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

朱舜在一片敬重的目光裡,走上了小閣樓,福王世子卻還像個二世祖一樣,在那替朱舜打抱不平,就像是沒有看懂剛纔的一切。

朱舜剛剛給福王世子倒了一杯茶,福王世子猛的拍了一下杉木桌子,滿臉的怒容:“這倆小子是不是不想混了,竟敢得罪朱哥。”

“只要朱哥給句話,本世子明天就找人把他們打一頓。”

朱舜平靜的看着福王世子在那裡吆五喝六,等到他受不了朱舜的目光,訕訕的說道:“朱哥你不要怪兄弟當時沒有立刻幫你出頭,沒辦法啊。”

“本世子又沒帶家丁,一個人打不過他們倆人。”

朱舜還是靜靜的看着他,看着這位南明的第一位皇帝。

崇禎死後,已經是福王的福王世子能夠一路平安的逃到陪都金陵,並且在短短的幾個月內,先後得到東林黨和閹黨的支持,登基稱帝。

朱舜不信福王世子真的是一個混吃等死的二世祖,尤其是在閱讀史料的時候,看到了一條很平常只有寥寥一兩句話的記載。

當時福王世子和周王一起坐着小舟逃往陪都金陵。

三月十一日周王暴斃在小舟上,三月十八日福王世子上了岸。

看似很短的一段記載,也沒有什麼不同尋常的地方,但是結合朱舜看的另一本史料,就不一樣了。

周王忠孝賢明,深得人心。

短短十個字,朱舜似乎看到了一段不爲人知,數千字也寫不完的腥風血雨。

福王世子這副二世祖樣子,應該只是他的自污手段,畢竟他的老爹福王當年差點從崇禎老爹手上搶走了皇位。

朱舜突然說了一句話,福王世子臉上的嘻嘻哈哈收了起來,漸漸的變成了一種極爲可怕的陰沉。

“小王爺想不想獲得一塊疆域不比大明少,還沒有女真蒙古這些外敵的國土。”

福王世子突然眯起了雙眼,只是一個眯眼動作,就讓朱舜炸起了汗毛,一股瀕臨死亡的感覺遍佈全身。

驟然間,福王世子手裡不知道什麼時候多了一把短刀,蹚步前進,以一種極快的速度劈向了朱舜的脖子。

哪裡還有半點的二世祖模樣,分明就是一位精通弓馬騎射的遼東驍將,就算是遼東第一猛將曹文詔面對這個情況,怕是也得受傷。

可惜福王世子碰見的是朱舜,一位頂尖槍械俱樂部的前三甲高手,還蟬聯了多屆的冠軍。

“砰!”

一聲槍響過後,福王世子的手背上留下了一道血槽。

福王世子心中駭然,反應極快的來了一個驢打滾,雖然不好看,卻很實用,躲在了一張八仙桌後面。

朱舜放下冒着硝煙的米涅手槍,又從右邊的皮套裡拿出來一支米涅手槍,對準了桌子。

看到第二支米涅手槍,不死心的福王世子這才放下手裡的短刀,嘻嘻哈哈的走了出來:“朱哥你看你,這是作甚,兄弟給你鬧着玩,你還當真了。”

朱舜笑了笑,我要不是有米涅手槍,估計已經死在了你的刀下:“一句話,想不想。”

福王世子立即展現了自己的梟雄本色,不管想不想,先穩住朱舜再說。

只要離開了這裡,有的是辦法宰了已經看穿他的朱舜,鄭重作揖道:“先生當是我之趙普。”

福王世子沒拿劉伯溫和李善長比喻朱舜,因爲他的太祖,都曾經要殺了這兩位國士,只不過劉伯溫跑的早,李善長沒跑了。

輔佐宋太祖的趙普就不一樣了,不僅在太祖朝拜爲宰相,在太宗朝也是宰相,死後還配享了太廟。

朱舜淡淡的笑了笑:“我不是趙普,也沒那個本事幫你黃袍加身,不過你可以當趙匡胤,不知道你願不願意。”

宋太祖趙匡胤可以說是歷代開國皇帝裡,最能打的之一了,不亞於光武帝劉秀和宋武帝劉裕。

福王世子大概有些明白朱舜的意思了,哈哈一笑,坐在杉木太師椅上:“朱哥先生,請講?”

聽到朱哥先生,朱舜真是忍不住笑了,福王世子還真是一個梟雄,硬的不行來軟的,軟的不行來捧的:“小王爺能否畫出一幅坤輿萬國圖。”

朱舜問的這個問題,極其重要,涉及到世界觀。

這句話其實也就是說說,畢竟在曾國藩出現以前,因爲條件的限制,幾乎沒有一位世界級的戰略家。

華夏沒有,歐羅巴這些地方更沒有,但是華夏有一批天下觀的國士,吊打國外所謂的帝國名相。

以當時的地域限制,天下觀基本上等同於世界觀了,只不過地域擴大了很多而已。

朱舜說出這句話,其實也沒抱多大希望,讓他沒有想到的是,福王世子竟然真的拿起了硬毫毛筆,行雲流水的勾勒出了一張坤輿萬國圖。

福王世子隱藏之深,遠遠超出了朱舜的預料,看來這位讓崇禎忌憚的小王爺,是想效仿當年的文皇帝,實在不行就下南洋。

最難能可貴的是,除了南北兩極,這張坤輿萬國圖基本上和世界地圖沒什麼兩樣了,就連被歐羅巴人稱作南大陸的澳洲也有。

朱舜點了點頭,有了世界觀,接下來就好辦多了,指着東方和西方之間,最爲重要的兩處海峽說道:“這裡有兩處海峽。”

“北方的叫做馬六甲海峽,是溝通東方和西方的唯一進出口,誰控制了這裡,誰就控制了東西方貿易。”

福王世子皺了皺眉頭,指着南方的海峽說道:“不對吧,南方還有一個海峽,應該是兩個。”

福王世子給朱舜的驚喜越來越多了,對於那個戰略謀劃,朱舜越發的有信心了:“我說的是貿易。”

“南方的叫做巽他海峽,確實也可以從這裡進入西方控制的西洋,不過從西方運往東方的貨物,很少從這裡走。”

“小王爺如果想要把糧食運到北方的遼東,應該是直接從北直隸運到北方遼東,而不是運到南方的山東繞一圈再去遼東。”

“先不說多耗費了很多時間,就是人工成本也要增長很多。”

“所有東西方貿易的海船,基本上都是經過馬六甲海峽。”

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一百六十二章 綁架火器專家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八十一章 機械匠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四百八十六章 搶手的造紙作坊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國殺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四十一章 愛荷華膛線機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搶朱舜第二百六十四章 朱舜出場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五百四十三章 羣衆舉報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第四百六十三章 漢奸三人組的美夢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員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熱的耐火磚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改順天府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達遼東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六百零一章 宗藩世子的炫耀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級大國計劃第二百三十九章 蒸汽錘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一章 改進火繩槍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三十二章 處理匠頭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十六章 衙蠹
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一百六十二章 綁架火器專家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八十一章 機械匠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四百八十六章 搶手的造紙作坊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國殺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四十一章 愛荷華膛線機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搶朱舜第二百六十四章 朱舜出場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五百四十三章 羣衆舉報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第四百六十三章 漢奸三人組的美夢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員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熱的耐火磚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改順天府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達遼東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六百零一章 宗藩世子的炫耀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級大國計劃第二百三十九章 蒸汽錘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一章 改進火繩槍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三十二章 處理匠頭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十六章 衙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