂堂的朱舜,身材比較高大,這兩年又在重新鍛鍊一位俱樂部會員教給他的以色列格鬥術,從人羣中輕鬆的擠了進去。

朱舜打量了一眼那名公子,應該是一位勳貴子弟,大明有着明文規定,只有勳貴的嫡長子纔可以文宮服色。

站在內圈仔細聽了幾句話,朱舜大致明白怎麼回事了,焦掌櫃的兒子亂扔編炮,不小心炸到了勳貴公子旁邊的名妓。

好在因爲焦掌櫃是北平火器總局的掌櫃,勳貴公子旁邊囂張的狗腿子沒敢動手,等着公子發話。

勳貴公子知道了焦掌櫃的身份,心裡想着三樓的三國系列,沒想怎麼爲難焦掌櫃,這要是換了別人,就算是侍郎家的兒子,都不會輕易放過。

勳貴公子旁邊的名妓卻不樂意了,非要焦掌櫃賠償五十兩白銀,焦掌櫃哪有那麼多的銀子,只能不停的給勳貴公子陪不是。

要是換了官僚子弟,朱舜一個小小的九品大使,還真沒有辦法只能認栽,這些京城裡最跋扈的勳貴公子,倒是好辦了。

朱舜輕咳了一聲,走了過去:“這位.........”

還沒等朱舜把話說完,勳貴公子趕緊把那名滿臉不耐煩的名妓,拉到了一邊,換上一張笑臉說道:“朱哥來了,你看這麼一件小事怎麼還驚動了朱哥。”

“小弟這就走,改天去火器總局找朱哥喝茶。”

勳貴公子少說也有二十五六了,張口一個朱哥,閉口一個朱哥,給足了朱舜面子。

圍在附近看熱鬧的老百姓,聽到一個朱字,看到勳貴公子這麼的客氣,紛紛猜測是哪一位皇親國戚,能讓這位勳貴公子這麼的奉承。

大多數人心裡的第一個念頭就是福王世子,也只有這個二世祖,能讓天不怕地不怕的勳貴子弟服服帖帖。

要知道面前的這位勳貴公子,昨天剛在棋盤街,帶着一幫狗腿子把巡撫的兒子給打了。

那可是一方封疆大吏,勳貴公子連巡撫的面子都不給,可見京城的這幫子勳貴子弟囂張跋扈到了什麼地步。

朱舜笑了笑,接下了勳貴公子主動遞過來的人情:“公子這是說的哪裡話,怎麼還改天。”

“火器總局今天剛好來了一批燧發線膛槍,公子要是有空的話,一起去品鑑品鑑。”

周圍的老百姓總覺的朱舜面熟,就是想不起來是誰,聽到火器總局四個字,全都想起來這位面子大到天上去了的俊朗少爺是誰了。

王恭局的朱大使,也是火器總局的東家。

沒想到一個芝麻綠豆的九品小官,能讓這位勳貴公子這麼的敬重。

勳貴公子不管圍觀的人怎麼想,聽到燧發線膛槍,驚喜道:“朱哥說的可是真的?”

朱舜當即被勳貴公子的這句話逗樂了,做出了邀請的動作:“這還能有假........”

還沒等朱舜說完,勳貴公子猴急的拉着朱舜坐上了那輛寶馬香車。

周圍老百姓和那位名妓還沒反應過來怎麼回事,勳貴公子親自駕車,載着朱舜火急火燎的離開了這裡。

留下了僵在寒風裡的美貌名妓,還有一羣石化在原地的老百姓。

這是趕着去洞房?

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魔改成功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紡紗機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二百九十四章 湯若望的新發明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三百七十四章 又是一個之父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一百一十五章 巴結黃永發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二百二十七章 順聖川的出路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三百八十章 軍校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局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機的徹底完善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三百三十六章 東林黨魁得知了噩耗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西伯利亞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三百三十七章 黃澍的下場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五百一十三章 鄉紳們的罪行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四百一十六章 曹變蛟的新戰術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號的推廣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五百零三章 朱舜的賞賜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第三十六章 唱賣份額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個師的兵力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四百四十一章 帶太子去見識人間疾苦
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魔改成功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紡紗機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二百九十四章 湯若望的新發明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三百七十四章 又是一個之父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一百一十五章 巴結黃永發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二百二十七章 順聖川的出路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三百八十章 軍校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局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機的徹底完善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三百三十六章 東林黨魁得知了噩耗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西伯利亞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三百三十七章 黃澍的下場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五百一十三章 鄉紳們的罪行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四百一十六章 曹變蛟的新戰術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號的推廣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五百零三章 朱舜的賞賜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第三十六章 唱賣份額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個師的兵力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四百四十一章 帶太子去見識人間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