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五章 世界大戰終(終章)

乾聖二十九年三月十六日,大恆帝國和克魯爾王國的前線代表簽署了臨時停戰協議,這一天開始,雙方根據協議進入停戰階段,以維持目前局勢不變的情況下,暫時結束戰鬥。

三月二十日,兩國代表簽署的正式的停戰協議,正式宣佈兩國戰爭結束,同時簽署恆克友好通商條約、京州限制軍備條約。

根據一系列的停戰協議,克魯爾王國把海外絕大部分殖民地、島嶼轉移給大恆帝國,但是克魯爾王國依舊保留了部分島嶼,東極島以及其羣島也屬於轉讓的範圍之內。

而這一部分殖民地和島嶼的轉讓,屬於有償轉讓,大恆帝國將會象徵性的支付一千萬恆元,向克魯爾王國買斷上述殖民地和島嶼的主權,並單獨簽署購買協議。

克魯爾王國把王國島的八個島嶼臨時交給大恆帝國進行託管,克魯爾人從上述島嶼遷出所有民衆,准許大恆帝國在上面駐紮軍隊,託管期限爲九十九年。

同時根據這一協議,大恆帝國實際上還要讓出來大部分已經攻佔的王國島沿海島嶼。

不過這不重要,大恆帝國要的只是構建封鎖網而已,圍繞着王國島的八座島嶼已經足夠了。

賠款方面,沒有任何表面上的戰爭賠款,克魯爾人叫嚷着他們沒有戰敗,絕對不會賠款。

但是他們也表示,願意對在戰爭中被他們誤傷的大恆帝國的商船以及平民進行人道主義補償,數額爲十三億恆元。

這個數字其實沒多少,對兩國數以百億計算的戰爭花費來說不算多,不過一旦戰爭結束後,對克魯爾王國而言依舊會是一個比較沉重的財政壓力。

限制軍備方便,主要是集中在海軍方面,雙方簽訂了一份海軍限制條約,具體條款很簡單,第一條是五年內不得建造新戰艦,已經正在施工的各戰艦也必須停工並拆毀,五年後可以開工新戰艦,但是艦隊總噸位不得超過一百萬噸。

此外還有一些限制戰列艦噸位和主炮,限制航空母艦之類的,人家克魯爾王國根本不答應,哪怕是大恆帝國跟着他們一起搞也不答應,因爲而且這世界上又不止大恆帝國和克魯爾王國,還有可凱爾帝國和瓦利亞帝國,伽菲亞帝國,奧蘭王國等國家呢,要搞限制海軍條約,得把他們都拉上啊!

所以,戰後五年不建造新戰艦可以接受,反正戰後五年都得略緊褲腰帶過苦日子,根本沒錢建造新戰艦……

一百萬噸的總噸位也差不多夠用了,大不了以後偷偷的造。

而戰艦噸位和性能上進行限制,這個其實也可以,但是不能光限制我啊,得大家一起限制啊……

對此,大恆帝國這邊是準備等西方大陸戰爭結束後,把其他幾個國家都拉上,搞一份藍星版本的海軍限制條約,總不能無休止的玩海軍競賽。

要知道,大恆帝國海軍的船隻總噸位都突破千萬噸了……

林子然自己都對這個海軍噸位特別無語,前幾年恨不得多造幾艘主力艦,現在是恨不得早一點退役封存這些戰艦,尼瑪,現在的海軍是名副其實的吞金獸,每一天都在吞噬大量的軍費。

截止到和克魯爾王國簽訂停戰協議爲止,大恆帝國海軍一共擁有三十七艘戰列艦,九艘戰列巡洋艦,二十八艘大型航空母艦,六十多艘輕型航空母艦,二十五艘重型巡洋艦,五十九艘輕型巡洋艦,五百多艘各類驅逐艦領艦(五千噸以下小型輕巡)、驅逐艦,然後還有好幾百艘的護衛艦。

再過來則是各種亂七八糟的運輸艦、佈雷艦,掃雷艦,補給艦、運兵船、醫療船、維修船、登陸艦等等,這些加起來數以千計。

嗯,上述各戰艦以及輔助船隻,並不包括早期的各類統一火控時代之前的各類戰艦,因爲海軍人手緊缺,而且實在也用不着,早幾年就已經把這些舊式戰艦退役封存了。

各種亂七八糟的海軍船隻加起來,總噸位都超過了千萬噸。

如今大恆帝國的海軍讓克魯爾王國看了都絕望!

而大恆帝國的持續戰略轟炸,更是讓克魯爾王國直接崩潰!

要不然,他們也不會和大恆帝國進行停戰談判,接受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了。

再不停戰,他們國內的政治經濟民生體系自己就得全面崩潰了,到時候直接分裂成爲好幾個國家都有可能的。

不過大恆帝國如此龐大的艦隊規模,是絕對不能長期維持下去的,不然大恆帝國是真的會破產!

所以,哪怕是克魯爾王國還沒有屈服,和大恆帝國簽訂停戰協議的時候,其實大恆帝國內部就已經是開始削減大量軍艦的訂單了。

不過削減的並不是戰列艦這種主力艦的訂單,如今大恆帝國在建的戰列艦,只有四艘蒙公爵級戰列艦,這是標準排水量四萬五千噸的大傢伙,哪怕是戰爭結束了,也會繼續把在建的幾艘繼續建造完工,用來取代大量舊式戰列艦。

大量取消的是一些巡洋艦,驅逐艦以及其他各類輔助軍艦的訂單。

大恆帝國去年開始,幾乎就砍掉了絕大部分巡洋艦和驅逐艦的訂單,只留下了極少數有潛力的訂單還在建造。

至於其他輔助軍艦,那砍的更多了。

同時一些新戰艦的設計計劃也是被暫時凍結,準備繼續打磨技術,以設計建造更加先進的戰艦。

砍掉預定建造的戰艦訂單,這都不算什麼。

真正的大頭是需要退役大量現役戰艦。

按照大恆帝國海軍的計劃,一旦戰爭結束後就會退役大量戰艦,以控制海軍規模,壓縮軍費。

比如說那些輕型航空母艦,這些航空母艦屬於典型的戰時應急產品,大恆帝國海軍專門搞出來護航的,航速不過二十節左右,噸位也不過七八千噸,搭載二三十架飛機進行護航作戰。

建造簡單,成本便宜,對大恆帝國而言,造這種玩意比造個兩三千噸的稍微大一些的驅逐艦還容易,一造都是一打一打的造的。

可惜,和很多應急軍艦一樣,這些護航航母在戰爭結束後,基本也就沒有用武之地了,到時候將會全部退役。

大恆帝國準備退役大量軍艦,也不能光自己退役,還得拉上其他國家一起退役。

至於說有敢不服的,直接打到服!

隨着大恆帝國和克魯爾王國正式結束戰爭之後,西方大陸那邊的戰爭也是到了尾聲,都打了這麼多年了,其實各參戰國都已經精疲力盡。

而現在大恆帝國站出來說要調停,而且還是擺出來了一大堆的艦隊以及數十萬隨時可以登錄作戰的陸軍進行調停。

沒一個國家敢說不!

於是乎,在大恆帝國的調停下,西方大陸各參戰國也是相繼停戰,恢復了和平。

緊接着大恆帝國強迫式的拉上其他國家,簽訂了一個全球性質的海軍限制條約!

大恆帝國、克魯爾王國、可凱爾帝國、瓦利亞帝國、伽菲亞帝國、奧蘭王國一共六個主要國家,簽署了海軍限制協議。

各國海軍噸位限制爲大恆帝國兩百萬噸,克魯爾王國八十萬噸,可凱爾帝國四十萬噸,瓦利亞帝國三十萬噸,伽菲亞帝國二十五萬噸,奧蘭王國二十五萬噸。

這個比例很有意思,那就是大恆帝國的海軍噸位等於其他五國海軍總和!

沒辦法,現在的大恆帝國海軍就是這麼牛逼,一家就擁有上千萬噸海軍噸位,其他國家海軍加起來還沒這麼多呢!

其他各未簽約國,原則性海軍總噸位不得超過二十萬噸,否則將會遭到六大強國的聯合軍事制裁。

換句話說,滅了你丫的!

其他國家都沒啥意見,反正他們的海軍總噸位都不大,給他們這麼多噸位還用不完呢。

但是克魯爾王國就有意見了,但是很可惜,現在戰爭都結束了,克魯爾王國有意見也沒辦法。

他們不同意,大恆帝國立馬就發出戰爭威脅了……

最後,只能是屈辱的簽下了這一份海軍限制條約。

除了限制海軍總噸位外,其他的限制不大,比如說戰列艦最大排水量之類的,大恆帝國自家的戰艦就是最大的,總不能自己削自己,再說了大恆帝國也沒什麼運河限制戰艦噸位,非要逼其他國家也限制戰艦最大排水量。

對於戰列艦排水量這種問題上,大恆帝國表示,你們愛造多大的戰列艦就造多大的,反正老子的四萬五千噸標準排水量,滿載預計超過五萬五千萬噸的蒙公爵級戰列艦建着,你們自己的看着辦吧……

反正戰列艦總噸位不超過限額就可以了。

而且林子然也知道,以後就是航空母艦的天下了,戰列艦這種東西,也就現在看着牛逼,以後也就只能充當大號航母保鏢的角色,所以現在各國如果要建造超級戰列艦的話,以後也是沒啥用,就讓他們建去吧。

唯一限制最大的就是航空母艦,大恆帝國強行讓各國簽署限制航空母艦的總噸位的條款,克魯爾王國海軍的航母總噸位只有四萬噸,只夠兩艘兩萬噸級的航空母艦,爲此,大恆帝國還准許他們提高了戰列艦的噸位。

其他國家就更少了,基本就是兩萬噸。

這就限制噸位,大部分國家都只能建造一艘排水量兩萬噸的航空母艦,克魯爾王國要麼建造兩艘排水量兩萬噸的航空母艦,要麼弄一艘超過兩萬噸,一艘小於兩萬噸,要麼乾脆是直接建一艘四萬噸的航空母艦。

總之,撐死了也就一艘四萬噸的航空母艦。

林子然的意思就是,航空母艦這種東西大恆帝國玩就可以了,而其他國家嘛,隨便弄一兩艘意思意思就行了,誰要是敢弄一堆航空母艦,林子然就認爲他們要挑戰大恆的海權,到時候直接就直接開幹了……

最後值得注意的是,海軍限制條約裡還限制了各國研發建造潛艇,大恆帝國方面堅定的認爲,潛艇這種專門用於攻擊商船的武器是不人道的,不道德的,必須限制乃至禁止。

真是理由嘛,潛艇是弱國進行破交的武器,而如今誰纔是海上馬車伕,需要進行潛艇作戰,面臨着巨大的潛艇威脅?大恆帝國啊。

其他國家弄一堆潛艇,這不擺明了打算在戰爭期間用潛艇襲擊他們大恆帝國的商船隊嘛。

這種只針對大恆帝國自己的武器,肯定是要大力限制並禁止的。

一份海軍條約的簽訂,雖然有很多國家並不滿意,不過真正簽訂後,依舊讓世界各國在戰後也是鬆了口氣,一個個也是可以名正言順的退役老舊戰艦,停止建造新戰艦了,不用繼續耗費龐大的海軍軍費了。

這對大恆帝國來說更重要,大恆帝國老早就想把這一大票的老舊戰艦給退役掉了。

如今條約一簽訂,就把一些比較老舊的戰艦直接退役封存,一些輔助類軍艦也是退役封存或者乾脆出售到民間,更老舊的一些則是出售拆解。

不過戰列艦、航空母艦、重型巡洋艦等主力艦,也只退役一些老舊戰艦而已,新銳的精華戰艦依舊是得以保存。

在促進各國停戰,並簽署海軍限制協議的同時,大恆帝國自然也是沒落下自己的好處,和一堆國家簽訂了各種友好通商條約,撬開了各國市場。

大量商船開始往來大恆帝國和其他各國之間,爲各國運去大量用於恢復生產,生活用的工業商品乃至部分糧食。

同時,大量珍貴的技術資料,設備以及大恆帝國缺乏的一些礦產工業原料,各國特產農產品等也是大量運回了大恆帝國。

大恆帝國的資本也是在這一過程裡,大勢入侵各國,甚至克魯爾王國!

通過資本、商品傾銷、原料掠奪等手段,大恆帝國在這一場世界大戰剛結束後還沒幾個月呢,就已經是吃的滿嘴油!

這一場世界大戰,前後歷時十年,波及了藍星上百分之九十的人口以及地區,中等以上的國家更是每一個都參戰了。

期間兩個大國被直接幹掉,分裂成了幾個中小國家,同時還有其他幾個國家被直接滅國。

死於戰爭期間的各國軍人加起來,總數達到數千萬人,嗯,不是一次性死的,而是過去十年累計的。

在戰爭期間,因爲戰爭而死傷的平民估計有好幾億人,但是具體多少也沒人能統計了。

但是這一場戰爭雖然結束了,大恆帝國也順利的實現了自己的野心成爲了世界老大。

不過世界各國的矛盾依舊還在,克魯爾王國對大恆帝國奪走他們的世界霸權耿耿於懷,不少克魯爾人做夢都想要復仇!

西方大陸上各國打了將近十年,死傷了無數人,損失了無數物資,但是最後卻是不了了之。

無數的仇恨其實還在,只是被掩蓋在了大恆帝國強悍的陸海空三軍之下!

而大恆帝國能掩蓋一時,但是卻掩蓋不了一世。

就算是大恆帝國內部,其實很多人對戰爭的最終結果也不算很滿意,雖然獲得了世界霸權,但是依舊沒能把克魯爾王國徹底擊敗,甚至分裂他們。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克魯爾王國依舊將會是大恆帝國的最大競爭對手,畢竟克魯爾王國依舊保留着強悍的技術研發能力以及工業規模。

可凱爾帝國在西方大陸上的實力讓人非常擔憂。

伽菲亞帝國依舊牢牢控制着大半個西南大陸。

這一場世界大戰,在很多大恆人看來,是不徹底的!

所以世界大戰雖然結束了,但是大恆帝國國內,尤其是軍方高層卻是已經開始爲下一場戰爭進行準備了。

下一次,他們要把克魯爾王國徹底肢解了,讓西方大陸重新回到中小國家林立的局面,徹底粉碎伽菲亞帝國在西南大陸的地區霸權。

下一次,他們要把整個藍星徹底踩在腳下!

——全書完——

諸位,我們新書見!

未完待續,先看看其他書:
第四百五十五章 時不待我第五百七十八章 總攻序幕第八百四十二章 跨江大橋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恆統一萬歲第三百三十二章 插翅難飛的第一師第二十三章 郝仁是個好人第七百六十八章 各國革新第八百二十九章 奧利薩人的撤退第二百八十章 詭異的羅安局勢第六百二十一章 鏡宮第二百四十六章 貨比貨得扔第三十三章 大人我都聽你的第五十五章 這是蒙的吧第七百零一章 京州級戰列艦服役第四百三十二章 富可敵國第四百六十章 橫掃東定州第六百零六章 敵軍反撲第三百八十九章 擴軍大動作第三百四十八章 愣住的李定鈞第二百二十八章 好像我們也是匪吧?第五百六十八章 封堵港口第六百二十九章 通告效忠第十四章 老天爺都得給大當家面子第二百八十四章 青山二型步槍第二百八十八章 說好的一百年不許變第四百九十四章 奠定統一大恆的基礎第八百六十一章 石油戰略破產第三百二十章 進攻!進攻!第六百一十一章 憂心忡忡的夏勝第四百四十二章 這南海州誰愛打誰打去第五百三十二章 統一大恆的最大希望第七百九十九章 沒有底氣的迦菲亞人第三十七章 君子動口不動手第八十四章 要講道理但是也不能認死理第二百七十七章 民心爲何物第五百七十五章 各方觀望第六百四十四章 堅持多大長路線不動搖!第八百九十二章 坦克參戰第二百二十八章 好像我們也是匪吧?第五百零五章 有準備的曲陽州軍第二百六十七章 職部願爲大人效死第二百八十章 詭異的羅安局勢第七百二十六章 工業強國的強悍底蘊第二百五十六章 以天下爲棋盤,以衆生爲棋子第二百二十八章 好像我們也是匪吧?第五百五十八章 被世人看不起的大恆將領第四百一十三章 崩掉林子然的牙第八百七十四章 克瓦戰爭爆發第二百零六章 被埋的金子永遠都不會發光第二百五十章 簡明崗的抉擇第六百三十二章 海軍競賽第二百一十章 低調發育不要浪第四百五十章 被遺忘的蒙氏第六百七十七章 全球海軍即將迎來變革(加更)第二十章 交易第七十四章 打一波就跑第九百二十六章 戰局失衡第七百一十七章 瓦利亞帝國第四百一十八章 搶功的騎兵第三百一十四章 趴着打仗不體面第四百零三章 敵騎現第九百一十八章 航母服役第五百二十七章 關鍵的三個月第三百五十七章 只會迂迴進攻第七百六十章 西南橋頭堡第五十九章 五十年陳醃鹹肉幹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口徑火炮的忠實信徒第七百九十三章 丹拿內戰進行中第八十九章 吳冠林的自我救贖第五百三十六章 南方兩國第七百零六章 全球海軍競賽第九十五章 這不公平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恆統一元帥府第四百零七章 安隆郡內亂第六百四十一章 三百毫米巨炮第八百一十二章 造船第三百零一章 南下!南下!第八百三十七章 引流潮流的大恆第七百七十七章 大恆人的擴張主義第八百一十四章 寧禹號首訓第七百三十章 紅火的戰艦生意第八百二十四章 大恆人在丹拿第一百四十六章 仗要打日子要過生意得做第三百二十五章 殘酷的現實第七百八十六章 丹拿內戰第八百八十六章 登陸第十四章 老天爺都得給大當家面子第九百三十章 戰爭和利益第二百五十七章 一百萬不夠第五百三十七章 畫大餅說未來第七百三十二章 尷尬的奧利薩人第八百六十一章 石油戰略破產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口徑火炮的忠實信徒第一百三十八章 堂堂鐵血男兒,該認慫就得慫第五百五十章 北伐!第一百八十九章 到底怎麼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當個縣守綽綽有餘第五十九章 五十年陳醃鹹肉幹第八百零五章 沒打就怕三分
第四百五十五章 時不待我第五百七十八章 總攻序幕第八百四十二章 跨江大橋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恆統一萬歲第三百三十二章 插翅難飛的第一師第二十三章 郝仁是個好人第七百六十八章 各國革新第八百二十九章 奧利薩人的撤退第二百八十章 詭異的羅安局勢第六百二十一章 鏡宮第二百四十六章 貨比貨得扔第三十三章 大人我都聽你的第五十五章 這是蒙的吧第七百零一章 京州級戰列艦服役第四百三十二章 富可敵國第四百六十章 橫掃東定州第六百零六章 敵軍反撲第三百八十九章 擴軍大動作第三百四十八章 愣住的李定鈞第二百二十八章 好像我們也是匪吧?第五百六十八章 封堵港口第六百二十九章 通告效忠第十四章 老天爺都得給大當家面子第二百八十四章 青山二型步槍第二百八十八章 說好的一百年不許變第四百九十四章 奠定統一大恆的基礎第八百六十一章 石油戰略破產第三百二十章 進攻!進攻!第六百一十一章 憂心忡忡的夏勝第四百四十二章 這南海州誰愛打誰打去第五百三十二章 統一大恆的最大希望第七百九十九章 沒有底氣的迦菲亞人第三十七章 君子動口不動手第八十四章 要講道理但是也不能認死理第二百七十七章 民心爲何物第五百七十五章 各方觀望第六百四十四章 堅持多大長路線不動搖!第八百九十二章 坦克參戰第二百二十八章 好像我們也是匪吧?第五百零五章 有準備的曲陽州軍第二百六十七章 職部願爲大人效死第二百八十章 詭異的羅安局勢第七百二十六章 工業強國的強悍底蘊第二百五十六章 以天下爲棋盤,以衆生爲棋子第二百二十八章 好像我們也是匪吧?第五百五十八章 被世人看不起的大恆將領第四百一十三章 崩掉林子然的牙第八百七十四章 克瓦戰爭爆發第二百零六章 被埋的金子永遠都不會發光第二百五十章 簡明崗的抉擇第六百三十二章 海軍競賽第二百一十章 低調發育不要浪第四百五十章 被遺忘的蒙氏第六百七十七章 全球海軍即將迎來變革(加更)第二十章 交易第七十四章 打一波就跑第九百二十六章 戰局失衡第七百一十七章 瓦利亞帝國第四百一十八章 搶功的騎兵第三百一十四章 趴着打仗不體面第四百零三章 敵騎現第九百一十八章 航母服役第五百二十七章 關鍵的三個月第三百五十七章 只會迂迴進攻第七百六十章 西南橋頭堡第五十九章 五十年陳醃鹹肉幹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口徑火炮的忠實信徒第七百九十三章 丹拿內戰進行中第八十九章 吳冠林的自我救贖第五百三十六章 南方兩國第七百零六章 全球海軍競賽第九十五章 這不公平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恆統一元帥府第四百零七章 安隆郡內亂第六百四十一章 三百毫米巨炮第八百一十二章 造船第三百零一章 南下!南下!第八百三十七章 引流潮流的大恆第七百七十七章 大恆人的擴張主義第八百一十四章 寧禹號首訓第七百三十章 紅火的戰艦生意第八百二十四章 大恆人在丹拿第一百四十六章 仗要打日子要過生意得做第三百二十五章 殘酷的現實第七百八十六章 丹拿內戰第八百八十六章 登陸第十四章 老天爺都得給大當家面子第九百三十章 戰爭和利益第二百五十七章 一百萬不夠第五百三十七章 畫大餅說未來第七百三十二章 尷尬的奧利薩人第八百六十一章 石油戰略破產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口徑火炮的忠實信徒第一百三十八章 堂堂鐵血男兒,該認慫就得慫第五百五十章 北伐!第一百八十九章 到底怎麼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當個縣守綽綽有餘第五十九章 五十年陳醃鹹肉幹第八百零五章 沒打就怕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