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祁王:大侄子,你四叔來找你算賬了

第311章 祁王:大侄子,你四叔來找你算賬了!

洪熙帝作爲一個剛剛繼位的皇帝,若是換做別的新帝,在即位之初就丟了半壁江山,怕是已經舉國皆反了。

可洪熙帝不是普通的皇帝,他早就當了十多年的監國,權柄雖不及先帝,卻也遠不是尋常新帝能比擬的。但祁王造反,鬧得滿城風雨沸沸揚揚,總得找個由頭安定一下人心。

這種事瞞肯定是瞞不住的,丟了半個國,就算是傻子也能意識到不對勁了。而對於洪熙帝來說,他繼續殺雞儆猴,來捍衛自己的地位。

火燒眉毛之際,漢王自己把脖子伸到了洪熙帝的刀下,大喊大叫:“怎麼樣,怎麼樣,怎麼樣,打我啊笨蛋!”

洪熙帝毫不猶豫的揮下了刀:“大家都聽到了是他叫我打我纔打他的啊,像這種要求我這輩子都沒見過。”

【朱瞻基率領重兵降臨山東,這次輪到漢王傻眼了。】

【漢王萬萬沒想到,他孃的,祁王拿了你南方九省一京,你連個屁都不敢放,我在這兒纔拿了你一個山東,伱就一副要跟我玩命的姿態?】

【不出意外,漢王敗了。】

【在這場叔侄戰爭中,漢王被朱瞻基打的焦頭爛額,就算拼上了老命也終究是徒勞無功,最終被太子生擒,押送回北京,朝廷收復了山東全境。】

【這場大捷,保住了朝廷殘存無幾的顏面,也讓本來頹廢的士氣稍微振作了起來。】

【他們心想:看,我們還是很能打的,輕輕鬆鬆就把漢王給拿下來了,打祁王估計也差不多吧。】

【他們讚頌着皇太子朱瞻基的功績,讚頌着洪熙皇帝的英明,譏諷祁王的不自量力。】

【但身處高位的那些人心裡都明白,跟漢王打仗和跟祁王打仗,完全就不是一個體量級別的。】

【漢王造反跟祁王比起來就跟鬧着玩似的,祁王現在是要糧有糧要錢有錢要人有人,如果朝廷跟祁王拼到最後拼的頭破血流,最後也只會跟經歷了安史之亂的大唐那般虛弱不堪。】

【朝堂之上,滿朝文武,所有人都在對祁王的狼子野心口誅筆伐,就彷彿祁王是他們的殺父仇人,可又無一人敢上前一步領兵平叛。】

【他們明白,倘若自己領兵,肯定會被記錄在史冊上。】

【只不過不是讚頌萬世的清名,而是曹國公李景隆那般的唾棄。】

【有一人大步向前,自請領兵平祁。】

【這人便是當朝的皇太子,朱瞻基。】

【平定漢王之後,他成了朝廷里名聲最響亮的人,他不信任任何人,只相信自己,如果戰敗,他將失去一切,如果打了勝仗,他將踩着祁王的屍骸繼位。】

【所有人都知道,洪熙帝的身體,已經快要扛不住了。】

【本就病重虛弱的洪熙帝方纔登基幾個月,又歷經漢王叛亂、祁王叛亂、南方淪陷等輪番打擊,時常在夜裡嘔血不止,氣色一天比一天不堪,沒準兒哪天就會一睡不醒。】

【洪熙帝心裡其實並不願意讓朱瞻基領兵,在他看來,這皇太子還是太過稚嫩,雖說平定了漢王之亂,但這種大優勢的仗是個人都能打贏,這一仗吹得雖然高,但朱瞻基本人的能力卻並未彰顯出來。】

【而與祁王作戰,這將是本朝最巔峰的一戰,也將是最艱難的一戰,朱瞻基能否揹負朝廷命脈,還很難說。】

【祁王和朱瞻基,同樣都是不到三十歲的年輕人,可通過祁王破釜沉舟猛襲南京的時候,洪熙帝便看出來,自己這個四弟的魄力與智謀絕非常人。】

【倘若朱瞻基能加以磨礪,或許未嘗不能和祁王爭鋒,但就現在而言,他還是太青澀了。】

【但洪熙帝已經沒有別的人選了,他只能選擇相信朱瞻基。】

【朝廷最適合擔當主將的英國公張輔,早早的就跟着祁王造了反。至於成國公朱勇,用着也不放心。】

【準確的說,大明朝的勳戚派系,都與洪熙帝的關係不算融洽。】

【洪熙帝重用文臣,尊崇儒家,這是個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自古文武涇渭分明,重用文臣,便等於是打壓武將,勳戚們如何能咽的下這口氣。】

【用得着就捧着他們,用不着就打壓他們,真當勳戚派系是軟柿子?】

【倘若是外姓人造反,勳戚們自然不願意,他們歸根結底和大明朝是一條船上的,倘若大明朝亡了,他們也將灰飛煙滅,定然會竭盡全力的幫着洪熙帝打仗。】

【可現在造反的人姓朱,是太祖高皇帝的孫子,先帝嫡子!】

【就算祁王坐了江山,對勳戚派系來說也不是什麼壞事。】

【燕王篡位之後,勳戚派系裡除了一羣作死的人,不照樣安然無恙?】

【世間纔過去短短二十年,在場很多人都是從當年靖難時活下來的,勳戚與武將們也都是有相關經驗的人,自然明白這時候該怎麼站臺。】

【只要什麼都不做,無論祁王造反成沒成,他們都可以獨善其身。】

【洪熙帝此時陷入了無將可用的困境,無奈,他只能硬着頭皮任命朱瞻基爲平祁大將軍,統帥朝廷兵馬,南下平叛。】

【這也是當下唯一的選擇了。】

【洪熙帝知道,就算朱瞻基能壓制住祁王,也沒可能在短時間內取勝,而他的身體已經撐不了那麼久了,如果把兵權交給外姓人,自己忽然一駕崩,定然天下大亂,朝廷分崩離析。】

【想一下,外姓人帶着舉國大軍在外和造反的藩王打仗,結果回頭一看自家皇帝駕崩了,士氣萎靡不振,對面那個藩王給他勾勾手指說:“兄弟,你老大都死了,你還給他賣什麼命啊,就算你把我給幹翻了,你覺得你家新老大能放過你?自古功高震主者不得善終,來我這邊吧,黃金美人應有盡有,保你安享晚年。”但凡這個大將有點腦子,這時候都應該知道怎麼做。】

【讓朱瞻基領兵,就算洪熙帝駕崩,兵權被太子攥在手上,也沒人敢起什麼壞心思。】

【洪熙帝做完了臨終的最後一手佈局,長舒了一口氣。】 【未過多久,洪熙帝駕崩於欽安殿,廟號仁宗。】

【直到駕崩的前三日,洪熙帝仍在日理萬機,駕崩前他留下遺詔,傳位於皇太子朱瞻基,並且勒令新帝不得歸京奔喪,要專心平叛。命蹇義、楊士奇爲輔國大臣,在自己駕崩後管理國政。】

【新帝掌兵,在外平叛;心腹掌政,在京安國。】

【領兵在外的皇太子朱瞻境聽聞父皇駕崩的訊息後悲痛萬分,但礙於洪熙帝留下的遺詔,他無法回京去安排皇帝后事,只能在軍中繼位加冕,是爲宣德皇帝。】

【洪熙帝的忽然駕崩,讓本就風雨飄搖的帝國更加的多災多難,各地的官員心思不定,算計深沉,但由於年輕的新帝握着兵權,終究還是沒掀起太大的浪花。】

【遠在南京的你在聽聞洪熙帝死訊後,沉默良久,身着布衣,三次焚香向北遙敬。】

【第一次焚香,敬兼比漢武唐宗的永樂帝。】

【第二次焚香,敬兢兢業業一心爲國的洪熙帝。】

【第三次焚香,敬年少有爲揹負國運的宣德帝。】

【三次焚香敬完之後,你對自己的父親、兄弟、侄子再無親情可言,倘若你再見到自己那皇帝侄子,定然會毫不猶豫的揮刀砍殺!】

【宣德元年二月,你已經將南方徹底消化,金戈鐵馬,在數個月內整編都司,聚集三十萬祁師,傾巢而出部署在長江以南。】

【而宣德帝已經站穩了腳跟,初顯帝王雄威,統帥三十萬京營雄兵,在長江以北,隨時都有可能發動渡江之戰。】

【這一戰,將決定出誰纔是大明的皇帝,也將是大明建國以來最巔峰的一戰,三十萬精銳對三十萬精銳,縱然是永樂朝五徵漠北也未曾出現過這種情況!】

【你坐等宣德帝找上門來,儘管你很自信,這一仗就算不依賴長江天塹作爲屏障也能打贏,但你還是要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致。】

【有如此天塹而不用,愚者也。】

【你等得及,但宣德帝等不及了,如果再不盡快結束這場戰爭,朝廷是無法維持三十萬精銳巨大的消耗的,而大明作爲一個大一統的王朝,也絕對不能容忍長久的國家分裂。】

【他選擇主動出擊,帶着三十萬精銳,浩浩蕩蕩的打一場渡江之戰,一戰打垮祁王!】

【但渡江之戰不是這麼好打的,一邊要頂着祁師猛烈的防守去挺進,一邊還要艱難的飛渡長江天塹,這無疑是一場噩夢般的戰爭。但宣德帝理智分析片刻,決定兵分兩路,一路走望江猛襲南京、蘇杭,另一路走江北,襲擊揚州吸引祁師的注意力,逼迫祁王分兵作戰擾亂其防禦部署。】

【部署固然是極好的,但他似乎忽略了一個問題。】

【鎮守南京的人,不是建文帝,是朱高燨。】

【他怎麼可能坐以待斃,讓宣德帝如此夢幻的去完成一切部署?】

【渡江之戰,你沒什麼心情去歡呼“優勢在我”,冷靜的命令自己的軍隊兵分三路,分別部署在合肥、揚州、蘇杭。一方面憑藉自己佔據天塹的天然優勢阻擊敵人,另一方面在多路優勢下,如果敵人的進攻點薄弱,那就可以主動出擊,轉守爲攻!】

【戰爭一觸即發,最先爆發戰役的地點在揚州與蘇杭這兩條東部戰線,朝廷軍的攻勢很猛,完全就是不要命的打法,好在鎮守在東部兩條戰線上的大將是經驗富庶的張輔,臨危不懼,倒也出現什麼問題。】

【既然朝廷的主力部署在了東線,那你便命令沐晟從西線的合肥挺進,穿插進敵人的防線,正大光明的偷襲!】

【事實證明,宣德帝在繼位以後已經褪去了青澀輕浮的性格,現在的他,是一個沉穩而又明睿的皇帝,挺進西線的沐晟還未進入敵境,便遭遇了猛烈的襲擊。】

【宣德帝早就在西線部下了埋伏,等的就是沐晟這條大魚上鉤!】

【如果是當年那個皇太孫,肯定是做不到如此深沉而陰狠的算計,可現在他是皇帝,打仗哪有什麼一味的順理成章,拼的就是誰更不要臉,誰出招更下三濫,誰能算的比敵人更深。】

【面對如此危險的局面,你不僅沒有慌亂,反而是平靜的輕笑一聲。】

【有點意思,終於碰上了一個能打的對手。】

【只可惜,還不夠。】

【宣德帝釜底抽薪在西線埋伏,已然證明了朝廷軍東線的攻勢底子很虛,完全就是佯攻,你猜清了宣德帝的打算是把主力埋在西線,倘若祁師來攻,那就有備無患,倘若祁師不來攻,那就直驅長入攻打南京,逼迫祁師撤出東線,以此來從祁王的慌亂部署中找到破綻。】

【然而,你不僅沒有命令沐晟與張輔撤退,反而命令沐晟死扛宣德帝的壓力,由東線的張輔轉守爲攻,瘋狂的給宣德帝施壓!】

【果不其然,眼看着張輔要一路殺到自己的老營,宣德帝還是沉不住氣了,他放棄了在西線的優勢,撤回軍隊拱衛老營。】

【這一撤,就撤出了問題。】

【你不允許宣德帝撤軍!】

【你命令沐晟反攻,截斷西線朝廷軍的退路,向東穿插與張輔一同切割戰場。既然宣德帝已經決心要拱衛老營,張輔就算是用上吃奶的力氣也打不進去了,不如直接左右搖擺,與沐晟一同將朝廷的戰陣沖垮!】

【如此複雜的部署,只靠簡單的口頭傳達肯定是不行的,你親率兵馬,從南京而出,渡江向北,在宣德帝的眼皮子底下操控軍隊!】

【如此張狂的舉動,雖然可以更準確的指揮部隊,但也將自己置於危險當中。】

【宣德帝不由破大防,他很想傾巢而出來一手斬首戰術,然而他做不到。他的軍隊已經被你衝散,當務之急是整合軍隊,防止被你逐一吞噬。】

【戰場的局勢反轉了,本來渡江出戰的宣德帝現在焦頭爛額的防守,而本來憑藉長江天塹防守的你,卻主動出擊和宣德帝混戰在了一起。】

【大侄子,你四叔來找你算賬了!】

這幾天出差,更新晚了幾個小時,明天還是正常更新

(本章完)

第66章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第136章 判紀綱凌遲,夷三族!第196章 攻入開京!接管李朝!第83章 一仗打出十年太平第175章 一世命即萬世命,一人罪,萬世功!第120章 大漢將軍,用人之道第195章 謀逆!兵變!第18章 埋伏第181章 漢王:祁王這麼離譜的嗎?第143章 你除了能弄我一身唾沫還能幹啥?被迫鴿一天第159章 明太祖,朱元璋!第535章 棋中天下第83章 一仗打出十年太平第41章 皇上,您吃了嗎?第427章 世家謀反?返途竟有刺客伏擊!第273章 朱棣:壞了,出事了!第262章 我憑本事貪的錢,你憑什麼讓我交稅第141章 奪命流水線第351章 姚廣孝:我要拜他爲師!第323章 天策上將!第252章 泰昌帝:你想九族消消樂?第45章 朱祁鈺的皇帝人生第385章 劍指韃靼,各方雲動!第352章 朱棣:來,小四,讓爹抱抱第103章 正德大皇帝跑路計劃第350章 姚廣孝:佛爺我悟了!第406章 朱高燨:宜將剩勇追窮寇!第405章 韃靼可汗阿魯臺,卒!第538章 天助我也第11章 一箭三雕第164章 祁王憑什麼不狂?第136章 判紀綱凌遲,夷三族!第107章 對不起了太子爺,祁王他給的太多了第333章 朱高燨:說話的資格第447章 來自敗犬胡侍郎的悲鳴!第190章 崇禎:國君死社稷,義之正也!第312章 朱棣:老四類朕第115章 紀綱謀反,百年後的祁王府?第149章 大明首位兩部尚書!第521章 我蚌埠住了!第117章 一國兩帝?第480章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第4章 封地大寧,如何?第175章 一世命即萬世命,一人罪,萬世功!第351章 姚廣孝:我要拜他爲師!第431章 殺雞儆猴?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74章 世家:我們要快刀斬亂麻!第574章 望塵莫及呀第468章 震怖!世家不安!第379章 施壓!朝中局面已定!第493章 交手試探第509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145章 廢太子?立祁王?第70章 副作用也是作用啊第500章 蘇武亂我大明啊!第107章 對不起了太子爺,祁王他給的太多了第366章 密謀!世家大族的反擊!第502章 微服私訪第231章 恆景帝朱高燨!第73章 朱棣老兒!納命來!第539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215章 朱高煦:別攔着我,我要弄死他!第297章 于謙:殿下若不棄,願拜爲先生!第136章 判紀綱凌遲,夷三族!第505章 查!徹查!第423章 朱高燨:後方不靖,前線繼續加大力不裝了,我攤牌了第1章 朱棣的正確打開方式第243章 朱元璋:謝謝,有被孝到第566章 全是老滑頭第38章 一寸江山一寸血!第297章 于謙:殿下若不棄,願拜爲先生!第555章 罷免楊士奇!第332章 文院:刀在手,跟我走!第208章 祁王:無所謂,我會出手!第132章 烏合之衆,沉默之軍第223章 祁王世子,新人格!第359章 朱高燨:要麼低頭,要麼死第203章 石見銀山,發財了!第126章 錦衣衛癱瘓,大戰將起!第455章 趕盡殺絕?朕已經很仁慈了!第413章 火力覆蓋!瓦剌人驚慌失措!第216章 楊榮:祁王是真狗啊第181章 漢王:祁王這麼離譜的嗎?第420章 此地以明爲尊 唯漢最大!第169章 魏國公?定讓你有來無回!(5k大章第514章 連我也是棋子第152章 太子失勢!第103章 正德大皇帝跑路計劃第202章 打碎他們的脊樑!第106章 鬥不過的,朕輸了第50章 洞房花燭夜..........第394章 衝鋒!岳飛出馬,以一當百!第285章 恆景帝:於卿知朕第560章 糧草未動,兵馬先行。第410章 朱高燨:我先看看怎麼個事!第152章 太子失勢!第59章 爾見王駕,還不跪迎?
第66章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第136章 判紀綱凌遲,夷三族!第196章 攻入開京!接管李朝!第83章 一仗打出十年太平第175章 一世命即萬世命,一人罪,萬世功!第120章 大漢將軍,用人之道第195章 謀逆!兵變!第18章 埋伏第181章 漢王:祁王這麼離譜的嗎?第143章 你除了能弄我一身唾沫還能幹啥?被迫鴿一天第159章 明太祖,朱元璋!第535章 棋中天下第83章 一仗打出十年太平第41章 皇上,您吃了嗎?第427章 世家謀反?返途竟有刺客伏擊!第273章 朱棣:壞了,出事了!第262章 我憑本事貪的錢,你憑什麼讓我交稅第141章 奪命流水線第351章 姚廣孝:我要拜他爲師!第323章 天策上將!第252章 泰昌帝:你想九族消消樂?第45章 朱祁鈺的皇帝人生第385章 劍指韃靼,各方雲動!第352章 朱棣:來,小四,讓爹抱抱第103章 正德大皇帝跑路計劃第350章 姚廣孝:佛爺我悟了!第406章 朱高燨:宜將剩勇追窮寇!第405章 韃靼可汗阿魯臺,卒!第538章 天助我也第11章 一箭三雕第164章 祁王憑什麼不狂?第136章 判紀綱凌遲,夷三族!第107章 對不起了太子爺,祁王他給的太多了第333章 朱高燨:說話的資格第447章 來自敗犬胡侍郎的悲鳴!第190章 崇禎:國君死社稷,義之正也!第312章 朱棣:老四類朕第115章 紀綱謀反,百年後的祁王府?第149章 大明首位兩部尚書!第521章 我蚌埠住了!第117章 一國兩帝?第480章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第4章 封地大寧,如何?第175章 一世命即萬世命,一人罪,萬世功!第351章 姚廣孝:我要拜他爲師!第431章 殺雞儆猴?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74章 世家:我們要快刀斬亂麻!第574章 望塵莫及呀第468章 震怖!世家不安!第379章 施壓!朝中局面已定!第493章 交手試探第509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145章 廢太子?立祁王?第70章 副作用也是作用啊第500章 蘇武亂我大明啊!第107章 對不起了太子爺,祁王他給的太多了第366章 密謀!世家大族的反擊!第502章 微服私訪第231章 恆景帝朱高燨!第73章 朱棣老兒!納命來!第539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215章 朱高煦:別攔着我,我要弄死他!第297章 于謙:殿下若不棄,願拜爲先生!第136章 判紀綱凌遲,夷三族!第505章 查!徹查!第423章 朱高燨:後方不靖,前線繼續加大力不裝了,我攤牌了第1章 朱棣的正確打開方式第243章 朱元璋:謝謝,有被孝到第566章 全是老滑頭第38章 一寸江山一寸血!第297章 于謙:殿下若不棄,願拜爲先生!第555章 罷免楊士奇!第332章 文院:刀在手,跟我走!第208章 祁王:無所謂,我會出手!第132章 烏合之衆,沉默之軍第223章 祁王世子,新人格!第359章 朱高燨:要麼低頭,要麼死第203章 石見銀山,發財了!第126章 錦衣衛癱瘓,大戰將起!第455章 趕盡殺絕?朕已經很仁慈了!第413章 火力覆蓋!瓦剌人驚慌失措!第216章 楊榮:祁王是真狗啊第181章 漢王:祁王這麼離譜的嗎?第420章 此地以明爲尊 唯漢最大!第169章 魏國公?定讓你有來無回!(5k大章第514章 連我也是棋子第152章 太子失勢!第103章 正德大皇帝跑路計劃第202章 打碎他們的脊樑!第106章 鬥不過的,朕輸了第50章 洞房花燭夜..........第394章 衝鋒!岳飛出馬,以一當百!第285章 恆景帝:於卿知朕第560章 糧草未動,兵馬先行。第410章 朱高燨:我先看看怎麼個事!第152章 太子失勢!第59章 爾見王駕,還不跪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