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五章 火炮多口徑大

按照計劃,丹拿鐵路網如果進城,那麼大恆帝國陸軍就能夠通過鐵路,直抵大恆帝國在丹拿王國,位於無盡海峽岸邊的東西兩座軍事基地以及安丹城等重要地區。

對大恆帝國未來的無盡海戰略是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

爲此大恆帝國不惜主動出資修建這一條鐵路,投資模式是以低息貸款的模式,丹拿方以鐵路所有權作爲抵押,以運營利潤償還貸款,在償還完貸款之前,爲了確保貸款能夠順利償還,該鐵路線將會有大恆帝國的投資方進行運營管理。

這條鐵路對大恆帝國是非常重要的,未來大恆帝國甚至都會在這條鐵路沿線上駐紮部隊,以確保這條鐵路的安全。

但是現在嘛,這條鐵路還剛剛動工,哪怕是因爲戰爭的影響而加大修建速度,但是最早也得三年內才能夠全部通車。

因此,現在大恆人的第八軍下屬的第十六師以及其他附屬部隊,都得徒步南下。

當然了,那些重型裝備是不會直接徒步南下的,而是會有船運直接運抵丹拿王國的東海岸南部港口城市巴丹。

這個巴丹其實是一個小城,耕地資源也不豐富,也沒有其他特殊資源,但是這地方卻是有着一個深水港灣,而且當地人少遷移起來也比較容易。

所以大恆人和周亞平的交易裡,其東部軍事基地的選址就是在這裡。

大恆人的衆多重型裝備,將會直接船運,然後抵達巴丹港,不過當地也缺乏完善的的港口吊裝卸貨設施,所以隨同南下的貨船,都是安裝有大型吊機的專業運輸船隻,哪怕是沒有港口調運設施,也能夠直接把重型火炮調運上岸。

這些需要船運的火炮,基本都是一百五十毫米以上的重型火炮,比如一百五十毫米超重型加農炮,一百七十毫米加農炮,兩百毫米加農炮,三百毫米的榴彈炮等。

至於其他口徑稍微小一些的火炮,都是隨着第十六師一起南下了。

因爲安丹城局勢不太穩定,所以接到命令後,葉偉明中卿就是帶着第十六師以及一個野戰炮兵旅以及其他部分附屬部隊直接徒步南下。

這南下的時候自然是吃盡了苦頭!

哪怕是第八軍的這些部隊徒步南下的時候,已經是拋棄了很多超重型裝備,在大恆將領眼裡都算是輕裝前進了,但是依舊攜帶了大量的七十毫米野戰炮,一百毫米榴彈炮,一百二十毫米榴彈炮,一百五十毫米輕型榴彈炮。

而運輸炮彈、子彈等各種補給的軍用重型四輪馬車更是幾千輛之多。

大恆人一路‘輕裝簡行’,折騰了一個多月才從寧禹州一路南下抵達安丹城,這引來了不少的其他國家軍事專家的嘲笑。

認爲大恆人如果都這麼打仗,如果奧利薩人再決心大一些,估計奧利薩人都殺出安丹城,把外頭的大幾萬包圍安丹城的王子軍一股腦殲滅了,估計大恆人的軍隊都還沒抵達戰場呢。

但是大恆將領對這種傳聞是懶得搭理的。

實際上第十六師南下的速度還可以更快,如果他們不管後方的火炮輜重,直接輕裝行軍的話,十多天時間就能從寧禹州一路橫跨數百公里抵達安丹城。

但是吧,這支拿着步槍和機槍,迫擊炮以及步兵炮,撐死了再帶點師屬火炮直接上戰場,大恆人的將領覺得太虛,心裡沒安全感。

葉偉明中卿出發之前,面對京師的幾個大佬催促他快點南下,必要時候可以直接帶着一個第十六師南下的時候,他是如此回覆的:“就步兵師裡的那點火力能打仗?打個屁!”

他們寧願慢一點,也要帶着一大堆的一百五十毫米榴彈炮,野戰炮之類的去安丹城。

當然了,這也是大恆帝國陸軍部隊的優良傳統,不是大恆帝國統一後的傳統,而是大恆帝國延續了幾百年的傳統。

冷兵器時代嘛,大恆人打仗就是玩人多,騎兵多!

前裝槍跑時代,尤其是恆奧戰爭時期,大恆人玩的是火炮多,口徑大。

現在大恆人玩的還是火炮多,口徑大的那一套。

縱觀整個藍星,就沒那個國家的軍隊,是直接把一百五十毫米榴彈炮配屬給師的,更加不會給幾萬人的一個步兵軍,就直接配屬大幾十門的重炮,而且還是一百五十毫米的重炮。

更加不會一個團接着一個團組建超重型炮兵團,那可都是兩三百毫米的短管榴彈炮或者一百五十毫米,一百七十毫米的加農炮啊。

至於列車炮,那就更不要說了,一堆從海軍艦炮改裝而來的兩百毫米,乃至三百毫米以上的各種列車炮。

此外大恆帝國陸軍還擁有一款三百五十毫米口徑的列車炮。

大恆帝國之前研發的三百五十毫米艦炮,海軍是沒有裝備,不過後來陸軍根據這款火炮的技術,最後搞了個短管版本的榴彈炮,作爲列車炮使用。

這玩意的威力那是槓槓的,開一炮就得散架!

這可不是調侃,而是真的散架,陸軍的第一輛三百五十毫米列車炮在進行首次實彈測試的時候,就是因爲後坐力過於龐大,直接就把運輸列車炮的列車地盤都給震散架了。

迫使陸軍方面放棄了原定的快速機動的計劃,而是改爲機動到位後,直接澆灌水泥底座,用以抵抗龐大的後坐力。

打完以後怎麼辦,得先炸掉水泥底座才行。

大恆人對重型火炮的情節,其他國家的人是很難理解的。

不過外人不理解是他們的事,大恆人自己怎麼用是自己的事。

葉偉明中卿率領的第十六師抵達安丹後,並沒有第一時間發起進攻,而是和王子軍一起固守陣地,他們在等待後方的重型火炮的抵達。

時間慢慢的過去,進入乾聖十六年後,安丹戰役已經持續了將近兩個月了。

但是周亞平王子卻是相信,安丹戰役在不久的將來就會結束。

因爲他和葉偉明共同期待的重型火炮已經是陸續抵達,其中包括了四門一百七十毫米加農炮,一門兩百毫米加農炮,六門兩百五十毫米的短管榴彈炮。

除了這些超重型火炮外,還有大量的一百五十毫米加農炮,野戰炮,榴彈炮,輕型榴彈炮,、一百二十毫米野戰炮,一百毫米榴彈炮、七十五毫米野戰炮。

大量的火炮,尤其是大量一百五十毫米以上的重型火炮抵達後,大恆帝國陸軍也是終於開始了行動!

乾聖十六年一月十三日,已經是在安丹城外駐紮了很久的大恆帝國陸軍首次對安丹城發起進攻!

第五百九十九章 溫左新團長第三百七十一章 遇神殺神遇佛殺佛第七百六十四章 恆迦條約第三十九章 二號井出油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遇神殺神遇佛殺佛第四百七十八章 海軍的野望第六十五章 簡單直接的手段第三百五十九章 簡良志的理智第九百二十四章 艦載機的威力第一百五十五章 早知道就不買這個官了第二百七十三章 萬一炮彈落在我們頭上怎麼辦?第六百四十八章 工業大發展第五百零四章 大恆必須統一第八十四章 要講道理但是也不能認死理第七百二十三章 統一全重炮戰艦第五百七十三章 大恆自有國情在此!第四百三十七章 奧爾王國:錢不夠了第八百四十三章 京州建跨江大橋第四百五十二章 結婚挺難的第八百零三章 頭鐵的大恆帝國第四百二十六章 三州異動第三百二十四章 讓人陌生的戰爭第五百三十八章 機槍演習第七百章 走了歪路的外國硬化裝甲第五百六十九章 鋼鐵海戰第六百八十四章 東海岸四國購艦第一百三十章 原則偶爾也是可以拋棄的第七百六十九章 兩萬噸戰艦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型戰術的曙光第六百五十一章 石油出口第三百七十八章 心急如焚的邵秉第二百五十章 簡明崗的抉擇第一百一十一章 散財童子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恆傳統:騎馬圈地第三百二十九章 殺的好,殺的妙!第四百七十八章 海軍的野望第一百零二章 這個吳冠林心很大啊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上作戰計劃第三百九十五章 重廣城攻堅戰第六百八十四章 東海岸四國購艦第七百七十二章 奧爾人的糾結第五百六十二章 奔襲京師第八百七十九章 一羣神經病第七十三章 大人,我們該撤退了……第三十八章 我不是好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東進就是北上第九百零七章 安多利亞島衝突第二百三十章 大人又瘋了第五百九十五章 第一期海軍發展計劃第六百零九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九百二十八章 四任司令第七百一十章 帝國利益絕不容侵犯第三百五十八章 完了,一切都完了!第六百二十四章 嚇死人的海軍計劃第三百六十四章 次子們的戰爭第四百九十二章 撤退就是找死第八百六十九章 兩大法寶第八百六十三章 工業時代的擴張第三百八十三章 無法理解的邵秉第八百三十六章 武器貿易競爭第九百三十四章 封鎖王國島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木鎮的木材商第七百三十七章 博瓦海戰(一)第六百二十六章 苛刻的要求第八百四十九章 寧禹號泄密第五百三十九章 機槍鐵絲網第六百八十三章 武器出口大國該有的覺悟(吐血爆更求訂閱)第二百五十五章 周立升職第七百零八章 和大恆人開戰,瘋了吧你!第六百四十九章 善財童子第六章 閉嘴,把槍給我第六百四十七章 大造艦第三百四十五章 邵秉的心理陰影第五百八十二章 舊王朝的覆滅第一百八十八章 這不正常第三百六十八章 說什麼也要搶到手第八百七十章 北原設省第八百零一章 掩耳盜鈴第九百五十章 拉開差距第三百一十九章 戰爭模式變了第五百一十七章 越來越高的戰爭成本第四百零三章 敵騎現第九百二十一章 消失的第三機動艦隊第三百七十二章 南下羅海!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服,給老子憋着第三百四十一章 馬比人恐怖多了第四百六十四章 火箭式晉升第七百一十八章 軍事研發合作第二百二十二章 奇葩的南州銀行第八百七十五章 不一樣的戰爭第五百五十四章 灘頭陣地第四百五十八章 如同紙糊一樣的防線第二百五十四章 他們好大的膽子第三章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錢撈第四百一十一章 不如直接抄第三百零五章 揮軍南下第四百一十一章 不如直接抄第五百五十六章 南線三鎮第七百五十七章 克奧恐慌
第五百九十九章 溫左新團長第三百七十一章 遇神殺神遇佛殺佛第七百六十四章 恆迦條約第三十九章 二號井出油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遇神殺神遇佛殺佛第四百七十八章 海軍的野望第六十五章 簡單直接的手段第三百五十九章 簡良志的理智第九百二十四章 艦載機的威力第一百五十五章 早知道就不買這個官了第二百七十三章 萬一炮彈落在我們頭上怎麼辦?第六百四十八章 工業大發展第五百零四章 大恆必須統一第八十四章 要講道理但是也不能認死理第七百二十三章 統一全重炮戰艦第五百七十三章 大恆自有國情在此!第四百三十七章 奧爾王國:錢不夠了第八百四十三章 京州建跨江大橋第四百五十二章 結婚挺難的第八百零三章 頭鐵的大恆帝國第四百二十六章 三州異動第三百二十四章 讓人陌生的戰爭第五百三十八章 機槍演習第七百章 走了歪路的外國硬化裝甲第五百六十九章 鋼鐵海戰第六百八十四章 東海岸四國購艦第一百三十章 原則偶爾也是可以拋棄的第七百六十九章 兩萬噸戰艦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型戰術的曙光第六百五十一章 石油出口第三百七十八章 心急如焚的邵秉第二百五十章 簡明崗的抉擇第一百一十一章 散財童子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恆傳統:騎馬圈地第三百二十九章 殺的好,殺的妙!第四百七十八章 海軍的野望第一百零二章 這個吳冠林心很大啊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上作戰計劃第三百九十五章 重廣城攻堅戰第六百八十四章 東海岸四國購艦第七百七十二章 奧爾人的糾結第五百六十二章 奔襲京師第八百七十九章 一羣神經病第七十三章 大人,我們該撤退了……第三十八章 我不是好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東進就是北上第九百零七章 安多利亞島衝突第二百三十章 大人又瘋了第五百九十五章 第一期海軍發展計劃第六百零九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九百二十八章 四任司令第七百一十章 帝國利益絕不容侵犯第三百五十八章 完了,一切都完了!第六百二十四章 嚇死人的海軍計劃第三百六十四章 次子們的戰爭第四百九十二章 撤退就是找死第八百六十九章 兩大法寶第八百六十三章 工業時代的擴張第三百八十三章 無法理解的邵秉第八百三十六章 武器貿易競爭第九百三十四章 封鎖王國島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木鎮的木材商第七百三十七章 博瓦海戰(一)第六百二十六章 苛刻的要求第八百四十九章 寧禹號泄密第五百三十九章 機槍鐵絲網第六百八十三章 武器出口大國該有的覺悟(吐血爆更求訂閱)第二百五十五章 周立升職第七百零八章 和大恆人開戰,瘋了吧你!第六百四十九章 善財童子第六章 閉嘴,把槍給我第六百四十七章 大造艦第三百四十五章 邵秉的心理陰影第五百八十二章 舊王朝的覆滅第一百八十八章 這不正常第三百六十八章 說什麼也要搶到手第八百七十章 北原設省第八百零一章 掩耳盜鈴第九百五十章 拉開差距第三百一十九章 戰爭模式變了第五百一十七章 越來越高的戰爭成本第四百零三章 敵騎現第九百二十一章 消失的第三機動艦隊第三百七十二章 南下羅海!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服,給老子憋着第三百四十一章 馬比人恐怖多了第四百六十四章 火箭式晉升第七百一十八章 軍事研發合作第二百二十二章 奇葩的南州銀行第八百七十五章 不一樣的戰爭第五百五十四章 灘頭陣地第四百五十八章 如同紙糊一樣的防線第二百五十四章 他們好大的膽子第三章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錢撈第四百一十一章 不如直接抄第三百零五章 揮軍南下第四百一十一章 不如直接抄第五百五十六章 南線三鎮第七百五十七章 克奧恐慌