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CTV的專訪

二代航天飛機的組裝製造在穩步有序的進行着。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進度和去年下半年預估規劃的差不太多。

因爲需要再製造一架一代航天飛機用於爭奪和擴大太空旅行市場,賺取科研經費的關係,二代機的生產製造時間被拉長了半年多的時間。

不過這完全是值得的。

這半年的時間,準確的說,第二架一代航天飛機在製造完成後三個月的時間,光是爲那些超級富豪們服務,進行太空旅行項目就爲星海研究院帶來了十幾億米金的資金。

哪怕是現在米金對軟妹幣的匯率已經跌破了1:5,但高達近十七億米金的費用依舊是一筆驚人的數字。

換算過來,這三個月,兩架一代機光是在‘太空旅行’方面就爲他們帶來了接近一百億軟妹幣的收入。

會議桌旁,徐川饒有興趣的看着白板上的算式,聽着這名研究員有些磕磕碰碰的講解。

專訪的時間安排在三天後的週一,而這三天的時間,徐川則來到了能源研究所這邊,召集了此前參加‘葵花小課堂’的十幾名研究員們。

不過目前來說,即便是星海號航天飛機在太空旅行上表現出了較高的舒適度,敢前往月球的富豪還是非常少的。

想了想,徐川開口問道:“他們的人呢?”

秦玥快速的回道:“在研究院外面的賓館等着,如果教授您不想接受採訪的話,我去回絕他們好了。”

不過面前眼前這位,別說是CTV了,就是算上國內所有的媒體,恐怕都不夠資格在他面前擺譜的。

而以如今下蜀航天基地形成了產業鏈的組裝製造工廠來說,一架一代機的製造費用能降低到八個億軟妹幣左右。

搖了搖頭,徐川重新開口道:“既然這樣,那我先開個頭吧。”

看着紛紛低下頭的衆人,徐川輕輕的搖了搖頭。

這種物理學界最前沿的理論,還是基於強電統一理論的,即便是他們這些天拼了命的研究和學習,也不是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能完全弄懂的。

不過目前來說,太空旅行的市場並不是很大。

“不過受限於它的不穩定性,如何對其進行控制一直以來都是個極大的難題。”

“通過對進行解析,我考慮了節行波系統的相空間幾何,得到了各種有界和無界軌道的參數分岔集.”

見徐川答應下來,秦玥連忙點頭應道:“好的,教授。”

星海研究院,剛從下蜀航天基地那邊回來,就在徐川剛剛推開辦公室的門,正打算往自己的辦公桌走去的時候,在隔間中處理着手頭上工作的助理秦玥眼前一亮,快速的站起身來。

“等離子體護盾和電磁場盾可以先獨立進行完成,再進融合。”

徐川笑了笑,看着黑板上的算式開口道:“很不錯的想法,通過ZK方程來爲描述由冷離子和熱等溫電子組成的強磁化無損等離子體中非線性離子聲波建立數學模型。”

比如《自然》,除了專業性的領域期刊外,它還有一類專門給普通民衆看的期刊,通過通俗簡潔有趣又不失嚴謹的語言,來向大衆描述科學的發展或生物的變化。

對於商業化的產業來說,要說比這個更加暴利的,恐怕也就只有菸草、電力、銀行等極少數行業了。

簡單的將自己的想法說了一下,徐川將目光掃向衆人,人羣中帶着黑框眼鏡的羅銘鼓起勇氣舉起了手。

他想了想,看了下手機,接着道:“這兩天我時間不夠,放到下週一吧。”

今天週四,距離下週一還有三天,這三天的時間,應該足夠他去能源研究所那邊看看那些研究員關於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的學習研究情況了。

“我?”

徐川點了點頭,笑着道:“大膽的說就是,咱們搞學術搞研究的,最不怕的就是想法。”

要說失望肯定是有點的,畢竟在強電統一理論的報告會召開前,他就專門給這些人連續講解整整三天的理論和細節。

但目前來說,航天研究所並沒有這樣的規劃。

畢竟絕大部分的富豪們上天感受了一次後,基本就很少會有願意再花費兩千萬米金前往近地軌道的想法了。

白板前,羅銘的講解還在繼續:“.除同宿軌道和週期軌道外,系統的所有軌道都是無界的。”

在徐川視察着二代航天飛機的研究時,網絡上有關強電統一、虛空場論和強粒子對撞機的討論也愈演愈烈。

而且有些時候,適當的學術曝光其實也是必須的。

不得不說,從白板上的算式來看,這位叫羅銘的研究員在等離子體方面的確是相當有研究的。

對於徐川來說,雖然對接受採訪沒什麼興趣,但C媒的面子還是得給一下的,畢竟是國內媒體的龍頭老大。

“在這裡,a、b是實數,我們的目的是用動力系統的分岔方法研究當 n = 1時方程(1)的所有行波解,並給出所有行波解(包括有界和無界)的顯式表達式。”

整體來說,等‘太空旅行’的熱潮和風頭過去後,相應的收入就會大幅度降低。

“從這個情況來看,在尋常環境中建立等離子體牆我們需要分三種情況討論。”

而且,他還在計劃着聯絡其他富豪們一起‘包機’來一次月球旅行甚至是火星旅行。

除非他們選擇降低太空旅行的費用,這樣或許能吸引那些普通富豪們。

如果他不願意接受採訪,誰來都只能扛着器材自己原地返回。

聽到這個問題,一衆研究員紛紛低下了頭,臉色羞紅。

不過真要說有多麼的失望倒也沒有,畢竟一項新理論的出現,總歸是需要時間才能被其他人接受的。

長達近十分鐘的報告完成後,捏着記號筆的羅銘才停下來。

“對於等離子體咱們並不陌生,可控核聚變反應堆中高溫等離子體湍流控制模型目前是全世界最優秀的,在這方面我們有領先世界的經驗和技術。”

“第一種無界軌道Γ和Γ;第二種無界軌道,其能量低於鞍點P,但高於中心 P的Γ;第三種”

畢竟這兩者的危險係數還是相當高的。

“教授,您回來了。”

秦玥笑了笑,道:“前些天您不是完成了強電統一理論的報告會和虛空場論時代會議嗎?恰逢CERN那邊LHC對撞機的升級完成,CTV那邊想和您申請一下,針對這些理論成果做一個專訪,想問問您是否願意,什麼時候有時間。”

尤其是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這種物理學界前沿中的前沿理論,需要的時間只會更長。

【Ut+αμ^nμx+b(μ_xx+μ_yy+μ_yy】

白板前,聽到這句話的羅銘頓時就愣住了,他驚訝詫異的手指反指了一下自己,似乎有些不敢相信,緊張的又補了一句。

像費薩爾親王那種對於太空旅行熱衷不已的人終究只是一個少數。

火星就更別提了,人類至今都還沒有成功實現載人登火呢。

“.整體來說,關於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理論,我的想法是咱們可以將其分成兩部分來進行。”

普通人的太空旅行,恐怕還需要等上十年以上甚至更遙遠的時間。

秦玥快步的走了出來,笑着道:“在您上午去下蜀航天基地那邊視察的時候,CTV那邊有人過來找您了。”

爲此,CTV的媒體記者也特意找了過來。

“關於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的理論機制,理解的如何了?”小型會議室中,徐川朝着衆人詢問道。

“對方程冪律非線性的(3 + 1)維Zakharov-Kuznetsov方程行波系統性的給出相空間幾何與各種有界和無界軌道的參數分岔集。”

在腦海中組織了一下語言後,羅銘深吸了口氣,向後拉了一下椅子,走向講臺,從旁邊拖出來一面白板,拾起了放在在簍盒裡面記號筆,一邊寫一邊開口道。

徐川臉上帶上一抹鼓勵和讚揚的笑容,雙手擡起帶頭輕輕的鼓了鼓掌。

他看向徐川,深吸了口氣,認真的說道:“以上就是我對於等離子體牆的構思和想法。”

聽到喊聲,徐川扭頭看了她一眼,點了點頭,問道:“怎麼了,有什麼事嗎?”

也就是說,在第一次和徐川一起上去後,他後面又花費了數千萬米金跟其他人一起上去了三次。

“CTV找我?做什麼?”徐川好奇的問道。

徐川擺了擺手,道:“既然來了,C媒的面子還是要給的。你聯繫一下他們,安排個採訪吧。”

“需要考慮的是如果在一個不封閉的環境中引導等離子體在空氣或者真空等環境中形成固定的盾牆形態。”

“以目前的科技基礎來說,要想做到難度可以說極高。”

而且這算得上是一錘子買賣。

他還記得在之前的小課堂上這位年齡在衆人中僅比他大一些的研究員提出了關於循環增強機制理論的問題。

這一點,有些期刊和國家地區其實做的挺好的。

“時間的話.”

而且一般的媒體,也沒資格申請採訪他,連助理這關都過不去。

微微頓了頓,他看向站在白板前,還有些拘束的羅銘,笑着道:“關於等離子體牆的研究,就由你來負責了。”

看着重新擡起頭,將目光對過來的衆人,他接着道:不可否認的是,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在目前來看依舊是一項極爲前沿的理論和技術。”

雖然不到兩千萬的太空旅行費用對於那些頂級富豪們來說並不多,但願意花這個錢去近地軌道感受一下的人相對還是較少的。

因爲現階段的航天飛機主要的目的還是爲太空發展而設計製造的,太空旅行只不過是摟草打兔子順帶的而已。

羅銘深吸了口氣,站了起來開口道:“那個.徐院士,關於等離子體牆方面,我有一點想法。”

“對於這兩方面,大家有什麼想法嗎?”

“基於可控核聚變反應堆中等離子體湍流控制模型和NS方程,對於在大氣層和真空中構建等離子體牆,我們也許可以通過解析與數值相結合的方式,並藉助若干非線性發展方程來研究等離子體中的孤子與混沌現象.”

這就像汽車、手機這類產品出現一開始也只有富豪們能買得起一樣,只有當產業鏈全面鋪開後,普通人才能夠享受這份技術帶來的紅利和舒適。

白板前,戴着黑框眼鏡,看起來有些瘦弱的羅銘不斷的講解着。

“至於電磁護盾.”

如果是其他的學者,CTV的態度也不可能放得這麼的低,畢竟是國內所有媒體的老大。

會議室中,零碎的掌聲很快就變得整齊了起來。

看到這一隻孤零零舉着,似乎下一秒就會縮回去的右手,徐川有些訝異,隨即眼神中帶上了鼓勵,看向這位叫羅銘的研究員。

都快成爲星海研究院·航天研究所這邊的VIP常客了。

“這方面,我們是否可以考慮具有冪律非線性的(3 + 1)維廣義扎哈羅夫-庫茲涅佐夫方程Zakharov-Kuznetsov方程?”

“等離子體廣泛存在於宇宙中,常被認爲是除去固、液、氣態以外的第四態,一直受到學術界的廣泛關注。”

而且這些人本身就是可控核聚變工程中的項目負責人和頂級研究員,按照道理來說,天賦應該還是很不錯的。

“這條研究思路爲大氣層能內建立稀疏的等離子體牆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基礎。”

在一衆聽課的研究員中,的確是少數能跟上他講解腳步的人。

學術這種東西,離普通民衆太遠也並不是一件好事,曲高和寡很難讓常人瞭解到他們這些學者到底在做什麼。

“所以站在一名研究技術員的角度上來說,考慮到項目的研究難度,成本,收益等各方面的東西,我認爲咱們可以將等離子體牆和電磁盾拆開來進行研究。”

不得不說,費薩爾親王的確是衆多富豪中的一個奇葩,別人上天感受一次就差不多了,他這半年的時間來來回回上去整整四次。

“我行嗎?”

徐川笑着點了點頭,道:“沒錯,關於等離子體牆這一塊的研究,就交給你了。我相信我的眼光,你可以做到的!”

第7章 集訓第361章 光宗耀祖第142章 新的靈感第520章 不知道我是總負責人麼?第481章 我更建議你們去看精神病科!第43章 邀請第762章 我更希望它是物理學的起點!第550章 威騰和德利涅的聯手第185章 攀登珠峰前的工具第121章 科研項目啓動第582章 這弄得,還不如要錢呢第321章 回答千禧年難題!第276章 核能項目中的問題(二更求月票)第776章 極致的防禦第711章 什麼才叫真正的養成!第561章 米舒斯京:徐,你還單身吧?第775章 太空安全的威脅第782章 17萬億電子伏特的碰撞!第366章 低下頭顱的日耳曼佬第462章 最重要是,我就在這裡!第15章 金秋營與物理國決第497章 熱鬧的物理學界第565章 彷彿來自虛空一般第627章 首航第149章 讓德利涅震撼的學習天賦第10章 二試第445章 爆肝是項必備技能!第23章 國決落幕第318章 彷彿在見證一場奇蹟!第403章 高能級中子輻照實驗第235章 第一個階段性成果第130章 科研結束第432章 邁向未來的腳步第458章 和楊老先生的首次碰面第737章 瞄準馬斯克的技術?第717章 屬於華國的星際時代!第644章 NASA的迴應:第一座月面基地!第713章 如同恆星般閃耀於文明的長河!第346章 激光增能與粒子加速第199章 需要用一輩子來死磕的難題第213章 重演的歷史第406章 示範堆建堆!第57章 真真假假第382章 事實就是這麼讓人無奈第689章 搶銀行都沒這快!第646章 使命與驕傲第266章 人類科學界迄今爲止遇到的最大難題第667章 他所面向的方向,就是未來第64章 名校校長親自招生第200章 這到底是哪裡不難了?第232章 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第770章 LHLHC的重啓與倒黴的櫻花國第213章 重演的歷史第704章 特里薩阿奇爾:這不可能!第90章 導師的請求第99章 上架感言第206章 等離子體湍流第508章 這就是大佬的世界嗎第318章 彷彿在見證一場奇蹟!第610章 舉世無雙第572章 只可仰望,無力追趕!第146章 德利涅與威騰雙導師第295章 主動找上門的普林斯頓化學系主任第164章 被抄襲了?第581章 量子計算機與碳基芯片第724章 基於量子理論的模擬神經信號及電信第133章 新聞發佈會第656章 焦頭爛額的NASA第541章 沒有人可以幫忙的領域單章第96章 請學姐幫忙第78章 十七歲的天才第19章 國賽小插曲第761章 老人:要錢嗎?我給你送過來!第595章 窮的就只剩下錢了第10章 二試第334章 徐川:我懂的其實並不是很多第133章 新聞發佈會第299章 提前開啓可控核聚變工程第142章 新的靈感第117章 質子半徑之謎(求訂閱月票)第549章 蔡鵬:我終於能夠畢業了!第738章 小島國的狼子野心第49章 展開破譯工作第110章 那一抹靈感白鴿(三更求訂閱月票)第463章 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第431章 讓人瘋狂的提議第72章 你能聽出一面鼓的形狀嗎?第485章 難以形容的震撼第560章 ‘著名’的阿爾法小隊第719章 魯先生說的好!第118章 學姐的請客第449章 大載荷電磁推進系統的難題第312章 至少也得是博士畢業兩年工作經驗吧第194章 讓人意外的消息第276章 核能項目中的問題(二更求月票)第349章 提升高溫銅碳銀複合材料韌性的方法第368章 不同的選擇第767章 二代航天飛機!第315章 佈局超導材料與碳納米材料
第7章 集訓第361章 光宗耀祖第142章 新的靈感第520章 不知道我是總負責人麼?第481章 我更建議你們去看精神病科!第43章 邀請第762章 我更希望它是物理學的起點!第550章 威騰和德利涅的聯手第185章 攀登珠峰前的工具第121章 科研項目啓動第582章 這弄得,還不如要錢呢第321章 回答千禧年難題!第276章 核能項目中的問題(二更求月票)第776章 極致的防禦第711章 什麼才叫真正的養成!第561章 米舒斯京:徐,你還單身吧?第775章 太空安全的威脅第782章 17萬億電子伏特的碰撞!第366章 低下頭顱的日耳曼佬第462章 最重要是,我就在這裡!第15章 金秋營與物理國決第497章 熱鬧的物理學界第565章 彷彿來自虛空一般第627章 首航第149章 讓德利涅震撼的學習天賦第10章 二試第445章 爆肝是項必備技能!第23章 國決落幕第318章 彷彿在見證一場奇蹟!第403章 高能級中子輻照實驗第235章 第一個階段性成果第130章 科研結束第432章 邁向未來的腳步第458章 和楊老先生的首次碰面第737章 瞄準馬斯克的技術?第717章 屬於華國的星際時代!第644章 NASA的迴應:第一座月面基地!第713章 如同恆星般閃耀於文明的長河!第346章 激光增能與粒子加速第199章 需要用一輩子來死磕的難題第213章 重演的歷史第406章 示範堆建堆!第57章 真真假假第382章 事實就是這麼讓人無奈第689章 搶銀行都沒這快!第646章 使命與驕傲第266章 人類科學界迄今爲止遇到的最大難題第667章 他所面向的方向,就是未來第64章 名校校長親自招生第200章 這到底是哪裡不難了?第232章 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第770章 LHLHC的重啓與倒黴的櫻花國第213章 重演的歷史第704章 特里薩阿奇爾:這不可能!第90章 導師的請求第99章 上架感言第206章 等離子體湍流第508章 這就是大佬的世界嗎第318章 彷彿在見證一場奇蹟!第610章 舉世無雙第572章 只可仰望,無力追趕!第146章 德利涅與威騰雙導師第295章 主動找上門的普林斯頓化學系主任第164章 被抄襲了?第581章 量子計算機與碳基芯片第724章 基於量子理論的模擬神經信號及電信第133章 新聞發佈會第656章 焦頭爛額的NASA第541章 沒有人可以幫忙的領域單章第96章 請學姐幫忙第78章 十七歲的天才第19章 國賽小插曲第761章 老人:要錢嗎?我給你送過來!第595章 窮的就只剩下錢了第10章 二試第334章 徐川:我懂的其實並不是很多第133章 新聞發佈會第299章 提前開啓可控核聚變工程第142章 新的靈感第117章 質子半徑之謎(求訂閱月票)第549章 蔡鵬:我終於能夠畢業了!第738章 小島國的狼子野心第49章 展開破譯工作第110章 那一抹靈感白鴿(三更求訂閱月票)第463章 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第431章 讓人瘋狂的提議第72章 你能聽出一面鼓的形狀嗎?第485章 難以形容的震撼第560章 ‘著名’的阿爾法小隊第719章 魯先生說的好!第118章 學姐的請客第449章 大載荷電磁推進系統的難題第312章 至少也得是博士畢業兩年工作經驗吧第194章 讓人意外的消息第276章 核能項目中的問題(二更求月票)第349章 提升高溫銅碳銀複合材料韌性的方法第368章 不同的選擇第767章 二代航天飛機!第315章 佈局超導材料與碳納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